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答案是根据第二版答案修改而成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名词解释
1 、所有制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 但在一定条件下(如给予所有者一定的经济利益)和一定期限内他实际上占有生产资料; 支配,是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 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2 、所有权
①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 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 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3 、产权
① 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 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 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 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4 产权制度
①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5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基本关系)
①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 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 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二是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 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 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 属性 。
6 、制度创新
① 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②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③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
7 、生产力 P23
8 、生产关系 P16
9 、生产方式 P27
二、简答题
1 、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
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
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二、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1 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
①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②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2 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①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 生产 要素的交换 ,否则生产无法进行,产品的交换也是这样 ;
②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
③ 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从而对用来交换的产品需求的增长,生产也会随之发展。
三、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1 分配有两种: 一种是 产品的分配, 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即 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2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①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②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3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4 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2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21
3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P27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一、名词解释
1 、商品 P35
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③ 商品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2 、商品经济 P32
①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②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3 、交换价值 P35
①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②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③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 、价值 P35
① 价值是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的凝结。
② 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③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5 、抽象劳动 P37
①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
②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③ 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6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P40
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 、劳动生产率 P41
①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② 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 产品量 / 劳动时间;
③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8 、价值规律 P47
①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以次为基础进行商品的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的基本规律。
② 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
⑴ 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⑵ 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
⑶ 分化作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③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9 市场经济 P45
① 市场机制是 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 经济;
②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 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时,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
10 资源配置 P45
① 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② 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书中无此内容)
10 、使用价值 P35
11 、具体劳动 P36
12 、价值量 P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