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成果集中报告《舞阳贾湖》中。贾湖遗址的研究以张居中先生最为深刻。
大地湾文化(5900年—前5000年)
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渭河下游,年代在公元前5900年至前5000年左右,包括大地湾遗址、师赵村遗址大等,经历了从狩猎采集初期到成熟农业的发展。以彩陶最著名,多夹砂陶,以红彩带纹为显著标志,装饰以鱼纹和鸟纹居多。当时已经有氏族公共墓地,与居住区连接,主要是单人竖穴墓,多数墓葬有随葬品,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为主。房屋大多是长方形的白灰面建筑。大地湾晚期F411房屋的大型地画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湾文化的命名在学界存在许多争议,有“大地湾一期文化”,“老官台文化”“前仰韶文化”等多种。它后来直接发展成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细节补充】
天水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不仅是发现最早的陶器,而且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中国最原始的彩绘图案。以这一独特风格为标志的大地湾一期遗址,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大地湾文化”。
老官台文化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发现而得名。但该遗址内涵贫乏,后来发掘了规模较大、同类遗存内涵丰富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一般改称老官台文化为大地湾文化。其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省境内的渭河流域。
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种植黍等作物。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铲和石斧等。制陶业很原始,采用泥片敷贴法。陶器以圈足碗、彩陶钵与筒腹三足罐最具特点。住房是圆形的,为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亦是圆形。居民死后埋入长方形土坑墓,随葬陶器等物品。该文化的发现,对了解渭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有重要意义。
彭头山文化(前7000—6300)
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早期文化,以发现于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而得名。
年代约为前7000—6300年。陶器比较原始,主要是深腹罐与钵,器坯系用泥片粘贴而成,胎厚而不匀。胎泥所夹的炭屑中明显有稻谷与稻壳的痕迹,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遗迹有地面式、浅地穴式建筑遗迹和以小坑二次葬为主的墓葬。打制石器。澧县八十档发现了该文化的城址,城内分布著成排的房屋,可能是中国後来夯土城址的雏形。
北辛文化(前 5400—前 4400 )
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早期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而得名,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周围,年代在前 5400年至前 4400 年之间,分为北辛类型和苑城类型,包括淮安青莲岗、邳县大墩子、滕州北辛等遗址。以夹砂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质地较粗疏,器型有鼎、钵、盆、罐等。出土粟粒碳化颗粒,工具有石斧、石铲、鹿角锄、蚌镰等,石磨盘、石磨棒和石磨饼为配套器物。虽有农业,采集渔猎仍占有很大比重。
学者推断其后发展为大汶口文化。
【细节补充】
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
2. 新石器时代中期(前5000—前3000)
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年)
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中期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这一文化兴盛于新时代晚期,约为公元前5000年—3000年,主要为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文化特征上以彩陶文化而著名,以红陶为主,灰陶和黑陶次之。经济以农业为主,多种植粟类作物,采集和渔猎仍占重要地位;手工业发达,有制陶、制革、制骨、纺织等。墓葬方面,早期常见集体合葬,或同性葬;中期后盛行单人直肢葬,儿童用瓮棺葬。女性随葬品相对较多。仰韶遗址M45发现蚌壳摆塑龙虎图。
仰韶遗址的发掘第一次由安特生带队。仰韶文化的发现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
姜寨遗址(前4600—前4400)
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临潼临河北岸,年代约为前4600—前4400年,母系氏族聚落。
该遗址仰韶文化堆积由下到上依次为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和西王村类型,遗址最上层还有少量的陕西龙山文化遗存。整个遗址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个部分。中间为一块广场,所有房屋都围绕广场形成一个圆圈,门户也向中央开。房屋有地面建筑、半地穴和地穴式三种。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还有许多骨器,陶器以彩陶为主,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葫芦形鱼鸟纹彩陶瓶,出土了乐器陶埙,流行鱼、蛙人、面纹,有些有刻画符号,未确定是否为早期文字。
姜寨遗址具有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特征,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罕见的,为研究原始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及解决新石器时代的序列问题都提供了宝贵资料。其房屋的布局反映了氏族和胞族的形成。
半坡遗址(前4800—前4300)
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年代为前4800—前4300年,母系氏族聚落。
从1950s开始多次进行发掘,出土大量陶窑遗址、墓葬、粟、菜籽遗存等,1957年建成博物馆。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若干小房子围绕,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陶器均为手制,红陶黑绘,以动物形象为特征,如人面鱼纹、鹿纹等。生产以农业为主,兼狩猎。
半坡遗址原始聚落布局井然有序,为复原我们原始公社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专门的制陶区说明陶器已经被广泛应用,陶纹表明半坡人的生产以渔业和畜牧业为主。
红山文化(前3500—前3000)
辽西地区的一种的新石器中期文化,因1921年赤峰东郊红山遗址发现而得名。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
以辽河流域西部为中心,年代约为前3500—前3000年,包括牛河梁类型、哈民忙哈类型等。玉雕工艺水平较高,以玉龙、玉鸟和勾云形玉器最为著名。陶器多为红陶黑彩,以“之”字形纹、直线纹为特色。细石器工具发达,烟叶形、草履形的石耜、桂叶形双孔石刀富有特征。生产以农业为主,兼渔猎。依山势分布女神庙、大型祭坛和积石冢等祭祀遗址,出土石质、陶质人塑像,随葬玉礼器繁多,充满了浓厚神权色彩与宗教崇拜,以牛河梁女神像最为著名。
关于红山文化源流问题,学界存在承袭仰韶文化、承袭磁山文化、独立发展的文化等五说,至今未有定论。
大汶口文化(前4200—前2600)
黄河下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中期文化,因1952年发现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得名。标志着母系社会的结束,中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前身是北辛文化,后发展成为山东龙山文化。分布以泰山—沂山为中心,年代约为前4200—前2600年,分早、中、晚三期。陶器盛行三足和圈足器,早期全系手制,多红色,晚期出现轮制,多黑、灰色,几何纹是其彩陶的主要图案。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用琢钻和管钻法打孔。装饰品做工精致,中期以后出现雕刻镶嵌技术。葬式以俯身直肢为主,所土坑竖穴,晚期流行二层台结构。
出现贫富分化,随葬品分化明显;大汶口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如拔牙、头骨加工、口含小球、手握獐牙等;从中发现了象牙梳,或以为是原始的阴阳八卦图。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发现了刻符,有的学者认为是文字的起源。
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4000)
长江下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中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而得名。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年代约为前5000—前4000年,包括灵山遗址、慈湖遗址等,分早、中、晚三期。要特征是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石器较少,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出土的木胎朱漆碗是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漆器标本之一。出土了相当多的骨哨。建筑多为干栏式木建筑。有大量稻作遗存,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种植水稻。
近些年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河姆渡文化内涵,如田螺山遗址发现北方遗址经常出土的高达90厘米的深腹罐,这是南北文化交流还是自己创造发明,引起考古界的争论。
马家浜文化(前5000—前4000)
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1959年在浙江嘉兴马家浜首先发现而得名。
其年代约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主要分布在浙北、苏南一带,重要遗址是马家浜、青浦崧泽、常州圩墩、吴兴邱城和钱山漾等。陶器以红陶为主,未见彩陶;早期有釜,晚期多鼎;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炉箅是该文化独特的炊具。农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铲、陶杵等。死者埋入公共墓地,盛行俯身葬,各墓随葬品不甚丰富也不很悬殊。主要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学者通过普遍发现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的上下层叠压关系,确定马家浜文化演变发展成为崧泽文化。
【细节补充】
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崧泽文化(前3800-前2900)
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属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
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年代约为前3800-前2900年,包括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金山坟遗址、寺前村遗址。陶器以泥质黑、灰陶为主,轮制,三口陶器为典型,盛行堆纹、压划纹、彩绘和镂孔等技法。嘉兴南河浜遗址首次发现了崧泽文化的“祭台”。
相关学术研究见于《浙北崧泽文化考古报告集》、《崧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专著。
大溪文化(前4400—前3300)
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萌芽的时期。
其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分为大溪类型和关庙山类型。陶器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圈足盘、陶簋多见,典型器有彩陶筒形瓶。圈足上盛行各种成组的戳印纹。以稻作农业为主,渔猎、采集仍占一定比重。多实行单人葬,死者头向普遍朝南,在红花套和关庙山儿童是瓮棺葬。
有人认为大溪文化与时代稍晚的屈家岭文化是先后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但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