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考研笔记(4)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1-09
文景时期,在恢复经济的同时,施行约法省禁的政策,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以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约法省禁是文景时期无为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
平定七国之乱。 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之间的尖锐矛盾,景帝采取了晁错削藩的建议,开始削夺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吴楚等七国遂于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举兵叛乱。景帝派周亚夫历时三个月平定叛乱,并借此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不能掌握政权和军队。。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
3. 七国之乱
汉初汉高祖分封同姓王,旨在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诸王掌握着封国内的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的政治、经济大权,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之间的尖锐矛盾,景帝采取了晁错削藩的建议,开始削夺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吴楚等七国遂于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举兵叛乱。
吴王刘濞是这次叛乱的主谋和首领。他联合胶西王、楚王、赵王、济南王、菑川王、胶东王,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共同起兵。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等率军反击,同时又杀掉晁错,命袁盎为太常去吴国劝刘濞退兵。刘濞非但不退兵,反扬言“我已为东帝”。于是景帝决心讨平叛乱。周亚夫率大军迎击吴楚军,仅用三个月就将叛乱平定。
中元五年(前145年)景帝“抑损诸侯,剪黜其官”改王国丞相为相,废除其御史大夫、廷尉、宗正博士等官,对大夫以下的其他官吏也予以裁减。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不能掌握政权和军队。。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
4. 察举征辟
汉武帝时,除沿用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官吏和从郎官中选任官吏的制度外,又建立了新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一为察举制。汉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时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这样使察举制逐渐完善起来。其二为征召之制,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由汉武帝召见,确有才能,即授予官职。与此相配合的还有公车上书之制,天下吏民上书言事,如有可取者,即以其所长,授予官职。
5. 均输平准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采纳大农令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所谓均输,就是调剂运输;平准即平稳物价。由大农令统一在郡国设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又由大农令置平准官于京师,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其余由国家经营。“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剂物价,防止富商大贾从中谋取巨利。
6.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汉初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地主阶级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无为而治德成黄老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用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武帝之所以要用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首先是董仲舒非常强调大一统。这种思想适合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可以作为加强中央统一集权制的理论依据。其次,是由于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吸收了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中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董仲舒还特别强调法治,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其实质就是外儒内法。
自从汉武帝确定独尊儒术之后,以孔孟为正宗的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共度五经成了干禄仕进的敲门砖。
7. 昭宣中兴
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兴师暴众和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己诏,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采取一些列措施缓和矛盾,发展生产.
武帝末年,民穷财尽,封建经济面临崩溃。昭宣二帝时期,七次颁布了减免田租、口赋及其他杂税的诏令,六次颁布赈贷种、食和“勿收责”的诏令。昭帝时还颁布了令民得以律占租的法令,废除了律外苛税。宣帝时还下令勿行苛政,减盐价,禁止官吏擅兴徭役,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面临崩溃的西汉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农业生产开始上升。
为了保证政令的贯彻,昭宣时期,对吏治特别重视。霍光辅政,竭力恢复汉初的传统政策,修孝文时政。宣帝时也尽力改革弊政,澄清吏治。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补刺史、守、相,必由大臣推举,他亲自召见,询问治安之术。其政清者给予褒奖。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昭帝于始元四年(前83年),颁布特赦令,“辞讼在后二年前,皆勿听治”。宣帝亲征后,进一步废除了武帝时的许多酷法,并设置延尉平一官,专助廷尉决疑案、平冤狱,把治狱的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一项重要内容。
昭宣时期这些政治、经济措施的实行,十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史称昭宣中兴。
8. 昭君出塞
随着匈奴贵族军事力量的削弱,匈奴族人民和其他呗奴役的各族人民反抗匈奴贵族的斗争也日益激烈,许多被奴役的少数民族也脱离匈奴贵族的统治。在此情况下,匈奴贵族统治集团发生内讧。昭帝时,发生了五单于争立事件,接着分裂成南北两部。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北匈奴的郅支单于被迫西迁,后被汉西域都护府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所杀。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帮助下,重新统一了匈奴。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恢复了旧日的和亲关系。此后约有半个世纪,在北部边境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
9. 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为反击匈奴,截断匈奴的右臂,乃募人出使大月氏,准备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汉中(今陕西城固)人张骞应募出使。他在途中呗匈奴抓去,拘禁十余年。后来趁机逃走,越过葱岭,经大宛、康居,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东归。张骞没有达到目的,只好东返。在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多,后趁匈奴内乱,于元朔三年(前126年)返回长安。张骞的任务虽未完成,可是他沿途了解到西域各国地形,物产和风俗,为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础。张骞是西汉开辟西域交通的第一个使者,他的勇敢、坚忍的优秀品质为后人所传诵。
公元前119年,张骞建议再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于是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多随员,携带金币丝帛巨万,牛羊万头向西域进发,张骞到达乌孙时,正遇上其国内乱,乌孙无意东归。原定目的虽未达到,但他派副使分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政治影响,最后顺利返回长安。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中西交通畅通,贸易大盛。从此,天山南北成为中西交通的桥梁,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10. 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公元8年,王莽篡汉,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王莽掌权后,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其主要内容是:
(1) 为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和奴婢问题,实行王田、私属制。规定: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与宗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授田,即一夫一妇受田百亩;奴婢称为私属,不得买卖。
(2) 始建国二年(10年),王莽下令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制度。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馆。五均官的任务是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工商业税。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五均赊贷,加上政府经营的盐、鉄、酒、铸钱和收山泽税,合称为六筦。
(3) 改革币制 从公元7年到14年,王莽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居摄二年(7年,王莽下令“于五铢钱外更铸大钱,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值五百,错刀值五千,四品并行”。始建国元年(9年),有进行第二次改革,废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外发行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共二十八品。仅一年就被迫废除,只留小钱值一,大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天风元年(14年),王莽又废除大、小钱,另作货布,货泉,两种并行。
(4) 统一度量衡。王莽公元9年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
失败原因:改制或多或少的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制度本身存在弊病,给社会经济 造成很大的混乱,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加之吏治腐败,贪官污吏借机鱼肉人民。王莽在改制的同时,还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引起周边各族的反抗,加重了国内人民的负担,而且破坏了自汉武帝以来中国与周边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对王莽及其改制的简单评价
①王氏外戚是一个豪强集团,王莽“新朝”的建立体现了新崛起的豪强势力使自己权力稳定化、永久化的要求。
②王莽掌权后,必须要从国家政权的立场出发,缓和社会矛盾,解决尖锐的土地和奴婢问题。虽然表面上看会损害部分豪强的利益,但实质上是维护全体统治阶层的长远总利益。这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所说国家权力的“相对独立性”。
③王莽进行了以土地和奴婢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这是比较有见识之举。但一方面由于豪强势力的反对和拒不让步,使王莽为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动摇并最终放弃改革;另一方面他所采取的方法是违反历史规律的复古行径,不仅行不通,反而加剧了原有的危机和矛盾,失败是必然的。
④改制的失败说明,统治阶层依靠政策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他们总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只有下层民众的暴力手段才能迫使其让步,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历史前进。
11. 黄老思想
所谓的黄老学说,实际上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皇帝之学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皇帝学说是到家中的一派,它与老子学说的根本区别是:黄帝之学不仅讲道,而且讲法。汉初把黄老糅合到一起,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
黄老学说的特点是:在政治上肯定新的封建一统王朝的统治秩序,承认君臣关系不可改变的前提下,极力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统治者用少所作为的办法,就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相反,统治阶级越有为,民就越难治;统治者法令太多,反而使盗贼多有。他是一种维护统一的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
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促进了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12. 经今古文之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凡博士教弟子的经书,都是用当时盛行的隶书写成的,故称今文经,当时今文经学盛行。
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坏孔旧宅,得尚书、礼、论语和孝经等凡数十篇。都是用汉以前的小篆写的,这些经书被称为古文经,传授古文经的学说,叫古文经学。
经今古文之争不仅仅是书写文字与读法的问题,而是随着经师源流不同,传授的文法和对经义的解释也不同,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派别。其区别大致有以下几点:
(1) 今文经学以六经皆孔子所作,系托古改制之书:古文经以六经皆史。
(2) 今文经学家崇奉孔子,认为孔子为政治家、哲学家:而古经崇奉周公,认为孔子为史学家。
(3) 今文经学家斥古文经为刘歆所伪造;古文经学家斥今文经秦火残缺之余。
(4) 今文经学家信纬书,讲微言大义;古文经学家斥纬书妄诞,谓六经皆史。
西汉时的经今古文之争,是儒家内部争夺禄利之路的斗争,是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他们两家各立门户,争论不休,但在歌颂先王先圣、美化古代政治制度、为封建阶级政治服务等问题上还是一致的。不过,经今古文之争,由于双方互相辩难,对学术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
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延安大学研究生中国古代史专业介绍如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学科是我校重点支持的学科之一,现有研究生导师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研究课题1项,省、市、校研究课题7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50篇,其中核心刊物10余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魏晋南北朝史、明清史及文化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内蒙古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内蒙古大学研究生中国古代史专业介绍如下: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通过在校三年学习,能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史料,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基本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状况和学术前沿,能够运用现代研究工具和手段开展科研工作,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学科概况: 目前的中国古代史学科,在教学体系上由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史学通论、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考古学概论、历史教学论等部分组成。有中国古代史学科博士点一个(1987年起开始招生),现有先秦史、秦汉史、明清史三个研究方向,每年招生5--6人;中国古代史学科硕士点一个(20世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一、学科专业简介中国古代史是阐述从上古到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大势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研究和揭示三个社会形态的形成、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历代政治和经济制度、主要的文化成就、重大的历史事件及重要的历史人物等。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最基本方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云南大学曾依托专门史,招收培养过中国古代史硕士生。2003年,本专业正式获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目前,本专业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本专业以断代史为主,辅之以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研究。本专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素质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使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方面的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风,踏实地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熟练地掌握各项专业知识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12-30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古代史)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292016年扬州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周初分封制; 2、约法三章; 3、交子; 4、保甲法; 5、战国策; 第二部分: 论述: 1、简述商代国家机构 2、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唐代安史之乱后的经济制度 4、元代边疆政治制度 5、简述魏晋时期哲学发展新变化 6、简述近代鸦片战争以前中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6-12-06历史考研(中国古代史)专题汇总考研复习资料
一﹑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措施: 1、政治上:在中央: ①. 皇帝制 ②. 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事务,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三公之下设九卿,负责处理具体事务; 在地方:郡县制,将战国后期实行的郡县制推行至全国,郡下设县,大县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上海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硕士点一、培养目标本硕士点有古代文明研究、古代政治与古代思想文化研究等方向,拥有知名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史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注重对古代史研究方法问题的深入探讨,有意识地运用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方法,从而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特征及中外历史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郑州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060106中国古代史考研专业介绍(一)学科简介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三国两晋南北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苏州大学硕士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专业代码(060106)主要研究方向1.先秦秦汉史2.魏晋南北朝史3.明清史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扬州大学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硕士点一、学科简介中国古代史学科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6人,硕士学位1人。设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明清史和中国古代学术史等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研究方向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治、文化为研究重点,根据该时期社会发展、历史变革的特点,特别重视区域社会政治与文化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南昌大学研究生中国古代史专业介绍如下:中国古代史(硕士、学制:三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宋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专门人才。二、专业主要课程中国通史基础理论、中国政治制度史、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中外孤岛文化比较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史料研读、宋史史料研读、中国古代监察与考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古代史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国古代史专业介绍如下:一、学科简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对象是从原始社会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历史。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文明产生最早、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史,对于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