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笔记(考研版)(2)

译名 免费考研网/2009-01-04


        诗:与李商隐并称“温李”
        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
        骈文:李商隐、段成式  “三才”、“三十六体”
1、诗存300多首。内容狭窄;文辞华艳。少数吊古伤今、抒怀寄愤、描摹风景的诗作较好。
《商山早行》中有两句很为人们传诵: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词存60多首。
        内容上也很狭窄。几乎全是写女人情态、相思恋情之类。
   清代刘熙载评其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艺概》)
         艺术上有两大特色: 
(1)、浓艳香软。
   精描细画,笔触柔媚,辞藻华丽,色彩浓艳,充满富贵气、脂粉气。
        王国维:“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
        即具有艳丽精工、富丽堂皇、流金溢彩的特点;具有装饰美。
(2)、深隐细密。
一是人物情感隐伏不露,不正面点明。
二是意象组合、时空转换跳跃性大;词中意绪脉络不作明示。
   清代周济评温词:“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介存斋论词杂著》)
         温词风格:浓艳密丽
        温庭筠对词的发展贡献及影响:
    1、提高了词的社会地位。  2、规范并发展了词调体式。3、对婉约词风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一、何谓“五代十国”
        唐灭亡后,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五个王朝:
        梁          唐           晋            汉          周
       开封16      洛阳13      开封11       开封3      开封10
        大约同时,南方有九个王朝,北方有北汉王朝,史称“十国”。
        此外周边有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存。
二、社会状况
        四分五裂,战争动乱,野蛮残酷。
三、文学创作
㈠ 西蜀词——“花间词人”
        产生背景: 地理因素      享乐风气
        欧阳炯:“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花间集序》)
西蜀词
        后蜀赵崇祚选18家词编辑为《花间集》。除温庭筠、皇甫松等人外,其余均为西蜀文人。
        他们奉温词为正宗,极力推崇仿效:
主要写闺阁生活、离别相思、妇女的容貌体态服饰。内容空虚贫乏,甚至写冶游享乐,有淫秽色情的倾向。
艺术上,过于雕词琢句,词藻华靡,色泽浓艳,风格软媚柔婉,有如南朝宫体诗。较温庭筠有过之而无不及。
        对后世作词产生了很大影响。
        “花间词人”中最有成就者:韦庄。

韦庄
1 、诗歌:(今存300 多首)
         其诗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代表作《秦妇吟》,有238 句,1666 字,是现存最长的唐代叙事诗。
         当时就广为流传,人称“ 秦妇吟秀才。”
        其它诗歌,以怀古伤今、羁旅送别诗为多;诗风清丽婉曲。
2、词:(今存55首)
        题材内容多写恋爱相思之情,与其他人一致。
        而韦词风格“清朗疏淡”。
        与温词比较,有三点明显不同:
①语言修辞上,温词浓艳,韦词淡雅。
   他不事雕琢,多用白描,着色清淡,朴素自然。
②篇章结构上,温词绵密,韦词疏朗。
   他不喜罗列实景实物;又多用虚字回旋照应,故词意连贯,上下一气,且脉络分明。他往往一首词甚至几首词,只叙说一事或一层意
③造境抒情上,温深隐含蓄,韦明朗显豁。
        他注重抒发人物情感,而抒情方式又以吐露显豁为主。词意显露,主观色彩浓,个性较鲜明。
        使词向 抒发个人情怀 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李煜(937—978)
二、文艺创作
    李煜酷爱艺术,且多才多艺:工书法,善绘画,通晓音律,精于鉴赏,诗、词、文皆通。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词30 多首)
三、词作内容
前期词 :主要写宫廷豪华享乐生活、男女欢爱之情或离别之愁。
后期词 :几乎全是写亡国的巨痛深哀和抚今追昔的无穷悔恨。
         前后风格变化:
风情旖旎、婉转缠绵→厚重纯朴、沉郁凄怆
四、艺术特色:
(一)直抒胸臆,真率自然。
(二)强烈的抒情性。
(三)形象具体鲜明。
(四)艺术概括力强。
(五)语言明净自然、精练隽永。
        风格:真率自然,沉郁凄怆。
五、对词的发展贡献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1、扩大了词的题材领域。
  2、提高了词抒发个人情怀的能力。
  3、改变了词所处的附属地位。

                         宋代文学
二、宋诗文繁荣的社会背景
1、相对稳定的社会,日益繁荣的经济。
2、崇文抑武的国策。
3、全面高涨的文化。
(1)大开科举,广选士子。
(2)学校增多,教育兴盛。
(3)印刷业发达,藏书量大增。
一、宋词的繁荣局面
二、宋词为何兴盛?
1、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娱乐需求。
        宋朝放宽了轻商抑商政策,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        当时出现了许多商业贸易的大都市 。
        北宋京城汴梁,逐渐取消了住宅坊巷与市区的界限,取消了宵禁。
        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为了适应其文化娱乐的需要,曲子词就日益兴盛繁荣起来。  
        曲子词,成为了都市娱乐消费的一个热点。
2、享乐之风盛行,填词听曲成为风气。
        君臣上下,以听曲为乐、能词为荣。
        官僚贵族蓄养歌伎,推动了词曲创作。 
        民众百姓喜爱。
3、词体的发展空间大;少受正统观念的约束。
        经唐代后,诗歌的开拓创新的空间有限。
        词作为新的文学样式,在诸多方面为宋人留下了广阔的天地。
        词较少受正统文学观的约束。“诗庄词艳”,“词为艳科”,诗词文体分工的观念,使词能真实自由地抒情,比较贴近人们的情感生活,正可以弥补宋诗文的不足。
4、词体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        影响力日益增大,日益受到重视,使越来越多的文人加入其中,由此推动了词的兴旺。
        尤其经苏轼对词的开拓创新、对词文学性的提升,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词的传统看法,使词的社会地位得以大大提升,由此也吸引了更多的人作词。
        唐五代词的不足:
   题材狭窄          风格单一        体制短小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