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清代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3

清代部分

第一章 清代诗歌

理解:遗民诗人作品的共同特点(共同特点是能够坚持民族气节,揭露清兵暴行,颂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很多作品表现了民众在明清战乱中的流离之苦和失国之痛,使诗歌呈现出苍凉,激昂悲壮的艺术风格。显然有回归诗骚和汉魏风骨传统的趋向,表现出诗歌服务于社会的道统文学观念。)

顾炎武诗歌创作(以深挚的情感在诗歌中将晚明统治者的腐朽堕落,清兵入关后残酷的杀戮行为和汉族人民的灾难和反抗熔为一炉,再现于纸上。如《秋山》二首直接写江南人民与清兵的浴血奋战,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真实情感,使他的诗风雄浑悲壮,苍凉沉郁,语言却又朴素自然)

吴嘉纪诗歌创作(在表现民族矛盾和亡国之痛方面他和顾炎武大致相同,由于他的个人经历,使他在诗歌中能够较多地反映滨海地区民众的苦难生活,有白居易的新乐府诗风,自然质朴,浑然天成,在清初具有独特的风格。)

屈大均诗歌创作(虽属遗民诗人,但人格和诗风却十分接近李白。如《壬戌清明作》诗末“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亡国之痛,悲凉感人,堪称清初遗民诗的绝笔。)

钱谦益诗歌创作(提倡宋元诗歌,又能兼唐人诗歌之长,故能汇唐宋诗歌风格为一炉,如广为传诵的《后秋兴》之十三,在艺术上,技巧圆熟,语言华艳而又沉郁,富有形象性和暗示性。)

吴伟业诗歌创作(早年诗华艳绮丽,明亡后则苍凉凄楚,风骨遒劲,诗歌多五言,七言古体,尤长七言歌行,时有“梅村体”之称,在叙事方面受白居易影响,在用事和辞藻方面则接近李商隐,形成沉郁苍凉,气势磅礴的特色。在清人宗法唐人诗路中,吴为开导先路者。)

“南施北宋”(施润章和宋琬,二人由明入清,时常在诗歌中流露出惊悸之感。如宋的《初秋即事》。他们的思想属于理学复古的保守派,在诗歌上主张以温柔敦厚的诗风来为盛世服务,许多作品都体现了这样的文学思想。)

王世禛及其“神韵说”(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能社会性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而更多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籍的语言,从而更加强调诗歌排闲解愁的消遣娱乐功能。竭力提倡唐代王,孟,韦,柳一派的诗风,作品也以描写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怀为主,多为七言绝句,如《江上》)

沈德潜及其“格调说”(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附加的诗教传统。)

翁方纲及其“神韵说”(他认为“神韵说”的问题在于空泛,格调说的毛病则在于食古不化,所以提出“肌理说”对二者加以匡正。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

识记:郑燮诗歌创作的内容及主要特点(诗歌方面主张诗人要“自树旗帜”,“直抒血性”,比袁枚更加注意关注现实,对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写实诗人特别推崇。常常通过一些题画诗来表达个人情怀。)

赵翼诗歌创作的内容及主要特点(主张诗应创新,反对模拟古人,努力用自己的诗歌去体现其论诗主张,所以他的诗题材与风格比较多样,并注意在诗中突出个性,抒发才情。)

黄景仁诗歌创作内容及主要特点(主要反映他医生穷困潦倒的生活,困顿的生活却使他形成一种孤傲清高的品行。)

简单运用:性灵派与明代公安派的思想关联?

答:袁枚的文学主张是晚明公安派思想的重振和延续,但在创作时间方面却取得了比公安派更大的成就。公安派的创作实绩主要体现在小品散文方面,而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的成就却主要为诗歌。他的近体诗成就较高,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他的诗构思新颖,笔调轻灵,变化多姿,如《春日杂诗》。

第二章 清代词

理解:陈维崧与“阳羡派”(以陈为代表的的一个词派,在清初词坛上以学苏,辛为主,尤其陈,接近辛词风,所作之词,豪情奔放,才情纵横,长调小令,挥洒自如,词作呈现多种风格。

朱彝尊与“浙西派”(与“阳羡派”明显不同,朱推崇姜夔,张炎的词作,认为张炎所说的“清空”是作词的最高境界,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注重词的格律,技巧,此派影响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百余年的词坛。)

简单运用:纳兰性德与阳羡派与浙派有何不同?

答:他身为贵介公子,他却将这些荣耀地位视为难以解脱的束缚,并由此形成了郁郁寡欢的性格和壮志难酬的情怀。这种心绪给他的作品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哀婉幽绝的色彩。

这种词风上承后主李煜,旁则与清初文学的感伤思潮相融会,所以他的词风也与后主相近,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情,自然流转,没有雕琢的痕迹。从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这种展示作家真诚心灵的作品不是过多,而是太少。在清初词坛中,阳羡派有失粗率,浙派短于挚情,相比之下,他的词则纠正了二者的偏颇,所以他的词代表了清词的最高成就。

第三章 清代散文与骈文

简单运用:“学人之文”和“文人之人”的区别及对清代散文演变的作用?

答:(清初散文家可分为两派,一派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的空疏,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另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提出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前者被称为“学人之文”,后者被称为“文人之文”。)“学人之文”主张文章须有益于天下,强调经世致用,从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的空疏,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文人之文”则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提出恢复唐宋散文的放诞与华丽文风基本上被荡涤肃清。

二者在清初的出现,使得在晚明受到极大遏制的“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念重新抬头并很快居于文坛统治地区。

识记: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木魁,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称为“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做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散文理论。)

阳湖派(张惠言和恽敬二人,都接受了桐城派的影响,由于二人及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人,被称为阳湖派。理论与桐城大同,但有小异。一是在桐城派所规定的取法《论语》《孟子》和唐宋八大家古文之外,兼取诸子百家;二是把骈文笔法引入散文也具有了博雅共丽的特点。)

理解:桐城派三人创作文学主张?

答:方苞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就是要求文章“言有物”“言有序”;刘大木魁则着重探讨了文章写作中的“神气”“音节”“字句”三者的关系;姚鼐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了总结融化,他强调文章要“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兼备,提出了“八要”之说,将文章的风格从总体上归纳为“阳刚”“阴柔”两种审美范畴,从而使桐城派散文理论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化。

桐城派散文及其理论是否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

答:桐城派的散文理论,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方苞提出“义法”,其意图就是要使已经被分离的道统和文统再次融为一体。代表了清代封建政权和士人心态对散文的要求期望,不仅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也为广大文人规定了一种十分明确的文章操作程序,因而在整个清代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桐城派散文理论至姚鼐而系统化,首先,他论文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其次,为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他还提出“八要”,其三,他总结了前人关于艺术风格的各种归纳,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增加了中国美学的范畴,对中国美学的发展和文学艺术风格的分析探索具有重大影响。这就使得桐城派的文学理论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化了。

总之,桐城派的散文理论适应了清王朝巩固专政的需要,代表了清王朝和士人对散文的要求,与清代质实尚朴的社会思潮较为吻合,所以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士人的欢迎,在清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汪中的骈文及其意义(从文学发展眼光看,他的骈文风格与当时诗歌领域袁枚等人的“性灵说”遥相呼应,有力地支持并推动了主性情文学思潮的推广。

第四章 清代小说

简单运用:小说观念更新的表现?

答:首先,人们更加注重小说扬善惩恶的社会功能。

其次,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上,人们更注重生活自身的面貌,因而在艺术上更加强调写实精神。毛宗岗父子在评改《三国志演义》时认为先有三国的“妙事”才有三国的“妙文”。

第三,在人物塑造问题上,清代人从理论到小说创作实践都对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脂砚斋认为《石头记》的价值首先在于精妙的人物形象。

小说题材类型的扩大的表现?

答:从题材类型看,白话小说在明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和世情小说四大类型的基础上,又衍变出才子佳人小说,才学小说,讽刺小说,公案小说等新的品种。从明代开始,文言小说在志怪,传奇,志人等传统类型的基础上,又渐次形成“剪灯系列”“聊斋系列”等,并产生了新的文言长篇小说《燕山外史》等,各种题材,构成了清代小说的强大阵容。

小说编创方式的成熟的表现?

答:清代小说受到《金瓶梅》的影响,大多是文人独创的小说。文人独创作品大量涌现,至曹雪芹《红楼梦》更是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由于小说创作中作家主体意识的增强,有的借鉴传统诗词的表现手法,如《红楼梦》,有的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史料和旧作进行借鉴和改造,如《隋唐演义》,有的则在体制上进行创造探索,如《十二楼》

识记:《水浒》续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倾向(《水浒后传》作者陈忱,作品重在表现民族的反抗精神和民族意识,对社会的黑暗面有所揭露;《后水浒传》作者署名为“青莲室主人”,一轮回观念为积极的主题服务,是特定时代绿林事业精神的忠实反映;《荡寇志》作者俞万春,主旨是“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极力宣扬封建政治统治的合理性,在艺术上也有可取之处)

《说岳全传》《隋唐演义》《说唐全传》的主要内容(《说岳》在题材上借鉴了宋元明以来关于岳飞故事的传闻,又受到明末以来民族矛盾现实的刺激,表达了当时社会上人们希望民族英雄兴邦建国的强烈愿望;《隋唐》一部分表现腐朽的帝王生活,另一部分是写隋末群雄起兵,李世民统一天下;《说唐》从秦彝托孤,隋文帝统一南北写起,一直到隋末群雄起义唐太宗削平群雄登极而正。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那个动乱时代爆发起义的社会根源。)

《施公案》的主要内容(主要写康熙年间江都知县施仕伦审案的故事,其间穿插了一些绿林豪杰的活动。)

理解: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

家庭生活小说的代表作(《警世姻缘传》《林兰香》《歧路灯》)

《红楼梦》续书及分类(一类在《红楼梦》接在一百二十回之后,如逍遥子《后红楼梦》,秦子忱《续红楼梦》等,二是接在《红楼梦》九十七回之后,如归锄子《红楼梦补》花月痴人《红楼幻梦》等)

讽刺小说及《斩鬼传》(到了清代,讽刺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开始形成并确立自己的地位,有的借神魔题材讽刺现实,如刘璋的《斩鬼传》,有的直接以写实态度讽刺现实,《儒林外史》是这方面的代表。《斩》全书通过写钟馗来指斥时弊,劝善惩恶,在小说发展史上,它进一步开拓了讽刺小说的题材领域,将讽刺的范围扩展到整个社会,标志着中国讽刺小说的确立,对后世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才学小说及《镜花缘》(清代中期以来,随着考据学的兴盛,出现许多炫耀学问,以才学见长的小说。影响最大的是《镜》,这部小说的审美风格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极为特殊。为传统的隐逸思想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活力,为读者描绘出令人向往的崭新境界。)

明清文言小说的六大系列及代表作品?

答:1,“剪灯系列”,瞿佑编创了《剪灯新话》,邵景詹写成《觅灯新话》。

2,“艳情系列”,主要有陶辅《花影集》,卢文表《怀春雅集》,王世贞《艳异编》等。

3,“聊斋系列”,沈起凤《谐铎》,和邦额《夜谭随录》等,还有宣鼎《夜雨秋灯录》。

4,“阅微系列”,梁恭辰《池上草堂笔记》,许仲元《三异笔谈》等。

5,“世说系列”,李绍文《明世说新语》,梁维枢《玉剑尊闻》等。

6,“虞初系列”,黄承征《广虞初新志》,胡怀琛《虞初近志》等。

清代拟话本小说与李渔的拟话本作品?

答:清代拟话本小说主要特点是从前人书中取材并改制的作品相对减少,而取材现实作家自己创作的小说却愈来愈多。影响较大的有:薇园主人《清夜钟》,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等。李渔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艺术观念和艺术追求的创新。一是用戏曲创作观点进行小说创作,引人入胜;二是本着戏曲创作“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的原则,将小说情节结构编织得简洁清晰,细密严谨。

识记:鼓词形式特点及主要作品(鼓词是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从明代开始出现,到清初开始在北方流行。有两种演唱方式:一种是艺人自击鼓板,无乐器伴奏,主要流行于农村,以说唱中篇鼓书为主另一种是艺人自弹三弦说唱,称为“三弦书”或“弦子书”,农村和城市都有流传。现存最早的鼓词文本是明代圣邻所作《大唐秦王词话》,直接采用“鼓书”问书名的是清初的《木皮散文鼓词》,其他讲史鼓词比较有名的是《呼家将》,改编文学名著鼓词有《杨家将》《三国志》《忠义水浒传》等,写才子佳人故事的有《蝴蝶杯》《二贤传》等。)

弹词形式特点及主要作品(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又说,噱,弹,唱等部分组成,唱词以七言为主,国音(普通话)的重要作品有《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安邦志》《定国志》《凤凰山》等;土音重要作品有《玉蜻蜓》《珍珠塔》《义妖传》《三笑姻缘》等。)

子弟书形式特点及主要作品(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清初很多旗籍子弟在戊边时用当时流行的俗曲和满足萨满教的巫歌编词演唱,后来被传入北京,乾隆初年部分八旗子弟以这种曲调为基础,参照当时民间鼓词的形式创造出一种以七言为体,没有说白,以叙述故事为主的书段,演唱时仍以八角鼓击节,正式成为子弟书。罗松窗的子弟书有《红拂私奔》《杜丽娘寻梦》《出塞》《罗成托梦》《翠屏山》等,韩小窗子弟书现存《长板坡》《托孤》《数罗汉》《红梅阁》及《宝玉问病》《黛玉悲秋》等。

清代民歌特点及几种作品总集(与明代相比,清代民歌又取得了较大发展,具体表现是:第一,数量众多。第二,范围广大。第三,形式发展。重要的总集有以下几种:《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霓裳续谱》《白雪遗音》等。)

第五章 《聊斋志异》

识记:蒲松龄生平及主要作品(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先生。一生贫困潦倒,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极为有利。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创作也极为有利,此外,他从小喜爱民间文学,他一生著述丰富,除了《聊斋志异》外,还有诗一千多首,词百余首,文四百五十余篇,俚曲十四首,戏曲三出及《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

简单运用:明末主情浪漫思潮在《聊斋志异》中的表现?

答:晚明的主情浪漫思潮尽管在清初受到复古势力的围剿,但肯定个人情欲的愿望和追求美好爱情仍然是清初部分文人和市民的潜在心态。蒲松龄本人的许多诗词俚曲都比较细腻的表现了对个人情欲的肯定和对女子命运的同情。《聊斋志异》中许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正是这种心态的形象反映。《聊》表现主情浪漫思潮的突出色块是强调了那女爱情交往过程中“真情”的意义以及它可能产生的巨大能量。

经世致用思潮在《聊斋》中的反映?

答:首先是在生活的基本道理上,蒲松龄认为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都是生活有害的,应当坚决制止。著名的寓言小说《崂山道士》向人们指出安分守己,自食其力才是正确的生活道路。

其次表现在对待科举考试的态度上。在《于去恶》中借阴司的考试讽刺阳间以八股取试作官的官吏不学无术。

第三是在政治方面,追求一种有公理,讲公道的公平政治。名篇《促织》写成名受官府逼迫,将为此而死的儿子灵魂所变的蟋蟀献给宫廷,形象写出百姓一命不抵皇帝以区区玩物的残酷现实。

主情浪漫与经世致用思潮交融在《聊斋》中的表现?

答:二者看起来似乎是矛盾对立的,然而蒲松龄在自己切身的生活体验中却将二者的真谛交融并汇后达到了对二者的超越,进入了魏晋文人倡导的“有情而不为情所累”的逍遥状态。如《娇娜》实际上是将明代人那种较为飘渺而泛泛的主情超越淡化为建立在患难与共具有实效的友情。

《聊斋志异》的感伤氛围?

答:全书总体的风格和氛围主调上看,那些阴森森的鬼蜮世界和令人捉摸不透的妖狐精魅所构成的作品主旋律,显然是于清代总体文化思潮中感伤情调极为吻合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感伤故事的背后,作者还有意无意地将造成清代政治黑暗相关的事件编织到故事背景当中。如《张鸿渐》中主人公张鸿渐因为与于七案有关的朋友鸣冤,反而被无限而出逃,回乡后仍遇到各种迫害,不得不四处躲藏,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人们,现实的阳间显然不如阴间那样安全平稳。

综合运用:《聊斋志异》的写作笔法?

答:1,继承和发展了志怪传统:《聊斋志异》在运用志怪题材反映现实生活方面,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志怪,传奇,达到了新的高度,取得了新的成就。如就阴司地狱之类内容而言,在六朝志怪小说中就早已出现,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迷信观念。在蒲松龄手里,便成了揭露阴曹地府黑暗,抨击现实黑暗,发泄内心“孤愤”的有效途径。如在《席方平》中对阴司的描写,蒲松龄对他们的贪婪残酷行为淋漓尽致的揭露,正是对人间各级官僚机构的否定,对百姓反抗精神的同情和赞扬。

2,用传奇手法表现志怪内容:六朝志怪大多情节简单,叙述平板,缺少细腻感人的艺术魅力。唐传奇在此基础上承绪发展,结构上发展到有头有尾,情节丰富曲折的完整故事,不仅篇幅比六朝志怪普遍加长,更重要的是写法的上变化和进步。这个艺术特点重要通过“尽设幻语”的虚构手法,完成了委婉曲折,优美动人的故事,就是所谓的“传奇笔法”。《聊斋志异》一书大多以志怪反映现实,且使用传奇手法,所以兼具志怪,传奇二体特点,以至成为成熟的断片小说杰作。如《连城》,以出色的传奇写法写出了爱情的曲折过程。

3,对传奇手法的超越:首先是从故事体到人物体。《聊斋志异》在人物描写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是,不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而且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它已经从唐传奇以叙述故事为主发展到以刻画人物为主。如《阿宝》,着重刻画孙子楚的性格特点,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围绕人物性格,小说具体回答了人物对爱情的态度及富有性格特征的合理行动,因此人物形象异常鲜明。

其次是环境描写,唐传奇环境描写较少,《聊斋志异》加强,发展了环境描写,并使之与刻画人物相为表里。如《田七郎》,先对其进行肖像描写,既而进行环境描写。简陋木屋,竟无落足之地,可见七郎之贫;满室虎狼之皮,足见七郎之勇。在这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环境的描写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第三是心理描写,唐传奇中很少见,然而在《聊斋志异》中却不乏见到。如《青凤》写青凤追求爱情而又羞涩胆怯的心理,颇有惟妙惟肖之妙。

第六章 《儒林外史》

识记:吴敬梓生平及创作(字敏轩,号粒民,著述涉及经,史,诗,词,文各个方面,诗文集《文木山房集》。)

综合运用:《儒林外史》两组对立人物及其意义?

答:处于对魏晋风度的仰慕和追崇,对文人群体人格复归的强烈愿望,才使得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出了与魏晋风度相似和相对立的两组人物。吴敬梓借王冕之口说出的“功名富贵”与“文行出处”的对立,预示着全书两大形象体系的对立:一边是牺牲自我与个性为代价追求功名富贵的利禄之徒;一边是保持独立人格,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人士。而者水火不容,泾渭分明。

《儒林外史》中与魏晋风度相似的文人当以王冕为代表。这位“名流”是作者创作旨意的形象演示。作者借助王冕和危素的关系,写出了在“道统”与“势统”关系上,自己崇仰“道统”独立,追求文人自主意识的清醒意识。

然而遗憾的是,从王冕到杜少卿,到四个“市井奇人“都并非当时文人生活的现实写照,而与这些理想人物水火不容的丑类才是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的儒林实象。范进,周进,匡超人和牛浦郎这两组人物的走向显示出这些丑类在人格意识的扭曲方面越陷越深的趋势。《儒林外史》里描写了众多失落自我的读书人,其中鲁遍修和马二先生尤有代表性。

作者以寒酸之笔触写鲁遍修的“成功”,深刻地揭示了追求“名”的士人的可怜,可悲,揭示了他们失落的人格和生存的快乐。马二先生的人格失落更加彻底,作者让这位“白丁”成为举业的热衷鼓吹者,就更加深刻地展现了他人格失落的彻底性。

至于书中第十二回的所谓“名士会”,这种不伦不类的“胜会”除了用“庸俗”“无聊”这类字眼外,也难再找到更恰当的形容词。这些人的行为起因在与追求举业不成,于是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这样的闹剧不仅不能证明他们的高雅,相反只能说明作为群体的文人在人格和个性方面的彻底堕落。

总之,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以两组对了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他追求人格自尊的愿望,通过鞭挞,揭露儒林群丑,展示了他们的人格堕落。这在当时,有着鲜明的现实性,对后人也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简单运用:《儒林外史》讽刺的悲剧性?

答:小说对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因而取得了与西方17世纪瓜里尼等人的悲喜剧理论和塞万提斯《唐吉诃德》悲喜混合的艺术实践异曲同工的艺术成就。

以周进,范进为例,小说通过二人中举前后的悲喜剧,揭示了八股制艺如何摧残了士人的心灵,造成他们人格的堕落。使人们感到吴敬梓给可笑注入了辛酸,给滑稽注入了哀愁和痛苦,因而更能撩人心绪,发人深省。因此,他的讽刺人物的喜剧行为背后几乎都隐藏着悲剧性的内涵。

在以喜写悲这个主导倾向的规定下,作者将其讽刺艺术的天才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地。后以对比手法展示人物前后行为矛盾,给以辛辣嘲讽,或以白描手法精心刻画人物行动,借以暴露其可笑可鄙的内心世界等等,总之,全书竭尽讽刺之能事,从而将中国讽刺小说推向了颠峰。

理解:《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答:小说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这种结构表面上看缺少主干情节和中心人物,不免有点散,但实际上它是追求表面松散而内中见骨的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散点透视原则。这将那些松散的情节和人物全部统摄于八股制艺摧残人的心灵和人格这个主旋律上,因而达到了结构方式与内容表达的完美统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对小说结构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其第一回“楔子”和最后一回“幽榜”首尾呼应,对全书的主旨和是非提出设想和总结,是全书的题旨所在。全书三个部分与首尾两回遥相呼应,完美地实现了用松散的结构表达八股制艺扭曲士人人格题旨的艺术理想。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文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导 论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1、 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 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 乡国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导 论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一.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1、 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 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1
  • 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明代)
    明代部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传记文写得很有特色。 本文是一篇赠序。记述了自己幼时家贫,在买书和求师都十分不易的条件下,不畏艰难、刻苦求学的经历,以此勉励后辈应珍惜良好条件,专心学习,刻苦自励。 对比手法的运用:先写自己过去求学的艰苦经历,再写今日太学生读书的优越条件;然后说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考研复习讲义、习题及答案
    绪 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2018年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真题回忆
    文学理论703 简答题 1.为什么韦勒克认为用时代精神来解释艺术是危险的? 2.你怎么看把文学的本质归为诗歌叙述者发出声音序列? 论述题 1.结合具例,论述文体学对文学研究的功用和方法认识 2.从物我关系,对比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物感说和近代西方移情r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扬州大学文学院620中国古代文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4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0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5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0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6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0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7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0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8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0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2019年复旦大学804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大纲
    804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一、从时间范围来说,本科目的内容涵盖自上古至近世的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历史,并将文学史划分为上古文学(先秦文学)、中世文学I(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中世文学II(唐宋文学)、近世文学(元明清文学)等不同的演进阶段,在此基础上,梳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特色和发展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考试目的: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发展脉络的掌握情况,对代表作家作品的熟悉程度,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考试要求:熟悉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专业目录
    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050105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目录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赵厚均
    华东师大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赵厚均介绍如下:赵厚均、副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办公地点:闵行校区中文系4301电子邮箱:hjzhao@zhwx.ecnu.edu.cn通讯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邮编200241研究方向六朝及清代文学与文论学术成果专著:1、两晋文研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杨焄
    华东师大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杨焄介绍如下:杨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系通讯地址:(200241)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清代诗学、域外汉文学、近代学术史讲授课程大学语文、中国文化专题、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精读、《论语》讲读、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归青
    华东师大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归青介绍如下:研究方向中国诗学、汉魏六朝文学和批评学术成果一、著作与整理《三曹集(《传世藏书》之一)》(点校)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版《鲍照集(《传世藏书》之一)》(点校)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版《玉台新咏(《传世藏书》之一)》(点校)海南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刘晓军
    华东师大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刘晓军介绍如下:刘晓军,男,1975年5月出生,湖南新化人。2007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9年6月从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古典文学教研室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图像、小说文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3
  •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 第一章 上古文学 一、名词解释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5
  • 南京师范大学考博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复性书》:韩愈的弟子李翱所作。《复性书》三篇为宋代理学家谈心性开了先河,上篇总论“性情”及圣人之关系,中篇言如何修养成圣的方法路径,下篇勉励人们进行修养。李翱的《复性书》,以《中庸》、《易传》为立论的根据,企图建立起儒家的心性论学说。他把“性”与“情”分开,认为“性善情恶”,“性”是天授,所以是善的,而其恶是因为被“情”所昏蔽,这一点启迪了后来理学家对“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分野,亦是理学家“天理”、“人欲”之辨的根源。15、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关于该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有着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