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 复习指南笔记(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8-14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提出,社会互动可以区分为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和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但是,首先,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可能会重复某一阶段;其次,在互动的各个阶段中往往伴随有情绪的因素,因此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到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再次,在多人互动中,人们与谁互动,进行哪方面的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
(二) 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等人主张把互动过程区分为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四个阶段。
三、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一方面,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期的、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必然会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社会互动本身具有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类型。
一、 社会互动的维度
通常,为了具体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人们要考察社会互动的以下几个维度:(1)向度,反映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2)深度,反映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3)广度,反映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4)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互动的多寡;(5)强度,反映互动中情感投入的强弱。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互动类型。以下是几种主要的互动类型。
(一)竞争
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间接的反对关系。
(二)冲突
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三)强制
强制是指互动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其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
(四)顺从与顺应
顺从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些,除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
(五)合作
合作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第四节 集合行为
在有多人参与的社会互动中,人们的行为由个人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由群体行为产生的事件往往是反复出现的常规事件,我们一整套的社会管理机构和制度都是建立在对这类事件的处理上。但是,社会中也存在少量的非常规事件,它们是由集合行为引起的。
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一、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1)人数众多;(2)无组织性;(3)行为者相互依赖。
与组织行为相比,(1)在行为产生的原因上,组织行为主要是解决那些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而集合行为往往是处理某个社会突发事件;(2)在行为方式上,组织行为一般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而集合行为往往采取非常规的方式;(3)在互动特点上,组织行为一般是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而集合行为则是通过个人情感的相互刺激而产生的;(4)从持续时间上看,组织行为是长期的重复行为,组织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长远目标,而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
二、集合行为的理论
大致上,有关集合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必须注意的是,某些解释只是对特定的集合行为适用,而不具有普遍的解释力。
(一)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它们是: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诱发因素、行为动员、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
为了避免破坏性集合行为的发生,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减压阀理论”,认为社会应该有自己的减缓结构性压力的机制,以疏导社会成员中的一些不满情绪,避免不满情绪向现实行为的转化。
(二)模仿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多数入将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出现“还原现象”。这时人们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产生。
(三)感染理论
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参与集合行为的人,其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以及暗示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
(四)紧急规范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这种“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紧急规范理论往往将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而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作是“紧急规范”。
(五)匿名理论
匿名是指人们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匿名理论认为,—些破坏性集体行为的产生.是由于集合行为中的人处在匿名的地位上,从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并降低了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性,由此在集合行为的场景做出平时很少甚至没有做过的举动。
(六)信息传播理论
该理论强调信息传播在促发集合行为方面的作用。集合行为是非组织行为,它的信息不是得自组织渠道,而是来自非组织渠道——谣言。谣言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但在社会出现压力时更容易流行。正是谣言的传播,引导了一致认识和共同情绪的产生,从而导致集合行为。在另外的情况下,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也会促发集合行为。
(七)控制转让理论
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中的个人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理性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但是这种转让实际上是理性权衡的结果,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转让行动的控制权,并不必然导致混乱,但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会发生集合行为。
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一)恐慌
恐慌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产生的紧张心态及所作出的不协调的违反常规的行为。
(二)谣言
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没有确切事实根据的描述某一广泛关心事件的信息。
(三)流行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时为人们所崇尚的生活模式,它涉及服饰、音乐、美术、娱乐、语言、用品等各个方面。人们追求流行是个性表现与从众心理的统一。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互动?
2、 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有哪些主要理论?
3、 社会互动的情境包括哪些主要的类型。
4、 如何具体描述社会互动的特定状态?
5、 简述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
6、 试比较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的不同特征。
7、 社会学解释集合行为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8、 如何预防、引导和控制集合行为?
第七章 社会群体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重要结构要素。它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社会群体与社会上的一般聚集体或集群,以及统计意义上的社会类属是有区别的。通常,社会群体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二、社会群体存在的基础
社会群体的产生与存在取决于个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
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生活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和情感的需要,以及自尊的需要等等。
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群体一旦形成,变具有自我维持的倾向。但是,一个群体持续、有效地存在,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群体可以被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几种主要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这主要是依据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所做的区分。
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家庭是初级群体的典型形式。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各种类型的正式组织是次级群体的典型形式。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这主要是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所做的区分。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
(三)内群体与外群体
主要是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的。
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所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内群体与外群体常常互相隔离,甚至处于对立的地位。
(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主要是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的。
所属群体指的是规定成员身份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是某个(些)人身份所属的群体,但是却被他们用作自己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通常对人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主要是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所做的区分。
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血缘群体;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地缘群体;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业缘群体。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一、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1)人际吸引;(2)成员对规范的遵从;(3)成员把群体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大致上包括了成员个人、群体自身以及环境等方面。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2)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3)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4)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5)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
相关话题/社会学
2017考研择校:社会学专业院校排名Top20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大学 5★ 86 2 中国人民大学 5★ 86 3 华中师范大学 5★ 86 4 清华大学 5★ 86 5 上海大学 4★ 86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5-2016年研究生专业排行榜:体育人文社会学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重点学科 博士点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体育大学 5★ 79 2 上海体育学院 5★ 79 3 华南师范大学 5★ 79 4 天津体育学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5-2016年研究生专业排行榜:体育人文社会学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重点学科 博士点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体育大学 5★ 79 2 上海体育学院 5★ 79 3 华南师范大学 5★ 79 4 天津体育学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中山大学
一.学校简介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SYSU),简称中大,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ld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上海大学
一.学校简介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省部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华中师范大学
一.学校简介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2011计划&r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吉林大学
一.学校简介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194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著名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
择校择专业一直是选择考研后困扰考研党的难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供大家参考。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中山大学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上海大学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华中师范大学2017社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南京大学
一.学校简介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追溯学脉古为源自孙吴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多次变迁,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社会学考研院校推荐——北京大学
一.学校简介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