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打败蚩尤后继续东进,与东方强大的炎帝部落图谋争夺中原主导地位,两者在阪泉交战,先后进行了三次,炎帝部落战败归服黄帝部落,之后形成了炎黄部落,成为华夏文明的滥觞。
阪泉之战曾见载于春秋的史书,《史记·五帝本纪》详细记载了阪泉之战的过程。阪泉之战的地点学界尚未有定论,推测应与涿鹿之战发生地不远。
绝地天通
颛顼、帝喾对祭礼的改革,断绝了人民与神明的直接沟通。
原始社会早期,“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普通人民都可以祭神祭天。颛顼命“南正”之官“司天以属神”,“火正”之官“司地以属民”,开始设置主掌祭祀与民政的专职。帝喾继续了颛顼的改革。“绝地天通”使得部落首领垄断了宗教与文化权力,建立起权威与秩序。
另一说认为此事发生在尧的时代,见《尚书·吕邢》。而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认为,祭祀礼仪完备的殷周才是“绝地天通”的真正达成。
【细节补充】
《尚书孔氏传》说:“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
禅让制
部落首领把权力让贤于人的制度。
存在于原始部落联盟时期,在国家出现后被世袭制取代。在禅让之前会对继承人有一个考察时期,在禅让之时会教导治世经验。禅让要经过“思乐十二牧”的同意,实际上是部落联盟议事会的体现。中国传说中尧让舜,舜让禹,传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法。禹之子启终结了禅让制。后世王朝臣下逼迫皇帝退位,也多以禅让为名,如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曹奂禅位于司马炎。
儒家以禅让为圣贤之举而大加赞扬,但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美好。根据出土文物来看,禅让实际上仍存在各部落之间武力夺取首领之位的情况。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
舜帝时期治理水患的传说。
经四岳推荐,鲧以“堵”的方法治理水患无果,被流放羽山而死。鲧之子禹吸取经验教训,以“疏”的方式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历时十几年终于成功,对于广大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发展和民众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作用。大禹以治水有效,被推举为舜的接班人。
大禹治水是世界大洪水传说的中国版本,已经得到出土文物和古代文献的相互印证,反映了早期人民同水患的艰苦斗争。而治水过程中舜、四岳、鲧之间的互动,可以看出当时部落矛盾很多,并不如传说记载那般美好。
大禹
大禹治水
禹征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