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考研复习题库(11)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10、简析苔丝悲剧的社会原因及所表现的作者的悲观宿命论情绪。
苔丝是一个心地善良、感情真挚,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和反抗性格的勤劳的农家姑娘。但在当时的社会中却被迫害致死,她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悲剧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以亚雷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对苔丝的压榨和摧残。第二,以安玑·克莱为代表的旧的伦理道德观念对苔丝的迫害。通过她的悲剧,哈代愤怒的控诉了资本主义制度,否定了宗教和资产阶级道德的正义性。但是,在肯定苔丝是社会罪恶牺牲品的同时,作者又认为她的悲剧是命运造成的。由于命运作祟,苔丝无论怎样反抗也是枉然,流露了人类永远无法摆脱悲剧命运的悲观宿命论情绪。
11、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除具有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第一,最突出的特点是始终和俄国人民的解放运动相联系,矛头指向专制制度,农奴制及其残余。第二,广泛使用讽刺手法,讽刺和对社会的批判紧密结合。第三,伴随着解放运动的发展,主人公不断变化并形成系列,“小人物”、“多余人”、“新人”、“忏悔贵族”等形象在俄国文学的各个时期都占有一个重要位置。第四,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紧密结合。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文学评论文章,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确立,繁荣和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12、《驿站长》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驿站长》塑造了一个忠厚善良的小驿站长站长维林的形象。维林日夜辛苦,却遭到往来官吏的欺凌。他唯一的精神寄托——聪明美丽的女儿冬尼亚,被一骠骑兵拐走。他历尽艰辛好容易找到女儿,却又被拒之门外。维林终于在孤苦无靠,精神上受到严重摧残的情况下死去。维林的遭遇,反映了沙俄时代千千万万下层人物的悲惨处境,字里行间表现了作家的深切同情。维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形象的先声。因此,《驿站长》有着开拓文学新领域的重要地位。
13、《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奥涅金是十九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进步青年的典型。他所受的教育是脱离实际的典型的贵族式家庭教育。这种教育使他能说流利的法语,会装腔作势,应付上流社会的交际。奥涅金虽然也过着一般贵族公子的浮华生活,但他受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向往民主和自由,很快就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在自己的乡村庄园进行改革,但由于缺乏毅力和勇气而失败。在这种不务实际的性格影响下,他的友谊和爱情都惨遭失败。在他身上反映了先进贵族青年脱离人民这一导致十二月党人失败的致命弱点。
14、简析《当代英雄》中毕巧林的形象。
毕巧林是俄罗斯文学中继奥涅金之后的又一个“多余人”形象,他性格充满了矛盾。毕巧林精力充沛,才智过人。比起那些沾染上贵族恶习的庸俗青年,他显得聪明坚强,有独立精神,能批判周围的事物。他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对贵族社会抱批判甚至敌视的态度。他充满热情,渴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但在尼古拉一世的统治下,他找不到出路,沉闷和阴暗的生活压抑着他,孤独和内心的矛盾折磨着他。他只能在战斗、冒险和恶作剧中寻找刺激,只能在琐碎无聊的小事上浪费精力甚至生命。他在毁坏自己的同时,也损害了别人。作者通过他的形象,谴责了当时社会,同时批判了30年代进步青年的缺陷,表明贵族知识分子正在失去自己的革命性,平民知识分子代替贵族革命家的时代即将到来。
15、简析《死魂灵》的主题及社会意义。
《死魂灵》通过乞乞科夫接触的官僚和走访的各类地主的描写,客观上暴露了俄国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丑恶,表明农奴制度已经腐朽,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历史根据。
沙皇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是阻碍俄国历史前进和发展的障碍,是十九世纪俄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果戈理的《死魂灵》对于提高人民群众对俄国专制制度,特别是对农奴制反动本质的认识,提高人民的觉悟,唤起人民大众积极参加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斗争,推动人民解放运动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16、简析《死魂灵》中乞乞科夫的形象。
乞乞科夫是贯穿《死魂灵》全书的人物。他出身于小农奴主家庭,从小受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封建教育,牢记“积钱“和讨上司欢心两条家教。学生时代就做赚钱的生意,伪装老实,投老师所好,以品学兼优毕业。工作后继续投机取巧,从老科长嫁不出去的姑娘入手,利用他向上爬。一旦达到目的,就把老科长和其女儿一脚踢开。他贪婪过分被断绝仕途生涯后,又投机钻营干起了收买”死魂灵“的勾当。乞乞科夫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虽然在智力方面高于农奴主,但其实质仍然是封建废墟中成长起来的骗子,是由贵族地主向新兴资产阶级过渡的典型。
17、《罪与罚》的艺术特色表现哪些方面?
第一,作品充满哲理性。作家把主人公犯罪语受罚的问题提到哲学的高度加以探讨,让两种相互对立和冲突的人物思想围绕问题展开论争。
第二,善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作家始终让人物处于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了更深层次揭示人物性格,作家还用了梦魇、幻觉和变态的心里描写等手法。
第三,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气氛紧张。作品主要写了主人公的犯罪受罚和新生,结构完整严谨。作品关于主人公的手法和最后与索非亚岛西伯利亚这些史料微机的情节,不是直线发展。主人公激烈的内心搏斗和杀人场面都显得紧张。
第四,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主要情节是几天的事,但在浓缩的时空中却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18、谈谈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形象。
陀斯妥耶夫斯基幼年就接触了农奴的生活,17岁到彼得堡后,由于处于赤贫的状态,他对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在自然派的影响下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就写那些住在阁楼和地窖里的人们。作品的主人公是以杰符什金味代表的城市贫民。他们地位卑微,生活悲惨,但道德情操高尚。杰符什金自己贫穷潦倒,却尽一切可能救助比自己更不幸的瓦莲卡。《穷人》深化了俄罗斯文学中“小人物”的主题,它不局限于描写“小人物”的悲惨遭遇,而且表现他们高尚的内心世界。同时,《穷人》中的“小人物”不像《驿站长》和《外套》那样写的是个别人,而是一群人。小说还提出了贫富对立和不公平的社会问题,被别林斯基称为“社会小说的一次尝试”。《穷人》为俄国平民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陀斯妥耶夫斯基40年代的其它作品,如《双重人格》等也是以下层人物为主人公。60年代,他又创作了一系列的以“小人物”为主人公的重要作品,如《被欺凌与被侮辱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等,作品中的下层妇女、各类苦役犯、妓女、穷大学生等,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善良高尚的形象,但又体现了基督受难的精神。
19、试分析聂赫留道夫的形象
聂赫留道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一个忏悔贵族的形象。起初,他是个纯洁高尚的青年,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曾把继承来的土地送给农民。但后来受到贵族社会腐朽放荡生活的熏染,成为一个利己主义者,干出了诱骗玛丝洛娃的勾当。在法庭上,他被玛丝洛娃的不幸遭遇强烈地震动了,开始意识到自己有罪。在为玛丝洛娃的案件奔走上诉的过程中,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逐渐树立了否定现存制度和土地私有制的信念。但他最终,有找到铲除社会罪恶的途径,而是在宗教道德中找到了精神归宿。聂赫留道夫作为托尔斯泰探索型主人公的最后一个,集中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聂赫留道夫的结局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矛盾性和解决社会问题时的软弱无力。
20、为什么说《复活》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第一,小说揭露了法律制度的虚伪和反人民的本质,批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勾画了国家机构中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同时小说又大力宣传“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宽恕和爱等一整套托尔斯泰主义的思想。
第二,小说还无情的揭露了官方教会的虚伪,暴露了神父的市侩嘴脸和宗教仪式的荒谬无稽,表现了长期受教会欺骗和敲诈的农民对它的深刻仇恨。另一方面又照抄《福音书》的“爱仇敌,帮助仇敌,为仇敌效劳”的教义。
第三,小说还从经济制度上探究了人民痛苦不幸的根源,否定了土地私有制,提出了要解决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必须把土地归还农民的看法。同时又宣扬了改良主义(空想)。
21、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
第一,在朴素自然中蕴涵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契诃夫的小说题材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作者善于借用这些“小事”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在日常琐事中揭示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第二,含蓄、幽默。在作品中契诃夫一般只做客观冷静的叙述、描写或通过出色的幽默来代替作者对人与事的评价。作者的含蓄还在于充分相信读者的主观因素,不把故事讲完说透。这使其作品含而不露,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第三,简洁、凝练。契诃夫能在很短的篇幅中熔入巨大的内涵靠的就是这种写法。契诃夫小说没有冗长的景物、肖像描写和背景交待,情节简单,人物不多。但无论写人叙事,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任务的情态个性,给人以深刻印象。
22、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写“小人物”的故事,一直是契诃夫创作的主要题材。从主题上看有三类:
第一,揭露和批判在官僚专职制度压迫下,“小人物”的奴才相,以及造成这种奴性心理的沙皇专制警察制度。如《小公务员之死》。
第二,描写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辛酸及悲惨遭遇,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如《苦恼》。
第三,歌颂底层人民中不断成长的先进力量,表现了作家对将要到来的美好生活的一种预感。
23、简述《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现实主义成就。
《汤姆叔叔的小屋》直接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因而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指导。突破了在小说方面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浪漫主义传统,真实、生动、细致的反映了南方蓄奴制社会的生活状况,以强烈的政治激情成功的刻画了不同类型的黑奴形象。如俯首帖耳、惟命是从的汤姆叔叔和敢于反抗斗争的伊莱扎等,逼真的勾画了奴隶主的丑恶嘴脸,如谢列格·圣克莱亚等。并以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暗示了蓄奴制的必然灭亡。它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内战后现实主义小说的前驱。
24、简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思想内容:第一,小说以南北战争之后的密西西比河沿岸为背景,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追求自由故事,表达了反蓄奴制的思想和对民主、自由的真诚向往。第二,逃跑是这部小说中另一个主题。在蓄奴制猖獗的时代,自由并不是和文明社会联系在一起,而是和逃离文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
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为艺术特色:第一,成功地运用了地道的美国英语描写真正的美国生活。第二,大量的方言、俗语的使用,即符合一个顽童的性格,也符合他的认识水平。第三,浪漫主义抒情与现实主义描绘相结合是小说的一大特色。
25、欧·亨利创作的基本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称为“美国的莫泊桑”。他的小说主要描写下层社会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真实地再现美国下层社会的生活,反映了19世纪末期美国社会矛盾,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歌颂小人物的善良、友爱、真诚、无私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是欧·亨利创作的基本主题。《麦琪的礼物》写一对贫困的青年夫妇在圣诞节前夕,各自卖掉“引以自豪”的心爱之物为对方购买礼物,结果两人的礼物都成了无用之物。《最后一片藤叶》描写了一年迈的穷画家为挽救一个濒临死亡的女画家的生命,在夜里顶风冒雨在墙上画了一片用不凋落的藤叶,而自己却被肺炎夺去了生命。《警察与赞美诗》写一个流浪汉想进监狱度过寒冬而屡次故意犯法,警察却置之不理,而他听到教堂的赞美诗忏悔自己的过去时,却无辜遭到警察的逮捕。《黄雀在后》、《我们选择的退路》和《人生波澜》等作品则表现了作家的另一重要主题:揭露资产阶级的贪婪、狡诈、狠毒、虚伪、无耻和美国社会的罪恶。欧·亨利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他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心理描写,而以情节取胜。巧于构思,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幽默风趣、逗人发笑;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令人深思。这就是被誉为“欧·亨利笔法”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六)论述题
1、试述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共同特征。
作为一个流派,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有如下几个主要的共同特征:
1)客观反映现实。现实主义要求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一方面,像解剖学一样,强调精确细腻的描写,强调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又要求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与此相关的是,反对作家突出自我,表现自我。当然文学作品中无法消灭自我,但“艺术家不应在作品里露面,正如上帝不应在自然里露面一样”(福楼拜)。作家的理想、观点、情感只能含蓄在真实的描写之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这样,现实主义就以客观化代替了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以严酷的真实折断(代替)了浪漫主义的幻想的翅膀。
2)批判暴露性倾向。现实主义文学面向社会问题,正视社会矛盾,具有较强的批判暴露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统治阴暗面的倾向。这些揭露与批判,有助于人们对资产阶级世界的认识。现实主义作家并不是纯客观地、无倾向地反映生活,而是不断地对生活现象进行严肃的分析,作出自己的评价。他们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封建贵族统治的腐朽黑暗和资产阶级隐藏在金钱珠宝下面的无尽丑恶,对他们在政治上的残暴,思想上的专横,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糜烂十分厌恶。这种对社会罪恶毫不掩饰的描绘,在当时粉碎了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情绪,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永恒性产生怀疑。
3)塑造典型性格。现实主义并不是机械地、平面地反映生活,而是着力于生活的典型化,而典型化的中心问题是典型性格的塑造。这在小说、戏剧、叙事诗、戏剧诗中均有体现。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经典概括:“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作家重视生活的真实,但不满足于一般的、外在的真实,能够通过个别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示一定社会阶层的本质特征。同时善于将人物性格和时代、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写,时代和环境造就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风貌。
4)在小说戏剧方面的创作优势。古典主义的创作优势是悲喜剧,浪漫主义的创作优势是诗歌,而现实主义则推动了小说(长篇、中短篇)的繁荣,以及社会问题戏剧的容量。特别是在小说方面,现实主义作家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创造了编年史式的人物再现的连环性的长篇小说体系,如《人间喜剧》;创造了描写几个家族兴亡盛衰的巨型小说,如《卢贡-马卡尔家族史》、《福尔赛世家》及其续篇《现代喜剧》、《布登勃洛克一家》;创造了截取人生的解剖面以表现人生全体的短篇小说,如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创造了直接干预当代生活的社会问题剧,如易卜生、萧伯纳的众多剧作。就整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戏剧发展的总趋势看,基本上是从写外部世界到着重写内心世界。后期作家比之前期作家更重视写人的精神世界。如英国的狄更斯到哈代;法国的巴尔扎克到福楼拜;俄国的果戈理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挪威易卜生的中期到晚期的剧作。同样,现实主义作家讽刺手法的运用,加强了批判揭露的力量,嘲笑了丑恶的社会,出现了许多讽刺大师,如果戈理、契诃夫等。
2、于连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小说主人公于连是波旁复辟王朝末期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中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聪明敏感,记忆力好,自尊心强,志向远大,认为自己是一块成就大事业的料子,相信自己也能像拿破仑那样一样奋斗成功,但复辟王朝断送了他的美梦,靠战场获取功名,走拿破仑的道路已经不可能,只好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改走教会的道路。
于连的思想性格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是自尊、进取、反抗,对上流社会抱有仇视心理。他出身平民,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崇拜拿破仑,具有强烈的自由、平等意识,他不安于低贱的地位,宁死也不愿成为贵族的奴仆,把别人对他的同情看做是侮辱。他征服市长夫人起先是出于报复心理,他对两位贵族夫人的爱情,是作为向等级观念挑战的手段。他仇视上流社会的心理在小说最后法庭一幕中表现得更加充分,其实于连伤人未死,完全不应该被判死刑,但他非常清楚上流社会是以死来惩罚他企图插足上流社会,所以决不向上流社会讨饶,放弃上诉权利,以死向黑暗社会现实提出控诉。
于连性格的另一方面是孤傲、野心和虚伪,一切为了达到个人出人头地的目的。他利用天资,把根本不喜欢的《新约全书》倒背如流;崇拜拿破仑,但在公开场合却大骂拿破仑;为了在教会的道路上步步高升,伪装虔诚,刻苦钻研神学;利用玛特尔小姐的爱情,作为爬进上流社会的阶梯。于连这种矛盾的性格,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造成的。于连的形象不仅概括了当时法国社会一大批青年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也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个人与不平等的社会抗争时的不幸命运。
于连的悲剧结局,是由他以个人奋斗的方式同过于强大的对象进行抗争决定的。是作为受压制的平民阶级中的一员,企图与当时的复辟王朝、封建贵族、教会势力及大资产阶级抗争,以获得与他们平起平坐的经济、政治地位。这是他的对手们绝对不能容忍的,必然会置之于死地。处于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判处于连死刑,实际上是对敢于向它们挑战的平民的镇压和迫害,所以,于连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3、结合作品分析《高老头》中拉斯蒂涅的形象及典型意义。
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时期资产阶级青年野心家的典型。作者细致刻画了其思想变化的原因和野心家性格定型的过程,这是以其在巴黎求学所经历的两位“导师”的教导和“人生三课”完成的。
鲍赛昂子爵夫人是他的第一位导师,她给年青而善良的大学生上了第一课,告诉他支配社会的两根魔术棒:门第和金钱,而获取其中任何一种都需要把别人当作“驿马”,最后教他去追求纽沁根太太,作为向上爬的跳板。伏脱冷则是他的第二位导师,伏脱冷的开导是拉斯蒂涅接受的人生第二课。他唆使拉斯蒂涅去追求银行家泰伊番的女儿,自己派人杀死银行家的儿子,而后劫财分赃,尽管此计未成,但使拉斯蒂涅确信了“有财便是德”的金钱规律。高老头的苦难与惨死是拉斯蒂涅接受的人生第三课。当高老头的钱财被女儿榨干,变成赤条条两足动物后,也被女儿抛弃了,高老头因无钱孤苦死去;紧接着,鲍赛昂夫人因钱而情场失意,伏脱冷因钱而被出卖……这一系列由金钱导演的悲剧发生了,促使拉斯蒂涅终于明白,清白诚实一无用处,只有金钱是金科玉律的道理。于是,在埋葬高老头的同时,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神圣的同情泪,自甘堕落,终于自觉走上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
拉斯蒂涅由一个稍具同情心的青年堕落为资产阶级野心家,既显示了贵族被资产阶级征服的必然趋势,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环境对青年人的腐蚀作用,批判了金钱的罪恶。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为:小说通过拉斯底涅的演变,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4、《双城记》如何体现了狄更斯人道主义的两重性。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人道主义思想最浓厚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双城记》突出体现了其人道主义思想的两重性。《双城记》中狄更斯以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法国贵族阶级的无耻、残暴,描写了人民群众受迫害被剥削的惨状,从而揭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又对人民群众揭竿而起的暴动持否定、批判的态度,他厌恶流血冲突,希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理解和爱来调和阶级矛盾,解决社会问题。
狄更斯的这种人道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他对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梅尼特医生因为同情得伐石太太一家的悲惨遭遇,写信上告侯爵而被监禁18年。他在狱中写下血书,发誓要揭发真相。但当他出狱后,经过一段平静、幸福的生活。他的复仇火焰熄灭了,不仅接纳了仇人的儿子做女婿,还冒死去营救他。作者笔下的得伐石太太开始是一个正义的革命者,后来却被描写为一个嗜血的杀人狂,要把代尔那一家斩尽杀绝。她凶狠、可怕、冷酷无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不惜秧及无辜。得伐石太太最后和保姆扭打致死,以此来表明人道对暴力的胜利。对得伐石太太的革命政权是否人道的问题,作者对次表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梅尼特医生和代尔那都是人道主义的化身,和他们相比得伐石太太是不人道的,因此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作者企图用阶级调和解决阶级矛盾和复杂的社会现象,他希望统治阶级能理智地进行一次改革,富人与穷人之间用爱代替恨。作者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但又认为过火。得伐石太太的结局,说明了作者的观点。代尔那这个形象体现了狄更斯的博爱思想,他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成为自食其力的人,而且为作者所塑造的人道主义最高典型,他自动放弃贵族特权,为营救管家而被捕入狱。卡尔登更体现了作者的博爱思想,他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幸福。
狄更斯人道主义的两重性使他对法国大革命持矛盾的态度,他既肯定革命的正义性和必然性,又描写革命的残酷、革命者的无情,表现了他对革命的否定与恐惧。这反映了作者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如作者把贵族的残暴和革命者的错误作对比,以此突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认识也使他不能准确认识法国大革命及其过程中的是非功过。
5、试析安娜的形象及其悲剧的原因。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安娜是19世纪70年代追求个性解放的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她不仅有动人的外貌、优雅的风度,更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她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
第一,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 当她还是少女时,就由姑母作主,嫁给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枯燥泛味,感情贫乏。牢狱般的生活窒息了她生命中隐伏的爱情。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她长期受压抑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激情。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
第二,她对渥伦斯基的爱认真执著到疯狂和神经质的地步。当渥伦斯基明显表现出对安娜的冷淡时:失去了一切的安娜绝望地想找回渥伦斯基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而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反常”越来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极为惨重的打击,这使她对渥伦斯基的爱更加炽热真诚,发狂到了极点。她的独特的个性是把爱当作生命,她想以死唤回爱的生,这是她的性格所决定的。
造成其悲剧的原因:
首先是不幸的婚姻。安娜聪明美丽、诚实善良,受过良好教育,但封建的婚姻道德窒息了她的心灵,与比她大20多岁的彼得堡的“官僚机器”卡列宁过了8年没有一点真正爱情的家庭生活,终于冲破种种束缚,追求爱情自由,与贵族军官渥伦斯基相爱。
其次是社会邪恶势力所致。安娜追求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她的真诚行为是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所不能允许的,她不仅被拒于上流社会门外,而且成了众矢之的。
再次是对渥伦斯基盲目的爱。渥伦斯基追求安娜主要还是出于满足其贵族的虚荣心,因此在强大的社会舆论面前,他不能理解安娜的屈辱处境和内心痛苦,只为自己失去上流社会的地位和前程而苦恼。最初他唤醒了安娜的爱情,后来又冷落了安娜,使安娜失去了最后的精神支柱。
相关话题/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朱维之版讲稿精美笔记版
目录 外国文学教学和考试大纲 6 简明大纲 .6 教学大纲 .6 考试大纲 . 14 试题类型 . 20 《外国文学史》复习提要 21 《外国文学史》讲稿. 26 第一章古代文学 26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 27 一古代希腊文学 27 二古罗马文学 . 28 三早期基督教文学 28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 . 28 第三节荷马史诗 (民间史诗).29 第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中文版
外国文学史笔记 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串讲资料
北师大《外国文学史》串讲资料 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1.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2.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的地端(即希腊半岛)、爱琴海中数百个 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外国文学史考研复习220个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考研复习220个知识点 1、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2、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的地端(即希腊半岛)、爱琴海中数百个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和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兰州大学文学专业考研真题(含中国文学 文学概论 外国文学史等)(2000-2014)
兰州大学2000年古代文学史考研试题 招生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史 一、填空(25分) 1、〈诗集传〉的作者是 ____ 。 2、〈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 〉。 3、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______ 。 4、司马迁在报认任安书〉中论述其作〈史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扬州大学文学院622外国文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4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2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15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2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16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2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17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2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2018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2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扬州大学文学院&ldq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外国文学史考研名词解释总结
奥林波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英雄传说在世代相传中,形成了许多系统,主要有:赫拉克勒斯建立12件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8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自然派19世纪俄国文学的一个派别,该派别领袖是果戈理。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关注妇女的命运。在题材上多以小官员、职员、农奴等小人物为主人公。体裁以小说为主。 2、 批判现实主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中国传媒大学810外国文学史真题考点分布
《外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名词解释4道,每题10分;简答题3道,每题20分;论述题2道,每题25分。 (一)古希腊罗马文学(12)谈谈你对两希文学传统的理解。(09)简述圣经文学的特征。第一,《旧约》和《新约》都具有浓郁的希伯来民族特征,展示了希伯来民族历史的宏伟画卷,但同时也是地中海沿岸各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旧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0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0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试题 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一、解释下列词语:(每题5分,共25分)1、《古诗十九首》2、宫体诗3、词“别是一家”4、拟话本5、桐城派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战国策》寓言的特点。2、简述大历诗风的特点。三、论述题:(共30分)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外国文学史
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专业课试卷外国文学史上传的附件fc67bff1f0c3833582675ef97a575f6b.rar(663.78KB)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外国文学史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外国文学史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外国文学史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外国文学史
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试题文学院专业课真题 外国文学史 名字解释(每题5分): 1 《草叶集》 2 套话 3 东方文学 简答题(每题15分): 1 莫里哀的《伪君子》 对古典主义的运用和突破 2 高尔基的《母亲》对奠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意义 论述题(30分): 论述哈代的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