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大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19-05-28


2016年南大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关注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真题解析】D  “谁的知识最”是由阿普尔提出,是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2.下列说法中有悖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是()  A.家庭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  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垄断  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结束时开始  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真题解析】C   就终身教育的特定含义来看,它既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学校教育的简单延 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从正规学校结束时开始,正规教育也是属于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3.赞可夫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所依据的是()  A.最近发展区B.隐性知识C.先行组织者策略D.支架式教学  【真题解析】A  赞科夫赞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实验的理论基础,提出教学教育和发展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造”,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的问题上倾向于()  A.遗传决定论B.成熟论C.外铄论D.内外因相互作用论  【真题解析】D  这句话是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说的。由于教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影响年轻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因此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重视内在的也重视外在的。
  5.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C.教育为人民服务D.教育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真题解析】A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方针。
  6.双轨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性的,另一轨是职业性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上而下的  B.两轨均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下而上的  C.学术性一轨是自上而下,职业性一轨是自下而上  D.学术性一轨是自下而上,职业性一轨是自上而下  【真题解析】C  双轨学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系统;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初等职业学校系统。这两轨差异很大,而且既不相通,也不相接,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这样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例如原来的西欧学制。
  7.教育界尝试的综合课程加强学科之间以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课程综合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为  A.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B.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  C.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  【真题解析】D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根据综合程度,可以把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8.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原则有()  A.动机原则结构原则  B.高速度高难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C.直观性量力巩固性  D.及时反馈小步子自定步调及时反馈原则  【真题解析】A  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中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B选项是赞可夫提出的,C选项是我们教学中的教学基本原则,D选项是斯金纳提出的。
  9.学生出现下列那种情形,教师可以考虑采用惩罚来教育  A.认知错误B.明知故犯C.作业错误D.情绪失控  【真题解析】B  学生犯了错误还是我行我素即“明知故犯”,老师怎么跟他进行正面教育都无济于事,甚至他还影响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柔肠有时则变为侠骨。尽量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强制措施刺痛其内心,使其悔悟警戒。
  10.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过程作文教学法”根据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该教师用的是()  A.学科教学法B.教育情景C.课程知识D.关于学生的知识  【真题解析】B   美国学者舒尔曼提出了以学科教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框架: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 知识其他课程的知识。其中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是强调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应用,题干中的“过程作文教学法”就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
  11.体谅模式创立者围绕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人际与社会交往问题,编制了一套《生命线》情境教材,发展青少年人际技能,它包含三部分  A.敏感性证明规则你怎么办  B.敏感性证明规则你期望什么  C.敏感性你期望什么你怎么办  D.证明规则你期望什么你怎么办  【真题解析】A   麦克费尔等人编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丛书》。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 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含《敏感性》《后果》《观点》三个单元;第二部分:《证明规则》《规则与个体》《你期望什么?》 《你认为我是谁?》;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生日》《幽闭》《悲剧》等。
  12.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种要求属于教育目的层级中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真题解析】C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品德发展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 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课程目标是关于某一学习领域的目标。体感中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要求实际上是语文这 一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
  13.有学者强调,教育要根据一个民族固有的特征来定,这种观点体现了()  A.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B.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C.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D.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真题解析】C。  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一定社会民族长期形成的共通的语言知识价值信仰习俗及其成员的行为范式生活样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
  14.在文献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学校中,与乐教最为相关的是()  A.庠B.成均C.序D.泮宫  【真题解析】B  “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
  15.“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一学习过程论述出自()  A.《论语》B.《墨子》C.《孟子》D.《荀子》  【真题解析】D  荀子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即君子的学习,进入到耳朵,明通在心,灌注在全身,表现在行动上。“入乎耳”指的是“闻见”,“著乎心”指的是“知”,“布乎四体”指的是“行”,“行乎动静”指的是贯通到全身,并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来。
  16.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鸿儒,其有别于儒生通人的显著特征是()  A.博贤古今B.讲注章句C.兴论立说D.上书  【真题解析】C  鸿儒为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有自己的见解。其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够“静思著文,连结篇章”,“兴论立说”。
  17.下列唐代中央官学中,入学年龄限制最为宽松的是()  A.国子学B.太学C.四门学D.广文馆  【真题解析】D  国子学太学馆四门馆广文馆律馆书馆算馆都属国子监管理。一般限年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18岁以上,25岁以下。唯广文生不受年龄限制。
  18.北宋“熙宁兴学”强调实用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是编写和颁布《三经经义》,所谓三经,包含《诗》《书》和()  A.《礼仪》B.《周礼》C.《礼记》D.《大戴礼记》  【真题解析】B  《三经经义》包含三部经书:《诗经》《尚书》《周礼》。
  19.中国近代科举考试改革过程中,清政府正式提出设立“经济特科”是在()  A.太平天国B.洋务运动C.百日维新D.清末新政  【真题解析】C  百日维新期间,改革科举制的措施:废八股改设经济特科。
  20.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  C.德国国退回的部分赔偿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  【真题解析】B  清华学堂为清末新政时期留美的预备学校,其经费主要来源于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的中国付给各国战争赔款,称“庚子赔款”。其中美国决定从1908年开始,将美国所得白银,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教育的经费。
  21.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有别于其它派别的主张()  A.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报酬  B.工学并立  C.社会工读  D.知识青年与工农打成一片,创造“真正人的生活”  【真题解析】D  以李大钊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提倡并实行工读,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工读问题,同时也支持青年学生的工读互助实验,尤其是号召知识青年到工农中去,“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22.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  A.使动手的去读书B.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C.联络沟通各界D.为个人谋生  【真题解析】B  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23.1938年3月,毛泽东为抗大提写办学方针,放在教育工作首位的是  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B.坚持不懈的抗战信念  C.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D.正确的战略方针  【真题解析】A  1938年3月,毛泽东为抗大提写办学方针:“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24.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智者派对古希腊做出了主要贡献是  A.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B.确立了“七艺”教育体系  C.形成了自由发展的教育理想体系  D.提出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则  【真题解析】A  智者授徒讲学,以钱财而不以门第作为唯一条件,不仅推动了文化传播,而且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社会流动,本题选A。
  25.相对于古希腊的教育思想而言,以昆体良为代表的古罗马教育思想更具有  A.理想主义B.相对主义C.思辨性D.空想性  【真题解析】C  相对于古希腊的教育思想而言,古罗马教育思想更具有思辨性。
  2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本取向。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  A.教育目标侧重个性发展  B.重视古典人文学科  C.教育偏重上层子弟  D.关注现实生活  【真题解析】A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本取向。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
  27.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消极教育”是指  A.教育作用有限  B.教育在等待儿童的成长  C.教育对儿童发展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D.教育要遵循儿童本性,防范外界不良影响  【真题解析】D   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结果只会破坏自 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教师的作用只是要防范不良环境的影响,是消极的,不是积极的,因而他常提及到“消极教育”。
  28.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包括“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其中必要的目的是指  A.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  B.与儿童奠定必要的文化知识基础有关的目的  C.与儿童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道德观念的目的  D.与儿童形成经验思辨审美社会宗教等与兴趣有关的目的  【真题解析】C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可以区分为两种,即所谓的“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 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都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即道德之中。具体言之,教育 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29.福禄培尔重视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他将游戏看作是  A.儿童的外部肢体活动  B.儿童创造性自我活动的表现  C.对儿童实施基础教育的最佳形式  D.促进儿童身体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手段  【真题解析】B  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自动性。自我活动帮助个体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因此重视儿童的亲身观察,并把游戏看作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即游戏是儿童创造性自我活动的表现。
  30.美国公立初等教育在19世纪上半叶发展与进步的主要体现是  A.进步教育运动的开展  B.地方教育强制入学制度的确立  C.“回归教育”与“生计教育”运动的开展  D.赫尔巴特教学法在小学教育中的推广  【真题解析】B  美国建国后没有对教育管理体制作出任何规定,公立初等教育在19世纪上半叶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分权制的确立,即地方教育强制入学制度的确立。
  31.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创办新式大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借鉴外国经验,其学习和借鉴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真题解析】D  明治维新的开展肇始于美国对日本的入侵,其迫使日本向西方学习和借鉴先进科技和文化。
  32.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而发生明显转向,具体表现为  A.从中等教育转向初等教育  B.从重视集体教学到重视个别教学  C.从教育理论研究转向学校实验研究  D.从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转向重视教育的社会职能  【真题解析】D  经济大萧条使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重心逐步从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此前强调儿童中心和个人的自由发展,此后更加意识到学校的社会职能。
  33.20世纪前期法国“新大学同志会”为实现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而推行的教育改革运动是  A.新学校运动B.统一学校运动C.公立学校运动D.大学推广  【真题解析】B  1919年,法国出现了一个激进的,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组织——新大学同志会,主张建立统一学校,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他们认为,统一学校主要解决两个问题: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
  3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勤奋感B.自主性C.自我同一性D.亲密感  【真题解析】C  在埃里克森看来中学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
  35.丽丽是个含羞的女孩儿,正在准备参加演讲比赛,如果她是内控的,她会将演讲比赛的成功归因于()  A.自己具备这个能力B.认真的准备C.运气好D.任务简单  【真题解析】B  首先内控的人会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由于丽丽是个含羞的女孩儿,所以它会把成功归因于可控部分,即认真的准备。
  36.某学生花20分钟学习一首短诗,为防止遗忘,他又继续学习了10分钟,这种学习属于  A.适度学习B.过度学习C.掌握学习D.意义学习  【真题解析】B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的记忆。实验证明150%的学习效果最佳。由题目中的“为防止遗忘”可以看出他已经掌握,又使用50%时间用来复习,属于过度学习。
  37.某学生在体操技能训练中表现为,整体动作趋向于协调连贯,多余的动作有所减少,视觉控制让位与动觉控制,但动作技能尚未达到自动化,该学生的体操技能属于什么阶段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熟练D.操作整合  【真题解析】D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通过整合,一方面动作水平得以提高,动作结构趋于合 理协调,动作的初步概括化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员对动作的有效控制逐步增强。但是还未达到自动化熟练的阶段。操作模仿阶段的错误相对比较多。
  38.学生采用画图表或列提纲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这种属于  A.资源管理策略B.元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真题解析】D  编码与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它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另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39.以下教育科学定性研究特征的过程训练中,不正确的是  A.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  B.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  C.更加关注研究过程,不关注结果  D.资料搜集与呈现通才采用文字或图片  【真题解析】A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 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此类研究多描述和说理,阐发个人观点,客观性和普遍性都比较差,不能适应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研究的 需要。A选项的演绎是与归纳相对的。
  40.为了探讨家庭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某学说提出了“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的研究假设,这种假设属于  A.方向性假设?B.非方向性假设?C.解释性假设?D.预测性假设  【真题解析】B  按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前者指出相关和差异的特点,如女生的音乐智力比男生强,男生的推理能力比女生强,等等。而后者只简单地指出相关或差异。推理能力存在性别差异(与性别有关)。
  41.如果抽样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和变化,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研究者应该避免采用的取样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政群随机抽样  【真题解析】B  系统随机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察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顺序抽取对象。其缺点是样本总体存在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下,误差比较大。因此,本题选B
  42.从理论上讲,具有最佳区分度的试题难度是  A.1B.0.75C.0.50D.0.25  【真题解析】C  区分度越接近1越好,0.4以上优良,难度在0.4—0.7之间最佳,综合选C。
  43.根据伦理原则,不能用以检验“体罚会导致儿童反社会行为”这一假设的研究方法是  A.经验总结法B.教育访谈法  C.教育实验法D.教育问卷法  【真题解析】C  伦理原则要求研究不能伤害参与者的身心,所以,教育实验法不符合。
  44.真实验和准实验最大的区别在于  A.自变量个数不同  B.因变量测评方式不同  C.无关变量个数不同  D.无关变量的控制程度不同  【真题解析】D  真实验比准实验对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有比较严格的控制,即它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
  45.某初中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其中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最高的学科是  A.语文793B.数学852C.英语904D.物理755  【真题解析】B  标准差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小,说明组内个体离散程度越小,也就说个体与平均数的差异越小,也就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高。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
  46.因材施教有悖教育公平。  【真题解析】  错误。  教育公平是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的公平和教育过程的公平以及教育结果的公平。主要是指在教育中,要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权利,在最后教育结果的获得上享有平等的机会。这是我们目前教育力求达到的。   但具体到教育过程中,教育公平不是平均主义,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 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因此我们在实施教育公平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培养不同的人才,特别要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材施教就是让每个人都接受 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人尽其才,就是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成功,结合本人是特点,发挥其最大才能。其实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每个人能通过教育获得自身最大的 发展。  因此,因材施教有悖教育公平的观点是错误的。相反,教育公平的实现有赖于因材施教
  47.《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真题解析】  错误。  《学记》中的“教学相长”是作为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提出的,其本意并非指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相互促进,而是仅指教师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  后人在注释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作了引申,将其视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双方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  因此,教学相长有本意和引申义之分。题目所指为引申义,并非本意。
  48.合作学习是一种合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学习方式。  【真题解析】  正确。  所谓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而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儿童的分组会有能力比较好的,能力相对比较弱的,能力相对比较好的,就给能力比较弱的提供支架。符合维果斯基的思想。  所以上述观点正确。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列举三种利用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特点的有效措施。  【真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是指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1)因材施教:对于智力超常的儿童,要给予及时的发现和指导,教育要跟上他们的发展;对于晚熟者,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并充满信心,为他们以后 的发展打好基础;对于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特长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培养和训练;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针对其特点采用不同 的方法。  (2)弹性教学内容:根据目前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从而适应目前学生的水平。  (3)能力分组或组织兴趣小组教学:将能力或兴趣相似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可以保证教学内容适合每一个学生。
  50.简述目标分类学对泰勒课程编制原理的发展。  【真题解析】  泰勒原理中最大的贡献在于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它指出了目标制定课程内容安排教学组织方式与结果评价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都是以目标为中心的。在他看来,目标不仅仅是对学生应该如何行为的方式的陈述,用最精确的方式陈述目标,也是为了更清楚地告诉我们课程与教学成功与否。但是泰勒并未清楚地告知如何更加客观得去衡量行为方式。  布鲁姆通过教育目标分类对其进行了细化。   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制定教育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 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目标=行为=评价技术测验问题。第二,教育目标是有层次性的。他们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 按序排列,后一类目标建立在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属于A式的行为形成一类,属于AB式的行为形成另一类,而属于ABC式的行为又可 以形成一类。第三,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布卢姆等认为,不论哪门学科,不论哪一年级,都可以把教育目标公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 内容。他们已作了成功的尝试,制定了十几门学科的教育目标。  这些都是布卢姆对泰特做出的补充。  本道题考察的是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特点有哪些,需要考生进行思考。
  51.简述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教育举措。  【真题解析】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发生,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至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从“抗战建国”的基本 国策出发,确立了“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指导方针,并通过制定一系列教育政策和应急措施,力求使战时教育体制得以正常运转: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 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同时还规定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规定了战时教育的九大方针和十七项要求。具体各级教育实施方案有:  (1)初等教育方面:   国民政府提出“抗战建国”,把义务教育与民众教育合流,实施国民教育制度,初等教育在时局动荡中仍能维持一定的发展。1940年4月,教育部制定《国民 教育实施纲领》,规定:县政府设立教育科,主管全县的国民教育,在乡镇设立中心学校,以保为单位设立国民学校;国民教育分为义务教育和民众补习教育,乡 镇保所立学校场设“小学部”和“民教部”;用5年时间分三个阶段达到普及国民教育的目的。  小学课程方面,在1932年公布的《小学课程标准》中统一规定为: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等10科。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订,在部分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分合上屡有变化。  (二)中等教育方面  基于“抗战建国”方针,对中学教育采取了一些调整措施。如:由于沦陷区学校师生流亡到大后方者日益增多,国民政府设立国立中学予以安置等,保证了中等教育的发展。  (三)高等教育方面   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对高等教育采取了应变措施。一方面加强了对高校的统一管理和范围调整,另一方面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沿海地区不少著名大 学西迁。一方面,一些原有的大学经过合并组合。比如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沙,迁入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国立 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往陕西汉中,成立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另一方面,在西南西北新设和改制一些大学,比如新设的江西中正大学贵州大学等,有 由省立改为国立的云南大学广西大学等,由私立改国立的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  1947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曾达到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点。然而,由于国民政府挑起内战,面对巨额的军费开支,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以至崩溃,高等教育已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走到了尽头。  本题结合的是国家的热点问题,选取抗日战争时期这一背景,因今年为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又因今年习近平主席与马英九会晤,抗日战争时期正直国共第二次合作,故对中国教育史统考的复习,以后除了要注意教育热点也要关注国家的重大事件。
  52.简述学习动机的目标定向理论。  【真题解析】成就目标理论是由德维克(Dweck)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一种成就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学业目标取向可以分为两类: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  (1)两类成就目标定向:掌握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  掌握目标定向,也称学习目标定向任务卷入目标定向。掌握目标定向意在获取知识,增加能力,倾向内部动机激发,通过成绩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相信努力导致成功,表现为一种进取取向。  成绩目标定向,也称自我卷入目标定向。成绩目标定向者靠外部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将学习视为通过成绩在他人面前展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手段,并极力回避可能导致失败或表现出能力不足的情境,表现为一种无助取向。  (2)不同目标定向的原因:两种不同的能力内隐观  掌握目标定向的儿童持能力增长观,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努力和经验是可以提高的;成绩定向的儿童持能力实体观,认为能力是成功的原因,且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有些个体甚至将高努力视为低能力的象征。  (3)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目标定向是导致学习策略变化的因素之一。掌握目标定向的个体,其学习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能力技能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困 难看作挑战,有助于深加工策略的使用,拥有更多的自我描述;成绩定向的个体把学习看成一种工具和手段,将困难看作失败的征兆,采用表面加工策略,对自己较 多地进行消极描述。  (4)应用  在强调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今天,成就目标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在教育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 的学习目标,并使学生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动机模式,同时应减少在学习环境中的社会比较,提高学生在自我参照标准上的评价,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所付出的努力大 小和策略的运用上,集中于掌握知识本身,以达到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53.简述问卷调查中封闭式题目答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真题解析】  (1)答案要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2)要根据研究需要来确定变量测量层次。不同测量层次的变量具有不同的性质,而且高层次的变量可以转化成低层次的变量来使用;  (3)不能穷尽时,加上“其他”选项。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1:我们真的需要学校吗?不是指教育,而是指强调上学:六节课一天,一周五天,一年九个月,十二年,这个死规矩是否真有必要?如果真有必要,原因何 在?不要以阅读写作算术来搪塞,因为有两百万“在家上学的学生”对这种老生常谈早已置之不理,如果真不算数,有一大批美国名人,从来没有像我们的孩子 这样,受过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修理,仍然出类拔萃独领风骚。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林肯,没错,的确有人教过他们,可他们绝不是学 校制度的产品,其中没有一个人曾经中学毕业。在大部分美国史中,孩子一般不上中学,可是没上过学的人称为海军上将,如结拉格特;成为发明家,如爱迪生,成 为工业巨匠,如洛克菲勒;成为作家,如梅尔维尔马克吐温;甚至成为学者,如玛格丽特米德。  材料2: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莫格利斯认为学校教育 具有以下六种功能:①调节作用。学校应该建立固定的反射的服从权威的习惯,这要求完全摒除批评性的判断。有人主张学校应该教授有趣有用的内容,这当然 不会采纳。因为,只有让学生做无聊愚蠢的事情,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具有条件反射式的服从。②整合作用。或许也可称为协调作用,因为它的目的在于使儿童彼 此相像。协调一致的人是可以预期,因而容易控制。③分析和指导作用。学校意味着测定学生的社会角色,通过统计数字及事件以达到这个目的。④分拣的作用。一 旦社会角色被分析出来,孩子们就会被分类,按照他们对社会机器的价格而加以训练。⑤选拔的作用。这与人的选择无关,而是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所得的物竞天 择。总之,这意味着有意识的改良物种。⑥预备教育的作用。以在轰炸你各种规则限制的社会体系需要一个精心管理集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一部分儿童被传 授如何管理这个社会的意识,控制一群被故意愚化的拔去爪牙的民众。如此这般,政府不会遇到挑战,而公司永远不缺乏听话的劳动力。  (根据约翰·泰勒·盖托著汪小英译《上学有用么》改编)  (1)结合材料1,分析学校教育日趋制度化带来的影响。  (2)材料2所说的六种学校教育功能中,哪些属于负功能?哪些属于隐性功能?这些功能必然存在么?请举例说明。  (3)针对材料1,材料2所反映的问题,现代教育制度应作哪些改进?
  【真题解析】   (1)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 人的活动。学校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和个体的社会化,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地位。目前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全国各地出现了 “在家上学”现象。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对当前日益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的不满的表达。学校教育的弊端也暴露出来。  ①教育空间的封闭性。孩子被封闭在一个学校,甚至被封闭在小小的教室里,使得学生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脱节。  ②教育目标的狭隘性。在应试教育下,我学校的课程设置,往往集中在升学科目上,集中在考试科目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  ③教育评价的机械性。制度化学校教育下更加重视的是教育评价的同质性的选拔性功能,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学校教育应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2)负向功能是“损害性”功能,指阻碍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材料中所说的六种功能对于个体来讲,都是负向功能,不论是调节整合分析和指导分拣选拔和预备教育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儿童的个体发展。  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这些功能目前在现代教育中必然存在。  比如:目前教育制度中,依然分出重点与非重点中学,这样选拔功能就已然存在,老师,家长会竭尽权利把学生送至重点学校,同时让学生也感觉在重点学校的优势性来源于自己比其他学生强。而非对知识的渴望。  还有各个学校性质的划分,职业学校普通教育的分离,就已经为学生的将来生活做出决定,让他适应之后的一共学习抑或工作。为政府和公司培养听话的人  (3)现在教育制度的改革:  非制度化的过程,因为过于严密的制度化管理,使教育体系缺乏弹性和灵活性,排斥教育活动中人的个性和自主性。  开放性:不能再通过其内部标准而选择教育对象将一部分人排除在学校之外;学生在学龄期过着与世隔绝的学校生活,学校成了“教育的孤岛”。应该吸纳所有学生,让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平等性,人们应该摒弃学校享有独尊地位,只有接受学校教育才算受教育,学校教育演变成一种社会仪式身份象征,正规学校的毕业证成为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我们应该持有所有的教育都是一致的,而非有所区别  终身性:学校教育是一次性完成的(有学习年限的规定),主要服务于儿童和青少年,青少年进入社会就终止了个体的学校教育。所以应该树立终身教育观
  55.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相继颁布实施了《国家学术委员会大纲》和《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试述评有关系统知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规定及其实施后果。
  【真题解析】   1921年~1925年间苏联国家学术委员会的科学教育组编制并正式公布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统称综合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大纲)。这个大纲不 同于以往的各种大纲,它完全取消学科界限,将制定要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来排列,而以劳动为中心。新大纲力图打破学 科界限,加强教学内容同生活的联系,其出发点是好的,但破坏了各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削弱了学习中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的读写算能力的训练。   在实施综合教学大纲的同时,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开始采用所谓劳动的教学法,即在自然环境中,在劳动和其它活动中进行教学。综合教学大纲的编者解释 说,学生的基本知识不是通过课堂教学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地学习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来获得,而是在完成计划作业时顺便获得的。因此,他们主张废除教科书,广泛 推行“工作手册”“活页课本”和“杂志课本”,等等。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室制(即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等。   1929年开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其工业发展的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对国民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求。然而,当时苏联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由于长期以来错误思想的干扰,导致中学毕业生量少质量差,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很不协调。于是1931年开 始,掀起了一场新的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浪潮。  1931年9月5日,苏联颁布了《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该《决定》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 校的基本任务教学方法干部中小学的物质基础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改进措施,建议立刻组织对教学大纲进行科学研究,保证在教学 大纲中有范围精确的各种系统知识;要求在学校中采取有助于培养主动的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参加者的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纠正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的学校教学上的问题,成为20世纪30年代改革普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加快了苏联教育 的发展。该决定对于克服苏联普通学校工作中存在的缺点,进一步改进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使之更加适合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而且改变了学生和教师醉心于参加工人和集体农民的一般劳动而忽视学校教育工作的错误倾向。但是,在实际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又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知 识教育,结果导致学生工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忽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同时,没有深入研究儿童年龄和个性特点的必要性,一致在贯彻《决定》的过程中不敢把对 儿童的研究提到应有的地位,又产生了忽视儿童研究的缺点,对苏联教育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总之,这一时期在《决定》的影响下,对于前 一时期教育中存在的过于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过于注重活动的形式等弊端进行了反思,并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这一时期 的教学实践对于苏联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基本决定了次后二十多年间的苏联教育基调。  【对照】强化班讲义外国教育史部分第三章外国现代教育(六)苏联教育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56.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做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某学校规定:今后每次考试都将根据前次考试成绩给全年级学生安排考场。成绩前50名的学生在第一考场,51-100名的学生在第二考场,依次类推。  (1)这种做法试图通过影响哪种心理需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试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的角度对这种做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真题解析】  (1)学校的这种做法是通过影响学生的求取成功和避免失败的需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M”代表学习动机,“L”代表学习行为,“E”代表学习效果,“+”表示好或积极,“—”表示坏或消极。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  正向一致负向一致正向不一致负向不一致  M+——+  L+—+—  E+—+—   从表中得知,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致的情况: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也好,则学习效果好(正向一致);相反,则负向一致。不一致的情 况: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学习行为不好,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是负向的不一致;相反,学习动机不强,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好,这 是正向的不一致。  (3)由第2题可以得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学习动机存在 一个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而且,学习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这种关系因学习者的个性课题性质课题材料难易程度等因素而异。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从事比 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在本例中,学校只是单方面从自己的 想法入手,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真实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学生的动机处于较为适中的水平,那么就会有比较好的学习成绩,但如果此时学生因为这件事情产生过高的 学习动机,就会伴随焦虑,不利于学习成绩。所以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进行一刀切。
  Ⅱ小学语文教师王老师酷爱传统文化。他在识字教学中感觉到,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于是他计划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申报课题,在学校科研顾问黄教授帮助下,开展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请按要求答题。  (1)试为该课题设计一个课题名称。  (2)请为该课题设计文献检索的主题和文献综述的基本框架。  (3)该课题的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是什么。  (4)请按照凯米斯程序,说明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具体要求。
  【真题解析】  (1)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  (2)主题:繁体字识字教学  基本框架:  (一)绪论  (二)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  (三)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当前研究状况与评价  (四)借助繁体字改善学生识字教学的趋势展望  (五)研究改进建议  (六)参考文献  (3)研究主体:王老师和科研顾问黄教授;  研究对象: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  研究样本:王老师班中的学生  (4)凯米斯提出行动研究的过程为: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在计划的阶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  首先要对问题本身进行确认,要尽可能地明确这个问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王老师在明确如何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这一问题时,需要明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对问题做了界定与分析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总体的计划。总体的计划一般应该包含以下的一些内容:计划实施后预期达到的 目标对课堂教学改变的因素行动步骤与时间安排本研究涉及到的人。王老师提出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 是指的什么,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进行具体安排,明确参与这项研究的人员。  行动阶段:把计划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在行动研究中有如下要求:一方面教师应当尽量严格地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实践,而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因素的变化,能够保证行动研究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适当的弹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  观察阶段: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以便及时地对计划实施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最终对本研究过程作出比较全面深透的分析。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实条件,除了王老师提到的文献研究,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还有;观察访谈与问卷个人资料收集与记录。   反思阶段:反思在行动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在反思这个环节中,行动研究者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整理和描述工作,即 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归纳整理,描述出本螺旋循环圈的过程和结果,勾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案例;二是评价和解释 工作,对行动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不一致的症节,从而形成是否需要修正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的判 断与构想,提出怎样修正,怎样实施下一步行动的建议。考研高分咨询:胡老师xxx121_wzm

相关话题/教育 真题 课程 知识 社会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9年湘潭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复试笔试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20】四书五经,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信息茧房,新文化运动二论述题坚持文化自信的意义【15】谈谈对西方希腊文化或者圣经文化的理解【15】三以和为主题,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5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5南京大学教育学考研答案与真题解析
    2015南京大学教育学考研答案与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  【真题解析】B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时期的教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年湘潭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复试笔试真题回忆
    简答题松体郊寒岛瘦诚斋体马致远在曲方面的成就论述题60分李渔的戏剧理论及成就南宋词雅化的具体表现比较三国演义与红楼梦人物塑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复试笔试真题回忆
    一概念1.区域2.区位论3.区位商4.中国制造20255.产业空心轮6.区域创新体系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区域产业解耦股演讲的一般规律3.简述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异同4.简述梯度发展理论和产业转移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谈谈你对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年湘潭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笔试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1.新写实小说2.《野草》3.创造社4.曹禺的《原野》二.论述题1.寻找文学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贡献2.乡土文学的发展历程;很多人认为乡土文学面临消亡,结合当代文学作品对乡土文学未来的发展进行评批。三.诗歌赏析两首现代诗任选一首赏析,不低于1500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云南大学文博综合初试真题回忆
    一选择题40分1.忘了2.西汉时期的典型墓葬3.西周的乐悬制度4.以下哪个不是四大博物馆5.忘了6.世界上第一个近代博物馆7.我国最早的公立博物馆8.忘了9.忘了10.列鼎制度最早在哪个年代出现二简答题70分1.文物管理的任务和手段2.商代的人祭和人殉3.博物馆对中小学教育的措施有哪些三问答题90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云南大学现当代文学初试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1《剪灯新话》2.巴洛克文学3.《秦腔》4.隐喻5.音素二解答1.《儒林外史》的结构艺术2.20世纪日本新感觉派的审美心理3.王安忆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4.普通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5.语音系统的两层性三论述1.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2.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云南大学现当代学初试真题回忆
    专业一名词解释《剪灯新话》《秦腔》巴洛克文学隐喻音素简答题(选做两题)《儒林外史》结构特点?王安忆剩下的忘了论述题(选做两题)杜甫诗歌叙事技巧从史的角度论述左联的成绩与缺陷19世纪俄罗斯多余人的形象及其发展剩下的忘了专业二评论痖弦的《红玉米》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云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初试真题回忆
    名解客观对应物新喜剧《摩诃婆罗多》耶拿派解答神曲象征意蕴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心理辩证法论述:一段话,看不懂,瞎逼逼的2020-2021年咨询微信:**咨询QQ:**高分热线:**公众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云南大学外国文学史初试真题回忆
    本人19考研,今天是考完的第三天,一切都是照旧。分享一下今年的外国文学史真题和大综合外国文学真题(全)一名词解释1.新喜剧2.耶拿派3.客观对应物4.《摩诃婆罗多》二简答题1.但丁《神曲》的结构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3.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西方现代主义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四川农业大学西方经济学初试真题回忆(851)
    一,名词解释替代效应规模报酬递减充分就业基础货币二,简答题1.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厂商销售收入大小关系并举例2.无差异曲线含义及特点3.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并举三个垄断竞争市场组织的例子4GDP与GNP的联系和区别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三种动机是什么6.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三计算题1MU=XY.PX=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初试真题回忆
    汉字写假名(10)假名写汉字(10)文法(20)无敬语题惯用语(210)不仅要选选项,还要变换正确的形式短文阅读(应该是10个)长篇阅读1篇文法造句5个とばかり高をくくる尾を引くそもそもというのはそれまで(のこと)だ短文中译日讲应届生求职不愿意去偏僻的地方,为了高薪,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同济大学笔译初试真题回忆
    现在初试成绩还没有出,还是决定给寄几攒攒人品o(* ̄︶ ̄*)o翻译基础英语:一篇完形填空1*8=8,单词不难,但是会有词组搭配吧take,have,get之类的词里面选,文段是安吉丽娜朱莉拍摄古墓丽影有关的内容一篇填词1*8=8,就是空出一个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四川大学政治学初试真题回忆(672)
    在密封条上记住,冒着生命危险带出来的,绝对齐全。西政(672)名词解释人文主义保守主义政治观《论美国的民主》社会契约论托马斯潘恩简答题亚里士多德理想城邦思想霍布斯论人民的自由以及主权者义务马基雅维利的权术思想洛克论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论述题近代西方权利政治观演变及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西方自然法思想以及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
  •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四川大学旅游管理初试真题回忆(929)
    名词解释:(87\\\')大众旅游,地理集中性,可自由支配收入,感知质量,旅游上层设施,市场细分,主题公园,旅游乘数简答:(410\\\')1旅游卫星账户测量的内容2全球旅游客流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3旅游业的本质和特点4旅游活动的特征论述:(227\\\')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