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袁明课后答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4

第一章: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17.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

(1)威斯特伐体系性质、特点及其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意义
答:(1)1644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在德意志的威斯特伐利亚的两个城市召开。经过争论,各国代表达成了协议,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主要内容是:(1)每一个德意志诸侯国都享有主权,可以单独宣战与媾和;(2)阿尔萨斯割让给FaGuo;梅斯、土耳和凡登三个主教区归属FaGuo得到进一步确认。(3)瑞典得到了波米瑞尼亚等地,从而控制了德意志三条主要河流的入海口。即瑞典控制了波罗地海与北海沿岸。(4)FaGuo与瑞典通过领土扩张,可以在任何时候干涉德意志事务。(5)荷兰与瑞士获得完整的主权,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而真正独立。(6)卡尔文教派和路德教派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同时,在帝国法庭上,天主教与新教的法官应人数相等。欧洲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发展,增强了各国的主权意识,王权进一步代替了神权。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其签订不但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体系可以说是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体系,拥有一批实力不等却相互制约的国家,注定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国际结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它的性质是各国相互妥协而建立国际格局,特点是不稳定,从而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3)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近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其意义在于:
第一, 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2)FaGuo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国际关系
答:(1)FaGuo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国际关系实际上是FaGuo与反法同盟之间的对抗关系。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拉开了FaGuo大革命的序幕。“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口号很快席卷了整个欧洲,震惊了欧洲各国,于是欧洲封建专制国家迅速结成反法同盟积极进攻FaGuo,企图扑灭这场资产阶级革命。1792年普鲁士和奥地利首先结成同盟进攻FaGuo,普奥联军在瓦尔密被法军打败,这使一贯主张实行传统政策的英国下定决心直接干涉FaGuo的资产阶级革命。1793年英国首相庇特策动成立了第一个反法同盟,由英、普、奥、西班牙、荷兰等多国组成。反法同盟进攻FaGuo,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取代了吉伦特派执政,扭转了不利于FaGuo的战场形势。1794年7月FaGuo发生了热月政变。热月党人与普鲁士和西班牙分别签订了巴塞尔和约,普西两国退出了反法战争,FaGuo集中力量同英国、奥利斯和撒丁作战,从而粉碎了反法同盟的第一次进攻。
(2)1799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成立,俄国加入反法同盟,俄奥联军在意大利打退了法军。面对反法同盟的积极进攻,热月党人显得无能为力,FaGuo再次发生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执政,FaGuo开始了拿破仑时代。拿破仑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利用俄国与英国在马耳他岛的矛盾来挑拨俄英关系,促成了俄国对英国的武装中立,反法同盟失去的两个主要国家而变得无力反法,1801年奥地利与FaGuo签订了吕内维尔和约,第二次反法同盟宣告失败。1802年英、法、西班牙、荷兰等国签订了亚眠和约,但是拿破仑并没有遵守该条约,在签约不久就吞并了庇蒙特和厄尔巴岛,侵入瑞士,并将势力延伸到德意志,这促使1805年英俄两国签订同盟条约,旨在建立第三次反法同盟。同年12月,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争中大胜奥俄联军,拿破仑与奥地利签订普雷斯堡和约,第三次反法同盟又宣告失败。普雷斯堡和约签订后,英国又策动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俄国、瑞典和普鲁士参加了同盟。拿破仑又一次粉碎了这个脆弱的同盟。拿破仑在与反法同盟的斗争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拿破仑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的形势下,1807年FaGuo与俄国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FaGuo同意俄国对土耳其领土的一些要求,俄国同意帮助FaGuo,参加反英的大陆封锁。拿破仑在外交活动中获得的一个个胜利,促使其有了称霸欧洲的野心。实行传统政策的英国不允许欧洲大陆上任何一强独霸欧洲,1809年,英国组织了第五次反法同盟。1812年拿破仑粉碎了第五次反法同盟,在胜利的驱使下拿破仑开始进攻俄国,从而激怒了俄国,俄国联合普鲁士、英国和瑞典建立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这一次没能阻挡反法联军的进攻,1814年3月1日,英、俄、普、奥驶过在FaGuo城市肖蒙签订了肖蒙条约。3月底,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4年9月维也纳和会召开,会上列强发生严重分歧,致使拿破仑于1815年逃出厄尔巴岛,集结旧部发动了“百日政变”,英俄普奥立即建立第七次反法同盟,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的军队。FaGuo改变欧洲版图称霸欧洲的野心被彻底粉碎。

第二章:19世纪国际关系

(1)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与特点
答:(1)1814年9月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长达10个月之久的维也纳会议。除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大国们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相互妥协达成协议,于1815年6月通过了“最后议定书”, 该议定书任意宰割和兼并小国、弱国土地,以满足强国的霸权要求,其主要内容是:①俄国夺得华沙大公国大部领土,波兰只在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并由俄、普、奥共同“保护”。俄国继续占有前几年取得的芬兰和比萨拉比亚。②英国在战胜FaGuo后继续占有马耳他、FaGuo殖民地多巴哥、圣卢西亚和毛里求斯。另外,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开普、部分圭亚那和洪都拉斯也都成为英属殖民地。英国还拥有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③比利时与荷兰组成为尼德兰王国。瑞士定为永久中立的联邦国家并由19增加到22州。撒丁王国收回萨瓦和尼斯,且兼并了热那亚。④奥地利失去比利时而从意大利获得伦巴第和威尼斯作为补偿。它还获得提罗尔、萨尔茨堡、的里雅斯特、伊利里亚和达尔马提亚。⑤普鲁士获得2/5的萨克森、吕根岛和波美拉尼亚,又在西部取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地区。⑥德意志邦联由34个君主国和 4个自由市组成。各邦政府的代表产生邦联议会,由奥地利代表担任议长。⑦瑞典将芬兰让给俄国而从丹麦取得挪威。丹麦把从瑞典得来的波美拉尼亚换取普鲁士的劳恩堡。⑧继FaGuo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和意大利境内各邦的旧王朝复辟。罗马教皇也恢复教皇领地。⑨会议解决了3个带有普遍性的欧洲国际问题:订立国际河流的航行规章,规定外交官员等级的划分和各国关于禁止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
(2)欧洲各国通过这次维也纳会议确立了维也纳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图,重建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暂时调整了欧洲各大国的矛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殖民地)形成了难得的和平环境。因此,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大国们妥协退让的产物,具有不平衡的特点,该体系中矛盾重重,尽管大国后来极力维护这一体系,可它还是没能阻挡住波澜壮阔的欧洲革命的冲击,1848年维也纳体系瓦解。
(2)普法战争背景、进城与结果
答:(1)19世纪上半期的德意志是一个十分松散的联邦,由十几个大小国家组成,其中较为强大的是普鲁士和奥地利。1861年意大利的统一给德意志诸国,尤其是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北方诸国以很大的影响,北方诸国要求统一的愿望十分强烈。1861年,普鲁士的威廉一世即位,启用俾斯麦为宰相,开始致力于德意志的统一事业。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普奥军队战胜丹麦军队,取得了胜利。1866年6月普鲁士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战争持续了七个星期,普军在萨多瓦大败奥军。8月23日,普奥签订了布拉格条约,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归FaGuo所有,奥地利同意在美因河以北成立一个德意志国家联邦。1867年北方德意志联邦正式成立,德意志北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2)一个趋于统一的德意志就要崛起,FaGuo感到了来自德意志的真正威胁,阻止德国统一成为FaGuo的主要外交目标。普鲁士在俾斯麦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和进行军队建设,增强军队战斗力。借助西班牙王室发动政变之机,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法军面对经过改造和屡次炮火洗礼的普鲁士军队显得一点战斗力都没有,1870年9月2日,在色当一役中,法军大败,统帅成为俘虏。
(3)普法战争的结果是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获胜。1871年5月10日,德意志与FaGuo签订了法兰克福条约,FaGuo向德国赔偿50亿法郎,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俾斯麦通过战争手段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德意志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3)卑斯麦外交体系形成与解体
答: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意志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向欧洲强国迈进。普法战争中FaGuo遭到普鲁士的沉重打击,战败割地赔款,实力受损。
(1)为了防止FaGuo东山再起,德意志外交政策把孤立FaGuo作为其首要目标。为此,俾斯麦积极进行外交活动,在1873年10月促成俄奥德三国订立协议,史称“三皇同盟”。但是三皇同盟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外部有英法等国的猜忌,内部矛盾重重。1874年“东方问题”的出现并激化,恶化了俄奥的同盟关系。 1878年6月13日柏林会议召开,俾斯麦企图利用柏林会议促成柏林成为欧洲事务的中心,进一步孤立FaGuo,于是充当起调停欧洲其他列强矛盾的角色。然而,聪明的英国人却借这次柏林会议和德国人调停的机会沉重地打击了俄国人,俄国外交在柏林会议上的失败使俄德关系迅速恶化,三皇同盟分崩离析。俄奥、俄德关系恶化,俾斯麦开始考虑与奥匈结盟,就在奥匈外交大臣安德拉西辞职的前期,于1879年促成了俄奥军事同盟的建立。但是俄奥同盟的建立没有给俾斯麦带来安全感,为了防止法俄结盟,俾斯麦积极接触俄国,要求与俄国进行谈判,征得俄方同意,俾斯麦把奥匈拉进了谈判的行列。奥匈原本打算联英或联俄,但是英国自由党格拉斯顿取代保守党狄斯累里组阁,其在“东方问题”的立场是绝对不支持土耳其,不与奥匈结盟,摆在奥匈面前的就只有联俄,于是接受俾斯麦的建议参加了与俄国的谈判。三国于1881年6月18日在柏林签订协定,恢复了1873年的三皇同盟关系。德奥军事同盟以及俄奥俄三国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俾斯麦的外交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2)为了巩固这个新建立起来的外交体系,俾斯麦开始将注意力移向南方国家—意大利。1870年的普法战争,意大利从中受益,得到了罗马,并以罗马为首都实现了国家统一,统一以后的意大利在外交活动中没有作为。十九世纪的后半期列强纷纷向经济落后地区扩张,意大利也不例外,将北非的突尼斯列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可是FaGuo想染指突尼斯,与意大利发生矛盾。1881年FaGuo出兵占领突尼斯,法意矛盾尖锐起来,在外意大利一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与此同时,国内的教皇领地问题也困扰意大利,为了摆脱困境,意大利开始向外寻找盟友。于是便伸手接过俾斯麦递来的外交“橄榄枝”,俾斯麦在向意大利示好的同时,也积极向奥匈施加压力,要求奥匈采取与德同样的外交政策,即与意大利结盟.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在维也纳成立,意大利政府在三国同盟签字以后立即发表声明,所签条约在任何时候“都不得认为是针对英国的”。不与英国为敌是意大利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特别提出的是1881年6月28日,奥匈与塞尔维亚签订了奥塞条约,1883年10月30日奥罗条约签订,这两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俾斯麦外交体系扩大。三皇同盟和三国同盟构成了俾斯麦外交体系的重要基础。
(3)十九世纪后期的欧洲大国外交活动频繁。1887年是俾斯麦外交活动重要的一年。1887年2月12日,英意奥三国订立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的现状。2月20日,到期的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续订。6月28日德俄签订了“再保险条约”。(由于德奥同盟保证了奥匈在德国与FaGuo作战时中立,德俄条约又保证了俄国的中立)1887年12月12日英意奥签订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两次地中海协定的签署国,有三国同盟中的两个国家,俾斯麦没有出面,就利用奥匈和意大利将英国拉向德奥意同盟。加上1887年5月意大利与西班牙成立的另一个地中海协定,至此,俾斯麦构筑的外交体系网坚固起来。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是俾斯麦外交的登峰造极之作。面对俾斯麦构筑起来的外交网络,FaGuo已经完全被孤立起来。但是,这样的外交体系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因为俾斯麦的下台而解体了。

第三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列强与世界
(1)19世纪后期欧洲大国对外扩张政策
答: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资本的高度集中以及垄断使欧洲列强更加重视原料来源和投资场所,这不仅加剧了他们之间的关税战和贸易战,还促使他们积极向外进行掠夺,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于是掀起了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争斗,欧洲主要大国纷纷抛出了自己的扩张政策。
(1)英国是一个老牌殖民主义国家。十九世纪后半期欧洲其他列强的向外扩张激起了英国参与瓜分世界的斗争,英国某些鼓吹殖民主义的人要求英国尽快寻找殖民地,从海上和陆上将英国的势力带向世界各地。此时的英国的政府也设立了殖民地大臣,专管殖民地事务。英国在广大的亚非地区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等地。在非洲,英国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
(2)FaGuo是除了英国之外的又一个殖民大国。FaGuo一个经济学家认为对FaGuo来说,殖民主义是一个有关生死存亡的问题,FaGuo要成为一个主宰非洲的强国。FaGuo殖民主义者在统治集团里的代表人物是茹尔•费里,被成为现代FaGuo殖民帝国的奠基人。FaGuo扩张的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即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
(3)德国是继英法之后又一个欧洲殖民大国。一位德国亲王说,“对于一个年轻的国家来说,没有扩张就没有前途,没有海外政策就谈不上扩张,而没有海军就谈不到海外政策。”德国在积极建设海军的同时,还在非洲强占多哥、喀麦隆,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由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在亚洲,德国将中国视为自己扩张的主要目标,企图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4)俄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也积极推行自己的扩张政策。俄国的扩张重点在中亚的阿富汗、伊朗和中国。意大利的扩张重点在北非突尼斯和东非以及埃塞俄比亚。比利时扩张重点则是在非洲中部列强还没有侵占的地方。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被称为“殖民主义之王”,其实想和言行在当时的欧洲帝国主义活动中很有代表性,他以“科学考察”和“探险”的名义向非洲腹地侵略。
(2)19世纪后期日本在东亚侵略活动
答: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其国力大增。到了七十至八十年代,日本发展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军事力量,成为远东地区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日本的崛起是东亚国际政治中的新因素,崛起后的日本积极参与对外侵略活动,尤其是在东亚的侵略活动。
(1)由于琉球群岛位于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本处于自己的战略考虑,于1872年出兵占领了琉球群岛,将琉球群岛纳入自己的版图之内,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的台湾也表现出占有的欲望,企图占领台湾,积极制定侵台计划。
(2)日本占领琉球群岛以后,感觉朝鲜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因为朝鲜与中国接壤,是通向中国大陆的桥梁。虽然美法等国也对朝鲜进行过侵略,但未成功。日本继法美之后对朝鲜实行“炮舰外交政策”。1875年4月,三艘日本军舰驶进汉江,逼近朝鲜京城汉城。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在签约之前,日本对清朝政府施加压力,逼迫清朝政府同意朝鲜向日本开放,遭到清政府拒绝。日本通过江华条约,逼迫朝鲜开放了釜山、元山和仁川,在汉城设立了日本领事馆,日本把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企图通过朝鲜进一步侵略中国。
(3)1894年1月,朝鲜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清朝政府出兵帮忙镇压。清朝政府出兵前照会日本,但是日本却早已经出兵。朝鲜农民起义镇压之后,中日两国协商从朝鲜撤兵,但中国运兵船驶离朝鲜回中国途中,遭到日本军舰的袭击,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次战争中,中国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同日本签署了中日《马关条约》,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要求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向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向中国卖出了侵占的第一步。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过分世界的三次战争与后果
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是这一时期国际政治中的重要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战争有三次。
(1)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特别是古巴和菲律宾两地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钳制着大量西班牙军队。西班牙军对古巴起义者的残酷镇压激怒了美国人民,并危及美国资本家在该地的经济利益。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口,于4月22日对西班牙采取军事行动,西班牙于4月23日向美国宣战。战争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两个战场打响,拥有绝对实力的美国海军击溃了两个西班牙舰队,战争只进行了4个月,西班牙就无力同美国继续作战,美西战争的结果是美国获得了胜利。1898年12月10日,美西两国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转让美国;美国为获得菲律宾向西班牙交付2000万美元作为抵偿。美国在1899—1901年又向菲律宾起义军发动进攻,血腥镇压了菲律宾人民的反抗,把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古巴虽然名义上获得了独立,但是美国利用《普拉特修正案》把古巴变成了美国的“保护国”。
(2)1899年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南非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为争夺南非领土和地下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是继美西战争之后的又一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19世纪下半叶,在南非班图人世代居住的奥兰治和德兰士瓦,先后发现了蕴藏量十分丰富的金刚石矿和金矿。欧洲移民大批涌入,开矿寻宝。英国垂涎这些丰富的资源,想占为己有。为此,在1899年10月11日发动了英布战争,战争延续了2年7个月,分三阶段进行,英军消耗战费2.5亿镑 ,死亡21942人;布尔人死于战场3990人,死于集中营27927人。布尔人被迫同英国妥协。1902年2月开始和平谈判,5月31日签订和约。布尔人答应停止军事抵抗,交出全部武器,承认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并入英帝国。英国则保证:战后的军事管制将尽速由民政代替,只要情况许可,就将成立导向自治的代议机构;在实行自治以前不给予非洲人选举权,即使将来授予他们选举权,也严加限制,以保证白人的绝对优势。英国政府将支付300万英镑用来恢复布尔人的家园。
(3)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更大了,疯狂推行其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这样,就同沙皇俄国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矛盾。《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引起了沙俄的不满,沙俄为获得不冻港旅顺,控制我国东北地区,联合法、德对日施压,最后中国给日本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赎回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对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逼日还辽不久,沙皇俄国便以“还辽有功”为借口,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后来,又强行向中国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而日本经过10年备战,实力大增,决心在东北地区卷土重来,建立霸权,取代俄国在东北的地位。1904年2月8日派遣海军偷袭停泊在旅顺港外的沙俄太平洋舰队,并击沉在朝鲜仁川的俄国军舰。日俄两国遂于2月10日同时宣战,又一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在中国的领土上打响了。日本在海上和陆上取得了对沙俄的军事胜利,打败了强大的俄国。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背着中国,擅自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根据条约,俄国将过去所霸占我国的库页岛南半部(北纬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给日本,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条约签订后,日、俄两国立刻逼迫清朝政府给与承认。1905年12月,在日本的压力下,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除了接受日、俄《朴次茅斯和约》中的所有规定外,还额外给日本以某些权益。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利权的战争。

第四章 欧洲列强的同盟体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19世纪90年代后期英德矛盾及其主要表现
答:19世纪90年代的德国因为实现了国际统一,生产力高度发展,国力日渐强盛起来。德国依靠洛林的丰富的铁矿资源,迅速发展了自己的工业。电力、化学、自然科学技术、医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强大起来的德国在对外政策中的政治路线也明确起来,制定了自己的“世界政策”,即德国要依靠海洋,发展自己的商船船队和海军,将德国变为世界帝国。世界政策标志着德国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的开始。在世界政策的主导下,德国积极发展海军,并以殖民帝国主义英国为主要对手。1897年德国强租中国的胶州湾,企图在远东地区建立海军基地。为了能使自己的海军力量能够力压英国,1898年德国通过了为期20年的庞大海军计划,1900年又将该项计划扩大了一倍。1900年7月德国派出远征军到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其目的是要向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向英国展示德国军队的实力,扬出德国军队的威风。德国的世界政策引起了英国的重视和忧虑。此时的英国已经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霸主辉煌,在地球上出现了众多的竞争对手,奉行大陆均衡政策的英国开始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1898年—1901年英国同德国进行谈判,希望在英日同盟建立之前,能够缓和同德国的关系,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但是谈判却没有取得进展,19世纪70、80年代的英德矛盾又进一步深化。
(2)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答: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但此时的世界已经被老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新老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凸显出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在欧洲列强之间展开,矛盾虽纷繁复杂,但是基本的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在普法战争后十分尖锐,FaGuo力图复仇,收回被德国夺取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吞并德国的萨尔矿区,夺回失去的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德国要继续遏制和削弱FaGuo,不让它东山再起。除了实行孤立FaGuo的外交政策外,还积极扩军备战。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俄奥矛盾则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英德矛盾主要体现在由于德国的过分强大违背了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为此,欧洲列强开始寻求建立同盟,以对付自己的对手。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FaGuo的三国同盟。在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斗争中,德国支持奥匈帝国。1879年,在俾斯麦推动下,德奥缔结了旨在共同反对俄国的“同盟条约”。这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中首先缔结的条约,是列强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必然结果。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FaGuo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FaGuo。1882年德、奥、意三国在“同盟条约”签字,三国同盟正式建立。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
(2)三国同盟形成以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1892年两国缔结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英国放弃其传统的外交政策与FaGuo结盟。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光荣孤立”政策,调整其与FaGuo、俄国的关系。英国首先与德国的宿敌FaGuo接近,而法德矛盾也促使FaGuo向英国靠近,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上的矛盾。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内容的小字,强调指出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分赃协定。)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意味着以英国为核心的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相关话题/国际关系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笔记
    第一编 近代国际关系 (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 17 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 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 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时间:1618 年1648 年 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国际关系史试题精粹国际关系史(1618-2004)试题精粹
    国际关系史试题精粹 国际关系史试题精粹国际关系史(1618-2004)试题精粹 名词专题部分 战 争: 1.三十年战争、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3.北方大战、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5.七年战争、6.美国独立战争、7.克里米亚战争、8.普丹战争、9.普奥战争、10.普法战争、11.中日甲午战争、12.美西战争、13.英布战争、14.日俄战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山东大学2019年823国际关系史考研大纲
    823国际关系史一、考试目的选拔具备扎实的国际关系史知识功底和很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优秀考生攻读国际关系专业与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并从事相关研究。二、考试要求考生应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进程,掌握国际关系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理解国际体系的结构与变迁、主要国际关系行为体及其作用,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孤立主义 天定命运 1812美英战争 美西战争 三国干涉还辽 光荣孤立 门户开放 布列斯特和约 简答题 中国山东问题 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美国独立对国关体系的影响 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 后冷战时期印度崛起的制约因素 论述题 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17
  • 2018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
    2018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 简答题 1.简述西班牙王室继承战争及其意义 2.一战后华盛顿会议通过的主要文件及基本内容 3.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对外政策的目标及措施 叙述题 1.简述1943年开罗会议及其意义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1949建国以来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发展脉络及阶段性特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17
  • 2018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专业考研真题
    2018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塔列朗 美西战争 租借法案 华沙条约组织 六方会谈 简答题 试简述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印关系恶化的原因 2014年以来俄罗斯与西方围绕克里米亚问题的博弈 简述大国在希腊独立问题上的折冲 简述日俄战争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简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17
  • 2018年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
    2018年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克里米亚战争 罗特拉法案 英美特殊关系 新欧洲巴黎宪章 日美防卫安全指针 简答题 大陆封锁体系的内容和影响 中国多边外交主义政策形成形式和影响 二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论述题 威廉二世的外交理念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战后第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17
  • 2018年山东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
    2018年山东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 大陆封锁体系 意土战争 神圣同盟 第四点计划 道威斯计划 简答题 简述英美特殊关系 简述东方问题的外交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阵营的形成 论述题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对战后国际秩序重大的历史意义 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扩张活动,试述日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17
  • 【考研名词解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考研之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锦集
    一.国际性.............................................................................................. 34 1.1 雅尔塔会议.............................................................................. 34 1.2 雅尔塔协定.............................................................................. 3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国关、国政】国际关系史·精品课程讲义(北大、人大、复、外院)
    第一课:战后初期国际形势概况:雅尔塔体系形成及美苏战时合作 延续............................................................................................................ 3 一. 二战国际形势的新变化..........................................................3 二. 二战后新的国际体系的形成:雅尔塔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南开大学2010年国际关系史考研试题(回忆版)
    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 1756年外交革命2 铁幕演说3 东方问题4 第四次中东战争5 东方战线6 绥靖政策7 柏林墙倒塌8 古巴导弹危机9 新东方政策10 《里斯本条约》11 G2012 不结盟运动(13 实在是想不起来了)二,论述题(第一题必答,二三题任选其一)1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及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外交学院2010年802国际关系史考研试题(回忆版)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808政治学综合(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试题(回忆版)
    简答题:1. 简述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原则并说明其现实影响2. 比较新自由主义与社会结构主义的异同3. 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统一的影响4. 古巴导弹危机的产生及其影响5. 霍布斯国家学说中人性论的基础6. 柏拉图关于政体分类的演变7.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天生是政治动物,既要学会统治,也要学会被统治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北京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10*3=30 梅特涅 日俄战争 不结盟运动二,简答题 20*2=40 1,简述一战后德国赔款问题对欧洲安全形势的影响 。 2,试述两次“朝核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三,论述 40*2=80 1,试比较分析19世纪英国霸权和当今的美国的霸权。 2,试分析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历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北京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1、乌得勒支和约2、蒙巴顿方案3、灵活反应战略4、人道主义干涉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1、30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2、新大西洋主义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目的。三、论述(每题35分,共70分)1、二战后欧洲为什么以及怎样从民族国家并立、对立到联合、融合发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