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12-24


2.运动性心脏增大,心脏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重量一般不超过500克。病理性增大的心脏扩张、松弛,收缩时射血能力弱,心力贮备低,心肌纤维内ATP酶活性下降,不能承受哪怕是轻微的体力负荷。

   三、测定脉搏(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理解)
(一) 脉搏(心率)
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 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身体健康、机能状况良好时,基础心率稳定并随训练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提高而趋平稳下降。如身体状况不良或感染疾病等,基础脉搏则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运动训练期间,运动量适宜时,基础心率平稳,如果在没有其他影响心率因素(如疾病、强烈的精神刺激、失眠等)存在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基础心率波动幅度增大,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积累所致。
安静心率是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非运动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也有差别,一般来说,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安静心率较低。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运动训练前后自身安静心率进行比较,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
2.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心率的测定还可以检查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对判断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一定的意义。
3.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中的吸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目前在运动生理学中广泛使用吸氧量来表示运动强度。
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也呈线性相关,这就为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耐力训练中,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最为普遍,常用的公式为:(最大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2+运动前心率。所测定的心率可为教学、训练及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耐力负荷的适宜强度也可以用安静时心率修正最大心率百分比的方法来确定,运动时心率=安静时心率+60%(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
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歇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一般学生在早操跑步中的强度,可控制在130-150次/分之间。成年人健身跑可用170减去年龄所得的心率数值来控制运动强度。
第四章 呼吸机能
概述
第一节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量
2.呼吸的三个环节(连续过程):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代谢)视图  
二、肺通气机能
(二)基本组成:
1、 潮气量: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呼吸时约400-600毫升。
2、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后,再做最大吸气时,增补吸入的气量。约1200毫升。
深吸气量: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
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再做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约900-1200毫升。
4、余气量:最大呼气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
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之后,仍存留与肺内的气量。平衡肺泡内气体分压,使吸气时不致于O2分压过高,呼气时不致O2分压过低,造成静脉血液动脉化时断时续,影响气体交换。呼气困难会使功能余气量增加。

5、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供参考。男:3500毫升 女:2500毫升
6、.肺总容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男:5000毫升,女:3500毫升
(四)肺泡通气量 、连续肺活量、时间肺活量(理解)
概念: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
第三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二、气体运输
概念: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的运输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Hb)结构的亚铁离子

氧容量 :每100毫升血液中Hb与氧结合的最大量
氧含量: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实际量。
氧饱和度:每100毫升血液中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2.氧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3.氧储备
血液、肺:1300——2300毫升
肌红蛋白(骨骼肌、心肌、肝脏):240——500毫升,与氧的亲和力大于血红蛋白,在体内氧分压极度下降时才解离氧。
5.氧脉搏
概念: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值愈高说明心肺功能愈好,效率愈高。
第四节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四、运动时的合理呼吸(理解)
(一)减小呼吸道阻力:口鼻并用,以口代鼻;
(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深而慢的呼吸形式;
(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呼吸形式、时相、节奏的配合;
(四)合理运用憋气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第二节 能量代谢(结合自己的专项谈能量代谢的特征) 
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
根据运动强度、形式由三个能源系统分别或配合供能。
磷酸源系统、酵解能系统、氧化能系统
磷酸原系统即ATP—CP系统
特点:不需氧,直接分解,供能速率快但产生能量较少,CP来源有限,维持运动6—8秒。ATP→ADP+Pi+E;ADP+CP→ATP+C
酵解能系统
底物:肌糖原、葡萄糖
特点:不需氧,供能速度较快,生成ATP较少,有乳酸产生,运动30秒供能速率最大=5.2毫摩尔/公斤/秒,维持2—3分钟运动。糖元+ADP+Pi→ATP+乳酸
氧化能系统
底物:三大能源物质,
特点:有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供能速度较慢,产生能量多,最大速率=2.6毫摩尔/公斤/秒,贮量丰富,维持1小时以上运动的能量供应。
糖、脂肪、蛋白质+O2+ADP+Pi→CO2+H2O+ATP

第六章 肾脏机能
一、排泄与排泄途径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通过四个途径排泄。 ① 从呼吸器官排出。 ② 从消化道排出。 ③ 从皮肤排出。 ④ 从肾脏排出。其中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肾脏不仅有排泄代谢产物的作用,还有调节体液、维持体内渗透压和酸碱度的作用,从而对保持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肾脏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是通过“排氢保钠” (“排酸保碱”),使血浆和尿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二、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二)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三)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

第七章 内分泌机能(不考大题)
第一节 内分泌概论
二、激素
(一)激素分类:非类固醇激素与类固醇激素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一、腺垂体生长激素
幼时缺乏生长素,将患侏儒症(身材矮小但智力发育正常)生长素过多,发生巨人症
第八章 感觉与神经机能
第一节 感觉器官
一、概述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
(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理解)
1.适宜刺激
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这种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换能作用
各种感受器可将其所接受的各种形成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故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3.编码作用
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变成电位变化,同时将刺激的环境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把这一作用称为编码作用。
4.适应现象
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称此现象为适应。感受器不同而适应的速度也不同。(二)感觉信息的传导
1.特异性传入系统(点对点) 

2.非特异传入系统: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小题)
1.体表感觉
特点是:
(1)感觉冲动向皮质投射呈左右交叉,但头面部感觉冲动投射到左右双侧皮质。
(2)投射区域的空间位置是倒置的,即下肢的感觉区在皮质顶部,上肢感觉区在中间,头面部感觉区在底部
(3)投射区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程度有关。
2.运动感觉区:运动感觉投射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该区是运动区,也接受关节和肌肉的感觉投射。
3.视觉感觉区:位于枕叶距状裂上下缘。
4.听觉和前庭觉:为余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听觉皮质代表区是双侧性的。
5.内脏感觉:内脏感觉的投射区位于第一和第二感觉区。
(二)眼的感光机能
如果维生素A补充不足,就会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即引起夜盲症。
三、听觉与位觉
前庭反射:是指前庭器官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以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例如眩晕、恶心、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
四、本体感觉
(一)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
1.肌梭
肌梭呈梭型,位于肌纤维之间并与肌纤维平行排列, 是一种长度感受器。当肌肉被拉长时肌梭也随之拉长,于是肌梭的感受部分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经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被牵拉肌肉收缩。当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缩短,肌梭也随之缩短,于是消除了对肌梭的刺激,使传入冲动停止。
2.键梭
腱梭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当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腱梭因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沿着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肌肉舒张。
第二节 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1.牵张反射
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腱反射,也称位相性牵张反射;另一种为肌紧张,也称紧张性牵张反射。
2.姿势反射
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活动总称姿势反射。
(1)状态反射(理解)
状态反射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规律: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
(2)翻正反射(理解)
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翻正反射包括一系列反射活动,最先是由于头部位置不正常,从而引起头部的位置翻正。头部翻正以后,头与躯干的位置关系不正常,使颈部关节韧带或肌肉受到刺激,从而使躯干的位置也翻正。例如,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员的转体,都是要先转头,再转上半身,使动作优美、协调且迅速。
三、条件反射的抑制
2、条件性反射
(1)消退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本质上是消退抑制。
(2)分化抑制
在学习动作开始阶段,由于泛化现象会产生错误或多余的动作,通过对正常动作的强化和对错误动作不强化,可以加强正确动作的掌握。


第九章 运动技能
第一节 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本质
1.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人体在运动中有效地掌握和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3.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人随意运动的反射本质
第二节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及发展
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或三个过程。
一、泛化过程
发生在学习技术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自己的运动实践,都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而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由于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另外,因为皮质内抑制尚未建立,所以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成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建立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表现为动作费力,僵硬不协调,有多余动作。这些现象是大脑皮质细胞兴奋扩散的结果。教学重点是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和纠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正确示范,不强调动作细节。

相关话题/运动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