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上)(6)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2-11


3.2单眼线索
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
3.2.1对象重叠遮挡,一个物体掩盖或遮挡另一物体,被掩盖物体会被人知觉的远些。
3.2.2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就是线条透视。
3.2.3空气透视,看远处的物体模糊,细节不如近处物体清晰。人们根据这种线索也能推知物体的距离。
3.2.4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等时,视野中俩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景物给人以远的感觉。
3.2.5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视野中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的对象密度大,近处的对象密度小。
3.2.6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一般而言,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而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慢,方向相同。这就是运动视差。运动视差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网膜上运动的范围不同造成的。
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事物流动的速度快,远处事物流动的速度慢,这种现象较运动透视。景物流动的不同速度也给我们判断物体的远近提供了信息。
3.3双眼视差
当人注视一个平面物体时,它的每一个点都落在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视像互相吻合,这时知觉到一个平面的物体。但当人看一个立体的物体时,两眼视像不完全落在视网膜对应的部位,表现为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一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些。这样立体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称为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深度和距离知觉的主要线索。
一般来讲,物体离观察者越近,双眼视差越大;离观察者越远,双眼视差越小。这样双眼视差的大小就提供了物体远近的信息。两眼看一个物体时,如果两眼成像部位相差太大,或者说一个物体投射到两眼视网膜不同的部位,这时就产生了双像,即把同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物体。
当物体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看到单一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但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和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将看到双像;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便不能起作用。
4.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处空间位置的知觉。方位知觉是各种感觉协调活动的结果。视觉和听觉在人类的方位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
4.1视觉方位定向
人的视觉方位定向需要借助于各种主客观的参照物,比如天空和地面就是上下判断的主要参照物。视觉方位定位的线索受文化、习俗等的影响,尤其受经验的影响,是后天习得的一种能力。生活在沙漠、草原中的人,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各不相同的线索来判断方位。人一旦处于完全无参照信息的环境下,方位知觉就会发生困难。
4.2听觉方向定位
听觉主要用于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听觉方向定位的能力主要来自两耳听觉的差异,包括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人的听觉方位定向,具有以下几个规律:
a随声源偏离头部中切面的角度加大,判断左右声源方向越容易。
b头部中切面2~3度范围内的声音容易混淆。
c如果以两耳连线的中点为顶点作一圆锥,圆锥面上出发的声音容易混淆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11简答
人们知觉到客观事物与事件的连续性与顺序性,就是时间知觉。额叶在时间知觉中起重要作用。
时间知觉具有四种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太阳的升落、昼夜交替、四季的变化等都为时间知觉提供了信息。
b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人体的生理活动许多是周期性的、有节律的,比如,心跳和脉搏,饥饿、觉醒与睡眠等。身体组织的这些节律性活动由叫生物钟,它给人们提供了时间的信息。
c借助计时工具。如日历、时钟、手表等。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a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b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倾向于把时间估计的越短;而事件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倾向于将时间估计的较长。在回忆往事时,同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感觉时间越长;经历越简单就觉得时间短。
c人的兴趣和情绪。人们的兴趣与情绪与时间的估计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就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2.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就是人脑对空间中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即认识物体的运动特性。又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2.1真动知觉
真正运动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或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刚刚可以被觉察的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最小视角范围(角速度),是运动知觉的下阈。低于下阈,人们只能看到相对静止的物体。而且,物体运动的速度太快,超过一定限度,人们也只能看到弥漫性的闪烁。
2.2似动知觉
似动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运动。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似动知觉。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a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或Phi运动。
b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这就是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在暗室中点燃一支烟,并注视这个光点,过一会就会发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在注视过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成分开始,如视觉图形的基本成分、亮度的差异、颜色等,知觉系统把这些最基本的成分组织起来,形成可辨认的图形或事物。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较高级的、整体的加工影响低级水平特征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强调知觉者对事物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其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其一般知识经验,对加工过程的影响。自上而下加工也称概念驱动的加工。
一般而言,在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2.模式识别理论
所谓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即刺激的组合。模式识别是知觉研究中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任何感觉通道内,一个模式总要不同于其他的模式。复杂模式中往往包含子模式。当个体能够确认其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并将该模式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时,就是模式识别。模式识别过程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再决定它与那个模式有着最佳匹配的过程。模式识别理论有:
2.1模板说
模板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储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版本,即模式。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着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储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决定,看刺激与那个模板有着最佳匹配,就把该刺激与模板确认为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了识别。总体而言,匹配模型是一种自下而上加工模型。
林赛和诺曼都模板说进行了两点补充:a增加了一个预加工过程。在模式识别的初期阶段,在刺激与模板匹配之前,先将刺激的外形、大小或方位等加以调整,使之标准化。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模板的数量。b将自上而下的加工引进模板匹配模型。
模板说虽然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可以解释人的某些模式识别,但它存在明显的缺陷。对于人们迅速识别一个新的、不熟悉的模式的现象,模板说很难解释清楚。所以,模板说不能完全解释人的模式识别过程。
2.2原型说
原型说认为,在记忆中储存的不是与外部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是一个类别或一个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它反映的是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在模式识别中,只要刺激与原型有近似的匹配即可。所以,只要存在相应的原型,新的、不熟悉的物体也可以得到识别。这样,原型匹配模式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而且使人的模式识别更加灵活。总体而言,原型匹配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型。
2.3特征说
特征说认为,模式可以分解为各种特征,特征和特征分析在模式识别中起关键作用。特征分析模型认为,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抽取次甲基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特征说相对模板说而言具有一定的优点:a依据刺激的特征和关系进行识别,避免了预加工的困难和负担,使识别有更强的适应性;b同样的特征可以出现的许多不同的模式中,极大的减轻了记忆负担;c由于需要获得刺激的组成成分信息,即抽取必要的特征和关系,再加以综合,才能进行识别,所以这种模式识别个过程带有更多的学习色彩。
特征分析模型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没有自上而下的加工。
(六)错觉
1.错觉的含义
是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出现种种歪曲。研究错觉有助于揭示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消除错绝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
2.错觉的种类
分为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2.1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潘佐错觉(铁轨错觉)、垂直—水平错觉、贾斯特罗错觉(双曲线错觉)、多尔波也夫错觉(圆形面积错觉)、月亮错觉
2.2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一些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影响而不平行
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因附加线段影响显得中间狭两端宽的弯直线
爱因斯坦错觉: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四边略显弯曲
波根多夫错觉:被两条平行线截断的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
3.错觉产生的原因
3.1眼动理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3.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3.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可以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
(六)知觉实验
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图形-背景的区分是知觉组织过程中基本的和基础的环节。图形是指视野中独立的、具有明确形状的部分;视野中的其余部分称为背景。
Rubin提出图形和背景间的主要差异:a图形具有“事物”的特性,图形的边界有轮廓;相反,背景具有物质的特性,相对来说没有形状。b图形看起来离观察者的距离较近,并且在背景前面;而背景没有明确的定位,在图形后面连续伸展。c图形看起来更为深刻、更明显和更好记忆;图形一般表现出有意义的形状,而背景的形状不一定会有任何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人类知觉组织的原则,即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共同性、对称性、封闭性。

相关话题/普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