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可能鼓励人们称为“需要帮助者”
负所得税——可能补贴由于懒惰而贫困的人
实物转移支付——可能提供人们并不需要的东西
虽然这些政策可以帮助一些家庭脱贫,但是他们也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反对意见:反贫困计划和工作激励。
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这一篇写得真的是很精彩!!!
第一节 预算约束:消费者的购买力
消费者预算约束线表示在其收入和物品价格为既定的时候,它可以购买不同的可能的产品组合。预算约束的斜率等于这些物品的相对价格。
第二节 偏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无差别曲线:我们用无差别曲线表示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
同一条无差别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等于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这个比率称之为边际替代率。
黄色的无差异曲线比蓝色的要高。
四个特点:
1 对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
谁不想拥有的东西越多越好。
2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为了使消费者同样满足,在你减少它的一种物品的需求的时候你必须要增加另外一种物品的数量。由此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 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如果相交表明在某一点处两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使得消费者满足的程度相等。这个是不可能的。
4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表明人们更愿意放弃它已经大量拥有的东西了。
极端的无差异曲线
1 完全替代品(直的)
物品很容易替代,人们对两种物品的边际替代率不变
2 完全互补品(折角)
第三节 最优化:消费者的选择
最优选择处消费者选择的两种物品的组合要使得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
收入效益和替代效益
那么价格的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如何呢?
它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一种价格变动使得消费者移动到更低或更高无差异曲线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它是一种低价格使得消费者状况变好引起的价格变动。
替代效应:一种价格变动使得消费者沿着一条界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者变动?
它是一种价格变动鼓励更多消费变得便宜的物品引起的变动。
换句话说:收入效益是有向更高无差异曲线移动引起的消费变动。
替代效益是有不同边际替代率的无差异曲线上一点引起的消费变动。
一种物品的价格变动可以分解为收入效益和替代效益(和物理里的模型的分解有些类似)
下面的这幅图反映了两者的变化:
A->B替代效益, B->C收入效益。消费者绝对不会选择B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认为消费者从原来的最优点A到新的最优点C需要分解成为两个过程:A->B, B->C。A->B人们沿着无差异曲线移动,B->C,两个点具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
下面我们将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
第四节 三种应用
1) 所有的需求曲线不见得都是向右下方倾斜——比如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少)
2) 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
工资上升了。你是多工作,还是多休息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你可能多工作。反之,你可能减少工作。替代效应使得工作更多,收入效应使得工作减少。
这个我们还可以结合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哪个方向倾斜。
有这么一种说法:更高工资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为什么,就是我们在第18章讲到。
3) 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
利率上升。你是多储蓄还是减少储蓄呢?替代效应使得储蓄更多,收入效应使得储蓄减少。
中国现在一般是用减少利率来减少储蓄。但是实际上效果没有想象当中的明显。为什么?可能是我们收入效应的作用也相当的大。抵消了一部分力的作用。
第二十二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经济学并不是一个发展完全的学科,它还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对于经济学,我们有3个处在经济学前沿的题目。他们分别是:
1) 对称经济学——人们在生活当中不免有人比另外一些人知道更多的消息,你能保证别人知道的你全都知道么(这就是不对称)。
2) 政治经济学——运用经济学工具去理解政府的职能。
3) 行为经济学——把心理学的观点用于研究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