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虚写与实写,明写与暗写,详写与略写相结合,巧妙地组织剧情,集中地反映主要情节冲突,有重点,有深度。在剧中,实写李香君,则虚写侯方域,反之亦然。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南下,都作暗写,而权奸、复社之争等都用明写;描写李香君、侯方域、阮大铖、马士英、史可法、苏昆生等都用明写,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十分突出,使读者、观众觉得既丰富又集中。
(4)用桃花扇这样一个小道具贯串全剧始终,使全剧的血脉贯通。从侯、李结合的赠扇,一直到题扇、寄扇、撕扇,都反映了桃花扇与政治斗争、爱情生活的关联。同时,桃花扇也成了他们爱情的象征。尽管道具很小,但对组织剧情十分必要。
在《桃花扇》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入道》这出戏。这出戏是孔尚任对明清传奇的突破之处。大团圆是我国戏曲的俗套,无论是喜是悲的戏曲,到剧末几乎没有不以大团圆而收场的。《入道》一出,男女主人公双双相会,完全可以用大团圆给这出戏画上一个句号。但孔尚任打破俗套,写了他们两人在道士张瑶星的训斥下的恍然大悟:“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很,割他不断么?”于是,侯、李两人大汗淋漓,翻然悔悟,最终双双入道。“悟道语。非悟道也,亡国之恨也”(《入道》出[南双声子]曲批语)。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孔尚任的创作思想。
最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成功结合,对中国古代历史剧的发展是一个新的突破。我国元明清三代戏曲中,以历史为题材的比例最大。但真正优秀的历史剧并不太多。孔尚任总结了前人的创作经验,发展了我国历史剧的创作。《桃花扇》中所述事件大都经过作者考据,所出现的人物也是历史上确曾有过的真人,这样严格地遵循历史,以前是没有过的。同时,剧中也有点染、虚构,有作者的艺术创造与加工。如李香君,她有却奁之举,但溅扇、骂筵均为虚构,入道也同样是虚构。在历史上,侯方域去南京时是位阔少爷,而剧本却将他描写成经济拮据、要人资助才能结纳李香君的落魄公子。明亡之后,历史上的两人不再相会,侯方域两朝应举,但剧中两人不仅相会,而且入道,等等。孔尚任遵循的是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始终将人物性格的统一作为塑造人物的前提。因而,他笔下的人物性格和活动,更具历史真实感。在这方面,《桃花扇》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剧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