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_传播学教程_复习提纲及复习笔记(4)

李国良 /2009-01-06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传播 信号:传播并非人类特有现象。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就有以下几种:      1.气味。(分泌特定气味的荷尔蒙-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 2.发光。(萤火虫求偶) 3.超声波。(蝙蝠) 4.动作。(灰雁动作信号,蜜蜂的“8字舞”) 5.声音。(鸟语)     局限性: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不能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 第二,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句话.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 受过训练的黑猩猩也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 二.人类语言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劳动:从传播学角度讲,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劳动中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 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人类语言的特性概括如下:(一力三性)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无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动物只能靠有限的声音和特定的化学或物理信号进行传播。而人类可以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 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还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 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人类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语言的起源:“汪汪”理论,“感叹”理论,“唱歌”理论,“吆——嗨——嗬”理论。 劳动的发展使相互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 人类语言的特性: 1、        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2、        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3、        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4、        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它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而且创造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手语、计算机语言等人工语言。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 人类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也是一个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人类能够将对自然和环境的认识作为经验、知识、文化,利用以文字为主体的各种体外化媒介加以记录、保存和积累起来,并通过教育和学习传授给后代。而不像动物那样主要靠遗传。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传播活动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 重要意义:  1.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 2.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符号系统思维社会) 局限性:第一,口语是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的,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第二,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在没有诸如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它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时空局限 第二个阶段: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重要意义——第一.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 第二,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局限性: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一部书抄写多册,耗费大量时日和人力。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第三个阶段:印刷传播时代 重大贡献:(试述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 的观念。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个阶段:电子传播时代 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还另具两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 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后人-听观-音容笑貌)。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一 句话,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电子信号的传输也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发展。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电子媒介不仅是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文化的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 电子传播媒介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无线电通信通过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来进行。分为地上波传输和卫星传输。地上波传输需要建立多处中转发射和接收台。 电子信号的传输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发展。模拟方式:电子信号是以与时间相对应的、连续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来表示的;数字方式:信号以电压的有或无(即0或1)来表示。信息保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以通过数字压缩技术传输更多的信息。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        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关系 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美国传播学家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1、        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        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        机器媒介系统: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等。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受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三类媒介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累积出现,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益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 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 活的新方式。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更加增加了信息及其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概述——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全新的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特点——1. 产业   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 主体   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 交易    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 贸易    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二战后社会信息化两阶段 初级信息化阶段——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此阶段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得到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日趋多样化,如电话、录音、录像、摄影、传真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普及程度。这与50年代后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倍增速度骤然加快是相对应的。 高度信息化阶段——从80年代末到今天。 此阶段特点是:(1)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2)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  (3)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信息社会特点经过80和90年代的发展,逐渐变成社会现实。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信息爆炸: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的绝对量的增加。信息两正在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信息洪流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信息社会。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前工业社会:多数劳动力从事农林渔矿业等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 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技术化、合理化得到了推进。 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革。 第二次浪潮: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 第三次浪潮: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巨大变革。电子传播科技、遗传工程、太阳能等新的高科技的发展。 信息社会的特点: 1、        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        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        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        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要主流。 二战后社会信息化进程分为两阶段: 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日趋多样化,电话、录音、录像、摄影、传真等普及。 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至今,特点: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信息高速公路:铺设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建成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 体外化信息系统得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视觉系统、听觉系统、保存和记忆系统、处理和传输系统、私人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系统等,媒介有信件、 书籍、报刊、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人造卫星等等。20世纪50年代后,这些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 90年代以来,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的媒介功能,今后将会统合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 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一大飞跃,同时系统规模更加巨大,结构更加复杂。 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这个过程不断扩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 界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媒介从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 也就是媒体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任何一种媒介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社 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课后练习题: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①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②文字传播时代:以手抄为主。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③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美)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①示现的媒介系统。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口语和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无须依赖任何机器手段; ②再现的媒介系统。其生产和传播需要使用物质手段或机器,但受众无需。包括文字、绘画、印刷和摄影等; ③机器媒介系统。传播双方皆需借助机器。包括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①前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②后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①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 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 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