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是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各种指标。这类指标主要有如下两个。
(一)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缩写为PP)是指回收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是一种使用很久很广的投资决策指标。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因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是否相等而有所不同。
如果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 (NCF) 相等,则投资回收期可按下式计算:投资回收期=
如果每年NCF不相等,那么,计算回收期要根据每年年末尚未回收的投资额加以确定。
这一指标的缺点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状况,因而不能充分说明问题。
(二)平均报酬率
平均报酬率(Average Rate of Return,缩写为ARR)是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也称平均投资报酬率。
平均报酬率=
平均报酬率法的优点是简明、易算、易懂。其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一年的现金流量与最后一年的现金流量被看作具有相同的价值,所以,有时会作出错误的决策。
三、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是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这类指标主要有如下三个。
(一)净现值
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叫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缩写为NPV)。其计算公式为:
—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k—贴现率(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的报酬率);n—项目预计使用年限; C—初始投资额。
净现值还有一种表述方法,净现值是从投资开始至项目寿命终结时所有一切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第t年的现金流量。
1.净现值的计算过程。
第一步:计算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
第二步: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这又可分成三步:
(1)将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如果每年NCF相等,按年金法折成现值;如果每年NCF不相等,先对每年的NCF进行贴现,然后加以合计。
(2)将终结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
(3)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第三步:计算净现值。 净现值=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初始投资
2.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净现值法的优点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因而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缺点是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
(二)内部报酬率
内部报酬率又称内含报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缩写为IRR)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内部报酬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计算公式为:
1.内部报酬率的计算过程。
(1)如果每年的NCF相等,则按下列步骤计算:
第一步:计算年金现值系数。 年金现值系数=初始投资额/每年NCF
第二步: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在相同的期数内,找出与上述年金现值系数相邻近的较大和较小的两个贴现率。
第三步:根据上述两个邻近的贴现率和已求得的年金现值系数,采用插值法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内部报酬率。
(2)如果每年的NCF不相等,则需要按下列步骤计算:
第一步:先预估一个贴现率,并按此贴现率计算净现值。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为正数,则表示预估的贴现率小于该项目的实际内部报酬率,应提高贴现率,再进行测算;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为负数,则表明预估的贴现率大于该方案的实际内部报酬率,应降低贴现率,再进行测算。经过如此反复测算,找到净现值由正到负并且比较接近于零的两个贴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