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1-10



(2)    定价功能。资本市场的第二个基本功能就是为资本决定价格。证券是资本的表现形式,所以证券的价格实际上是证券所代表的资本的价格。证券的价格是证券市场上证券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证券市场的运行形成了证券需求者和证券供给者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的结果是:能产生高投资回报的资本,市场的需求就大,相应的,证券价格就高;反之,证券的价格就低。因此,证券市场提供了资本的合理定价机制。

(3)    资本配置功能。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是指通过证券价格引导资本的流动从而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的功能。资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4)    产权功能。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需求管理政策。

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统称为需求管理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稳定价格水平;平衡国际收支。

(1)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水平的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有两个,一是政府支出,二是税收。政府支出又可以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基本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的方法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而实行的扩张经济的政策。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在产出出现负缺口,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被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紧缩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的方法来达到抑制经济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而实行的紧缩经济的政策。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通常在产出出现正缺口,存在过度需求的时候被采用。

(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供给,并通过变动货币供给来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和总需求,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水平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三个: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再贴现率,三是公开市场业务;此外还包括一些选择性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种基本类型。扩张性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进而刺激私人投资和总需求增加的方法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而实行的扩张经济的政策。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常在 GDP 出现负缺口,有效需求不足和失业增加的时候被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进而减少私人投资,抑制总需求的方法来达到抑制经济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目的而实行的紧缩经济的政策。因此,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样,紧缩性货币政策通常也是在 GDP 出现正缺口,存在过度需求和通货膨胀的时候被采用。

(3)    需求管理政策的必要性和政策组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都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需求管理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相同的调节作用,但也应看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它们对某些经济变量的作用方向也存在着不一致性。此外,在经济运行周期的不同阶段,两种政策对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的作用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就产生了综合运用两种政策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具有相同的一面,又具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时,通常总是有选择地把两种政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有四种基本的方式:第一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也称双松的经济政策;第二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组合又称双紧的经济政策;第三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第四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和货币当局应当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

2.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如何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国民收入从创造出来到最终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各种消费,需要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在此以后,按最终用途,国民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1)    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①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积累和消费之间具有一致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积累和消费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

③积累和消费之间也存在不一致性。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消费部分必然会相应减少,这样就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降低生产发展的速度,增加积累也会落空。同时,消费萎缩,或者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也会受到阻碍。反之,消费部分过大,对生产成果搞“分光吃净”,生产发展没有后劲,最终也会阻碍消费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积累和消费之间的不一致性依然存在。

(2)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的原则

①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都应当有所增长,二者不可偏废。

积累的最低限度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最高限度是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的最低限度是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最高限度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所以,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不能盲目突破这两个界限,其合理的比例应当是在这个最低限和最高限之间。

要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这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只有生产发展了,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才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社会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只有国民收入总量增加了,才有可能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民收入的分配首先是通过价值实现的。但是这种分配并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愿望而任意确定,而必须受国民收入的实物形式的制约。具体说,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数量相一致,消费基金必须同社会的消费资料总量相一致。否则,会引起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③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从局部与全局之间,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国家必须有一定的积累,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积累,这样才能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增加发展的后劲。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也必须充分考虑劳动者个人的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能从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实惠。

总之,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使国家和企业都有积累,又要使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兼顾三者的利益。


相关话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