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比率是
如果这个杂交有两对基因分离(如AaBbCC′AaBbCC),那么黄色子代的比率是:
绿色比率是
三对基因分离(AaBbCc′AaBbCc)时,黄色子代的比率是:
绿色比率是
也可图式如下:
A位点 B位点 C位点 F2基因型 F2表现型
1黄
2黄
1绿
2黄
4黄
2绿
1绿
2绿
1绿
A位点 B位点 C位点 F2基因型 F2表现型
2黄
4黄
2绿
4黄
8黄
4绿
2绿
4绿
2绿
A位点 B位点 C位点 F2基因型 F2表现型
1绿
2绿
1绿
2绿
4绿
2绿
1绿
2绿
1绿
汇总 黄: 绿 = 27:37
(2) 品系Y:aabbCC,黄色品系AABBCC,F1为AaBbCC,这个杂交有两对基因分离(如AaBbCC′AaBbCC),因此黄色子代的比率是:
绿色比率是
27黄:21绿 = 黄9:绿7。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怎样解释?
解:以人类为例。人类男性性染色体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比例相同的合子,分别发育成男性和女性。因此,男女性比近于1 :1。
2、你怎样区别某一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的?用例来说明。
3、在果蝇中,长翅(Vg)对残翅(vg)是显性,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又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这基因在X染色体上。果蝇的性决定是XY型,雌蝇是XX,雄蝇是XY,问下列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和表型如何?
(l)WwVgvg×wvgvg (2)wwVgvg×WVgvg
解:上述交配图示如下:
(1) WwVgvg ′ wvgvg:
Ww ′ wYˉ Vgvg ′ vgvgˉ
1/4 Ww 1/2 Vgvg = 1/8 WwVgvg 红长 ♀
1/2 vgvg = 1/8 Wwvgvg 红残 ♀
1/4 ww 1/2 Vgvg = 1/8 wwVgvg 白长 ♀
1/2 vgvg = 1/8 wwvgvg 白残 ♀
1/4 WY 1/2 Vgvg = 1/8 WYVgvg 红长 ♂
1/2 vgvg = 1/8 WYvgvg 红残 ♂
1/4 wY 1/2 Vgvg = 1/8 wYVgvg 白长 ♂
1/2 vgvg = 1/8 wYvgvg 白残 ♂
即基因型:等比例的WwVgvg,WwVgvg, wwVgvg,wwvgvg,WYVgvg,WYvgvg, wYVgvg, wYvgvg。
表现型:等比例的红长♀,红残♀,白长♀,白残♀,红长♂,红残♂,白长♂,白残♂。
(2) wwVgvg ′ WVgvg:
ww ′ WYˉ Vgvg ′ Vgvgˉ
1/2 Ww 1/4 VgVg = 1/8 WwVgVg 红长 ♀
1/2 Vgvg = 1/4 WwVgvg 红长 ♀
1/4 vgvg = 1/8 Wwvgvg 红残 ♀
1/2 wY 1/4 VgVg = 1/8 wYVgVg 白长 ♂
1/2 Vgvg = 1/4 wYVgvg 白长 ♂
1/4 vgvg = 1/8 wYvgvg 白残 ♂
即,基因型: 1WwVgVg :2WwVgvg :1Wwvgvg :1wYVgVg :2wYVgvg :1wYvgvg。
表现型: 3红长♀ :1红残♀ :3白长♂ :1白残♂。
4、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如何?
解:家鸡性决定为ZW型,伴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于是,上述交配及其子代可图示如下: P ♀ ZbW ′ ZBZB ♂ ↓F1 ♀ ZBW ′ ZBZb ♂ ↓F2 1ZBZB :1ZBZb :1ZBW :1ZbW 芦花♂ 芦花♀ 非芦花♀
可见,雄鸡全部为芦花羽,雌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
5、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 C的存在,基因型 cc的鸡总是白色。我们已知道,羽毛的芦花斑纹是由伴性(或Z连锁)显性基因B控制的,而且雌鸡是异配性别。一只基因型是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斑纹,如果这些子代个体相互交配,它们的子裔的表型分离比是怎样的?
注:基因型 C—ZbZb和 C—ZbW鸡的羽毛是非芦花斑纹。
解:根据题意,芦花公鸡的基因型应为CCZBZB,这一交配可图示如下:
♀ccZbW ′ CCZBZB♂ˉ♀CcZBW ′ CcZBZb♂ˉ
Cc ′ Ccˉ ZBW ′ ZBZbˉ
1/4 CC 1/4 ZBZB = 1/16 CCZBZB 芦花斑纹 ♂
1/4 ZBZb = 1/16 CCZBZb 芦花斑纹 ♂
1/4 ZBW = 1/16 CCZBW 芦花斑纹 ♀
1/4 ZbW = 1/16 CCZbW 非芦花斑纹 ♀
2/4 Cc 1/4 ZBZB = 2/16 CcZBZB 芦花斑纹 ♂
1/4 ZBZb = 2/16 CcZBZb 芦花斑纹 ♂
1/4 ZBW = 2/16 CcZBW 芦花斑纹 ♀
1/4 ZbW = 2/16 CcZbW 非芦花斑纹 ♀
1/4 cc 1/4 ZBZB = 1/16 ccZBZB 非芦花斑纹 ♂
1/4 ZBZb = 1/16 ccZBZb 非芦花斑纹 ♂
1/4 ZBW = 1/16 ccZBW 非芦花斑纹 ♀
1/4 ZbW = 1/16 ccZbW 非芦花斑纹 ♀
因此,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它们的子裔的表型分离比为芦花 :非芦花 = 9/16 :7/16。
若按性别统计,则在雄性个体中芦花 :非芦花 = 6/16 :2/16;在雌性个体中芦花 :非芦花 = 3/16 :5/16;
6、在火鸡的一个优良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症,养禽工作者把5只有关的雄禽进行测验,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当这3只雄禽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母禽交配时,得到 229只幼禽,其中45只是白化的,而且全是雌的。育种场中可以进行一雄多雌交配,但在表型正常的184只幼禽中,育种工作者除了为消除白化基因外,想尽量多保存其他个体。你看火鸡的这种白化症的遗传方式怎样?哪些个体应该淘汰,哪些个体可以放心地保存?你怎样做?
解:229只幼禽是3只雄禽的子代个体的统计数字。因而,根据题意,这3只雄禽基因型相同,所以,可视为同一亲本。
由于雌禽为异配性别,又表现正常,于是推断,其基因型为ZW。雄禽为同配性别,又在子代中出现白化个体,并且全是雌的,所以这3只雄禽肯定是白化基因杂合子,即ZZa。
于是,上述交配可图示如下:
♀ZW ′ ZZa♂ˉ1/4ZZ 1/4ZZa 1/4ZW 1/4ZaW 正常♂ 正常♂ 正常♀ 白化♀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在火鸡中,这种白化症的遗传方式为性连锁隐性遗传。
对于上述假定作c2检验:
p>0.05,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认为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这样,不难看出,184只表型正常的幼禽中,全部雌禽(ZW)可以放心地保留,对于雄禽应进一步与表型正常的雌禽作一次交配,凡子代出现白化火鸡者应淘汰。
7、有一视觉正常的女子,她的父亲是色盲。这个女人与正常视觉的男人结婚,但这个男人的父亲也是色盲,问这对配偶所生的子女视觉如何?
解:根据题意,该女子的基因型为XXc,正常男子的基因型为XY,这一婚配可图示如下:
女XXc ′ XY男ˉ 1/4XX 1/4XXc 1/4XY 1/4XcY女,正常 女,正常 男,正常 男,色盲
即这对配偶所生的女儿都色觉正常,儿子有一半正常,一半色盲。
8、一个没有血友病的男人与表型正常的女人结婚后,有了一个患血友病和Klinefelter综合症的儿子。说明他们两人的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型。
提示:在形成卵子的第二次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可发生不分开现象。
解:已知血友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
因儿子的遗传组成中的Y染色体来自父方。而X染色体来自母方,所以,血友病患儿的表型正常的母亲,一定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即XXh。
又因为,Klinefelter患者染色体组成是XXY,故该患儿是h基因纯合体,XhXhY。
可见,来自杂合体(表型正常)母亲的成对基因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不分离而成。
于是这一婚配及患儿的形成可图示如下:
9、植物Lychnis alba是雌雄异株。把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得到的F1代雌雄植株都是阔叶的,但F2雄性植株有两种类型——阔叶和窄叶,你怎样解释?哪一个性别是异配性别(XY),哪一个性别是同配性别?
解:因为F1都是阔叶,母本的阔叶对父本的窄叶是显性。如果雌株是异配性别(XY),而雄株是同配性别(XX)的话,就可以认为F1雌株半合子XY的X染色体来自同配性别XX的父亲,所以是窄叶。而F1雌株是阔叶,它们一定又从母亲那儿得到一条X染色体,这就是说,F1雌株大概是XX(同配性别),但对阔叶和窄叶基因来说他们是杂合体,而雄株是XY。F2的结果支持这一观点,即F2雄株有两种类型,他们是杂合的雌体的产物。F2雌株都是阔叶,因为他们的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来自F1-XY父亲,F1父亲在X染色体上只携带一个阔叶等位基因。
10、下面是患有肌营养不良个体的一个家系,是一个女人和两个不同的男人在两次分别的婚姻中产生的。你认为那种遗传方式最有可能。请写出家系中各成员的基因型。
解:这大概是由于X性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因为这个家系的女儿中没有一个有病,但女性I-2恰好一半的儿子有病,这女人很可能是杂合体。
11、(1)双亲都是色盲,他们能生出一个色觉正常的儿子吗?
(2)双亲都是色盲,他们能生出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儿吗?
(3)双亲色觉正常,他们能生出一个色盲的儿子吗?
(4)双亲色觉正常,他们能生出一个色盲的女儿吗?
解:(1)不能 (2)不能 (3)能 (4)不能
12、在黑腹果蝇中,有一截刚毛(bobbed bristles)基因存在于X和Y的同源区域,所以X和Y上都有这基因。这基因记作bb,它对野生型基因(+)为隐性。隐性纯合体的刚毛短而细。如有一截刚毛雌蝇(XbbXbb)与纯合体正常刚毛雄蝇(X+Y+)交配,问F1和F2的基因型和表型的比例如何?
解: P ♀ XbbXbb ′ X+Y+ ♂ ↓F1 ♀ XbbX+ ′ XbbY+ ♂ 野生型 ? 野生型 ↓F2 1/4XbbXbb :1/4XbbX+ :1/4XbbY+ :1/4X+Y+ 截刚毛♀ 野生型♀ 野生型♂ 野生型♂
13、火鸡卵有时能孤雌生殖。这有三个可能的机制:①卵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仍为二倍体;②卵核被极体授精;③卵核染色体加倍。你预期每一假设机制所产生的子代的性比如何?(假定雏鸡要能活下去,一个Z染色体是必须存在的。)
解:根据题意,将该雌鸡的卵母细胞三种可能的发育过程图示如下:
可见,当为机制(1)时,孤雌发育子代全部为雌性;机制(2)中,雌 :雄为4/5 :1/5; 机制(3)发育之予代全部为雄性。(注:这里所示1a,1b,2a,2b和3a,3b,都是随机发生。)
14、在小家鼠中,有一突变基因使尾巴弯曲。现在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
问: 这突变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表中6个杂交中,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各如何?
解:该突变基因是X连锁显性遗传。用T表示该突变基因,t表示正常基因,则6个杂交的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分别为:
(1): ♀XtXt ′ XTY♂ˉ1/2 XTXt 1/2 XtY 弯曲♀ 正常♂
(2): ♀XTXt ′ XtY♂ˉ1/4 XTXt 1/4 XtXt 1/4 XTY 1/4 XtY 弯曲♀ 正常♀ 弯曲♂ 正常♂
(3): ♀XTXT ′ XtY♂ˉ1/2 XTXt 1/2 XTY 弯曲♀ 弯曲♂
(4): ♀XtXt ′ XtY♂ˉ1/2 XtXt 1/2 XtY 正常♀ 正常♂
(5): ♀XTXT ′ XTY♂ˉ1/2 XTXT 1/2 XTY 弯曲♀ 弯曲♂
(6): ♀XTXt ′ XTY♂ˉ1/4 XTXT 1/4 XTXt 1/4 XTY 1/4 XtY 弯曲♀ 弯曲♀ 弯曲♂ 正常♂
第六章 染色体和连锁群
1、在番茄中,圆形(O)对长形(o)是显性,单一花序(S)对复状花序(s)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现有一杂交
得到下面4种植株:
圆形、单一花序(OS)23
长形、单一花序(oS)83
圆形、复状花序(Os)85
长形、复状花序(os)19
问O—s间的交换值是多少?
解:在这一杂交中,圆形、单一花序(OS)和长形、复状花序(os)为重组型,故O—s间的交换值为:
2、根据上一题求得的O—S间的交换值,你预期
杂交结果,下一代4种表型的比例如何?
解:
OS 0.1 Os 0.4 0.4 0.1
OS 0.1 OOSS 0.01 OOSs 0.04 OoSS 0.04 OoSs 0.01
Os 0.4 OOSs 0.04 0.16 OoSs 0.16 Ooss 0.04
0.4 OoSS 0.04 OoSs 0.16 0.16 0.04
0.1 OoSs 0.01 Ooss 0.04 0.04 0.01
O_S_ :O_ss :ooS_ :ooss = 51% :24% :24% :1%,
即4种表型的比例为:
圆形、单一花序(51%),
圆形、复状花序(24%),
长形、单一花序(24%),
长形、复状花序(1%)。
3、在家鸡中,白色由于隐性基因c与o的两者或任何一个处于纯合态有色要有两个显性基因C与O的同时存在,今有下列的交配:
♀CCoo白色 × ♂ccOO白色
↓
子一代有色
子一代用双隐性个体ccoo测交。做了很多这样的交配,得到的后代中,有色68只,白色204只。问o—c之间有连锁吗?如有连锁,交换值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上述交配:
♀ CCoo白色 ′ ccOO白色 ♂ ↓ 有色CcOo ′ ccoo白色 ↓ 有色C_O_ 白色(O_cc,ooC_,ccoo)
此为自由组合时双杂合个体之测交分离比。
可见,c—o间无连锁。 (若有连锁,交换值应为50%,即被测交之F1形成Co :cO :CO :co=1 :1 :1 :1的配子;如果这样,那么c与o在连锁图上相距很远,一般依该二基因是不能直接测出重组图距来的)。
4、双杂合体产生的配子比例可以用测交来估算。现有一交配如下:
问:(1)独立分配时,P=?
(2)完全连锁时,P=?
(3)有一定程度连锁时,p=?
解:题目有误,改为:
(1)独立分配时,P = 1/2;
(2)完全连锁时,P = 0;
(3)有一定程度连锁时,p = r/2,其中r为重组值。
5、在家鸡中,px和al是引起阵发性痉挛和白化的伴性隐性基因。今有一双因子杂种公鸡 与正常母鸡交配,孵出74只小鸡,其中16只是白化。假定小鸡有一半是雌的,没有一只早期死亡,而px与al之间的交换值是10%,那么在小鸡4周龄时,显出阵发性痉挛时,(1)在白化小鸡中有多少数目显出这种症状,(2)在非白化小鸡中有多少数目显出这种症状?
解:上述交配子代小鸡预期频率图示如下:
♀ ′ ♂ ? ˉ
ˉ 45% px Al 45% Px al 5% Px Al 5% px al
1/2 Px Al 22.5% 22.5% 2.5% 2.5%
1/2 W 22.5% 22.5% 2.5% 2.5%
在雄性小鸡中,由于从正常母鸡得到Px、A基因,既不显px,也不显al;只有雌性小鸡中有可能显px或al性状。很据上述频率可得:
在白化小鸡中显阵发痉挛性状者为:
在非白化小鸡中显阵发痉挛性状者为:
6、因为px是致死的,所以这基因只能通过公鸡传递。上题的雄性小鸡既不显示px,也不显示al,因为它们从正常母鸡得到Px、Al基因。问多少雄性小鸡带有px?多少雄性小鸡带有al?
解:根据上题的图示可知,有45%的雄性小鸡带有px,45%的雄性小鸡带有al,5%的雄性小鸡同时带有px和al。
7、在果蝇中,有一品系对三个常染色体隐性基因a、b和c是纯合的,但不一定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品系对显性野生型等位基因A、B、C是纯合体,把这两品系交配,用F1雌蝇与隐性纯合雄蝇亲本回交,观察到下列结果:
表型 数目
a b c 211
ABC 209
a B c 212
AbC 208
(1)问这三个基因中哪两个是连锁的?
(2)连锁基因间重组值是多少?
解:(a)、F1雌性杂合子的ABC来自一个亲本,而abc来自另一个亲本。在此基础上,观察亲本表型组合是保持(如A-B,a-b),还是改变(A-b,a-B),对回交子代进行分类,看它们对每一对基因分别属于亲本型还是重组型。
回交子代表型
基因对 亲本型 重组型
A-B
A-C ¤
B-C
这些数据说明:A-B和B-C之间是自由组合的,但基因A和C是紧密连锁的,所以没有重组发生。
上述实验可图示如下:
P ↓F1 ♀ ♂ ↓B1 , , ,
(b)、0%。
8、在番茄中,基因O(oblate = flattened fruit),p(peach = hairyfruit)和S(compound inflorescence)是在第二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F1,用对这三个基因是纯合的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1)这三个基因在第二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
(2)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3)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
(4)并发系数是多少?
解:对这三对基因杂合的个体产生8种类型配子,说明在两个连锁间区各有单交换发生,同时也有双交换出现。由于每交换只发生在四线体的2条中,所以,互换率<50%,于是,各型配子中,亲本类型最多,++s和op+一组即是;而双交换是两个单交换同时发生,所以最少,+p+,o+s一组即是。在双交换中,只有位于中间的基因互换,所以前两组比较推知基因o在中间。于是:
三基因的顺序应是pos。
而二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 po+/po+和++s/++s
两个间区的重组值是;
因此,这三个基因的连锁图为:
P 21 o 14 s ?+??????????+???????+?
9、下面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的隐性基因连锁图,并注明了重组频率。
如果并发率是60%,在αβγ/+++×αβγ/αβγ杂交的1000个子代中预期表型频率是多少?
解:因为
所以,实际双交换率 = 并发系数 ′ 理论双交换率。
依此,上述交配的子代顶期频率可图示如下:
abg/+++ ′ abg/abg? ˉ 表 型 个体数
ˉ abg
1/2 (10%)2(60%) +b+ 0.3% +b+/abg +b+ 3
0.3% a+g 0.3% a+g/abg a+g 3
(5% - 0.3%) +bg 4.7% +bg/abg +bg 47
4.7% a++ 4.7% a++/abg a++ 47
4.7% ab+ 4.7% ab+/abg ab+ 47
4.7% ++g 4.7% ++g/abg ++g 47
40.3% abg 40.3% abg/abg abg 403
40.3% +++ 40.3% +++/abg +++ 403
10、如做一个实验,得到重组率为25%,请用Haldane作图函数,求校正后图距。如得到的重组率为5%,求校正后的图距。
请根据上面的重组率与校正后图距的关系,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作图函数校正,并说明为什么?
11、突变基因a是杂合的链孢霉所形成的子囊,现把子囊中的孢子排列顺序和各种子囊数目写在第208页下面(见下表),请计算突变基因a与着丝粒间的图距。
解:分析表列子囊得知:后面4类型子囊是由于突变基因与其等位的野生型基因(+)发生交换,而使它们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分离(M2)。然而它们属于同一类型,各自子囊孢子的排列顺序不同,是由于着丝粒的不同取向形成的。
因此,突变基因a与着丝粒间的交换值是:
也就是说,突变基因a与着丝粒间的图距是4个遗传单位。
12、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两次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既然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时减数,为什么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有时可以在第二次分裂时分离呢?
提示:参考图6-21。
解:同源染色体的异质等位基因有可能通过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互换位置,是姊妹染色单体异质化。只有到细胞第二次分裂,姊妹染色单体分离时,这对异质基因才能分离。
13、设第一次交换发生在非姊妹染色单体2—3间,如第二次交换可发生在任意两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机会相等,请画出四种可能的双交换,并分别写出子囊的基因型。
解:
14、根据表6-5的资料,计算重组值,得到
·—nic 5.05%
nic—ade 5.20%
·—ade 9.30%
为什么5.05%+5.20%>9.30%呢?因为·—ade间的重组值低估了。我们看下表:(见第210页)。这儿, ,是低估的重组值。把这低估的数值加上去,就完全符合了。
202+208≠372
请在表中空白处填上数字。
解:下面是(2)~(7)的四分孢子的起源图,各图的右边列出了子囊中孢子对的基因型及其排列方式:
根据上面的图式和孢子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得到:(有一个判断基因与着丝点之间有没有发生交换的简单办法:在右边的子囊中,每次只看一个基因位点,从上到下,每两个基因为一组,如果每组内的基因符号相同,则说明该位点与着丝点之间没发生交换;如果每组内的基因符号不相同,则说明该位点与着丝点之间发生了交换。)
表: 间的重组值怎样被低估的?
子囊型 每一子囊中的重组型染色单体数 子囊数 在所有子囊中的重组型染色单体数
234567 002222 422042 020222 19059015 0010180210 4180100410 01800180210
202 + 208 1 372
15、你如何辨别果蝇中同一染色体上相距很远的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分配的基因?
解:假设这两个位点分别为A-a,B-b,在AB/AB ′ ab/ab杂交的F1代中选雄性个体与ab/ab测交,如果测交后代只有两种类型,说明AB连锁,如果有四种类型,说明为独立分配。图示如下:
(1)连锁:
P ↓F1 ♂ ♀ ↓雄果蝇不交换B1 1/2 ,1/2
()不连锁:
P ↓F1 ♂ ♀ ↓雄果蝇不交换B1 1/4 ,1/4 ,1/4 ,1/4
16、雌果蝇X染色体的遗传组成是
有一隐性致死基因l位于上面一个X染色体的某处,但不知其确切位置。经杂交后,统计此雌蝇产下的1000个雄性子代,其表型如下:
为简易起见,不考虑多次交换,而且已经知道所给的基因顺序是正确的。请写出这些基因间的距离以及致死基因l的位置。
解:(1)假定致死基因l在a的左边,则后代雄蝇中应有“+ + + + + +”个体,实际上没有,故l不 在a的左边,如下图:
(2)假定致死基因l在a和b之间,则后代雄蝇中应有“a + + + + + +”个体,实际上也没有,故l不在a和b之间,如下图:
依此类推。
最后答案是:
第七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
7.一个基因型为a+b+c+d+e+并对链霉素敏感的E.coliHfr菌株与基因型为a-b-c-d-e-并对链霉素耐性的F-菌株接合,30分钟后,用链霉素处理,然后从成活的受体中选出e+型的原养型,发现它们的其它野生型(+)基因频率如下:a+70%,b+-,c+85%,d+10%。问a,b,c,d四个基因与供体染色体起点(最先进入F-受体之点)相对位置如何?
解:根据中断杂交原理,就一对接合个体而言,某基因自供体进入受体的时间,决定于该基因同原点的距离。因此,就整个接合群体而论,在特定时间内,重组个体的频率反映着相应基因与原点的距离。
报据题目给定的数据,a、b、c、d与供体染色体的距离应该是:
是:
8.为了能在接合后检出重组子,必须要有一个可供选择用的供体标记基因,这样可以认出重组子。另一方面,在选择重组子的时候,为了不选择供体细胞本身,必须防止供体菌株的继续存在,换句话说,供体菌株也应带有一个特殊的标记,能使它自己不被选择。例如供体菌株是链霉素敏感的,这样当结合体(conjugants)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时,供体菌株就被杀死了。现在要问:如果一个Hfr菌株是链霉素敏感的,你认为这个基因应位于染色体的那一端为好,是在起始端还是在末端?
解:在起始端
9.有一个环境条件能使T偶数噬菌体(T-even phages)吸附到寄主细胞上,这个环境条件就是色氨酸的存在。这种噬菌体称为色氨酸需要型(C)。然而某些噬菌体突变成色氨酸非依赖型(C+)。有趣的是,当用C和C+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将近一半的色氨酸非依赖型子代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表现为基因型C。你如何解释这个发现?
解:
首先,这不可能是回复突变,因为这里的频率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