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医学免疫学笔记(期末考研复试)(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5-12

- 5 -

 

蛋白酶的水解破坏,介导 IgA 二聚体的转运三、Ig 的酶解片断

木瓜蛋白酶

2 个 Fab 段

结合抗原

1 个 Fc 段

结合细胞

 

 

 

胃蛋白酶

F(ab’)2 段

双价抗体活性

pFc’段      无

生物学活性

 

 

 

四、导致免疫球蛋白异质性的因素

外源性因素:物质基础——多样性抗原(表位)的存在

抗原分子含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表位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不同特异

性抗体。

内源性因素: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同种型、同种异型、独特型

同种型(isotype):指同一种属所有个体 Ig 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记,为种属型标志,在异种动物体内可诱导产生相应抗体 ,IgC 区

同种异型(Allotype):1)同一种属不同个体 Ig 所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 存在于 Ig C

2)IgG  g链的同种异型标志是 Gm 因子,已发现 Gm1-Gm30    3)IgA  a链的同种异型标志是 Am 因子,有 A2m1 和 A2m2 两种                    4)k链的同种异型标志称为 km 因子,有 km1、km2、km3

独特型(idiotype):1)每个 Ig 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2)独特型抗原决定簇、Ig 的超变区和抗原结合部位 3)独特型抗原决定簇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独特型抗体(抗抗体),参与免疫调节

第三节: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特异结合相应抗原 2)激活补体  3)细胞亲嗜性

二、特异结合相应抗原:IgG:二价 sIgA: 四价

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效应——中和病毒、毒素   体外:产生凝集、沉淀现象用于检测

二、激活补体:IgG1-3 和 IgM 类抗体;IgG 的 CH2 和 IgM 的 CH3 功能域的补体结合位点;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G4、IgA、IgE 的凝聚物激活旁路激活途径三、细胞亲嗜性

调理吞噬作用;介导 I 型超敏反应;发挥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CC);穿过胎盘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IgG

单体;含量最高;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亲和力高。;穿过胎盘, 介导新生儿抗感染免疫;参与调理吞噬和 ADCC 效应;结合补体,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Fc 段与葡萄球菌蛋白 A 结合,用于免疫诊断;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IgM

分子量最大,不能穿过血管壁和胎盘;五聚体形式存在于血液中,或单体表达于B 细胞表面(未成熟 B 细胞);个体发育中合成最早的 Ig;初次体液免疫应答最早出现的抗体;天然的血型抗体、类风湿因子是 IgM;结合和激活补体的能力最强;调理吞噬和凝集作用比 IgG 强

IgA

血清型 IgA:单体,血清中 分泌型 IgA(SIgA):外分泌液中,胃肠道和支气

- 6 -

 

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中和毒素、调理吞噬

IgE

血清中含量最低的 Ig;单体形式;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性粒细胞,参与 I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抗寄生虫免疫

IgD

单体形式存在血清中,含量低;是成熟 B 细胞的重要标志

 

单克隆抗体

概念:一个 B 细胞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特点:高特异性、高均一性

第五章 补体系统

1.      掌握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与命名原则。

2.      掌握补体系统激活三条途径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异同点。

3.      掌握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4.      熟悉补体激活后各裂解产物的活性、

第一节 概 述

补体(complement):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与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 担负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并参与免疫病理反应

· 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补体的组成及命名

补体固有成份

补体调节蛋白

补体受体

C1q、C1r、C1s

C1INH

C1qR

C4、C2

C4bp

C3b/C4bR (CR1)

B、D、P 因子

H、I 因子

C3dR(CR2)

MBL、MASP

MCP

H 因子受体

C3~C9

DAF

HRF

C3a 和 C5a 受体

二、理化性质与生物合成

· 对热不稳定,56℃、30min 即被灭活

· 多种理化因素如射线、机械振荡、酒精、胆汁和某些添加剂等均可破坏补体

· 肝脏合成

· 炎性细胞因子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 在生理情况下,大多数血清补体成分以酶前体的形式存在。

· 级联酶促反应

· 三条途径: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MBL 激活途径经典激活途径的特点:

· 激活物:IC(IgM、IgG1-3)

· 反应顺序:C1qrs-C4-C2-C3-C5-C6-C7-C8-C9

 

· C3 转化酶——C4b 2b


C5 转化酶——C4b2b3b

- 7 -

 

· 感染后期或再次感染旁路激活途径的特点:

· 激活物: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

· 激活顺序: C3-B-C3-C5-C6-C7-C8-C9

· C3 转化酶——C3bBbP                                 C5 转化酶——C3bBb3b

· 存在 C3 活化的正反馈调节环路;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免疫MBL 激活途径的特点:

· 激活物:MBL 识别 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

· 激活顺序: MBL-MASP-C4-C2-C3-C5-C6-C7-C8-C9

· C3 转化酶—— C 4b2b           C5 转化酶——C4b2bC3b

· 与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具有交叉促进作用 ;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免疫第三节  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

· 启动  自发性衰变   调节蛋白一、调控 C3 和 C5 转化酶

· C1 抑制物(C1 inhibitor,C1 INH)    补体受体 1(complement receptor 1, CR1)

·C4 结合蛋白(C4 binding protein)      衰变加速因子(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 DAF)

· 膜辅助蛋白(membrane cofactor protein,MCP )  I 因子、H 因子

C1 INH——结合活化的 C1rC1s(MASP),使其失去正常酶解底物 C4 和 C2 的功能 C4bp——结合 C4b,抑制 C4b 与 C2 的结合,防止 C3 转化酶的组装

促进 I 因子对 C4b 的蛋白水解

DAF——结合 C4b,抑制 C3 转化酶形成、促进 Bb 与 C3b 解离

分布于机体大部分细胞,DAF 缺陷导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二、针对攻膜复合物的调节

· CD59、C8 结合蛋白、S 蛋白、群集素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一、功能

· 溶菌、溶解病毒的细胞毒作用:MAC、CDC

· 调理作用

· 免疫粘附:IC

· 炎症介质作用:C3a、C5a——过敏毒素、趋化因子二、病理生理学意义

· 机体抗感染防御主要机制


相关话题/医学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