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河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带答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11-30

2012 年河南师大 333 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德育

①广义的德育指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

“政

治教育”、“法制教育”四个方面。②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是指学生在教师的

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

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

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2. 学校教育制度

同 2011 年名词解释 2

3. 鸿都门学

(1)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 178 年,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

(2)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宦官抵抗官僚势力而办。

(3)意义:①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面

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②其次,它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型形

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③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4. 癸卯学制

(1)1904 年颁布,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2)癸卯学制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四年,

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共三级,十三年:第二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一级,五

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年到四年,通儒

院五年,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儿童从七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共计二十六年。

(3)横的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5. 文雅教育

亦称“自由教育”,同 2011 年名词解释 5

6. 新文化教育运动

同 2010 年名词解释 6

二、简答题

1.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具体而言就是: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我国教育目的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

位和社会价值,即教育所造就出来的人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

(2)坚持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可以从分类和分层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分类的角度看,包括生理

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

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从分层的角度

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所构成的立体结构,根据人的现实生活所要处理的关

系,人全面发展包括三个层面的发展,即①劳动能力:即发展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②

人际交往能力,即发展人处理与社会关系的能力;③自我评价能力,即发展人与自我关系的

能力。

(3)培养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

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培养独立个性更多的

是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精神和超越精神。

2. 简述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①夸美纽斯是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地总结教学原则的教育家,他的教学理论包含了大量宝贵

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②夸美纽斯是一位杰出的教育革新家,他的教育思想中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色彩。

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夸美纽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思想。

③他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呼吁开展普及教育,试图使所有人都能接受普及教育:详细制订了

学年制度和班级授课制度:提出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编写了许多教科书;系统地阐述了教育

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④夸美纽斯在教育工作的一切重要领域都留下了开拓者的足迹以及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尤

其是在近代教学理论方面,他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贡献,奠定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基础。

③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如他的教育思想中具有过分浓郁的宗教

气息。对科学知识及教育科学的认识也不准确。这些缺陷既有他本人认识上的原因,也有时

代本身的局限。

3. 简述杜威的“五步探究教学法”。

同 2011 年名词解释 6

4.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1)直接经验(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

功的经验会增强效能感,反之,多次的失败经验会削弱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别人的成败会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

(3)言语说服。这种方法效果不持久。

(4)情绪唤醒,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会

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5)身心状况。

三、论述题

1. 试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逐渐普及:

19 世纪后,各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了有关普及义务教育的具有强制性质的法律,普

及了初等教育,完成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校教育的普及,是人类教育

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将古代的少数人垄断的学校教育转变为现代的所有人都能享受的

学校教育,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又满足了人的

发展需要,促进了人的解放。

(2)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

随着工业化大发展,随着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对教育权的争取,随着现代社会管理方式

的变化教育的阶级性越来越不合时宜,越来越受到来自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方面的批判

教育逐浙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成为社会的公共话题,也成为政治家们优先考虑的社会问题。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加强:

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促使现代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科学知

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的作

用。因此,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现代教育兴起以后,特别是在会共教育制度形成以后,随着学校大量增加,需要确定一定的

规范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于是,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措施应运而生,促

使现代教育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 试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在学校和社会上要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与宣传,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爱护生命、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情感,从而逐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观念。

(2)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对自然开发的无序与过度,不懂珍爱生命和节约资源等,造成生态灾害与失衡的原因很

多,都与人的素质不高相关。我们应当有计划的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懂得爱花草树木,保护珍稀动物,节约资源,从小养成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3)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关涉社会的移风易俗,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内。要组织掌生

我理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提高认识,经手熏陶与锻炼,养成

生态文明建设的情趣与信念。

3. 试述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912 年初,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

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系统阐述了“五育”

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成为制定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1.内容

(1)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引入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

育和训练,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车事化等。

(2)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

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3)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受等,但蔡元

培也明确指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儒家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其内涵和白由、平等、博爱的

精神也是相通的。

(4)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

住又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

(5)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相联系,要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最有效的方式

就是通过美感教育,利用美感这种超越利害关系、人我之分界的特性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

从而陶治、净化人的心灵。

2.关系:五育的关系即军国民教育是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是智育,公民道德教育是德育,美

感教育可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是德智体教育的三者结合,五者作用不同但以公民道德教育

为根本。

3.评价: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

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是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它顺应

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如果真的考到这题,再论述一下他的教育独立思想更好。)

1.内容:蔡元培认为教育与政党之间,宗教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教育应该独立,1922 年他

发表了《教育独立议》《非示教运动》,阐述了它关于教育独立这一思想的看法,认为可以

通过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度,然后再在每一个大学区内,由教授组成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学

校工作来实现教育独立。第一,教育经费独立:政府指定款项,不能移作他用,建立独立的

学校教育会计制度。第二,教育行政独立:设立专管教育行政的机构,不附设于政府部门,

教育总长也不因政局变动而频繁变动。第三,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方针应稳定,不受

政治干扰,能自由编辑、出版、选用教科书。第四,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2.评价:①教育活动与政治经济关系密切,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独立,教育只能相对独立。

②他的关于教育脱离政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③但这一思想在推进收回教育

主权运动,抵制殖民主义教育起了积极作用。

4. 试述品德不良纠正和教育的措施。

品德的心理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为矫正不良品德提供了心理学依据。道德教育以及不良

品德矫正中,既要从其每一个构成成分入手,又要统合心理结构的完整性、协调性。主要体

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道德认知,消除意义障碍。

(2)注重移情体验,消除情感障碍。

(3)锻炼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障碍。

(4)关注情感需求,杜绝简单粗暴的教育行为。


相关话题/河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