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新闻学研究生考试单向度-批判学派的笔记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0-07

《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目录
第一章:早期法兰克福学派
第二章: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哈贝马斯
第三章:斯图亚特•霍尔
第四章:麦克卢汉
第五章:鲍德里亚
第六章:女权主义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
1    媒介观
8    在纳粹铁骑控制下的德国和看似民主自由的美国社会,媒介都是统治阶级操纵、利用和控制的工具,是“工具性理性”的典型代表。在西方社会的技术理性下,人沦为机器的奴隶,接受着工业产品及其掩盖下的资本主义文化灌输。劳动阶级依然是被剥削和被奴役的阶级,但他们满足于工业社会带来的物质上的富足,对自己真实的社会地位浑然不觉。
12    法西斯利用无线电广播无孔不入地向人们宣扬法西斯理论,使人们渐渐丧失了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在这里媒介成为了有可能毁灭人类的武器。
16    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流行文化,以一种“和平”的方式导致了人的“异化”。各种媒介都在宣扬和推崇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特征:消费主宰一切。
28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声讨媒介文化现象,他们对媒介所持的批判态度,和传统经验学派对媒介的研究是迥然不同的。他们认为媒介在创造一个“文化帝国主义”,使资本主义强权变得更加隐蔽也更有威力。大众媒介就是资产阶级对广大人民的精神奴役和全面控制,文化由“双向度”变成了“单向度”,成为帮助大众消磨时光的“时间杀手”,不仅丝毫不能动摇资本主义制度,反而加强了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

2    文化观(05年论述)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对传统“文化”定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他们认为文化的基本功能应该是“否定”和“对幸福的承诺”。真正的文化是“异化”的,即包含着与社会现实的不合理现象相互排斥的成分。然而在后工业社会,文化产品沦落为商品,出现了“文化工业化”现象。
    “文化工业”的特征是:
文化沦落为商品。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都严格按照商品的操作模式进行;其生产目的是为了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在“文化工业”时代,文化产品不是由“大众”自发产生的,而是统治阶级将其包装于大众文化之下,大批量生产和批发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
这是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地位的一剂强有力的“精神麻醉剂”。
“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具有隐蔽的欺骗性。它宣称大规模的重复生产是为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产品进行计划和管理。
它提供大量的娱乐,以“快感”麻痹人们的神经,使人们丧失批判和思考的能力。
它还利用和招揽中间阶层,标榜高雅,实际上却日复一日地走向庸俗。
媒介是“文化工业”最得心应手的武器。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观,归根到底是在维护传统的“精英文化”,否定新兴的“大众文化”,认为文化应该是少数人的专利。

3    意义和局限性
意义:最早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关注媒介文化并提出了批判,而事实证明,媒介确实是为专制服务的工具。媒介帝国主义正在威胁着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连续性。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使美国文化向全人类多样化的文化领域入侵,发展中国家在“单向度”的文化传播中逐渐丧失了话语权。媒介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维持其统治霸权的强有力武器,媒介技术越来越成为话语权垄断在谁手中的决定性因素。
局限性:虽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意识,但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却没有将辩证的思维贯穿始终。对大众文化的分析缺乏辩证的视角,过于片面、极端、形而上学。只破不立。只是对文化工业社会不断提出批判,却未能提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建立新世界的科学方法。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的传播学理论研究及特色   
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关注政治公共领域中的交往活动,代表作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二是研究交往行动理论,代表作为《交往与社会进化》《交往行动理论》。
1   特色:
1)    有破有立
2)    从剖析公共领域的消解——“破”,
3)    到通过交往行动重建公共领域——“立”,
4)    其思想理论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
5)    从政治的角度研究交往,
6)    关注西方民主宪政的实现问题。
7)    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
8)    具有哲学与传播学的双重特征。
9)    致力于批判学派传播模式的构建。
10)    对以语言为媒介的人际交往尤为关注。
 2  公共领域理论
       公共领域也叫公共性,是指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是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领域。它与公共权威领域相对立,是公共管理与私人自律紧张关系的反映。它形成的基础是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公共领域的精髓在于它的批判性。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的条件是:提供一种平等、自由的交往方式;公众的讨论应限制在一般问题上;公开性。
       哈贝马斯认为,从18世纪开始,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开始承担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法制观念的讨论上。然而到了19世纪后期,随着新重商主义的干预政策和社会权力本身获得公共权威的权限,公共领域开始走向衰落,渐渐丧失了其对公共事务进行理性批判的功能。而公共领域的消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拜文化工业所赐。文化消费取代文学批判,使文学公共领域不复存在。而文学公共领域正是政治公共领域的雏形。
        文化工业对公共领域的消解集中体现在大众报刊上。
        大众传媒是公共领域的组成部分和内在机制,但它却最终颠覆了公共领域。要重建公共领域,必须把公共性原则推广到各种社会组织中去,如政党、大众传媒。
3  交往行动理论
         交往行动理论是哈贝马斯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理论渊源是60年代的公共领域理论。
         哈贝马斯从普通语用学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在丧失了公共领域之后维持生存的唯一出路是重建交往理性。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消失”的时候,劳动和社会交往之间的矛盾就凸现出来,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
         理想的社会是“交往合理化”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承认和重视社会中存在的共同规范标准,从而使交往能力具有合理的基础,与工具性行为相区别;通过对话,实现人和人之间的“理解”;选择恰当的语言,对话必须以语言为中介。
* 思考
1、比较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和公共领域理论。
2、从公共领域理论出发,简评西方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
3、什么是传媒领域阶段?如何构建我国的传媒公共领域?
4、简述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
斯图亚特•霍尔
 1 编码/解码模式及其理论贡献
电视话语的生产环节即信息编码环节。
编了码的内容开始进入流通环节,就是信息从编码者被传送到受众的过程。
由于社会不是同质的,信息传播者和受众对信息的解释往往存在不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对信息的误读或“扭曲”。
信息生产者不能任意将主导意义加入信息中,如果该意义受到大多数团体的偏好,它的主导位置就可能得到确立,但也有可能受到一些方面的抵抗。
理论贡献:
恢复了受众在传播中的本原地位,认为传者和受众的关系是平等的。而在此之前,美国的传播研究模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受众被视为大众文化被动的消费者。霍尔彻底地打破了这一格局。使传媒的信息内容成为新的文化和社会研究资源。
霍尔的三种受众读解模式(05年问答)可以联系一下施拉姆的传播模式,有是解码编码模式,但是就其中完全是经验主义式的、类自然科学式的结构,在比较一下霍尔的,就可以了解什么叫……
编码(编码在制作者的经验、社会背景、意识形态环境中形成,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
流通、使用、使用(解码):由解码者与编码者的符码之间的不对称性造成的
解码模式:1 三中解码模式  2 三种形式不是分离的文本的意思可能比观众继续改造(用运动的的眼光看问题)
理论缺陷:过于专注与文本,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有利于操作的研究方法,很少评价经济和国家在文化生产中的重大作用
1  偏好式读解
2   协商式读解
3   对抗式读解
第四章 麦克卢汉
一、三大理论建构
(1)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麦克卢汉对“媒介”作了崭新的诠释。他认为任何一种媒介,只要它是人类身体、思想、存在的任何延伸,它就是媒介。我们塑造了工具,然后这些工具又塑造了我们.0
(2)    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赋予“讯息”一个全新的定义。他认为任何由媒介引起的在社会或文化领域的尺度、速度甚至模式的变化,都是媒介的讯息。
1、    提出关注媒介以及它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的重要性。
2、    一种媒介可以变成另一种媒介的“内容”。
(3)    热媒介与冷媒介
实际上是探讨媒介技术与民主参与之间的关系问题。
麦克卢汉认为,使某一感觉器官作“高度定义”扩张的传播媒介,虽然提供大量的信息,但只涉及一种感官;虽然有高度扩张,但却使人们的想象力和参与度都非常低,这样的传播媒介就是“热媒介”。反之,“低度定义”涉及人类感官范围较广,但能提供的信息相对较少,对任何事物都缺乏详细的描述,需要由人来补充,因而人的参与度较高,这样的媒介称为“冷媒介”。
麦克卢汉推崇“冷媒介”,认为“冷媒介”具有包容性,“热媒介”具有排斥性。人们醉心于用技术塑造“热媒介”,而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自己民主参与的阵地,不利于民主的发展。
二、地球村与内爆
(1)    地球村——时空消失的人类新部落
把地球视为村落的两层寓意:
1、    是一个狭小的空间范围,人们可以快速交流并在第一时间里得知发生的事情;
2、共同社区:媒介创造的环境使整个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家园中,民族、国家等概念遭到瓦解和重构,人类获得在全球范围内感知的新能力。
(2)    重新部落化
以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前文字时代,也称部落阶段,口头语言和耳朵统治的阶段;
古登堡时代,部落被瓦解的阶段,文字语言和视觉占据统治地位;
电子时代,重新部落化阶段,所有感官深入参与。
(3)    媒介技术的力量
在推动人类社会三个阶段的发展中,媒介技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4)    内爆
“内爆”就是内向的爆发和坍塌。事物内向的爆发往往会发出比外向更巨大的能量,导致处于临界点的事物发生聚变。


相关话题/新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 2003-2015研究生考试真题
    2015年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真题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334 一、 名词解释 1、 隐性采访 2、 软新闻 3、 社交媒体 4、 《华尔街日报》体 5、 欺骗性广告 二、 简答 1、 新闻故事化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结合实例谈电视传播的特点 3、 媒介审判对社会的危害 三、 论述 1、 运用公共 ...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0-07
  • 清华大学2010-2006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 2009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 新闻与传播史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6题,30分) 1.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主流媒体 4.媒介公信力 5.《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6.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 二、简答(60分,每题15分) 1.简析全球混乱理论rdq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27
  • 38家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38家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无知之幕、标题党、印花税、 时务报、数字鸿沟、真理电影 二、简答题: 大数据作为研究方法的特征、对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影响、危机传播的理论范式、网 络媒介形态演变和不同网络媒介的传播特点; 三、论述题:你看过的关于新闻客观性的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23
  • 北京大学2011-2001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22
  •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超详细笔记(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必备)
    找了好长时间的资料然后自己整合一遍,重点无一遗漏 绪论 第一节 新闻学 新闻学的定义: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 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 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8
  • 史上最全面的上海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经验贴
    史上最全面的上海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经验贴 (强烈推荐打印出来) 前言:其实每一段日子都值得铭记。只是考研这段日子更特殊,也更深刻罢了。其实努力了就会有回报,这也应是考研人应有的信念吧。虽然付出有时也会和结果不成正比。所以我觉得考研是一场全能竞赛。比拼的不只是努力,更是毅力、体力、精力、智力的汇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8
  • 2014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440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西安交大新闻传播学真题(回忆版)440 一、名解 1.涵化理论 2. 传播政治经济学 3.《男人、女人、讯息:人类传播概论》 4. 5.互动循环模式 二、简答 1. 2.怎样理解要有互联网模式思维 3. 三、论述 1.怎样看待标题党,举例说明 2. 四、材料 1.呼格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8
  • 烟台大学2015年新闻与传播专业考试真题
    烟台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考试科目代码:334 报考专业名词: 新闻与传播 所用试卷类型:A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6分) 1、社会化媒体 2、新闻跳笔 3、视觉的美学强势选择 4、微内容 5、特稿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8
  • 2015-2014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2014传播学考研试题 711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舆论 2、新闻道德 3、信息环境 4、集合行为 5、社会责任理论 二、简答题 1、网络新闻舆论形成、演化的特点。 2、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3、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多媒体传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4
  • 2015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2015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334 一、名词解释: 解释性报道、议论性导语、系列报道、新闻发现力、现场观察 二、操作题: 1、写一个采访提纲关于利率下调 ; 2、改写标题复合型标题两个并列式标题一个 ; 3、改写消息公共稿类型的一个材料 ; 4、分析媒体选稿标准 是关于楚报的头版稿件分析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