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 、剩余价值 P139
①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②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3 、剩余价值率 P141
剩余价值率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式:
① 物化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比可变资本,它表示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② 活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比必要劳动时间,它 表明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来无偿的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已按教材更改)
4 、不变资本 P140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
5 、可变资本 P141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 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 量的变化,即 价值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
6 、剩余价值规律 P146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7 、资本原始积累 P134
8 、雇佣劳动制度 P136
二、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37
货币转化为资本就是要使货币资本带来剩余价值或者说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唯一的可能就是 货币所有者必须 在市场上 购买到某种 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 能创造价值,而且 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 成为 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已按教材更改)
2 、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方法? P143
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而高劳动强度实际上等于变相延长了工作日。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除此之外,工作日的长度还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
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 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剥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将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的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但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由于生产工具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加重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3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重点!) P146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因为:
1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2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 表现在:
① 资本主义的生产 过程 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
② 资本主义的流通 过程 是 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已按教材更改)
③ 资本主义的分配 过程 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
④ 资本家的 个人 消费是 消费 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雇佣 工人的 个人 消费是 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
3 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表现在:
①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 总是设法 进行技术创新, 不断 扩大生产 规模 和 销售 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 正式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为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代替。
4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P132
5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P136
6 、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P139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一、名词解释
1 、平均利润 P155
① 平均利润率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② 平均利润是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它的形成实际上是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已按教材更改)
2 、生产价格 P156
①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② 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pp = K + p
其中 pp 表示生产价格, K 表示生产成本, p 表示平均利润;
③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3 、利润率 P153
①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②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 在量上 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③ 利润率的公式为: 。
4 、商业利润 P158
① 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
②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
③ 商业利润的确立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
5 、资本有机构成(并非不重要,但书上给的解释似乎过于简单,参照政治课本回答) P154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 (c : v) 。
6 、借贷利息 P160
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7 、级差地租 P161
① 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②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 I 和级差地租 II 。级差地租 I 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 II 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 I 是级差地租 II 的基础。
8 、绝对地租 P162
① 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②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③ 绝对地租实质上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