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笔记(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9


注意起伏的周期,包括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注意处于正时相时,感受性提高,感觉到有刺激或激增强。处于负时相时,则表现为感受性降低,感觉不到刺激或刺激变弱。一般每次起伏周期平均为8——10秒。注意起伏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的感受性短暂地下降。
(2):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早间。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当注意的对象和行动会有变化,介注意的总方面和总任务不变。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与人的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
第一:人对所从事的活动原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抱着积极的态度,并且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时,注意容易保持稳定。
第二:在主体积极性相等的条件下,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内容丰富的比单调的对象活动的比静止的对象更能保持人的注意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注意的稳定性程度是随注意的复杂性的增加而提高。
对象过于复杂或过于单调都不利于注意的稳定。
2、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离开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它的对象上。
实验证明:与注意对象相类似的刺激,比不相类似的刺激干扰作用更大。同样的无关刺激,对知觉影响小而对思维影响大;在知觉过程中,视知觉受无关刺激影响小,听知觉受无关刺激影响大。使人发生兴趣的或强烈的影响情绪的刺激也会引起注意的分散。
人的注意的稳定性存在着个别差异和年龄差异。这种差异和个体的神经强度有关。
二、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广度即知觉的广度。实验表明:在1/10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注意到8——9个黑色圆点,或4——6个外文字母,3——4个几何图形。
人的注意广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知觉对象的特点
知觉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2、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同样的知觉对象,由于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如果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知觉活动的任务少,注意范围就大。
知识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知识经验贫乏,注意范围就小。注意的广度随一个人的年龄增长而增长。
注意的广度除了有同时广度外,还有继时广度,即一个人把握在时间上连续出现的刺激物的数量。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复合器的实验表明:褊的注意先指向于一个刺激物,而在稍迟一些时间,才指向别一个刺激。可见当不同的刺激物同时发生作用并需要两个感官去感受时,要适当分配是相当困难的。
注意的分配和条件:
(1):首先,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2):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第一:原来注意的强度;
第二:新的注意的特点:
第三: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人的注意转移除存在着个体差异外,还存在着年龄差异。
注意有完全的转移和不完全的转移。
研究发现:中学生的注意能力已经基本成熟,能够根据目的自觉地转移注意。
注意转移的小学儿童综合反应时缩短得十分迅速,小学五年级和小学二年级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
注意转移的综合反应时随年龄的增长而缩短。如下图所示:
该图表明:注意转移在小学阶段发很快,到中学阶段,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已接近成熟,故发展较慢。
第四节 注意的理论
一、注意的过滤器学说(注意的早期选择模型)
布德本特是过滤器学说的主要代表
他认为:人类面临着大量的信息,但的个体的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需要过滤器进行调节,从而使神经系统不致于负担过重。过滤器相当于一个形状,它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通过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便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其它的通道被阻断,信息不能被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且迅速衰退。在这个模型中,通道只能接通一个,故把它称为单通道模型。
实验依据:双耳分听实验
新异的强烈的刺激,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微弱的缺乏新异性的刺激则容易被过滤掉。此外,布鲁德本特重视人的期待作用,即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到。
二、注意的衰减学说(中期选择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是注意衰减学说的重要代表。
过滤器说和衰减学说都把注意看作一个控制系统,负责对一定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但是衰减学说认为,没有集中注意而被关闭的通道,事实上并没有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衰减了。其中的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过而得到高级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
1967年特瑞斯曼和格芬对这种学说提出了实验证明。他们的双耳听音实验表明: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的87%的词,而只能觉察出非追随耳中的8%的词。
特瑞斯曼还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耳中的信息由于没有被衰减,因此能够顺利地激活而得到识别。非耳中的信息,由于受到衰减,常常不能被激活,因此不能够被识别。
图:衰减模型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号都能通过物理特性分析器的过滤器,但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并末被衰减,可以顺利的被激活,得到识别;非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虚线),强度减弱,一般不能被激活,也就不能被识别,但对特别有意义的项目,由于激活阈限较低,可以到激活而被识别。
三、注意的完全加工说
该理论认为:对信息的选择是发生在模式识别之后的。人们能够不受限制或很少受限制地同时对信息进行分析,而人类信息加工受到则在于个人不具备记住这种分析结果的能力。因此,堵塞是一种记忆堵塞,而不是对信息加工的堵塞。能够对信息完全进行加工并有一定的结果,但人们并不能记住所有的加工结果。
四、注意的资料限制和智源限制说(中枢能量理论)
注意的智源限制任务是指注意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所以执行这项任务分配给较多的资源,这项作业便得到改善,但干另一项任务时,就会受到智源限制。
资料限制任务是指,当执行某些任务时的作业不是受智源的限制,而是由资料的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如果输入的资料较差,即使再加上一些心理智源,也不能改善作业成绩。
心理学家用这种学说来解释衰减说和完全加工学说之间的矛盾。在衰减说中,一只追随耳的信息使用了大量的智源,受智源限制,非追随耳只使用了少量的智源,因此非追随耳完成任务的水平是较差的。在完全加工学说中,只要求被试对某些听觉信息进行加工,而不是像衰减学说的研究中那样要求被试加工语义信息,这项任务只需要较少的智源就能做好,因此,在完全加工学说中,两只耳朵都能很好地觉察辅音。
从这个理论来看,只要不超过可能得到的能量,人就能同时接受两个或多个输入,或者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否则,就会发生相互干扰,甚至只能进行一种活动。

第五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意识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割断了这种联系,大脑就无法反映客观存在,意识也就无从产生。
2、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是以客观事物为源泉,以主观解释为方式和结果,是主客观联系的重要渠道,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是考察刺激的物理量怎么样被转换成神经过程和心理活动的。
1、产生感觉的条件:
(1):要有作用于感觉器官表面而产生的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
(2):是刺激引起的在神经系统和脑内的神经生理活动即信息加工活动,是后才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体验。
2、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分析器是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的感觉所组成的统一的形态机能结构整体。
(1):首先,感受器把外界或体内的物理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将物理刺激能量转化为生物电能;
(2):其次,传入神经把神经冲动传递至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系统网络的传递过程四,对传入的信息在不同阶段上进行有选择地加工;
(3):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传入的信息被人们所体验至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等维量的感觉。
综上所述,感觉就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3、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觉的性质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和触觉,痛觉。
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和机体觉。
19世纪中叶,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神经特殊能量”说,他认为:每种感觉神经都具有特殊的能量,即各种感觉神经的性质互不相同,每种感觉神经吸级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缪勒根据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神经产生相同的感觉这一事实得出结论:感觉的性质不决定于外界刺激物的性质,而商定于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即人的一种感觉器官在接受任何刺激物作用时释放一种该感觉器官所特有的能量。换句话说,人们所挂接感知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是人的感觉神经自身的状态,因而客观事物是不可知的。
三、感觉的 意义
感觉 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上,感觉 担负着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的任务。
感觉是认识的入口,通过感觉,人才能分辨认识事物的各种基本属性,才能知道自己身体的运动,姿态和内部 器官的工作状况。
感觉 剥夺实验说明感觉的丧失会严重影响人的认识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并波及到人的情绪和意志,造成心理上的紊乱及至病态。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一、感觉性
心理量与物理性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物的感受性也是不一样的。从最小到是是非非的感觉量的全距确定了人的感觉系统的感受性的范围。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试题的。阈限是指界限或临界值。感觉阈限是人感到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
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的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相对感觉阈限两类。
1、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阈限又分为下绝对阈限和上绝对阈限。
下绝对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上绝对阈限: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
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绝对阈限越低,即能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绝对感受性就越高,即对刺激越敏感。用S代表绝对感受性,用R代表绝对阈限,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S=1/R 其中:S表示绝对感受性,R表示绝对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是被试辨别两种刺激强度不同时所需要析最小差异量。这一量值又称最小可觉差。
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I/I=K
I为刺激量,△I为差别感觉阈限,I+△I表示感觉到差别所需要的刺激量。
K称之为韦伯分数
上述公式也称为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在刺激过强或过弱时,韦伯定律不再适用,其K值就会发生变化。
实验表明:不同感觉道的韦伯分数的K值不一样。
三、心理物理定律
心理物理定律是表明物理刺激的强度与它所引起的感觉量之间的关系的定律,它是由19中期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创立的。
1、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定律又称对数定律或韦伯——费希纳定律,是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假定,把最小可觉差(即连结的差别感觉阈限)作为感觉的单位,即每增加一个差别阈限,心理量增加一个单位。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S=KlgI+C
式中:S为感觉量,K和C为常数,I为刺激强度(物理量)。刺激强度的变化手它所引起析感觉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
2、史蒂文斯定律
19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提出了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随刺激量的乘方函数而变化,即感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的。其公式为:
S=K•Ib
式中,S表示心理量,I表示物理量,K为常数,b 表示由感觉道的刺激强度决定的冪指数。
史蒂文斯冪定律具体地出了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的两类形式:一是当冪指数b小于1时,心理量的增长慢于物理的的增长,这与费希纳的对数定律相似。
二是当冪指数b大于1时,心理量的增长会快于物理量的增长,它与费希纳的对数定律相反,但却具有实际的心理意义。即人对有害刺激感觉敏感性的增长快于物理量的增长,因此,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并适应生存的作用。
四、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1、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其基本虽刺激按强度的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交替的方法呈现,各序列的刺激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以小步阶梯变化,探索从一类反应到别一类反应的转折点或阈限值。
T=(T↑+T↓)/2,如果递增和递减系列各测定n次,则:T=∑(T↑+T↓)/2n。
2、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又称次数法或正误法。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量,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可使用:平均二分数法、最小二乘法、斯皮尔曼分配法、直线内插法等方法来计算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3、平均差误法
平均差误法又称为再造法,调整法或均等法,其基本特点是让被试自己来调整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地,然后根据被试多次调整好的刺激与标准刺激的误差的平均值来确定阈限值。
绝对阈限的计算公式:RL=∑X/N 
差别阈限的计算公式:
(1):DL=(∑X-PSE )/N PSE=∑X/N=X
(2):DL=(∑X-ST )/N  ST是标准刺激
(3):DL=SD=√∑(X-X)2
(4):DL=Q=0.6745SD
4、信号侦察论
信号侦察能够将被试的感受性和被试的主观判定标准对感觉阈限的影响作用分开。以“操作者特征曲线”代替阈限来测量感受性。
第三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光是电磁波。波长在380——760毫微米的范围,人可以看到的光为可见光线。
在正常情况下,人眼所接受的光线大多是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太阳光。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1、眼睛的构造及其折光系统
视觉的感觉器是视网膜上的感觉光细胞。
眼球形状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构成。眼球避壁分三层。外层是巩膜和角膜,光线通过角膜发生折射进入眼内。中层为虹膜,睫状肌。虹膜蹭有一孔称为瞳孔,它随光线的强弱而调节其大小。内层为视网膜和神经。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包括销售价格细胞和棒体细胞以及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眼球内容物有水晶体,房水和玻璃体,它们都是屈光介质。当注视时,由于角膜,虹膜以及这些屈光介质的调节作用,物像才得以聚集在视网膜的适当部位上。
2、视网膜的构造和感觉机制
光线透过角膜穿入瞳孔经过水晶体折射,最后聚集在视网膜上。光线达到视网膜后,首先穿过视神经纤维的节减细胞,双极细胞再引起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变化,然后它们通过一定的光化学反应影响双极细胞和节状细胞,从而引起视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入视觉中枢。
3、视觉的传导机制
由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某些化学物质分子结构的变化而释放的能量,激起感光细胞发放了神经冲动,光能便转换为神经信息,由三级神经无传递至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
按光线传入的方向,它们依次是神经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感光细胞层。
4、特征觉察器
休伯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后指出:视网膜上一定区域的感光细胞转换的神经能量能激活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视觉系统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也就是处于某一层次的神经细胞只接受来自一定区域的感光细胞传递的信息。视网膜上的这个感光细胞区域称为相应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不同的感受野感受不同的刺激。
休伯等人认为:人的视觉皮层上存在着能对视网膜上具有某种特征的刺激进行反应的高级神经元——特征觉察器。
三、视觉现象及其规律
光有三个物理特征:波长、振幅和纯度
波长决定了光的色调。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颜色,振幅表示光的强度,它所引起的视觉的心理量是明度。纯度表示光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它的引起的视觉的心理量是饱和度。
1、视觉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1):明度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明度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的大小,与光刺激作用在视网膜的部位有关。棒体细胞对明度的绝对阈限值低,锥体细胞对光强的差别感受性高。
(2):波长的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在可见光的范围内,人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有差别。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50毫微米的光(黄绿色)感受性最高。但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11毫微米的光(蓝绿色)感受性最高,也就是说,当强度相同时,最敏感的光波波长向偏短方向移动,这个现象又称为“浦肯野(捷克物理学家)现象”。
2、视觉适应
适应是指感觉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适应既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使感受性降低。
(1):明适应: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现象称为明适应。
(2):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的感受性逐渐增设的情况称为暗适应。暗适应所需要时间较长,感受性的变化也较大。
暗适应包括两种基本过程,瞳孔大小的变化以及视网膜感光化学物质的变化。
暗适应的主要机制是视网膜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恢复。人眼在接受光线之后,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视黄荃完全脱离视蛋白,产生漂白过程,当光线停止作用后,视黄荃与视蛋白重新结合,产生还原过程。
3、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光波的强度,波长和纯度三种属性,分别决定了人的视觉的,色调和饱和度。
明度:是指光的刺激强度作用于眼所产生的视觉结果。
色调:是区别不同色彩的特性。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眼而产生的视觉属性。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各单调光的饱和度最大。
大自然中的光大都是各种色调的光的混合光线,人眼对混合而产生的视觉现象有以下三个定律。
(1):互补律:每一种色光都有一种与他相混合而产生魄或灰色的色光,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
(2):间色律:混合两种非互补色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混合色,介于两者之间的颜色。取光谱上的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
(3):不同颜色混合后可以产生感觉上相似的颜色,可以互相代替,而不受原来被混合颜色年具有的光谱成分的影响。
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可以用色三角表示,其颜色方程为:
(C)=R(R)+G(G)+B(B)
公式表示:为了匹配某一种特定颜色(C)所需要的三原色的数量(叫三刺激值),分别以R(红),G(绿),B(蓝)标示。
4、色觉理论
(1):杨——赫三色说
英国物理学家杨于1807年左右首先提出三原色假说,1860年由赫尔姆茨在其基础上发展的三色说被称为杨——赫三色说。
该理论认为:在人的视网膜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颜色感受器,它们分别含有对红、绿、蓝敏感的视色素,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中的特定波长敏感,当某种光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它所引起的兴奋程度不同,从而产生相应的颜色感觉。当三个感受器兴奋程度相同时,就产生白色的感觉。
三色说可以较好地解释颜色混合现象与负后象现象。但是三色说无法解释色盲现象和色觉信息的传递和加工过程。
(2):黑林四色说
四色说又称为拮抗说,是由德国生理学家黑林于1874年提出。他假设视网膜上存在着三对感光视素,即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在光刺激下每对视素产生分解或合成的过程。光刺激时,黑——白视素分解,产生白色感觉,无光刺激时,黑色视素合成,产生黑色感觉。同样,红光刺激时,红——绿视素分解,产生红色感觉,绿光刺激时,红——绿视素合成,产生绿色感觉。
5、视觉缺失
视觉缺失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是指对光谱中的红色和绿色区的颜色感受性很低。
色盲是指丧失颜色的辨别能力。
色盲,有部分色盲和全色盲之分以。常见的部分色盲是红绿色盲,对红。绿刺激不敏感。而黄——蓝色盲则较少见。
全色盲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视网膜上缺少视细胞或视锥细胞功能丧失所致。
6、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人的视觉器官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
能辨别物体的细节越小,视敏度超高。视敏度也称为视力。
(1):视敏度由物体的视角决定,它等于视觉所能分辨的以角度为单位的视角的倒数。
(2):视角是指物体是边沿两点与眼球角膜所形成的夹角。
a=A/D*57.3
a为视,A为物体高度,D为物体离眼睛的距离。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有很多,如视网膜受刺激的部位,背景照明的强度,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等都会影响视力。
7、闪光融合
光刺激在视网膜上的反应,在时间上有迟滞,从而产生视觉后象。后象所保留的时间约0.1秒。假如有多次闪光刺激,并且间隔时间足够短,即每分钟闪光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人眼则不分辨为单个闪光,而将其感觉为一个连续的闪光,这种现象叫做闪光融合。产生闪光融合的闪光频率叫做临界闪光频率。
8、视觉后现象
视觉后象指的是当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从而产生后象。
视觉后象有正后象与负后象之分。
9、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分为无彩色对比和彩色对比。
无彩色对比的结果是明度感觉的变化。彩色对比的结果是引起颜色感觉的变化,它使颜色向其背景色的补色转化。
第四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声音
人耳的可听声谱的范围:20——20000赫兹。
声波的三种属性:频率(波长),强度,纯度。
波长决定音高,强度决定音调,纯度决定音色。
声音一般可分为:单音和复合音。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的构造和功能可列表如下: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其中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起收集声波的作用。
中耳包括:鼓膜、锤骨,钻骨和卵圆窗。鼓膜,锤骨,钻骨称为听小骨系统。
内耳包括:前庭器官和耳蜗。耳蜗又包括鼓阶,中阶,前庭阶。
三、听觉现象
1、听觉的属性:音高、音响、音色三种。
(1):音高是由声音频率引起的心理量。频率高,声音听起来尖高,频率低,声音听起来低沉。一般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对音高的感受性降低。

相关话题/普通心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三人行最新彭聃玲普通心理学习题详解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2020年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818普通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1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电子书]2020年心理学(基本理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免费下载]说明:本考试科目近年真题不能提供。2.指定教材视频讲解[电子书]彭聃龄《普通心理学》【教材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其他感觉
    其他感觉 ESP=Extra-sensory perception1.皮肤感觉触压觉: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触觉和压觉两种。人能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较两点辨别阈限。触觉:外界刺激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压觉:明显变形(什么狗屁定义)温度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听觉
    1.听觉刺激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由物体振动产生。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而这三种特性反应到听觉上就是音调、音响和音色。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Hz-20000Hz,而1000Hz-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2.听觉的生理机制耳的构造和功能: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知觉:感官得到的外部世界的信息经过头脑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过程包含:觉察、分辨和确认,它以感觉作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加和。2.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这种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的过程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能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视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主观轮廓表明,当视野中出现了不完整因素时,视觉系统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变成比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图形。主观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图形组织塬则: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学: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额叶在时间知觉中起重要作用)有四种具体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时间的预测、对持续时间的估量。时间知觉的依据: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根据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借助计时工具。影响知觉的因素:感觉通道性质听觉>触觉>视觉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笔记完美加强版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笔记完美加强版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4
  • 中山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西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Johannes Müller倡导学说,以此学说解释由不同感官产生不同感觉之现象,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以中央沟为界,躯体运动区位于,躯体感觉区位于。  3.人类可见光谱的范围为,其计算单位我们现在通常翻译为。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考研真题-普通心理学
    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一、解释下列术语(3’×10,共30分)  1.感应性  2.不应期  3.诱因  4.感觉的适应性  5.定势  6.知觉的恒常性  7.近因效应  8.发散性思维  9.功能固着  10.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二、简要说明下列问题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