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妇科疾病 直刺0.8-1.2寸
三角灸 以患者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于该穴
疝气,腹痛 艾炷灸5-7壮
定喘 背上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1.哮喘,咳嗽 2.肩背痛,落枕
直刺0.5-0.8寸
夹脊 背腰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
上胸部治上肢和心肺疾病
下胸部治胃肠疾病
腰部治腰、腹和下肢疾病
斜刺0.3-0.5寸,或梅花针叩刺
腰眼 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中
1.腰痛 2.虚劳 3.月经不调,带下
直刺1-1.5寸
二白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各一穴,一臂两穴,左右共4穴
1痔疾,脱肛2前臂痛,胸胁痛
直刺0.5-0.8寸
腰痛点 在手背侧,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
急性腰扭伤
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
八邪 手背侧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1.手背肿痛,手指麻木 2.烦热,目痛3.毒蛇咬伤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四缝 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的中央,一手共4穴,左右共8
1小儿疳积2百日咳
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黏液
十宣 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共10穴
1.昏迷 2.癫痫 3.高热,咽喉肿痛 4.手指麻木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鹤顶 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膝痛,足胫无力,瘫痪 直刺0.8-1寸
膝眼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 内外膝眼
1.膝痛,腿痛 2.脚气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
胆囊 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1.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胆腑病证 2.下肢痿痹 直刺1-2寸
阑尾 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
1.急慢性阑尾炎 2.消化不良 3.下肢痿痹 直刺1.5-2寸
八风 在足背侧,第1至第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足4穴,左右共8穴
1足跗肿痛,趾痛2毒蛇咬伤3脚气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毫针刺法
毫针构造: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五部分
毫针规格:以针身的长度和直径区分 n寸*25=z 毫米 号数越大,直径约小
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
消毒:1高压蒸汽灭菌法:98~147pa的压强。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2药物浸泡消毒法:75%的酒精内浸泡30~60分钟3煮沸消毒法:沸水中15~20分钟
进针法:1单手进针:多用于较短的毫针。尤其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2双手进针:1)指切进针 适宜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 适宜于长针进针。3)舒张进针: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4)提捏进针: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3针管进针: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
针刺的角度:a直刺:适宜于人体大部分腧穴。b斜刺:45° 适宜于肌肉浅薄处货内有重要脏器,或者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c平刺:15° 适宜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行针手法:
1)基本手法:提插法和捻转法2)辅助手法:促使得气和加强针A循法: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B弹法:催气、行气C刮法:针刺不得气的时用之可激发经气,若已得气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D摇法: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一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的方向传导。E飞法: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F震颤法: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得气: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1)得气的表现:患者感觉酸、困、麻、胀、热、凉、触电、蚁行等和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
2)意义:与疗效的关系、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与补泻手法的关系
毫针补泻的手法
单式补泻手法:
1)基本补泻:A、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B、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2)其他补泻:
A、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进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B、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C、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反之为泻法。
D、开阖补泻:出针时迅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
E、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 透天凉
留针目的: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
晕针: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
处理: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弯针: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
处理: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系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
断针或称折针: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处理: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侧,使断针暴露于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血肿: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称为血肿。
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预防
灸法: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散瘀消肿、防病保健
灸法的种类:艾灸: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瘢痕灸 无瘢痕灸;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艾条灸:悬起灸:温和灸、 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 温针灸 灯火灸 天灸
拔罐法
1、火吸法有: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滴酒法2水吸法3抽气吸法
2、拔罐方法: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
三棱针法 刺破人体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操作方法: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皮肤针法 皮肤针扣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治防疾病的目的
电针法
头针
额中线: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
额旁1线: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等。
额旁2线: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
额旁3线: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
顶中线:头顶部,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
耳针:将耳廓分为12个区
*耳针的选穴原则 按相应部位选穴,按脏腑辩证选穴,按经络辩证选穴,按西医学选穴,按临床经验选穴。
第六章 治疗总论
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
一、补虚泻实
*《灵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则以经取之。
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虚则补之 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
*陷下则灸之 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为主。当气虚出现陷下证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
2盛则泻之,菀陈则除之
*实则泻之 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写法、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
*菀陈则除之 “菀”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菀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等。就是对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3不盛不虚则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 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
二、清热温寒
*《灵枢》: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热则疾之 即指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
*寒则留之 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
四、*三因制宜 是指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选穴原则 是依据腧穴的治疗作用而提出的。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对证对症选穴。
*表里经配穴法 是以脏腑、经脉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
*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 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
经脉 |
原穴 |
络穴 |
经脉 |
原穴 |
络穴 |
手太阴肺经 |
太渊 |
列缺 |
手阳明大肠经 |
合谷 |
偏历 |
手厥阴心包经 |
大陵 |
内关 |
手少阳三焦经 |
阳池 |
外关 |
手少阴心经 |
神门 |
通里 |
手太阳小肠经 |
腕骨 |
支正 |
足太阴脾经 |
太白 |
公孙 |
足阳明胃经 |
冲阳 |
丰隆 |
足厥阴肝经 |
太冲 |
蠡沟 |
足少阳胆经 |
丘墟 |
光明 |
足少阴肾经 |
太溪 |
大钟 |
足太阳膀胱经 |
京骨 |
飞扬 |
*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
穴名 |
主治 |
相配合主治 |
公孙 |
冲脉病证 |
心胸胃疾病 |
内关 |
阴维脉病证 |
|
后溪 |
督脉病证 |
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病 |
申脉 |
阳跷脉病证 |
|
足临泣 |
带脉病证 |
目锐眦、耳后、颊、颈、肩部疾病 |
外关 |
阳维脉病证 |
|
列缺 |
任脉病证 |
肺系、咽喉、胸膈疾病 |
照海 |
阴跷脉病证 |
*八会穴 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这八个穴位虽然属于不同经脉,但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
*募穴 是指分布于胸腹部,脏腑经气聚结处的穴位,共有十二个穴位。募穴有治疗腑实证的作用。
*俞穴 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俞穴,共十二个,亦称背俞穴。多治疗脏虚证。
*俞募穴临床上把病变脏腑的腧、募穴配运使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称为俞募配穴法。
经脉交会穴
*三阴交 所属经足太阴经,交会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
*大椎 所属经督脉,交会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
*风池 所属经足少阳经,交会经阳维脉
*头维 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足少阴经、阳维脉
*迎香 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手少阳经
第七章 治疗各论
头痛:
外感头痛:祛风通络,止痛。督、足少阳、手太阴
主穴:列缺、太阳、百会、风池
配穴:阳明头痛配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热配曲池、大椎点刺出血,风寒配风门拔罐或艾灸,风湿配阴陵泉
余穴泻法
方义:百会、太阳疏导头部经气,风池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内伤头痛
实证:疏通经络,清利头窍。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头维
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泻法
方义:百会、头维收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虚证:疏通经络,滋养脑髓。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悬钟
风池平补平泻,余穴补法
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外感头痛
落枕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阿是穴
配穴:风寒袭络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加内关、阿是穴,肩痛加肩髃、外关,背痛加天宗
泻法
方义:外劳宫是经验穴,后溪、悬钟、阿是穴疏通颈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漏肩风
治法:通经活血,祛风止痛。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井、阿是穴
配穴:手太阳经证加后溪,手阳明经证加合谷,手少阳经证加外关,外邪内侵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海(补法)
余穴泻法
方义: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肩前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
腰痛
治法:活血通经。阿是穴、足太阳经
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配穴:寒湿配腰阳关,瘀血者配膈俞,肾虚者配肾俞、命门、志室
主穴泻法,寒湿灸法,瘀血刺络拔罐,肾虚补法,肾阳虚加灸法
方义:阿是穴、大肠俞疏通气血,通经止痛,委中疏调背部膀胱经之气血
梅花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寒湿和瘀血
痹证
治法:通痹止痛。阿是穴、循经及辩证选穴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
泻法或平补平泻。寒痹、湿痹灸法,大椎、曲池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拔罐法
中风
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手厥阴、督脉、足太阴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丰隆、内庭,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晴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泻法,水沟雀啄法,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提插补法,极泉在原穴位置上下2寸取穴,直刺进针,提插泻法,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余穴按虚补实泻操作
方义:内关调理心神,疏通气血,水沟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中脏腑:醒脑开窍,启闭固脱。手厥阴、督脉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内关、水沟同前,十二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泻,强刺激,关元、气海艾灸,神阙隔盐灸
方义: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调和阴阳,加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灸之可辅助元阳,神阙、气海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眩晕
实证:平肝化痰,定眩。督、足少阳经、手足厥阴
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配穴:肝阳上亢加行间、太溪、侠溪,痰湿中阻加中脘、头维、丰隆、阴陵泉
操作:泻法
方义:风池、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清利脑窍定眩
虚证:益气养血,定眩。督、足少阳经、相应背俞穴
主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加悬钟、太溪、三阴交
操作:风池平补平泻,肝、肾俞、足三里等补法
方义:肝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疏调头部气血,百会升提气血,二穴配合充养脑髓,缓急治标
面瘫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
配穴:风寒加风池,风热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
操作:面部腧穴平补平泻,恢复期灸法,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手法宜重,恢复期肢体远端足三里补法,合谷、昆仑平补平泻,余穴泻法
方义:面部腧穴疏调局部经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恢复期,足三里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不寐
治法:调理蹻脉,安神利眠。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督
主穴:照海、申脉、四神聪、神门、印堂、安眠
配穴:肝火扰心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配心俞、脾俞、太溪、水泉,心胆气虚配心俞、丘墟、内关,脾胃不和配足三里、太白、公孙、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