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资料之一:社会学概论的讲义(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人类在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类自身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社会的第三大要素一一文化。文化一旦形成便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重大作用。文化塑造着社会中的个人、群体以至整个社会制度。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社会的类型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类型的观点
马克思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标准,提出了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类型是: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并预见将会出现共产主义社会。后来,人们进一步将社会基本形态概括为五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为其初级阶段)。
二、社会学家对社会类型的区分
在社会学史上,不少社会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的类型作了各种区分。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诸种:
(一)伦斯基的社会类型划分
美国社会学家根据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方式,将社会区分为以下各种类型:①狩猎的与采集的社会;②畜牧的社会;③初农社会;④农业社会;⑤工业社会。
(二)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分
很多社会学家根据整体社会结构的差异,把社会概括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尽管在具体用词上有所不同)两个基本类型。比较著名的,如F•滕尼斯提出的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组织形式的差异。又如,杜尔克姆从分工的特点上区分了机械团结的社会与有机团结的社会。
我国社会学家还进一步发展了区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理论,提出了转型社会的概念,认为: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有一种社会过渡形态,即转型社会,它兼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由于这一过渡时期要经历较长的时期,所以也构成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类型。目前的中国社会,基本上就属于转型社会。
(三)其他有关社会类型区分的观点
对于不同社会进行类型化概括的努力始终在继续。刘易斯•亨利•摩尔根曾将社会区分为未开化的、野蛮的和文明的三种类型;奥古斯特•孔德也曾将社会区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阶段;当代一些社会学家还以工业社会为中心,区分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等社会类型。
第四节 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一、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等。
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社会学对于微观社会的考察侧重于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差异与特性。
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
所谓个人关系,是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常常是不稳定的。
所谓群体关系,是在社会群体或组织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所谓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社会学通常在上述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以认识和了解社会。
三、血缘、地缘、业缘的角度
社会学通常还根据人际关系纽带的性质将社会关系区分为三个方面,即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以从不同的角度把握社会关系与社会系统。
所谓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在人类社会之初就存在,是人们之间的先天联系。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血缘关系所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同时,这种关系在社会中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
所谓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这种关系也在人类社会之初就已存在。一般而言,地缘关系可以区分为封闭型与开放型两种类型。地缘关系也同样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
所谓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是与人类社会俱来的,而是在血缘与地缘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业缘关系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有着最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反功能。
第五节 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
长期以来,社会学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它们包括:功能论、冲突论、进化论、生物理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等。
功能论是以把社会比作活的生物有机体为基础的。它认为,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共同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冲突的出现和存在是社会的反常现象。
冲突论的许多思想源自马克思。它认为社会当中总是存在着强制和压迫,各种冲突的出现和存在是正常现象,反映了社会的本质。一个社会,由于其中的不同群体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所以始终处在不停的冲突之中。社会的稳定和均衡只是暂时的。
进化论认为,社会与生物一样,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同样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规模增长、结构分化、功能专化和相互依赖,与生物有机体有着相似之处。社会进化的形态是渐进的、连续的,不存在突变和飞跃。
生物理论认为,尽管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高级动物,但它仍然是动物的一种类型,仍然依赖于周围的生态而生存。人以及人类社会和生物以及生物群落,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生物学的许多原理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不仅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受特定的地理环境的制约,而且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乃至文化观念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有着决定性作用。研究和理解人类社会及其文化,必须注意到其所处的特定的地理环境。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
2. 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 社会系统有哪些功能?
4. 简述关于社会构成要素的理论。
5. 简述关于社会类型的理论。
6. 简述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主要理论观点。
7. 如何理解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8. 试用社会类型理论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文化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
在社会学史上,有关文化的定义非常之多。大致上可以说,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最初将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并将其系统化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E•B•泰勒。
一、E•B•泰勒的文化定义
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文化的特点在于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二、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在很多时候,文化与文明并未被刻意区分。但是,也有一些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致力于发现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区别。首先,文化与文明虽然都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但是文化比文明的产生要久远得多,文明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其次,文化与文明虽然都是人类创造所获得的成果,但是,文明只是反映人类所创造的具有进步和积极意义的成果,而文化则包揽了一切。再次,文化与文明虽然都是人类社会现象,但文化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或精神的发展状态。只有当文化使人类脱离生物本能和野蛮行动而产生理智行为并建立起物质的或精神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才能成为文明的表现。文化是文明存在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进步表现,具有积极的行为意义。
三、文化、社会与人
文化、社会与人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社会是文化的体现,是广义文化的一部分;而社会又是由共享同一文化的人们所组成,这些人同时又赋予文化与社会以活力。
第二节 文化的特征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要素,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 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2、文化具有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3、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总是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4、文化具有传递性。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从而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
5、文化具有变迁性。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以及重大的技术发明、发现和创造,使得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在研究文化变迁的特性时,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理论。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结果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而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而言,一般又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
第三节 文化的区分
文化现象可以依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或角度,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艺术、宗教思想、价值观等;二是社会制度与行为规范。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但二者的区分只是相对的。
二、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主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指在一定社会中占次要地位的,仅为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但是,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两者可能互相转化。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同时,也应认真研究和对待亚文化。
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对立、冲突的角度来划分,文化也可以区分为主文化与反文化。这里,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并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而反文化则是指在社会上占次要地位的文化,在这种意义上,它是亚文化的一种,但同时它一般是与现有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的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有着背离和否定作用。当然,对反文化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估。
三、 中心文化与边际文化
中心文化是指文化的中心地带,一般是在某种文化的起源地附近或其发挥显著作用的地方,在这里具有比较稳定的、最能代表该文化特色的各种文化特征,它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弱。
边际文化是指文化的边缘地带,它离中心文化较远,受中心文化的影响较弱,而往往容易受与之比较接近的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种混合的文化形态。如果边际文化同时也难以受到其他重要文化的影响,那么它就有可能处于一种不太发达的状态。
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就不同文化的比较而言,文化可以区分为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一般而言,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谁优谁劣的文化,例如技术文化。而所谓非评比性文化,也可叫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通常与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的风俗习惯等相联系。承认非评比性文化的存在,意味着承认各族群的平等和尊重各族群的文化差异。中性文化在一个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多方面的功能。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性文化问题。
第四节 文化的结构
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均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而不是一盘散沙。文化的这种系统或体系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文化的结构。社会学主要从文化特质、文化丛和文化模式三个层次上分析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它既可以表现为物质的形式,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每种文化特质都可以独自成一个单位,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
二、文化丛
文化丛也叫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在一起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如春节庆祝活动等。
三、文化模式
所谓文化模式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在社会学关于文化的研究中,文化模式的研究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促进一个社会文化的总体认识。例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是不同的文化模式。
尽管各种文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内容,但是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一些普遍一致的地方。例如,美国社会学家C•威斯拉曾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指出,所有文化都有可能包括语言、物质特质、艺术、科学、习俗、家庭与社会制度、财产的占有与交易方式、政府、战争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第五节 文化的功能
文化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功能。第一,文化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第二,文化是社会或族群分野的标志;第三,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第四,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即文化具有整合功能;第五,文化形塑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
第六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文化积累和文化交流
(一)文化积累
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增加的发展过程,正是由于文化积累,才有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
(二)文化交流
人类文化的共享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文化交流成为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文化交流是指因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交往而产生的文化互动,其中包括由于文化特质传播而引起的文化借采、文化涵化、文化冲突等过程。文化交流有益于社会进步。世界文明能有今日的成就,是同历史上各大地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多次交流分不开的。各族人民(地方群体)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文化震惊
作为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冲突之一种的“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当中的人,在初次接触到与其自身文化迥异的另一种文化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和适当处理这种客观现象,避免失误。
(四)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因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比较与评价各种文化时就存在着“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两种倾向。
所谓文化中心主义,也叫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容易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看成是最好的,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评判其他文化,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抱有怀疑甚至敌视的态度。文化中心主义在近现代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欧洲中心主义。
所谓文化相对主义,是20世纪前期由美国人类学家在反对欧洲中心主义思想时提出来的,它主张一个民族中的文化现象只能用该民族内部的文化价值标准来加以衡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各民族的文化无优劣之分。文化相对主义在反对民族歧视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极端的文化中心主义会盲目排斥一切外来文化,而极端的文化相对主义则否认了事物绝对可比的一面。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都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缺少辩证法。
二、多元文化与统一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方面的多元一体格局在文化上呈现出多元的特色。文化交流和文化共享为文化进步和社会整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现代化并非“汉化”或“西化”。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民族传统。在当前的建设中,必须保持和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点,充分考虑民族特点。中国的现代化是各族文化共同繁荣前提下的社会进步,决不能以牺牲某一民族文化为代价。
思考题
1、 E•B•泰勒的文化定义是什么?
2、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4、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
5、简述文化的主要功能。
6、试用文化堕距理论分析当今中国的有关社会问题。
7、试析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学中的社会化,其基本涵义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和对社会的适应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人作为“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在社会学研究中,对社会化这一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是面对少年儿童,这一阶段所形成的研究范围和重点,以及由此延续下来的传统,属于狭义的社会化研究。50年代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人们不再只是研究童年时期的社会化问题,而是开始全面探讨包括一切角色学习在内的社会化过程。同时,不同角度的关于社会化的研究开始出现联合的趋势,社会化被认为是一个包含了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标准的统一过程,由此形成并出现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
当前,对有关广义社会化的解释又出现了两种新的倾向:(1)许多人认为,社会化要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应当关注个体成长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重视研究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序对于个体成长的影响;(2)一些学者在实际研究中,拓宽了对于个体概念的理解。以往的研究把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视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个人,而目前的研究中,个体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群体或社会单元,如一代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这样,社会化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所关注的问题也日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社会化在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人生来只是自然人、生物人,而不是社会人,他没有社会观念和社会技能,但同时人又必须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不同于自然环境,它是一个人造的世界,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因此,个人只有接受社会化,才能适应社会,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同时参与创造社会;而社会也必须由经过社会化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组成,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
(一)从个人方面分析
(1)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2)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二)从社会方面分析
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1)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维持正常运行;(2)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3)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
三、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社会学对于社会化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角度,即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从文化角度对社会化的研究,把社会化看做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这种角度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学的文化学派。
从个性发展角度对社会化的研究,认为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具有个性的人。这个角度受到心理学的影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立场
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社会化,就是重视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角色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同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系和发展社会结构。
随着广义社会化研究的开展,以上三种研究角度有走向融合的趋势。
第二节 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特征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类特有的生物素质,社会化的活动就无法进行,其内容也无法被接受,个体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经由生物进化和人类长期劳动实践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大脑是人类独有的财富,正是这种在容量和结构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大脑,使得人类具备了接受社会化的一切潜能。这些潜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具有思维能力
人类不仅具有一般的生物本能,而且作为高度发展的有机体,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大脑的思维能力是人能接受社会化的主要生理条件之一。
(二)人具有语言能力
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维的外部表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借助语言文字学习知识,传达信息,交流思想,借助语言与他人沟通合作,参与社会生活。
(三)人具有学习能力
在学习能力上,人与一般动物不同。动物的学习只限于感性领域,只能模仿不能创新。而人能在感性经验和抽象思维两个领域内进行学习,把外界的信息自觉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技能,并在有目的的学习基础上不断创新。
(四)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人从婴幼儿到青少年阶段,有一个较长的生理上不能自理、智力上尚未成熟、生活上不能独立的时期,必须依赖于父母或他人。这一方面决定了个人自出生以来就必须在社会环境中生存,学习社会文化,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也使得个体接受全面、复杂的社会化成为可能。此外,由于长期不得不依赖他人,所以可以培养个体的权威意识,这种意识也是顺利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相关话题/社会学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资料之三:历年真题
05年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1孔德; 2斯宾塞; 3马克思; 4费孝通; 5社会化; 6参与观察; 7社区; 8社会流动; 9自杀论; 10家庭。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社会学冲突论基本观点代表人物; 2互动论观点及代表人物; 3社会学基本研究方法评述。 三、论述题:(30分) 建立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考研资料之二: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复习题
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社会条件: A.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 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最新社会学考研真题集锦(10北大等)
2010北大考研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城乡二元结构 2、共同体 3、初级社会群体 4、新功能主义 二、论述题 1、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进程中,群体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发生条件及预防措施。 2、试述孔德的人类认识阶段理论,并阐述其意义。 3、试分析下列四个概念的联系:文化、社会化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2从择校到备考,河海大学社会学专业学姐告诉你该怎么做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楼主是河海大学社会学业的学姐,她从择校到初试准备,为各位提供了绝佳的参考意见,同时还包括各个阶段的复习任务以及初试推荐用书,考研er们快来看看呀~ 一、关于选择 河海社会学研究生性价比比较高,全国排名15名左右。移民社会学、环境社会学是其比较强的研究方向。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考研加油站 2019-01-06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2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内容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2019年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81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指定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4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指定教材配套题库[电子书]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电子书]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2019年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810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8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指定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5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免费下载][电子书]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笔记和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山东大学2019年613社会学原理考研大纲
613-社会学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为选拔大学毕业生升入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的招生考试需要,结合《社会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大纲,检查考生社会学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学习能力。二、考试要求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察考生运用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整理(2018.8.28)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推荐使用如下:一、参考书目及其资料该书目信息非官方公布,仅为已经考上的学姐整理出来的,大家做一下比较再购书。(一)社会学理论参考书目及其复习重点1.社会学: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全书都是复习的重点,应该重点掌握。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和《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 ...参考书目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专业计划数
历史与社会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专业计划数 历史与社会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专业计划数.pdf ...考研招生报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2019年考研专业目录
从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获悉,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2019年考研专业目录已公布,详情如下: 历史与社会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 030300社会学 拟招生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上海大学2019年社会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35200社会工作(社会学院,学院代码037)社会工作硕士(MSW)系国际通行的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社会工作的实务人才。本系MSW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充分掌握和熟悉我国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服务机构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上海大学2019年社会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35200 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硕士(MSW)系国际通行的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社会工作的实务人才。本系MSW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充分掌握和熟悉我国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服务机构运作过程,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上海大学2019年社会学院学术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27000统计学030301社会学030302人口学030303人类学030304民俗学030301 社会学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085一流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高峰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四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7-2018年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行榜:社会学
摘要:2017年9月,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发布的2017版中国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名中,发布了98个一级学科排行榜,下面分别公布2017-2018年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行榜的前20%(4星级以上)名单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