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部分
重要程度说明:水文部分,同样,不出意外的话每个院校每年都会考。主要考察的难题就是利用水循环,水量平衡机制,来说明某一区域污染情况,水库建设的影响等等。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常考的湖泊,比如(巢湖,滇池,太湖等等),百度一下~,了解一下他们污染的原因,初试复试都有可能会考你哦。
考点1:水循环(下面的都是背的)
(1)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的过程。
(2)水循环的基本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3)水循环的基本类型
①大循环:发生在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又称为外部循环。作用:海陆间循环把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联系起来,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
②小循环:发生在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又称为内部循环。
(4)水循环的意义(记点,不要都背)
①水循环形成水圈,联系四大圈层。水循环不仅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组合成连续、统一的水圈,而且在循环过程中渗入大气圈、岩石圈与生物圈,将地球上的四大圈层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
②水循环进行各大圈层的物质输送、能量传输。地球上的水循环是巨大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是具有全球意义的能量传输过程。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分配,使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
③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后通过大气循环输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降水又参与到陆地系统中,对地表现与陆地系统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而陆地上的径流,不仅向海洋输送泥沙、有机质、各类营养盐,从而影响海洋系统。
④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蚀、搬运、堆积、溶蚀作用,在大地构造的基底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形态。
⑤由于存在水循环,水才能周而复始的被重新利用,成为可再生资源。
考点2:水量平衡(概念记下来)
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数量表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全球或任一区域水量都应保持收支平衡。高收入则高支出,低收入则低支出。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则是水量平衡的三个重要因素。从全球水量平衡中可以看出:(这四点看一下,不要死记硬背)
①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
②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的89%,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③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
④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南京大学2013年真题】分析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进展与洞庭湖水沙变化之间的关系。
【南京大学2012年真题】问答题:洪泽湖大坝超期使用的危害。
【南京大学2011年真题】问答题:湖泊水污染难以防治的原因。
【南京大学2008年真题】问答题: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方程,并用其因子变化描述某城区河湖环境污染状况。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真题】论述题:什么是水循环,各循环在地球表面的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真题】简答题:试述水分循环的地理意义。
米娜桑是不是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用水循环,水量平衡原理来分析某一地区产生的某种问题?
回答这种问题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①介绍一下题目中所问区域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比如长江三峡我们就可以说,三峡大坝建于湖北宜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等等…
②写上水量平衡和水循环的概念。
③展开写一下所考地区的水量平衡,水循环状况,并列点回答它所问的“原因”,“危害”这些答题词。
考点3:河流(河流很重要哦)
1、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河流一般是在高山地方作源头,然后沿地势向下流,一直流入像湖泊或海洋般的终点。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
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就是水系。水系的划分属于相对概念。大的江河水系由若干一级支流构成,一级支流又由若干二级支流构成,逐级延伸。长江及其水网构成中国最大的水系。
流域: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分水岭:划分相邻水系或河流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界。
【西南大学2014年真题】名解:河流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真题】名解:水系
2、水系形式
①按照一定的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力场的反映,水系形式通常分为:树枝状、格状和长方形三类。
②按照干支流相互配置的关系或它们构成的几何形态划分可分为:扇状水系、羽状水系、梳状水系和平行水系四类。
③按照水系流向的相互关系划分:向心水系和辐散状水系。
【兰州大学2011年真题】名词解释:河流平衡剖面
3、河流的纵横剖面
①落差: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就是河流的总落差。某一河段两端的高度差,则是这一河段的落差。
②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叫做河流的比降。通常以小数或千分数表示。
③河流纵断面:以落差为纵轴,距河口距离为横轴,据实测高度值定出各点的坐标,连接各点即得到河流的纵断面图。它能够很好地反映河流比降的变化。影响河流纵断面变化的因素:岩性、地貌类型、河流年龄等。
④河流横断面:河槽中垂直于流向并以河床为下界、水面为上界的断面。由于地转偏向力和弯曲河道中河水离心力的影响,水面具有横比降。由于流速分布不均匀,水面还发生凹凸变形,所以河水面几乎不可能是一个严格的平面。
4、河流的分段
一条河流常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
①河源:是指河流最初具有地表水流形态的地方,因此也是全流域海拔最高的地方,通常与山地冰川、高原湖泊、沼泽和泉相联系。
②上游:是指紧接河源的河谷窄、比降和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纵横面呈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
③中游:水量逐渐增加,比降已较和缓,流水下切力已开始减小,河床位置比较稳定,侵蚀和堆积作用大致保持平衡,纵断面往往成平滑下凹曲线。
④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河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浅滩和沙洲。
⑤河口:是河流入海、入湖或汇入更高级河流处,经常有泥沙堆积,有时分汊现象显著,在入海、入湖处形成三角洲。
5、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①流域面积是流域的重要特征之一。河流水量的大小和流域面积的大小有直接联系。除干旱区外,一般是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水量也越大。
②流域形状影响河流水量变化。圆形或卵形流域降水最容易向干流集中,形成巨大的洪峰。
③流域高度主要影响降水形式和流域内的气温,进而影响流域水量变化。
④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对冰雪消融时间有一定得影响。如流域向南,降雪可能较快消融,形成径流或渗入土壤。
⑤河网密度:是指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内河道的长度。河网密度是地表径流丰富与否的标志之一。流域气候、植被、地貌特征、岩石土壤渗透性和抗蚀能力,是河网密度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6、水情要素(易考名解,背)
河流的水情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量和水温与冰情等四个方面,以此认识河流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1)水位: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叫做水位。水位高低是流量大小的主要标志。流域内的径流补给是影响流量、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他因素比如流水侵蚀作用、径流补给形式的变化、潮汐、拦水坝等也对其产生影响。水位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流水位有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山区水源河流甚至有日变化。
(2)流速:指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它决定于纵比降方向上水体重力的分力与河岸和河底对水流的摩擦力之比。通常采用等流速公式(薛齐公式) 计算某一时段的平均流速。
(3)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叫做流量。流量是河流重要特征之一。流量变化将引起流水侵蚀过程和流水的其他特征值的变化。随着流量的变化,水位也发生变化。
(4)水温与冰情
1、影响水温的因素:
①河流的补给特征是影响河水温度状况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补给对河流的温度影响是不同的,如由冰川和积雪补给的河流水温必然较低。太阳辐射和流域气温等也影响河水温度。
②河水温度也随时间时间变化。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③河水温度还随流程远近而发生变化。流程愈近,水温与补给水源的温度愈接近;流程愈远,水温受流域气温的影响愈显著。
④河流水温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河流流向的影响。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向北流入北冰洋的大小河流,愈往下游水温愈低。
2、冰情
当气温降到0℃ 以下,水温降到0℃时,河中开始出现冰晶,岸边形成岸冰。冰晶扩大,浮在水面形成冰块。随着冰块增多和体积增大,河流狭窄处和浅水处首先发生阻塞,最后使整个河面封冻。
7、河川径流
(1)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西北大学,兰大都考过,理解掌握)
径流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可以划分为几个特征阶段:
①停蓄阶段
降水落在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然后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降水量超过上述消耗而有余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填洼。停蓄于洼地的水也不能立即变为径流,所以这个阶段叫做停蓄阶段。
②漫流阶段
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面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里,叫漫流阶段。这个阶段只有下渗起着削减径流形成的作用。
③河槽集流阶段
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口,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增加,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阶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小部分渗入河谷堆积物补给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后,地下水又反过来补给河流。河槽集流过程在降水停止后还将持续很长时间。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
【兰州大学2012年】简答题:径流的形成过程。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复试题:河川径流与集流的形成过程。
【西南大学2009年】简答题: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请简要说明。
(2)径流计算单位
①流量Q: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过水断面的水量。
②径流总量W:在一特定时间内通过河流测流断面的总水量。
③径流模数M: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在所有计算径流的常用量中,径流模数最能说明与自然地理条件相联系的径流的特征。通常用径流模数来比较不同流域的单位面积产水量。
④径流深度y:是指流域一年的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它相当于该时段内平均分布于该面积上的水深。常与径流模数一起,作为衡量区域水量丰沛的标准。
⑤径流变率(模比系数K):任何时段的径流值M1、Q1或y1等,与同时段多年均值Mo、Qo或yo之比。 K=M1/Mo=Q1/Qo=y1/yo
⑥径流系数α: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与同期降水量x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径流则α值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则α值小。
(3)特征径流
①洪水:河流水位达到某一高度,致使沿岸村庄、城市建筑物。农田受到威胁时,称为洪水。连续的强烈降水是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积雪融化也可以造成洪水。流域内的降水分布、强度、降水中心移动路线、支流排列方式,对洪水性质有直接的影响。按照来源可分为:上游演进洪水和当地洪水。
②枯水:一年中没有洪水时期的径流,称为枯水径流。枯水径流主要来源于流域的地下水补给。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枯水径流出现在10月至次年3~4月。
8、河流的补给
(1)河流补给的形式
河流补给的几种主要形式:降水、冰川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
(2)各种补给的特点
①降水补给: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②融水补给: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这类河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高山冰川的融水补给时间略迟,常和雨水一起形成夏季洪峰。
③地下水补给:河流从地下所获得的水量补给,称为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是河流较经常的水源,一般约占河流径流总量的15%~30%。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
④湖泊与沼泽水补给:湖泊、沼泽水补给量的大小和变化,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湖泊面积越大,水量越多,调节作用就越明显。一般来说,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
⑤人工补给: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属于人工补给范围。
9、河流的分类
河流分类的原则(看一下就行了)
①以河流的水源作为河流最重要的典型标志,按照气候条件对河流进行分类;
②根据径流的水源和最大径流发生季节来划分;
③根据径流年内分配的均匀程度来划分;
④根据径流的季节变化,按河流月平均流量过程线的动态来划分;
⑤根据河槽的稳定性来划分;
⑥根据河流及流域的气候、地貌、水源、水量、水情、河床变化等综合因素来划分。
我国河流的分类
我国河流常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为标志进行河流分类:
1)东北型河流,包括东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
2)华北型河流,包括辽河、海河、黄河以及淮河北侧各支流;
3)华南型河流,包括淮河南侧支流,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浙、闽、粤沿海及台湾省各河,以及除西江上游以外的珠江流域大部分;
4)西南型河流,包括中下游干支流以外的长江、汉水、西江上游以及云贵高原的河流;
5)西北型河流,包括新疆和甘肃河西地区发源于高山的河流;
6)阿尔泰型河流,我国境内属于此类的河流很少;
7)内蒙古型河流
8)青藏型河流
注:各型河流的水文特征从这几个方面展开:
补给、汛期(洪峰)、枯水期(旱情)、是否结冰,冰期长短、地表径流
10、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的蛮多的,记关键词)
①河流的地理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与否及结冰期长短等,无一不受气候条件制约。
②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的影响:流域的海拔高度、坡度、切割密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组成物质决定着径流下渗情况;植被则通过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
③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河流对其流域的气温有调节作用;河流搬运固体物质,起着削高填低的作用。所以河流既是地表景观的创造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供给者。
④河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财富。
【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论述题:论述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简答题:径流及其影响因子。
【西南大学2009年】简答题:简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考点3、海水的运动(下面都是爱考的概念哦)
1、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这就是潮流。潮流也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以流向变化分类,分为回转流和往复流。此外,涨潮时流向海岸的可叫做涨潮流,落潮时离开海岸的潮流可叫做落潮流。
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波高四个要素。
2、波浪的折射(兰大,南大,南师大都考过名解,这个一定背)
波浪前进方向常常与海岸斜交,这样,同一波列两端的水深就可能有较大差异。近岸较浅一端因受摩擦而减速,离岸远而较深一端在深水处继续保持原速前进,最后波峰线将发生转折而与海岸平行,这种现象就是海浪的折射。波浪前进方向与海岸斜交常常造成水体沿海岸流动,这种纵向水流称为沿岸流。
3、洋流: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运动,就是洋流。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球偏转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对洋流有影响。
洋流的成因和分类(知道分类和原理就行了)
(1)按照成因分: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
①摩擦流中最重要的是风海流。盛行风对水面摩擦力的作用,以及风在波浪迎风面上所施加的压力迫使海水向前运动。
②重力-气压梯度流包括倾斜流、密度流和补充流等。倾斜流是是因风力作用、陆上河水流入或气压分布不同,使海面因增水或减水形成坡度,从而引起的海水运动。密度流则是由于海水温度、盐度不同,使得密度分布不均匀,海面发生倾斜而造成的海水运动。
(2)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还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高,寒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低。
海洋资源
1、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例如,溶解于海水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产生的能量,以及贮藏在海水中的热量等等。
2、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海洋是地球上真正的生命摇篮,最早的生命即产生于海洋。而目前,仍有大量生物生活在海洋,并且形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②海洋是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主要接收者和蓄积者,海水冷却时将向空气中散发大量的热,增温时则将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海洋借助自己与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过程间接影响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自然现象。
③海洋是气温的重要调节者。洋流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地球低纬区输送到高纬区的热量,约有一半是由洋流完成的。频临寒流的海岸气温比同纬度内陆地区低;而接近暖流的海岸气温则比同纬度内陆地区高。洋流影响降水的地理分布,暖流影响区气旋发育,降水往往较多;寒流影响区往往发育发育反气旋,降水比较少。
考点4、湖泊的成因和类型(概念背,其他不用)
湖泊: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成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都可以形成湖盆。
1、地壳断陷、下沉可以形成构造湖;
2、死火山口或熔岩高原的喷口可以形成火山湖;
3、冰蚀洼地中可以形成冰川湖;
4、山崩、熔岩流或冰川堵塞河谷可以形成堰塞湖;
5、风蚀盆地积水可以形成风蚀湖;
6、喀斯特作用可以形成喀斯特湖;
7、浅水海湾被沙堤与海水分隔可以形成㵼湖;河流裁弯取直后可以形成牛轭湖;
8、多年冻土区地下冰融化后,地表下陷积水形成热融湖;
9、人工筑坝建造水库,形成人工湖。
湖泊的分类:
1)按照湖水来源,海迹湖、陆面湖;
2)依据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内陆湖、外流湖;
3)根据湖水的矿化程度,淡水湖、咸水湖;
4)按湖水温度状况,热带湖、温带湖、极地湖;
5)以湖水存在时间久暂,间歇湖、常年湖
考点5、沼泽的成因及分类(概念背)
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沼泽形成过程的两种情况:
1)水体沼泽化:沿湖岸水生植物或漂浮植毡向湖中央生长,使全湖布满植物,大量有机物质堆积于湖底,形成泥炭,湖渐变浅,最后形成沼泽。低洼平原的河流沿岸沼泽化过程与此相似。
2)陆地沼泽化:主要表现为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此外,海滨高低潮位间反复被海水淹没的平坦海岸带,也可形成沼泽。
沼泽的水文特征
沼泽水的运动十分缓慢;沼泽的蒸发比较强烈,蒸发量大于自由水面;径流特别小,径流量只及蒸发量的1/3;沼泽对水分的滞蓄可缓解洪峰(尽管很微弱)
沼泽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沼泽分类系统。尽管如此,地貌分类法和综合分类法还是得到广泛应用。
【兰州大学2014年】论述题:沼泽是如何形成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问答题:陆地如何沼泽化。
【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简答题:何为湿地?湿地类型?湿地生态意义?(结合生态,这个现在不要急着答)
考点6、地下水
1、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和硬度
①地下水总矿化度:是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是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单位为g/L。根据总矿化度的大小,天然水可以分为五类:淡水、弱矿化水、中等矿化水、强矿化水、盐水。
②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当水煮沸时,一部分钙镁离子的重碳酸盐因失去CO2而成为碳酸盐沉淀,沉淀部分叫做暂时硬度。总硬度减去暂时硬度即为永久硬度。根据水的总硬度可以把水分为五类:极软水、软水、弱硬水、硬水、极硬水。
2、岩石的水理性质
松散岩石存在孔隙,坚硬岩石中有裂隙,易溶岩石有孔洞。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这些空隙中。岩石与水作用时,表现出不同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等,这就是岩石的水理性质。
①容水性:是指岩石容纳水量的性能,用容水度表示。岩石中所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称为岩石的容水度。
②持水性:在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称为持水性。以持水度表示。在重力影响下岩石空隙保持的水量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就是持水度。
③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给水性。流出的水的体积与储水岩石体积之比,称为给水度。
④透水性:就是岩石的透水性能。根据透水性将岩石分为三类:透水岩石、半透水岩石、不透水岩石。
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兰大考过哦,记分类与原理)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储存空隙的种类可分为: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两种分类互相平行。
①上层滞水:是指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一般分布范围不广,补给区与分布区基本一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由雨水、融雪水等渗入时被局部隔水层阻滞而形成,主要耗损形式是蒸发和渗透。上层滞水接近地表,受气候、水文影响较大,故水量不大而季节变化强烈。上层滞水矿化度比较低,但最容易受到污染。
②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这个自由表面就是潜水面。从地表到潜水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以上通常没有隔水层,大气降水、凝结水或地表水可以通过包气带补给潜水,因而潜水补给区和分布区是一致的。潜水和河水间一般具有互补关系。
③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称承压水。典型的承压含水层可分为补给区、承压区及排泄区三部分。承压水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最适宜于承压水形成的地质构造是向斜构造和单斜构造。受到隔水顶板的限制,承压水与大气圈和地表水圈的联系较弱,动态比较稳定,不易遭受污染。绝大多数承压水来源于渗入水,是宜于饮用的淡水。
【兰州大学2013年真题】简答题: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
【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论述题:潜水和承压水的异同。
考点7、冰川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冰川类型:通常按照冰川形态,规模以及所处地形将冰川分类:
1)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山区,由于雪线较高,积累区不大,故冰川形态受地形的严格限制,按其形态又可分为: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
2)大陆冰川:曾经占据很广阔的面积,但目前只发育在两极地区。面积和厚度都很大。
3)高原冰川:又名冰帽,是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过渡类型。冰川覆盖在起伏和缓的高地上,向周围伸出许多冰舌。
4)山麓冰川 :数条山谷冰川在山麓扩展汇合成为广阔的冰原,叫做山麓冰川。它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
除上述形态分类之外,根据冰川的动力活动性可以将冰川划分为积极冰川、消极冰川和死冰川;根据冰川温度状况为根据可将冰川划分为温冰川和冷冰川。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限。是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从低纬向高纬降低。
要注意学姐说过的哦,雪线有三个影响因素:温度,降水,海拔,蛮容易考大题的,而且全球雪线最高点在副热带高压带哦。
【南京大学2014年真题】问答题:什么是雪线?试从全球雪线分布规律等举例说明哪些因素如何影响雪线分布?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真题】简答题:地球上的冰川分布。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加粗的分点,爱考)
①在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就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
②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发生影响,巨大的冰川对广大地区甚至全球气候发生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特征。
③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
④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
⑤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的地区的植被,动物被迫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自然地带将相应向低纬和低海拔地区移动。冰川退缩时,植被、土壤将逐渐重新发育,自然地带相应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移动。
⑥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
【兰州大学2008年真题】论述题:简述影响冰川的主要地理因素,以及冰川的主要形态。
【武汉大学2013年真题】简答题:冰川在地理环境中的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真题】简答题:说明陆地水的存在形式,并简述河流的补季形式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