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会产生良种错误的生活风格。一种是优越情结,即完全追求个人优越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种是自卑情结,一个人由于过分自卑而感到万念俱灰,甚至陷入神经症之中。
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
产生错误社会兴趣的原因:
阿德勒认为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器官缺陷;溺爱或娇纵;被人忽视或被人遗弃。
[简评]
-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当代许多心理学思想的来源,他是社会文化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心理学三种思想的先驱者。
- 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他的个体心理学既注重探索人的主观世界,同时又注重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他的理论具有明显的社会倾向,这在心理学中是具有开创性的。
- 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主要地位。精神分析把潜意识提上了心理学研究的议事日程,但却把意识变成潜意识的附庸和陪衬,阿德勒虽然承认潜意识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但他更相信人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物,在个体身上体现着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其中意识行为是人的主导行为。阿德勒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相应地使他的理论带上了注重未来、强调个人选择的目的论倾向。
- 提出了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阿德勒把人视为有机的整体,认为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主观性与客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都是不可分割的,即使对单一个体的研究,也应该突出完整的人。这种观点虽不无偏颇,但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想比,在方法论上是有进步意义的。
[局限]
-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社会因素的作用,但他没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人性的发展,因此他的学说没有找到致病的真正社会原因。
- 在研究方法上,他把主观理解与客观分析相对立,忽视了部分的作用与遗传的影响。片面夸大了自卑感的补偿作用,使他的理论带上了个人的偏见,
- 阿德勒的“社会兴趣”、“自卑与补偿”等概念在理论基础上仍然是以潜意识为主导的,尽管他批评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化倾向,但他自己仍未摆脱生物学化的桎梏。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一)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精神分析最初10年是创伤范式时期,这一时期弗洛伊德首次提出“防御”的概念,这是后来的“自我防御”概念的先导。
大约从1897年开始,弗洛伊德放弃了理论上的创伤范式,转向了内驱力范式。开始强调潜意识的本能驱力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把自我也看承是一种本能。此时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思想还是一种本能理论,他此时所提的自我在以后提出的伊底、自我和超我中对应于伊底部分,所以也成伊底心理学。
从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自我与伊底》一书开始,他的理论从内驱力范式转向自我凡是,这标志着他的字欧文心理学思想的重大发展。他不再把自我看作是简单的本能力量,而把它看作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遵循现实原则,内部存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处理里比多与现实的关系。同时弗洛伊德修正了他的焦虑理论。
尽管在20年代以后,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逐渐增加了自我的重要性,但在他看来,自我的能量仍然来自伊底。总之,弗洛伊德的理论仅为自我心理学勾勒出一个初步的轮廓,指出了一个继续发展的方向。
(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安娜重视自我的作用,反对伊底对心理活动具有绝对支配作用。认为伊底和超我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我们只能观察到自我,只有当伊底、、超我和自我不一致时,我们才能了解这两种心理组织。安娜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所有精神的起点,这在自我心理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自此,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的一个合法的研究对象。
但是安娜并没有真正解决弗洛伊德思想中始终存在的自我的两种机能的不协调,即狭义的矛盾与广义的冲突之间的矛盾。他仍在自我与伊底的冲突与防御中研究自我,而发展自我心理学的关键任务是让自我离开伊底,使自我成为没有冲突的领域。
(三)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 1886——1897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
第二阶段 1897——1923弗洛伊德提出自我本能、自我内驱力和自我里比多学说。
第三阶段 1923——1937弗洛伊德划分人格结构中的伊底、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给自我相对独立的地位,安娜进一步强调自我的作用,阐述了自我的防御功能。
第四阶段 1937——1959哈特曼发表《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的演讲,被看成是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的一年。布吕克夫妇把第四阶段后限延伸到1975年,又将第三阶段称为早期的自我心理学,将第四阶段称为后期的自我心理学。
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海因茨·哈特曼(1894—1970)德国
(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指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在既定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哈特曼的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这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所以他被称为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明确将这一概念纳入精神分析,扩大了精神分析的范围,引起了精神分析的实质性变化。
(二)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伊底比自我出现的要早,自我是从伊底中发展出来的,并为伊底的实际利益服务。但哈特曼认为自我与伊底是两种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自我独立于本能冲动,但又是与它同时发生发展的。认为他们都是从“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的,在这种未分化的基质中,一部分生物学禀赋演化为伊底的本能驱力,另一部分生物学禀赋演变为先天的自我的自主性装备,既两者都是先天遗传的,都是分化的产物。
自我的发展独立于伊底的本能发展,称为自主性发展,
初级自主性:指那些先天的独立于伊底的没有冲突的自我机能。
次级自主性:指从伊底的冲突中发展出来并成为健康地适应生活的工具的那些自我机能。
(三)能量的中性化
指一种把本能能量改变为非本能模式的过程。哈特曼认为,自我机能一旦从伊底中解脱出来,为它自己服务时,中性化的过程就产生了。自我在反对伊底的斗争中,将本能驱力中性化,转变成为自我服务的能量,从而脱离和控制本能的能量,实现其自主性机能和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
中性化思想早就存在于弗洛伊德的思想之中,如升华。
(四)自我的适应过程
能量的中性化过程的产生,也就是自我的适应过程的产生。适应实质上是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和次级自主性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旦自我装备与环境取得平衡就产生了适应。研究自我的适应机能是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的必然要求。人类的适应包括两个过程:人类活动使环境适应人的机能,然后又适应自己创造的环境。此外,哈特曼又增加了一种个体对有利于生存的新环境作出选择的新的适应途径。认为适应过程既受生理心理组织的影响,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评价]
- 在自我心理学的创立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自我心理学的建立者,他的理论又孕育了大批后继的自我心理学家。
- 澄清了弗洛伊德和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概念和体系的模糊思想,探讨了没有冲突领域的自我心理学规律,从起源上说明了自我与伊底的区别,通过本能能量的中性化理论使自我脱离伊底的控制,强调自我的主动性。
- 扩展了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概念,使自我的机能由防御本能边为适应环境。扩大了精神分析的目的和范围,把古典精神分析从研究本能冲突的病态心理转向了研究自我适应的正常心理,从而把精神分析的研究内容纳入普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 试图建立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精神分析的发生学原则,试图建立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
[不足]
- 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的改造并不彻底,对正常心理的解释和病态心理学的解释是不协调地存在的。他的根本缺陷在于未能将整个人格结构与社会具体环境具体地统一起来。只是在自我水平上,人与环境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而在伊底水平上,现实的影响总是外在的、抽象的。
- 他的能量中性化的理论仍然没有使自我逃脱伊底内驱力的束缚,并没有给自我以真正独立的能量。
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斯皮茨
(1887—1974)匈牙利
▲婴儿自我构造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刚出生不久,只有一种混沌的一般机体感觉。开始了初步的辨别性感觉。并开始把感觉和意向联系起来,从一般机体感觉转向距离知觉。产生第一个精神构造者。
第二阶段:对象关系达到新的水平,产生了“第八个月焦虑”或“陌生人焦虑”获得了精神结构的第二个主要构造者。
第三阶段:开始语词交往,产生第三个精神构造者的指征,这一阶段在出生后15个月左右。
在斯皮茨的理论中,新生儿自我的正常发展就是这三个精神构造者依次的不断构造过程,儿童的关系对象和自我逐渐在人类和社会的方向上发展起来,相反,如果不恰当地建立一个构造水平,那就会在日后导致发展上的异常现象。
雅可布森
(1897——1978)德国
▲儿童发展的四阶段:(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模式)
第一阶段:雅可布森把这一阶段称为前共生阶段,时间大概在婴儿出生的前几周,在这一阶段中,机体的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着婴儿的内部心理过程。这一阶段的第一个外显表现就是愉快的 情绪,这种内部心理结构如果倒退回去或是衰退下去,就会产生我向综合症。
第二阶段:婴儿开始形成融合不分的自己对象表象,婴儿的第一个内部心理结构开始诞生。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直要到婴儿能将自己的表象从对象表象中分析出来为止。这一阶段如果长期地或病理性地停滞下来,那么就会导致儿童的共生性精神病或抑郁性精神病,也会导致成人期的精神分裂症。
第三阶段:到了大约二三岁的儿童,在辨别自己和别人的情感、检察内部和外部现实的基础上整合好的和坏的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发展出一套理想化的自己表象和对象表象,进一步把自我从对象中分化出来,促进自我的民主。这一阶段如果发展正可以使幼儿向超我形成迈进。如果误入歧途,就会导致抑郁性心理病理症状的出现。
第四阶段:以恒常性为标志,大约在四五岁开始,在这一阶段,理想化的自我表象和对象表象已被整合成为自我理想,自我和超我真正分化出来,从而完成了自我、伊底和超我三分结构的建立。自我界限更加分明。如果此时自己表象与对象表象重新融合,就会造成自我界限的破坏和现实检察的丧失。
玛勒
(1897—1985)奥地利
▲儿童常规的发展阶段序列:
玛勒首先把儿童出生前三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我向阶段(0—1个月)儿童在混沌的无意识状态中度过,满足需要是儿童唯一的我向范围。婴儿没有目的,不能区别自我与对象。(母亲)
第二个是共生阶段(2—4个月)儿童开始区别快乐和痛苦的经验,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婴儿对母亲还只具有一种模糊的认知,儿童自己与母亲之间还没有真正分离,出现本体感觉,意味着婴儿自我内部核心的形成。
第三个是分离一体化阶段(5个月—3岁)婴儿开始能在自身意义上与母亲和外部对象分离开来,达到独立的个体化,这就是婴儿心理心理诞生的开始。玛勒进一步把这个阶段分为四个子阶段:
分化子阶段(5—9个月)婴儿能从与母亲的共生中分化出自己的身体表象。产生“陌生人焦虑”儿童积极的分离机能开始发展起来。
练习子阶段(10—14个月)儿童逐渐发展了运动协调能力,一旦与母亲分离,也可以接受其他人作为替代。
协调子阶段(14个月—2岁)儿童更能觉察到与母亲的分离,但也更能利用认知能力来抵抗挫折。出现协调危机,一方面希望脱离母亲而独立,另一方面又重复出现“陌生人焦虑”
分离一体化本身子阶段(2—3岁)语言能力占主要优势,游戏具有想象性和目的性。时间概念也具有了特定的意义。儿童形成了自我概念,产生了一个具有稳定意义的“客体我”,即得到自我同一性。
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艾里克·艾里克森(1902—1994)德国
(一)自我及其同一性
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一种同一性感,即自我同一性感或心理社会同一性感。这一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性,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性,同一性的剥夺能导致残杀。同一性的另一端是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也就是通常说的同一性危机。自我的同一性最初起源于婴儿,但要到青春期才能正式形成。
(二)人格发展的渐成论原则
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八个阶段,这些阶段是以不边的序列逐渐展开的,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着的,因为他们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但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地度过则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在不同文化的社会中,各阶段出现的时间可能不一致。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人格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反之,就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会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一个健康的人格必须综合每一次危机的正反两方面,否则就会有弱点。
(三)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这个阶段儿童对成人的依赖很大,成人有效的照顾会使儿童形成一种基本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是以后各个阶段人格发展的基础。这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会形成希望的品质,否则会形成惧怕。
- 自主对羞怯和疑惑(1—3岁)相当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儿童介入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危机之中,这就要求父母对儿童的养育既需要有一定的限制又要给儿童一定的自由,如果父母的限制过多,会使儿童感到羞怯,并对自己的能力感到疑惑。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 主动对内疚(3—5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器期,这一时期儿童开始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幻想,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规划,如果父母肯定和激励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儿童就会缺乏主动性,并且形成内疚。这一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品质,反之会形成自卑感。
- 勤奋对自卑(5—12岁)相当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这一阶段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勤奋感,如果不能发展这种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如果这一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无能。
-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思考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的策略。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儿童就会形成自我同一性或叫心理社会同一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如果在这一时期不能形成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和消极同一性,如果这一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诚实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不确定性。
- 亲密对孤独(20—24岁)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早期,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因为发生爱的关系就要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没有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人则会担心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这种人会产生孤独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 繁殖对停滞(25—65岁)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期,如果一个人形成了积极的自我统一性,并且过着充实和幸福的生活,就会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发生交往,或生产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精神和物质水平财富,如果这一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品质,否则会形成自私自利。
- 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晚期或老年期,这时是回忆往事的时刻。在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有充实感和完善感,不惧怕死亡,在回忆过去时自我是整合的,而过去生活中有挫折的人,在回忆过去时会经常体验到失望,过去只是连贯的不幸,他们对死亡没有思想准备,如果这一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评价]
- 艾里克森把自我放在心理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木匠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休整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自我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艾里克森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了整个生命周期,突破了其他自我心理学家仅仅描述幼儿早期人格发展的局限性。他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含有一定的辩证法的成分。
- 艾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和同一性危机等概念已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概念,对西方心理学、精神病学、教育学甚至整个西方文明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局限]
- 理论体系不够严密,思辩性多于科学性。
- 理论中隐含个人——社会发展的二因次平行论。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之间是一种机械的、行而上学的平行关系,个人既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制度也只是以心理社会产物为基础的一些上层建筑。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形成]
20世纪,社会现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性压抑问题的重要性不如以前了,一些社会学科的兴起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发现,主张把人看作是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而不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形成于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它是两种“妥协”趋势相结合的产物,即一方面是美国本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承认,另一方面是新生一代的精神分析家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
[精神分析对美国的影响]
精神分析与美国主流学院心理学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在方法学问题上,精神分析研究主要是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的。而学院心理学则偏重于高度控制的实验研究,所以直到30年代中期,精神分析心理学对美国学院心理学的影响还是相当小的。
一、精神分析对美国的影响或美国本土对精神分析的接受和承认大体上是从以下几个层面逐步推进的。
1、美国民众的热情,1910年以后,美国普通民众比学院心理学家更承认他的学说,到了三四十年代,这种热情仍持续不衰。
2、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美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科等领域逐步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
3、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应用领域,弗洛伊德提供了一种关于人格、精神症病理学和治疗学的综合理论。
上述三个层面造成了一种越来越接近心理学的趋势。促使学院心理学开始考虑精神分析的价值。
二、法西斯主义和二战促进了精神分析对美国心理学的影响
- 三四十年代,近二百名精神分析学家为逃避纳粹迫害来到美国。
- 一些心理学家致力于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独裁统治的心理学问题。
- 战时的研究项目迫使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的专家一起工作,至少暂时促使一些心理学家从狭隘的理论和方法学偏见中脱离出来,这给一些不同情精神分析的心理学家提供了接触精神分析的机会。
[对传统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
1、经济危机和二战使心理疾病患者增多,精神分析家意识到这些患者的问题不是性压抑,而是社会生活困境造成的人格扭曲,新的现实促使精神分析家们寻找新的理论模式,而新的临床经验是新的理论形成的基础。
2、新的理论的形成离不开时代的学术背景,20世纪兴起的社会科学把人看成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把理论和治疗实践的中心从个体内部转移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上。
[社会文化学派的基本观点]
- 都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动机和人格的动力学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各自的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 都继承了弗洛伊德重视童年经验或亲子关系的传统,但抛弃了本能决定论、婴儿性欲论和人格结构(伊底、自我、超我)论
- 都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反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化倾向和女性心理学
- 都手过传统的精神分析的正规训练,掌握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
- 都抛弃了弗洛伊德关于人和社会的悲观主义态度,在心理治疗上和关于人和社会的信念上都是乐观的。
霍妮的社会文化的神经症理论
(1885—1952)德国
▲神经症的文化观
把神经症区分为情境神经症和性格神经症,前者是对特定的情境缺乏适应能力,但未表现出病态的人格,后者则是由性格的变态引起的,霍妮常把性格神经症称为神经症,神经症取决于人格结构,而人格结构则是由个人的生活环境决定的。确定神经症的标准取决于社会文化为其成员所规定的行为模式。神经症只不过是偏离了社会文化所规定的正常的行为模式。导致神经症患者内省冲突的文化基础是现存文化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