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路晔、赵民主版笔记(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7
    广播电视板块化节目的定义及特点 板块式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 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也称“杂志型节目” 。 与传统节目编排方式相比,特点: 1 板块式节目编排集中,时间长度基本固定;传统节目编排结构分散,时间长度随意性大。如《东 广早新闻》 , 6 点到 9 点,包含《东广快讯》等子栏目。 2 板块式节目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传统结构中节目内容基本互相独立,缺少联系。 3 板块式节目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向性的特点;传统结构的节目内容界定明确,指向单一。 板块式节目内容的组合模式 1 内容集约模式。 指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信息和普遍有兴趣的内容集中统一编排的板块式节目 编排模式。如《东广早新闻》就是典型的内容集约模式。这种节目往往将受众相对集中的需求指向作 为其内容相关联的基础。 2 对象集约模式。指按照节目的目标受众群的特殊需要来集中编排节目内容的模式。这种节目的目标 受众一般比较明确。并且其目标受众有明确的指向性,其节目内容是为满足特定的受众的多层次、多 侧面的广泛需要。如《半边天》《三五流行音乐》等。 、 3 混合模式。一般以时段为标志,以多方面的内容来满足多方面的受众的需求,是介于内容集约模式 和对象集约模式之间的节目编排的结构模式。其受众群广泛,决定了它内容的宽泛。如浙江卫视的双 休日板块。 这三种模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播出过程不断修正,尤其是混合模式,易转向内容 集约或对象集约模式。 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方式 1 传统个体式节目编排。即多个节目以简单线性顺序排列,节目个体间缺乏内在联系和联结标志。 优点:简单易操作,个体节目内容清新,制作独立等。 缺点:编排缺乏内在联系,易使受众在节目间产生关机意识,节目系统整体效应难以发挥,不利于受 众对节目的方便选择。目前应用面较窄。 2传统及板块混合式编排。即基本保持传统个体节目编排的方式,同时划出部分时段用以开办板块式 节目。 保留了传统节目编排结构中节目宗旨明确等长处,又发挥了板块式节目的综合优势。更适合电视台制 作费用不高,时间长短不一的特点。目前我国大部分电视台,除少数周末节目或专用频道外,多采用 此种方式;仍有一些电台保留这种混合模式,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套节目)是这种方式的代表。 3亚板块式节目编排。即把播出时间划分若干比较小的时间单位,再设置针对不同受众及不同内容的 节目,节目时间跨度小,一般不超过 1 小时。 即能充分顾及到受众面,节目内容也容易编排。是当前广播电台使用最多的方式;电视方面,在专业 频道有较多使用,如上海有线电视台的体育频道、音乐频道等以此方式编排。 4大板块节目编排方式。 即将广播电视播出时间按受众的收听 (收视) 习惯划分为若干个大的时间段, 根据不同受众在不同时段的接受习惯、兴趣,在不同时段安排不同的板块式节目。 节目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丰富,一般由主持人直播串联而成。多用于广播专业电台(频率) ,如上海 东方广播电台,全天播音24小时,划分为 15 个左右板块节目,其中《相伴到黎明》长达6小时; 除少量周末电视板块外,这种方式少运用于电视节目编排。 以上方式各有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哪种方式。确定节目编排方式的基本原则: 1 提高黄金时段的收听(收视)率与开发非黄金时段收听收视率相结合的原则。板块式可改变非黄金 时段安排节目重播的传统做法,开发非黄金时段的传播效果,增加整体效益。 2 满足普遍受众需求与满足特点受众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节目编排的最高宗旨是尽可能满足最广泛的 受众需求。内容集约模式、对象集约模式和混合模式的板块节目相互穿插显得十分重要。 3 节目播出分和结合、适度重播的原则。节目稍纵即逝,重要节目有必要重播,但重播全部内容是不 必要和不现实的。按分和原则安排重播,将一定需要重播的内容单独在板块里重播,大板块里合,小
    8
    板块里分;板块节目里合,传统编排节目里分。需完整重播的节目一般仅限于文艺、戏曲、科体育赛 事等,新闻、信息类则通过滚动播出,并不断更新。 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的传播优势 1 板块式节目有连贯性强的特点。较符合受众收听收看习惯,易于吸引受众的联系注意力。传统编方 式的节目间相互割裂,缺乏联系。 2 板块式节目有较明确的选择性。按受众的接受习惯来编排,受众可在短时间内集中接受到其需要的 节目,选择性明确。而传统的节目呈散点式分布,受众寻找其需要的节目的费力程度会妨碍他的收听 收视兴趣。 3 受众的接受兴趣集中,有助于收听收视率的提高。更易形成稳固的受众群体,形成高收视收听率。 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板块化 三种代表性的模式: 1 中央台模式。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节目以录播为主,审察严格,制作精良,强调思考型和 艺术性的统一,也穿插一些直播板块节目。 优势:权威性高,分类清新,制作严谨。劣势:风格单一、单向传播、缺少必要的反馈等。 2 珠江经济台模式。以 1986 年推出的主持人中心制和直播大板块节目为代表。1986.12.15 开播。 优势:以直播为主,强调双向交流,风格生活化,节目容量大,操作手法灵活。劣势:节目分类不明 确,粗放制作,内容随意性大等。 3 东广模式。1992 年 10 月 28,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开播,使广播节目的板块化达到了新的高度, 其节目设置是较完整意义上的板块节目,采用主持人直播串联,基本实现 24 小时全天直播。 东广 792 全部采用板块式,体现出板块式节目的特点,同时强调节目出精品,既一改传统广播训话式 的广播腔,又避免了节目流于粗糙、失控的倾向。 广播节目的板块化应该以“新观念、新内容、新形式、新技术”构筑节目体系的思路: 1 以节目主持人魅力体现节目个性; 2 实行制作人制,下放“人事聘用、经费使用、节目操作”三权; 3 注重新闻类节目,构建以大容量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节目体系; 4 宽窄结合的梯形节目层次:白天节目大众化,定位宽泛;晚间节目受众针对性强,定位精准; 5 强调精品意识,推行“直播节目录像化,录像节目直播化”的制作方式; 6 加强对热线电话的控制,做到“事先有设计,播前有准备,对象有选择,交流有导向” 7 倡导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节目形式; 8 多种广播手段和艺术手法的综合使用等。 1993 年 5 月 1 日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是电视节目板块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东方时空》 作为一个融深度新闻、背景、人物报道为一体的新闻类板块,与《早间新闻》一起组成了早晨新闻节 目板块。它的成功,带动了后面一系列的节目改革:1994 年 4 月 1 日, 《焦点访谈》开播,与《新闻 联播》一起构成晚间黄金时间的新闻板块;95 年 4 月午间档《新闻30分》开播;96年10点档 《晚间新闻》改版,推出以《中国报道》《世界报道》和《体育新闻》组成的晚间新闻板块。 、 板块化、 板块化、杂志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前景展望 1 新闻、信息类节目的比例将继续逐步增大。 新闻类节目播出时间占总播出时间的百分比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地区)传播业的发展水平, 人们衡量一个电台、电视台的水准,首先是比较它的新闻采编能力。 2 服务类节目比例应继续稳定增长。 服务类节目具有与受众直接关联的密切性,又很大的潜力。 类型:信息服务:包括提供天气、交通路况、市政、购物广告、旅游、生活常识及节目预告等信息; 经济服务:主要为企业及从事经贸、金融、财政等工作的受众群服务。 特殊服务:是针对社会上特殊群体或弱势群体服务的节目,帮助特定受众群体克服生活困难、 舒缓心理压力等。如上海东方电视台 1995。12.29 开播的电视手语节目《迎着阳光》 ,专为残疾人服 务。 其他服务节目: 包括反馈受众来信、来电,沟通有关部门等。
    9
    3 教育类节目保持稳定的发展。 在我国,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广播电视的遥距教育节目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 文娱、体育类节目的专业频率频道机会继续发展,而综合频道频率中的文娱节目稳中有降。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动因 1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是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体现。 信息时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广播电视新闻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层次、节目内容、 性质和功能等因素来划分若干的固定栏目,形成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群体。 2 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规范化、栏目化。 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变得生动、简便、快捷,由此带来的新闻制作管理的标准化、 专业化,推动其栏目化的形成。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传播优势 1 从广播电视媒介的地位看, 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 位。 增设广播电视节目并赋予栏目规范化的制作、管理模式是增加广播电视新闻信息密度的有效途径。 2 从广播电视功能上说,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能有效地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各种文化功能。广播电视 新闻具有认识、教育、审美等基本功能,新闻栏目根据新闻传播的性质、任务、传播对象的不同提供 多样化的选择,即将社会发展所需求的新闻信息,以栏目规范化形式传播给受众,发挥新闻的认识教 育审美作用。 3 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和爱好者的受众的需要。 新闻栏目有规律的传播便于受 众收听(收视) ,有利于培养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使栏目拥有较固定的受众群,也能相对稳定 和扩大收听(收视)面。 4 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栏目化的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比必须 要求具有连续性、可持续性发展特点,由于新闻栏目有特定的内涵界定,对新闻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进 一步提高。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 ,时间为 1958——1978 年 1 从《电视新闻》到《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 其间的新闻节目初步开始了新闻栏目的尝试,但基本上仍处于非规范化阶段,尤其是新闻节目基本处 于“纪录片”的阶段。 1958年 5 月,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开始能播出一些新闻片,如:第一部新 闻片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片《到农村去》 。 1960 年元旦起,北京台实行固定的节目表,设立了每周三次的《电视新闻》栏目,但只是简单粗燥 的新闻片与纪录片的组合。 文革,10年停滞时间。 1976 年 7 月 1 日,北京电视台重新开始试办固定的新闻节目; 1978 年 1 月 1 日开办的《全国电视台 新闻联播》 (后简称《新闻联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固定栏目,产生了巨大的效应。 ) 2 从《新闻联播》的创办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开办,时间为 1978——1987 年,我国 电视新闻栏目的兴盛发展期。 1978 年 5 月 1 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并把《新闻联播》栏目作为中央电视台 的形象标志,大力加强对《新闻联播》的重点建设,1980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始通过国际 卫星收录应该维斯新闻社和合众独立电视新闻社国际新闻,并采用新华社稿件变编发国际新闻,从此 《新闻联播》成为包括国内、国际新闻,既有图像报道又有口播报道,较为系统的动态性固定电视新 闻栏目,此后又开始涉足电视连续报道,强化节目的深度和影响力。 1980 年 7 月,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个评述性电视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 ,把镜头触及社会生活的深 处,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深度分析报道,近期观众的思考。1987 年,率先设立了新闻栏目的 固定主持人,每周黄金时间播出。 1981 年,上海电视台《国际纵横》栏目是全国地方台的第一个国际新闻知识栏目,83 年的《国际瞭
    10
    望》更是今人注目,广东电视台的《港澳动态》《国际纵横》同样成为新闻栏目的佼佼者。 、 3 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和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的创办,时间为1987——1992年。 新闻栏目化开始走向成熟,开始进入广播电视新闻杂志型的发展兴盛期。 1987 年 7 月,上海电视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社会多视角的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新闻透视》 ,形式上 是大板块欠小板块,播音员主持串联。作为杂志型新闻栏目,不仅具有动态新闻容纳不下的内涵,且 具有生动的风格和深沉的思辨,栏目系统化、固定化、综合性特点充分融为一体。 1988 年元旦,福建电视台推出《新闻半小时》 ,以敢于揭露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腐败现象、探讨改革开 放中出现的问题、实施舆论监督为主要特色。 。新闻栏目向 4 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与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的创办(93 年至今) 高层次、高品位、全方位、大型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1993 年 5 月 1 日, 《东方时空》开播,它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革的产物,是集新闻性、社会性、 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杂志节目。其题材广泛、包容量大、时代感强、构思精巧,标志着 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在总体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994 年 4 月 1 日, 《焦点访谈》开播,它是在黄金时间推出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将镜头投向受众普 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节目定位:实时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它是 电视新闻向评论拓展和深化的起点,也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尝试标志。 电视新闻栏目呈现的特色: 1 社会化趋势。从社会发展大背景出发,反映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覆盖面广而内涵深,真实感强, 对受众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2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专门化地位确立。广播电视评论历来是电视的弱项, 《焦点访谈》和上海东方广 播电台的《东方论坛》等栏目,强化广播电视评论,每天播出,使评论节目规范化、专门化。 3 由记者直接主持栏目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统模式。如《东方时空》的白岩松、 《焦点访谈》 的方宏进、水均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的左安龙。 4 一概国企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目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特技 电子手段来实现编导的设计意图,强化栏目对受众的吸引,如《东方时空》的片头片尾设计给观众有 “一见钟情”的心理感应。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双向传播与热线电话的介入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参与 受众参与,是广播电视节目以受众参与传播过程为要素或要素之一。今年我国的手掌参与节目呈现由 浅及深、由低至高的发展态势。 1 受众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 a 受众点播节目。 是受众参与的传统形式,有数十年的历史。50 至 70 年代,听众来信,点播自 己喜欢的节目,编辑按节目编排计划和听众来信来排定节目内容。这时期的点播形式从功能到影响都 有限;80 年代,向功能多样化发展,吸引的受众面越来越广。形式上除受众来信,增加了现场点播 和热线电话点播等,已从满足自我娱乐需要的层次上升到包括社会交流、节目参与的层次。并开始向 经济领域延伸,开办付费电报节目。 b 受众电话参与节目。 电话参与手段有传统媒介不具备的特长,一是可你来我往连续交流;二是 可在同时态基础上跨空间交流;三是受众都有主动权选择是否参与交流。 c 受众现场参与节目。 指广播电视节目的直播现场,使最能体现广播电视传播优势的受众参与形 式。在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对现场受众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的同时,现场受众也会对传播者产生相应的 心理影响和工作促进,比一般的受众参与传播更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 受众参与对传播者的要求。 广播电视传播模式应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变灌输型为沟通型,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变指导型 为服务型。 要充分发挥双向传播模式的效力,广播电视媒体应注意: a研究受众心理,把握传播规律。即研究各类受众群特殊的一面,又研究其共同的和变化的一面; 既办好综合型节目,又办好对象型节目.
    11
    b贴近生活,贴近受众,从受众角度充满感情的传播。 c通过研究群众生活中的交流方式和常用语言,是加强传者和受者情感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 3 受众参与的优点: 促进广播电视的多功能趋向,强化广播电视的平民性,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建立较直接的联系方式, 融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为一体,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热线电话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热线电话介入直播节目现场的本质是受众同步反馈并参与节目制作。 1 采访报道类。即利用电话,特别是移动电话作为通信工具,对有关事件进行现场报道,在广播中使 用尤为广泛。 优势:实现远距离同步报道、异地采访等功能;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并可将受访者与直播室电话连 线,接受受众热线电话直接提问,比记者转述更有吸引力。 例子:1993 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记者采访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手提电话直播总理、副总理选举,开 地方台“两会报道”之先。 2 公共事务谈话、讨论类节目。 是受众通过电话直接参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或百姓关心的问题的讨论, 并可邀请有关专家或政府领导 到场或电话连线参与讨论,增加节目的可听性和权威性。既是受众通过媒介实行舆论监督,参与社会 时政的有效途径,也是反映民意、引导舆论、沟通政府与公众的良好渠道。 例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 ,1993 年请黄菊、夏克强等市领导在直播室与市民对话,收 到很好的社会效果;1998 年 6 月 30,来访的克林顿与上海市长徐匡迪一起,用热线电户与听众直接 交流,是第一次现场直播的外国首脑与中国听众的空中对话。 3 情感倾诉类节目。 既由受众通过电话向主持人倾诉,话题一般涉及事业、家庭、婚恋等个人话题,使受众得到感情上的 宣泄和心理慰藉。一般在子夜播出,主持人需具备一定人文科学背景和社会阅历,或直接邀心理学等 专业人士担任客座主持,如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夜鹰热线》《相伴到黎明》 、 。 4 综艺、游戏类节目。 在综艺节目中,引入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受众可与主持人、嘉宾交谈,参与竞猜游戏,点播节目, 甚至表演节目。是近年来适应现代化受众自娱自乐、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等参与需要而兴起的新型娱 乐方式。 5 服务类节目。 指通过电话参与,为受众提供各类服务的节目。一般设在经济类、交通信息类或生活服务类大板块节 目之中,有电话路况报道、电话购物、消费者电话投诉、寻物、信息咨询等形式,如上海东方广播电 台《东方寻呼》 。 热线直播节目的作用和意义 1 改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统模式。使传者和受传者直接交流、双向互动交流,反馈及时。使广播 电视的大众传播属性中兼容了人际传播的特征,是全新的双向的大众传播模式。 2 在多方面延伸了广播电视的时空界限。 a 扩大节目源,实现异地采访。 b 通过电话实现多台节目联播,或者不同媒体之间的节目联合,一般只在广播节目中使用。如上 海东广台与美国洛杉矶华语电台联办的《上海——洛杉矶友情双通道》 ,通过国际电话线路实现两地 联播。 c 通过电话实现受众参与节目双向或多向交流。如 1991 年广东新闻台在中秋节播出的《家庭咏叹 调》之特别节目《南极人,您好!,在节目中实现了北京——广州——南极站的多方通话。 》 3 增加了广播电视传播的实际效果。丰富了节目内容,增强节目的现场感、时效性,活跃节目气氛。 4 奠定了新的传受关系。 热线直播节目的问题与对策 1 宏观容量的失控,影响到热线直播节目的总体质量。全国上下争先开办热线直播节目。这种宏观 失控的状况造成了热线直播节目交叉重复、话题趋同,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总体质量。
    12
    2 参与节目的受众面较窄。城市参加多,农村参加少。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 纽曼教授 “沉默的螺旋”模式,指出这部分隐性受众存在的必然性。所以,不应忽视传统的延后反馈(受众来 信、视听率调查等)手段的作用。 3 内容随意性大,格调不高。由于传播者和受众的素质参差不齐,致使内容随意性大,格调不高。 4 热线节目定位不清,节目水分较多。 对策: 1 培养和提高热线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 2 适当选择话题,事前精心准备。 3 精选参与受众,做好把关工作。由于广播电视传播的不可逆性,错误内容一旦传播出去,很难挽 回影响。应做好把关工作,即让群众各抒己见,又不让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对特别敏感的话题,要 做好技术安全保障,如电话延时装置,以便主持人有缓冲时间来处理突发情况。 第四节 节目定位与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和利用 节目定位与节目意识的形成 1 广播电视节目定位的理念 传统的广播电视有“小——大——小”的特点,即频道小,受众数量大和节目数量小;现代广播电视 有“大——小——大”的发展趋势,即频道数量大,单个频道受众人数相对较小,节目数量大。 现代电子媒体从“广播”向“窄播”发展。 节目定位,是指节目制作人员对播出节目的思想内容、目标受众、节目样式、制作风格等划定,对节 目设置的目的和宗旨所作的事先规划。 节目定位的意义:在广播电视的实践中成为制约和规范节目内容、风格、特色的重要“风标” ,定位 的成功与否直接体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艺术的水准,也体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 节目定位需要事前周密搜集、分析材料,根据其覆盖区域特征、目标受众的新闻敏感度、感知热点和 兴趣爱好所在, 以及主创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主持人驾驭调控现场节目的能力等诸方面因素进行综合 评估,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 将受众的需求、 兴趣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定位的重要依据, 寻找自己的节目风格, 是广播电视现代节目意识和精品意识逐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2 广播电视节目定位的方式 全面定位:要求在大制作的前提下规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在节目策划、准备过程中,强调人员 全面定位 各司其职,相互合作,消除个性因素的影响,突出团队精神及整体化风格,是节目呈现出统一的节目 风格,以独有的节目特色来吸引其稳定的受众群。 从节目开播到节目统一风格的形成到吸引稳定的受众群体,其间会有一段时间差,同时维持节目风格 的制作成本等都要求节目的资金来源非常充裕。对实力有限的小台或非主档节目而言,往往会因效果 慢不能采用。但全面定位的节目风格一旦确立,生命力会相当长久。 受众定位: 关键在于事前确定节目的目标受众, 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大致了解目标受众的兴趣与需求, 受众定位: 根据节目的宣传宗旨等要素,确定节目的整体风格。 可操作性强,为大多数的广播电视节目所采用。由于事前将受众因素考虑在内,播出后会更快地为受 众所接受;但由于受众兴趣的转变,这类节目相对全面定位而言,稳定性较低。 两者比较—— —— 相同点:定位方式的本质相同,即以一定的节目内容样式和风格来吸引节目的目标受众群体,节目风 格与受众需求是相匹配的。 不同点:出发点不同,全面定位是以风格吸引受众,受众定位是以受众需求来确定风格。 3 节目定位的影响因素 a 政策因素:包括一个时期的宣传任务、舆论重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等因素在新闻时政、纪实类 节目中尤为重要,在一般文娱节目中也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b 环境因素:节目传播范围和地域因素。包括该地域现阶段和未来的经济模式、功能定位,发展趋向 等;该地区民族、文化属性和特征;及地理、历史背景等地域因素。 c 节目的结构因素:以不同结构模式组织编排的节目在定位上必然有不同的要求,在节目定位时必须
    13
    将节目的结构形式等因素考虑在内。 d 媒介竞争因素:媒体间的竞争会影响节目定位的确定。尤其是同时段播出的节目的类型风格,会对 节目定位产生较大的影响。 4 节目定位的调整 对节目播出效果的判断,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播出后,一般是三个月左右,组织领导、专家学者、受 众代表等组成评判小组,对节目播出效果作定性的分析与评估。 同时也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量化方法: 绝对收听(收视)率=节目收听(收视)人数/该节目覆盖地域的受众人口总数*100% 相对收听(收视)率=节目收听(收视)人数/节目覆盖地域内该时段接受广播(电视)的人数*100% 节目经济回报率=节目的广告收入+节目版权等其他收入/节目制作及播出成本*100% “节目欣赏指数”也是一个衡量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重要指标。此概念来源于英国,二战期间,英国 广播公司就用这个指标来评价广播电视节目的优劣。另外还有,美国“吸引指数” 、加拿大“享受指 数” 、法国“兴趣指数” 。 对于一个节目的播出效果的评估,应结合定性、定量方法综合评估,才会得到有效的评估效果。 节目播出后出现下列一些现象,必须作出调整,甚至重新定位: a 节目发生舆论导向的偏差; b 无法产生应有的社会影响和吸引特定的受众群,收听(收视)率下滑; c 节目形式多次改版,收听(收视)率仍无提高; d 广播电视宣传任务或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e 扩大传播区域或节目制作规模扩大; f 自主经费的栏目的经济回报率明显下降。 非黄金时间的开发与利用 广播电视出现两个方向上的增长:横式大量新兴电台、电视台、专业频道纷纷成立;纵是每天的节目 播出时间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电视台率先实现了电视节目的 24 小时全天候播出,如山东卫视、安徽卫视、上海 卫视等。 黄金时间(prime time) :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中一些特定时段受到较多受众的欢迎,在该时段播出的 节目一般能获得较高的收听(收视)率保证,同时也因此得到较高的广告收益。根据长期研究表明, 广播节目的黄金时段一般在清晨、中午、傍晚和深夜等时段;而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一般出现在晚间 及节假日的白天。 黄金时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制约: 1 该时段内的节目质量。这是形成黄金时段的最主要的一个影响要素,只有其节目质量在一定水准之 上,才有可能使该时段成为黄金时段。 2 媒介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广播要求受众的注意率较低,受众可以一边处理别的事,一边收听广播, 因此容易在早晨及傍晚时段形成收听率的峰值;由于广播收听的设备简单,所以在中午休息时间及晨 昏交通高峰时间容易形成峰值。电视以其丰富视听的优势,在晚间受众较空闲的时间,比广播容易形 成收视率的高率。 3 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并不是绝对不变的。由于广播电视的“窄播” 化发展趋势,受众的分层分类日益明显,不同类型的受众会有不同的收听(收视)习惯,因此受众的 收听(收视)习惯对黄金时段的作用比较分散。 随着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不断延长,节目播出量不断增加,像过去一样形成极端高峰收听(收视)率已 经不太可能。同时黄金时间的容量已接近饱和。 对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利用的关键在于:1 对节目目标受众的特定兴趣、需求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只有 有清楚、精确的节目定位才会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2 节目必须适应特定时段的指向受众群体的兴趣 和需求。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利用包含发现适合该时段的目标受众和适应该目标受众的节目内容,两者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较电视而言,根本有设备简单,普及率高,携带方便等优势,在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利用上进行的更深

相关话题/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