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①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②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③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4.竞技体育构成:①运动员选材②运动训练③运动竞赛④竞技体育管理
5.竞技体育的特点:①竞争性②规范性③公开性④公平性⑤集群性⑥观赏性
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①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②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③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7.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①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②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③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①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②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③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1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
1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A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B加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C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13.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a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B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C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14.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运动水平: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做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15.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一个客观、准备的出发点。B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C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16.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B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17.起始状态的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18.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运动负荷指标。
19.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训练规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又称训练原理。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0.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竞技需要原则、动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教练原则、适时恢复原则。
21.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a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
贯穿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B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D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22.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成功动机是运动参训的重要原动力b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贯穿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a加强训练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B满足运动员的合理的需要。C发挥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D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E注意教练员的榜样作用f注意正确地运用动力。
23.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B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理论基础。C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必备条件。 训练学要点:a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B高度重视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C及时对训练计划在实践中变更的原因,期望及方法的最大流表。
24.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B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C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 训练学要点:A保持训练的系统性(a健全多级训练体制。B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C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d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B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25.周期安排原则: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B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C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训练学要点:a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B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C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D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26.不同训练周期及其主要任务。A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B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C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目标。D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适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27.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宜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原则。 科学基础:a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B过渡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 训练学要点:A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负荷量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B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C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只。D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E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28.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B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c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 训练学要点:a贯穿区别对待原则所需注意的因素(运动专项、训练对象、训练条件)b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教练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29.直观教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B动作技能形成原理。 训练学要点:a教练员应高度重视直观教练原则的运用。B注意应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C注意直观教练与积极思维的有机结合。
30.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B调节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训练学要点:a准确判别疲劳的程度(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心理测试)b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
31。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32.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
33.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a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b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c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d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e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
34.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A整体控制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B具体操作方法(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
35.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36.运动训练手段的作用:科学地认识和应用不同训练手段的功效和特点,有助于科学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各类竞技能力。
37.运动训练手段的动作结构:基本结构:A动作特征-力的支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B动作构成-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节奏C动作过程-动作开始、动作进行、动作结束。
38.运动训练手段的分类:依练习目的(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提高战术能力的训练手段、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依训练手段的效果对专项能力的影响(一般训练手段、专项训练手段);依在训练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基本训练手段、辅助训练手段);动作结构(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混合型;多元动作结构-固定性、变异性)
39.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操作程序:a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B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C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d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定。E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F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G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
模式训练法的特点:具有信息化特点、具体定量化特点。
模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教练员指导-训练模型、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检测信息-评定结果-调控信息-教练员指导。
40.程序训练原则: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基本结构: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 -基本特点:系统化特点、定性化特点、程序化特点。 --应用过程:训练程序、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评定标准-教练员指导――=训练程序、训练手段。
41.分解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单纯训练法: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特点: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训练。
递进分解训练法: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成起来训练;掌握后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掌握后将三部分合起来训练。
顺进分解训练法: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三部分一起训练;如此步步前进,直至完整掌握技术或战术。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大体一致;后一步骤的练习内容包括前一部分的内容。
递进分解训练法:需将应用时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最后一部分;逐次增加训练内容到最前一部分,如此进行直至掌握完整的技术或战术。 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恰恰相反;多运用于最后一环节为关键环节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
42.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运用完整训练法,便于运动员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或技术配合;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完整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完整练习法。可用于单一动作训练。多元动作训练,个人成套动作的训练。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
43.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作用: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44.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 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作用: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增强;通过调节运动负荷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配合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或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的供能能力或有氧代谢混合供能能力或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得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高;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机体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45.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作用:主要用于发展一般耐力素质,有助于完善负荷强度不高但过程细腻的技术动作,可使机体运动机能在较长时间的负荷刺激下产生稳定的适应,内脏器官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以及该供能状态下有氧运动的强度;可为进一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及无氧工作强度奠定坚实基础。
46.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根据实际比赛过程的复杂性
对抗程度的激烈性,运动技术的变异性,运动技术的变化性,运动能力的多样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出的。 ――作用:通过变换运动负荷,可使机体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从而提高承受专项比赛时不同运动负荷的能力。通过变换练习内容,可使运动员不同运动素质,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得到系统的训练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使之具有更接近实际比赛需要的多种运动能力和实际应用的应变能力。
47.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的训练方法。 ――结构因素: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练习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练习站之间的间歇,每遍循环之间的间歇,练习的站数与循环练习的组数。 ――作用: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水平的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和积极性;可以合理地增大运动训练过程的练习密度;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地加以调整,做到区别对待;可以防止局部负担过重,延缓疲劳产生,并有利于全面身体训练。
――分类;循环重复训练(循环过程-间歇且充分;负荷强度-最大;负荷性质-速度、爆发力;供能系统-以磷酸代谢系统供能为主。)、循环间歇训练(间歇不充分;次大;速度耐力、力量大小;以糖酵解代谢系统供能为主)、循环持续训练(基本无间歇;较小;耐力;以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 三种供能系统的组织形式:流水式、轮换式、分配式。
48.循环重复训练法的目的:提高高强度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性;提高攻防过程中的对抗性;并将技术动作和运动素质与代谢系统的训练融合为一体,使之共同提高;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磷酸盐系统的储备和供能能力;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有关肌群的收缩速度和爆发力。
循环间歇训练法的目的:有效地提高该类项目运动负荷糖酵解系统及其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有效地提高该供能状态下的速度耐力及力量耐力。
循环持续训练法的作用:可提高运动员持久的对抗能力,运动技术的稳定能力以及技术之间的衔接能力;可提高运动员攻防技术的转换能力、疲劳状态下连续作战的能力以及有氧工作强度;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有氧工作强度以及有氧代谢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
49.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定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50.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是指周期性进行单一结构动作的身体练习。分类《全身周期性练习(各种快跑练习、跳推杠铃练习、拉测功仪练习)局部周期性练习(快速挥臂练习、卧推杠铃练习、拉橡皮待练习)》
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是指将几种单一结构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分类(全身混合型练习:跳动跨跳练习、助跑掷枪练习、助跑扣球练习;局部混合型练习;助跑掷球练习、助跑起跳练习、摆浪收腹练习)
固定组合练习手段是将各种练习依固定行式组合的身体练习。举例:有氧健身操、各种自选拳练习、各种协调性练习、
变异组合练习是指多元动作结构下,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变异形式组合进行的身体练习。分类(完整变异组合练习:各种格斗性对抗练习、各种同场性对抗练习、各种隔网性对抗练习;局部变异组合练习:进攻战术配合练习、防守战术配合练习)
51.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要素)
体能训练的意义;a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B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C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d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分类;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
52.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A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B体能训练应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选择体能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学特征相近似。C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D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E在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53.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的性状特征。――在运动体能中的重要意义:A一定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B不同项目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是不同的。C不同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
54.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A身体训练的各种方法,根据需要运用相应的训练方法。B专项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通过专项训练方法手段实现。C手持轻器械训练法。D舞蹈训练法。
55.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A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B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C身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D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改善身体形态。
56.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外部阻力、内部阻力) 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量。
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 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张力已经开始增加的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
57.最大力量测定:静态测定、动态测定:最理想的测定是测定肌肉等动练习的最大力量值。
58.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a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b静力性等长收缩。C等动收缩训练d超等长收缩训练e循环训练法。
59.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A负重抗阻练习B对抗性练习C克服弹性物体练习D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E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F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G电刺激。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考试运动训练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12-09
相关话题/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历年考研真题答案整理
历年北体考研运动训练学大题整理 1998年运动训练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 2.训练适应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4.间歇训练法 5.一般训练6.循环训练7.协调能力 二.简答与论述题: 1.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2.举例说明运动素质的同类转移和非同类转移? 3.论述训练过程中为什么要划分大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8-11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政策
据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费奖助标准已经发布,详情如下:一、学费⑴参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每生每学年8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每生每学年13000元;⑵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拟定每生每学年14000元(收费政策若有变化,按照国家发展 ...学费奖助学金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9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我校按照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要求,已完成《北京体育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现发布如下。版权归北京体育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所有,违者必究。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就业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9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硕士录取名单公示
一、现根据《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有关规定》,现公示2018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见附件)二、我校仍有少量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名额,准备进行第2次调剂拟录取,具体要求如下:<1>可申请调剂的合格生源为初试报考我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体育硕士(全日制);初试成绩达到 ...考研录取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8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硕士录取名单公示及调剂通知
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硕士录取名单公示及调剂通知一、现根据《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有关规定》,现公示2018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见附件)二、我校仍有少量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名额,准备进行第2次调剂拟录取,具体要求如下:<1>可申请调剂的合格生源为初试报考我校体育 ...考研录取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8[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综合真题回忆(346)
运动生理1.不同类型的骨骼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2.乳酸阈学校体育1.教学方法2.新课改要求教师职责?条件?运动训练1.竞技状态的发展与大周期相应阶段对应关系2.结合专项制定耐力训练训练方案大体这意思,如果有错误的麻烦提醒2020-2021年高分热线:**公众号: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人文社会学真题回忆
体育基本理论1.体育的基本形式,活动对象,基本任务,活动特征2政府主导型体育体制与社会指导型体育体制的区别3.想不起来啦4.运动技术评价的指标5.体育运行体制的动力结构6现代体育对与国民素养的影响管理1.体育基本原理与运用2.竞赛表演业的价值链3.教练员的基本素质4.体育赛事的风险类型及应对风险的方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硕初试真题回忆
440一简答题1.简述一件中国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或政治或经济或文化)的新闻史事件2.什么是媒介素养?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应该怎样提高媒介素养?3.简述新闻记者的采访权二论述题4.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有哪些特点?具体有哪些流派?5.结合实际,试论体育新闻传播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三综合题6.谈谈你对新闻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经验贴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经验贴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本人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三下学期暑假才开始复习的。基本上复习了半年。参加17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考研。其中考研总分358分,考研政治:66分;考研英语:58分;考研专业课(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234分;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考研经验
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考研经验本科就读于一所排名垫底的体育类院校,虽然这样说不太好,但是是事实。当是之所以来到体育学院还是因为高考分数不理想,只能勉强上了体育学院,专业是运动人体科学。上了大学发现,这个专业真的不好就业呀,除了考研貌似也没有别的出路,所以从大一就决定了考研,这是我考研的原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7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考研经验分享18考体训的学弟学妹们,暑假又到了,又该你们披星戴月,厉马秣兵了,梦想进入北体大的你们该在这个时间扬帆起航了,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北体大的一员,过去的一年,有心酸,有泪水,同时又感觉这个过程是一段历练,很感谢这段时光,它带给我的意义,远远大于这个结果。我给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7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调剂信息
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18〕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2号)文件要求及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招生录取文件精神,为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完善人才培养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4-0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北体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年北体考研 北体考研 考研运动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习题 绪 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 (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 (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笔记重点
运动生理学笔记重点 北体考研 运动生理学笔记重点 名词解释 1 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成为氧脉搏,可以用每分摄氧量除以心率来 计算,氧脉搏越高说明心肺功能越好,效率越高. 2 最大摄氧量:指人体进行大量肌肉群参 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率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笔记重点
本文由不是侠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10 年北京体育大学考研 生理笔记 2010 年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生理学笔记-重点 运动生理学笔记 重点 笔记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人体的基本胜利特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