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
绪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有很强的依赖性
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①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② 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③ 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围绕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前者是后者的认识基础。两者功能又有着明显区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有着一致性: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有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
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3、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① 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
② 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③ 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2)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唯一方法就是提倡新闻创新思维。
① 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
② 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
③ 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3)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① 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
② 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
③ 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① 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
② 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
③ 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5)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1、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新闻采访——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特点:
① 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② 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
③ 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
2、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新闻采访是一种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信息互动活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1)新闻采访与三种传播方式有密切关系:人际、大众、人内传播。
2)米德、布鲁默等的符号互动论:个体有在互动过程中将自己视为被评价的客体以此获得自我形象的能力,也有感受并理解他人角色的能力。社会是相互作用的个人的集合体,相互作用的中介物是符号。互动者会运用群体和他人的视角考虑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境调整符号的运用,从而成功地彼此调适,达到交流的和谐。
成功的新闻采访的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该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最后,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受访者的心态。
新闻采访时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社会交换是个体之间的资源互换,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的过程,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通过相互交换资源,各取所需。
3、新闻采访活动的双主体
新闻采访是一种具有双重主体的活动。
记者的社会角色分析:(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与之对应,采访者的社会角色有:(1)社会守望者角色;(2)信息传播者角色;(3)文化传承者角色。
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政治素养.记者正确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政治敏感。
2)法律与道德素养.
法律意识——(1)采访写作及日常行为必须合法;(2)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的内容。
道德素养——(1)健全的人格;(2)不畏权势,坚持真理;(3)有社会责任感;(4)对社会公众有起码的人文关怀。
3)科学素养:最重要的体现是具备应有的科学精神。(1)较为客观的态度去报道事件,(2)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3)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4)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素养;专业理论素养(学习,经验总结);专业精神。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采访对象——地位被忽视的另一主体
特点:
① 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人口特征、个体性格、兴趣爱好、人生经历等);
② 与新闻事实有一定关联;
③ 出于利益考虑与采访者进行博弈。
种类:(根据提供主要事实还是提供新闻事实的背景)
① 当事人:通常是新闻事实的主体,最重要的采访对象。亲历新闻事件,有较为深刻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② 知情人:通常不是新闻事件中的行动者,但对新闻事件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可能参与新闻事件的策划。可能了解新闻背景,对新闻事件的把握更加客观。在验证新闻事实、拓展新闻报道的深度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③ 目击者:亲眼目睹事件发生的人,通常和事件并没有直接联系,但有较强的现场感受。
④ 有关人士。目的:一是借用他们的言论表现出记者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二是借助其权威性增加报道的说服力和深度。
第二章 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采访的起点
新闻线索——关于新闻事实的片段性的简要信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特点:
① 相比于新闻事实,多数新闻线索显得较为简略;
② 比较零碎。只有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完整示人;
③ 稍纵即逝。有很强的时效性,重复的可能性极小;
④ 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⑤ 涉及较多的是表象。
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功用:
① 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从而产生采访动机;
② 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
③ 为媒体的报道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
① 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
② 企事业单位;
③ 重大文体活动;
④ 社会网络;
⑤ 其他媒体的报道;
⑥ 日常的平凡生活。
2、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
1)新闻敏感——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新闻敏感是一种专业能力或素质,是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这种判断力有相当严格地时效要求。
2)新闻敏感具体实在的内容:
① 判断新闻线索及其背后的事件全貌从整体上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② 判断目前的线索哪些与记者采访到的新闻事实、已有的经验知识或者记者以往获得的新闻线索有关;
③ 判断目前的新闻线索中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
3)新闻线索的捕捉与搜寻:
① 从异常的情况中敏锐地捕捉到新闻线索;
② 根据当前的宏观形势,高屋建瓴地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
③ 敏锐地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 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捕捉新闻线索;
⑤ 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获取新闻线索。
3、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
报道策划——利用现有的新闻线索和背景材料,策划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材料挖掘的办法,从而更好地利用新闻线索进行有效采访。
组成内容:
① 报道的主要目的;
② 动员的资源和媒体内外可以整合的资源;
③ 报道进行的时间和程序及所涉及的空间;
④ 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采访和写作形式及版面安排;
⑤ 预算及预期效果。
意义:
① 为新闻报道提供可行的方案;
② 为新闻采写提供充足的背景和其他准备;
③ 为报道提供强有力的队伍。
第三章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1、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1)资料准备;(2)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3)准备采访提纲;(4)寻找采访机会。
2、资料准备
意义:
① 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提高采访效率;
② 有助于记者应对采访中遇到的困难;
③ 有助于记者避免在报道中犯一些简单的常识性错误;
④ 有助于记者获得千载难逢的采访机会。
内容:
① 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② 了解关于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
③ 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使自己能站在专家的立场和知识背景上来看待新闻事件。
“十比一”原则——访前准备,每采访一分钟要准备十分钟
3、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
从个性心理层面分析——四个类型:理性外向型(理性善谈);感性外向型(健谈情绪性);理性内向型(思考深入,不善交流);感性内向型(较封闭,不善言谈)。
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热情配合记者采访;消极地应付记者的采访;故意回避记者的采访;故意阻挠记者的采访。
4、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1)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目的性和倾向性的设想。
采访意图必须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与受众的兴趣一致;要与媒体的报道思想和风格一致。
2)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
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包括表明采访意图,确定的采访对象以及对前期采访准备的简要回顾;二是计划的主体,包括设定采访的大体顺序和活动安排、采访手段和方法。
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
① 确立采访的顺序和活动安排:地点、时间、形象、次数、方式。
② 确定采访的主要方法
③ 确定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采访的主要内容;进入主题的形式;提问的形式、顺序和态度;拟定采访的开头、过度及结尾的方式。
意义:
帮助记者充满自信地进行采访。记者通过采访计划,内心比较踏实,往往能在采访中将谈话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也应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对。
5、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
① 在合适的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1)创造合适的采访环境,(2)创造合适的语境。
② 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
③ 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
④ 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
⑤ 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
第四章 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
包括:(1)座谈、(2)访谈/面访、(3)现场考察:
记者的主要工作:提问、倾听、观察、和记录
1、提问
提问——记者通过发问和寻求答案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提问质量的优劣、水准的高下,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整体活动的成败。
一、采访提问的诸多难题:
1) 记者的采访活动有着强烈的目的性,因人、因事、因地而异,没有不变的模式;
2) 采访对象的社会阅历、经济状况、政治观念、文化程度、心理状态各不相同,情况极为复杂;
3) 采访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新的线索,也随时可能冒出新的问题,记者需灵活应对。
二、始终掌握提问主动权:
1) 明确提问目标。
① 正视新闻文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
② 正是新记者新闻价值观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
③ 正是不同目标受众群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
2) 创造良好的对话环境(方便双方沟通的气氛)。
① 用合适的方法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
② 把整个对话有效地控制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
3) 通过追问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三、审时度势地提出精彩问题。
1)不同采访题材所要求的不同提问方法。采访题材是否符合采访对象的利益或价值观
2)针对不同阶层的采访对象的不同提问方法。
① 平视强势群体,
② 尊重弱势群体,
③ 与一般群体沟通多用交流的口吻。
四、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 注意提问的逻辑性,
② 提问力求简洁明确,
③ 提问有具体的指向性,
④ 采访提问的引导艺术,
⑤ 避免说外行话。
2、倾听
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
① 了解事实真相、
② 发现新闻线索、
③ 提供写作思路。
采访中倾听谈话的原则:
① 注意力高度集中、
② 全面地倾听、
③ 耐心地倾听。
当倾听的有心之人
① 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用合适的提问方式进一步激发采访对象的谈话热情,同时防止被欺骗。
② 对想说而说不出来者:保持耐心,边听边分析,多用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对方进行回忆和表述。
③ 对思维活跃爱跑题者:善于用问题将谈话内容圈定在一定的采访范围内。
④ 对处于某种原因讲一半留一半者:学会听弦外之音,将采访对象采取委婉方式传递的信息抓住。
⑤ 对给采访设置障碍者:学会在采访对象的谈话中寻找突破口。
3、观察
1)放开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① 从听觉器官以外的渠道获取信息
② 把握人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2)活用观察所得寻求更多发现:
① 发现新的线索,
② 以观察所得更好地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
③ 注意对细微处的观察
④ 通过观察获得至关重要的新闻素材。
3)采访中的几种常用的观察方法:
① 正视采访对象、
② 留意每一个细节、
③ 进行紧张的思考。
4、记录
笔录的作用:
① 为整理采访对象的谈话要点奠定基础;
② 记录随时产生的灵感与思路;
③ 记录观察所得;
④ 记录非正式采访时的所见所闻。
记录的方法:
① 快速有效地记录(边问边看,边听边记录);
② 抓住重点进行记录;
③ 适当的总结;
④ 善于录音设备。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
1、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
隐形采访——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就新闻事实进行的采访。
类型:(1)体验式采访(不暴露身份和目的,作为社会普通公众,以获取信息);
(2)伪装式采访(隐去真实身份,隐藏采访目的,以获取所需信息)。
方法和程序
1) 寻找线索和线人;
2) 在采访前确立某种假设—确定自己可能在调查中证明什么;
3) 周密地考虑各种应当考虑的问题:【(1)利害关系、(2)采访的先后次序、(3)资料搜集、(4)确定调查的价值;】
4) 确定采访对象之间的利害关系;【七类关系:敌人、朋友、失败者、受害者、专家、警察、有麻烦者】
5) 贴身暗访:为自己设计一个不易被察觉并且便于暗访的身份,要对被暗访者显示出不可抗拒的利益吸引力,要表现自己是“专业人士”,要镇定自若。
6) 获取必要证据:采访笔记、录音、录像、照片、各种书证、实物证据、文件资料的原件或副本。
7) 隐形采访中的观察:去伪存真,探知采访对象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8) 对所获取的证据进行司法甄别,去除伪证(假证词和假证物)。
隐形采访中的法律道德风险:
对隐私权的侵害——因调查事件内幕而粗暴侵入到他人不受干预的私生活领域。
隐私——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而当事人不愿他人知晓或者他人不便知晓的信息。
2、利用网络作在线采访
1)使用E-mail进行采访
优越性:
① 速度快捷、
② 减少对他人的干扰、
③ 费用更加低廉、
④ 可以传送大容量的文件,有利于记者提交说明性的资料,有利于更好地表达自己意图、
⑤ 不受地域限制。
不便:①互动性逊于面谈和电话访谈;②发现新问题时不得不再次进行询问;③较难获得有效的证据。
2)使用ICQ进行采访 (ICQ—I seek you 网络寻呼机);特点:
无须知晓对方的电子邮件;
互动性更强。
3)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采访:可以帮助记者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以及本来不在采访名单的采访对象。
① 国内和国际一些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权威机构的链接;
② 大量的背景资料;
③ 关于一些专家的介绍和专访;
④ 公众对于新闻事件发表的评论和反馈。
4)利用网络聊天室和BBS进行采访
3、精确新闻采访
精确新闻采访——已经成为调查性报道的一个主要流派,即追求报道的深入、精确和科学。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量化分析统计;抽样调查;实地实验;民意测验;横向定时调查;纵向追踪调查。
第六章 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
1、整理素材的意义
1)防止有价值的材料被遗忘
2)发现采访中被忽视的事实
① 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必要的反刍
② 发现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
③ 判断采访素材的新闻价值
④ 理顺写作思路
3)弥补采访中的不足与疏漏
① 写作素材不充分
② 新闻信息未经核实
2、整理素材的步骤
1)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浏览:
① 核对人名、地名、数字等基本信息,
② 做到对“下锅”的“米”心中有数。
2)对采访笔记进行回忆补充
① 补充的内容:将录音设备中的资料,二手资料以及在采访现场没有及时进入笔记的资料补充。
② 采访笔记补充工作解析:把录音设备中的资料转成文字;将记在心里的内容和二手资料放进笔记;
3、对素材的分析取舍
最为关键的标准是报道的目标和主题
1)对素材进行分析和判断:
① 审视采访对象提法的素材。(采访对象不同,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也不同,以为不同采访对象的记忆和立场存在偏差。)
② 拎出相关新闻事实的逻辑主线。(分为:时间维度;因果关系维度;矛盾分析维度。)
2)确定写作时使用的采访素材。
① 首先考虑事实的新闻价值;
② 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素材;
③ 顾及媒体特点所提出的要求。
3)重视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
4)形成文章写作的思路和脉络
第七章 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
●共同规律
1) 充分体现对象主体价值;
2) 严格遵守真实性价值;
3) 注意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
4) 在真实前提下追求时效。
1、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
1)报道对象或评论对象的价值
① 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只有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备的事实,才具有报道价值;
• 新闻价值所要衡量的,主要应当是事实的素质,而不是人的地位和身份。
• 社会价值:事实(事件)披露以后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对人的自身发展总体上有利的功用。
② 关于评论对象的议论价值:这种价值应当是评论对象蕴涵某种意义,往往是某种事理,经过评论者发掘、点化、揭示而呈现于受众面前,就能起到引导受众,辨别是非,消除疑惑。激浊扬清,弘扬正气的作用,既可以是正面的事实,也可以是反面的事实。
2)发现和判断对象主体的价值
① 认真发现,准确判断对象的新闻价值:能否发现对象的新闻价值,取决于报道者是否具有新闻敏感,价值判断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事实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表现在什么地方。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笔记背诵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23
相关话题/新闻
2017-1995复旦大学714新闻传播基础l考研真题
2017年复旦大学714新闻传播基础真题 一、 名词解释 1. 普利策新闻奖 2. 认知基模 3. 《西行漫记》 二、 简答 1. 简述能指与所指这一对符号的概念 2. 《娱乐至死》 3. 简述维新派办报实践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三、 论述 1. 技术决定论。移动互联网对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12017重庆大学新闻学硕与专硕初试试题回忆版(来源于网络)
2017年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334 (一)名词解释 1. 媒介素养 2. 整合营销传播 3. 扒粪运动 4. 数据新闻 (二)简答 1. 新闻真实的内涵及具体层面2. 隐性采访的含义及需要遵循的原则3. 公共传播关系的特点 (三)消息写作:农村留守儿童材料800字以上 (四)评论写作:大学生卖猪肉材料500-1000字2017年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172007-2016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基础) 一、填空 1、___开始,纸张在传播中开始独占鳌头:我国最早的关于报纸的记载是孙樵《___》卷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2、1815年,《___》在马六甲创办。____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办;1822年,在澳门创办的第一份葡萄牙文报刊是__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7外国新闻史英国部分整理
英国 1570星法院 严厉管制出版活动,送出版公司登记 搜查、扣押、没收和逮捕 1644弥尔顿《论出版自由》 出版自由的思想 批出版检查制度的弊 强调言论出版自由 1665《牛津公报》 英国历史上第一张报纸 历史最悠久之一(出版至今)《伦敦公报》 1702《每日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7《新闻写作教程》整理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教程》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一、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1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先事实,后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整个新闻学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真实性是从事实到新闻的必然要求,是新闻报道中主观与客观相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考研复试科目及加试科目
据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已经发布,详情如下:注:加试科目(以专科生身份报考的考生需要准备、以报名时填写的信息为准) 院系名称 专业代码 ...考研复试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2019考研:新闻传播学三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创立乃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知识群,因此系统化研究便要求研究者掌握专门的技能,并借助于这些技能去集中应对多种多样、各自独立的现实领域。(华勒斯坦等,1997:9)新闻学作为一个职业规范性学科,它探讨的,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2018年省级教育部门及直属高校新闻发言人名单、电话公布
今天,最新版!2018年省级教育部门及直属高校新闻发言人名单、电话公布!同学们赶紧来看看吧!希望对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考研新闻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考研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 专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简答题(每题 15分,共45分) 1. 简述传播仪式观 2. 媒介素养理论 3. 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论述题(每题 30分,共 60分) 1. 结合实际谈谈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的特点 2. 谈谈你对批判学派关于传播与大众文化的观点的看法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2018年四川大学文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 学硕:636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 书脊 2. 传播流 3. 空符号 4.DAGMAR 5. 威尼斯手抄小报 6. 涵化理论 7. 知识劳工 8. 后真相 二、简答题 1. 从受众角度分析弹幕的传播效果 2. 简述新闻、舆论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 3. 介绍罗兰巴尔特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2018年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 学硕:807新闻与传播实务 1. 声画组合的基本模式(又称稳定模式)是什么?每个要素发挥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论证。 2. 新闻专业主义防止商业逻辑侵犯新闻逻辑,你同意吗?为什么?举例论证。 3. 网络时代还需要新闻的专业堡垒吗?为什么?举例论证。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2018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 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 1. 《新闻学大意》 2. 舰队街 3. 舆论反转 4. 首因效应 5. 网络直播 6. 长尾理论 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 1. 简述近代中国民营报纸的活动内容及意义/贡献 2. 简述大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2018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学硕: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报刊的有机运动 2. 《每周评论》 3. 王韬 4. 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 5. 信息茧房 二、简答 1. 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 2. 美国分别在1984年,2017年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谈谈你的看法 3. 新闻界对真理标准讨论的作用 三、论述 1.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重庆大学新闻传播2003—2013考研真题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20032013考研真题 Arnold+1重庆大学新闻传播20032013考研真题2013学硕(回忆版) 新闻传播史(634) 一、名词解释 知识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拒检运动新生事件重庆各报联合版 二、简答 1、民国初年报业繁荣的原因。 2、叙述19863、简述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并事件。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82015年重庆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