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辅导笔记(28)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09


《精神现象学》所描述的是人类精神经过艰苦漫长的认识活动从关于现象的知识而通达关于本质的知识的过程,这个“一般科学或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意识在这条道路上所经过的它那一系列的形态,可以说是意识自身向科学发展的一篇详细的形成史”。由于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绝对自己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因而《精神现象学》亦可看作绝对精神之形成过程的生成史或“史前史”。
黑格尔晚年时曾经将《精神现象学》称之为他的“探险旅行”,实际上他要再现的亦是人类精神的“探险旅行”。在它之中,包含着黑格尔哲学的起源和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把《精神现象学》看作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的确如此。《精神现象学》不仅第一次提出了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黑格尔特有的辩证法,展示了黑格尔哲学的体系雏形,而且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起源,因而是我们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入门书,和破解黑格尔哲学的秘密的一把钥匙。
《精神现象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为晦涩难解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一本前所未有的奇书。就通常的理解而言,这部标志着黑格尔哲学成熟的著作是很难归类的。黑格尔以恢宏的气势将从古至今的人类历史、思想史、文化史统统纳入了他的视野之中,把哲学、认识论、伦理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美学、宗教、政治、经济等等熔为一炉,再现了人类精神的发展过程,以其强烈的历史感和深邃的辩证法来解决哲学所面对的难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直接面对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问题,更进一步讲是近代哲学的问题,而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说则是全部哲学的问题。
(一)黑格尔哲学的问题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康德以其批判哲学将事物划分为表现和物自体两个方面,一方面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亦通过限制知识而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保留了一片天地,确立了理性和自由这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其哲学所特有的二元论特征使康德始终无法建立一个完满的哲学体系,这就给他的后继者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应该说,康德的后继者们所关注的并不是体现着自然必然性的理论理性,而是体现着自由的实践理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思想都是从实践理性出发的。青年谢林在给黑格尔的一封信中说,“朝霞伴随着康德升起”,“自由贯彻全部哲学而始终”。青年黑格尔亦从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看到了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他认为“人类自身像这样地被尊重就是时代的最好标志,它证明压迫者和人间上帝们头上的灵光消失了”,并且把理性和自由看作是永恒的口号。当然,尽管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无不对康德表示由衷的敬意,但是他们也都意识到康德哲学是不彻底的,如果要想将哲学推向前进,那就必须超越康德。
第一个向康德哲学发难的是曾经被人们看作康德哲学继承人的费希特,其矛头直指康德的二元论。在费希特看来,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或自在之物不仅是多余的,而且与批判精神相互矛盾。按照康德的观点,因果范畴只能用于经验的现象领域而不能作超验的使用。然而当康德将自在之物看作是感觉经验的外在原因时,恰恰是将因果范畴非批判地使用于超验的领域。为了消解康德哲学的二元论,费希特主张哲学应该是从一个最高的原则出发而推演而来的严密的体系,而这个最高的原则就是“绝对自我”。在他看来,不仅知识的形式是主体自身先天所有的,而且知识的质料(内容)同样是由主体从自身之中所产生的,由此费希特便建立了一个以“绝对自我”为核心,通过“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矛盾运动而展开的“知识学”体系。谢林最初是费希特的追随者,他一方面为康德哲学而欢呼,另一方面则认为康德虽然为哲学做出了结论,但是还没有前提。后来他意识到费希特哲学的局限,认为自我与非我是相互限制的、有差别的和有限的,两者都不足以充当哲学的最高原则,只有超越于自我与非我之上的无差别的绝对同一性才是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然而亦在这个无差别的绝对与有差别的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关于绝对的认识等问题上陷入了困境。黑格尔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之下登上了哲学的舞台。
由此可见,黑格尔哲学所面临的直接的问题是如何消解康德的自在之物,将哲学建立为一个完满的有机体系,而就近代哲学而言,也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更进一步说则是实现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最高理想的问题。自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在确立主体性原则,高扬主体能动性的同时,亦陷入了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困境而不能自拔。康德试图以彻底的主体性而将哲学限制在纯粹主观性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认识论的难题,但是他却不得不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康德之后,费希特和谢林都试图克服康德的自在之物,但是他们并不成功。费希特的知识学实际上是绕过了自在之物,由于谢林无法解决绝对的认识问题,因而也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当费希特面对知识学的基础问题时,他只好诉诸于信仰,当谢林面对绝对的认识问题时,他也只好诉诸于神秘性的理智直观和艺术直观。现在,黑格尔着手来解决这个难题。实际上,从《精神现象学》的“导言”看,这本书就是回答康德的问题的。
(二)理性的自我批判
康德主张在认识之前先来分析理性的认识能力,这种思路固然不错,但也存在着问题。批判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反对独断论,主张在把认识的基础问题搞清楚之前不要武断地妄下判断。然而当我们通过批判去分析理性的认识能力时,这种批判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漏洞。经过批判的理性认识能力固然因为批判而避免了独断论,但是批判本身却难避其嫌:如果我们承认批判也是理性的活动,那么批判本身亦同样需要接受批判,否则就难以保证批判的批判性亦即非独断性。这就意味着如果批判是可能的,那么批判就应该是理性的自我批判。
然而,按照通常的观点,似乎理性的自我批判是无法进行的。知识的真理性就在于它与对象符合一致,但是由于我们只能认识意识范围之内的“为意识的对象”而不可能认识对象自身亦即“自在的对象”,因而永远也无法超出自身之外去比较知识是否与意识之外的对象符合一致,康德就是因为这个难题退回到了主观性的立场。黑格尔却从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由于在认识之中存在着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我们就完全有可能根据这一差别来考察知识。当我们发现知识与对象是不相符合的时候,通常我们就必须改变知识以符合对象,从而形成了新的知识。然而原来的知识毕竟是根据相应的对象而形成的,现在知识发生了改变,这就意味着对象也与知识不再相当了,它同样需要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知识。因此,认识不仅是改变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改变对象的过程,在认识活动中,不仅出现了新的知识,而且也出现了新的对象。这就是说,原来在认识中未被我们意识到的对象现在成为了为意识的对象,而对象的改变就意味着原来被意识以为是“自在的对象”的对象,现在变成了为意识的对象:
 
知识--新知识--新知识……
  |        |         |
对象--新对象--新对象……
 
以认识的最初阶段--“感性确定性”--为例。“感性确定性”属于直接性的认识,不过它仍然可以区别为感性的对象和“意谓”两个方面。感性认识的对象是“这一个”个别的具体事物。认识以对象为真理,它要求在对象中确证“这一个”。“这一个”可以分为“这时”和“这里”。当意识企图在对象中找到真理的时候,它却发现,无论“这时”还是“这里”都是消逝着的:“这时是上午”,一转眼,“这时”就变成了中午;同样,“这里有一棵树”,一转身,“这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于是意识发现,“这一个”的内容处于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是“这一个”本身,因而它不是个别性的东西,而是一个共相。当意识在对象中找不到真理的时候,它只好转向了自身,在“意谓”中寻求真理。然而它最终发现,“意谓”的内容同样是变化着的,唯一不变的是“意谓”本身,因而“意谓”也是一个共相。于是以“这一个”个别事物为其对象的感性认识就走向了以共相为对象的知性。
因此,认识活动本身实际上是自己考察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的发展过程,所谓批判并不是我们站在理性之外对理性的考察,而是理性自己考察自己,这个理性自己考察自己的过程就是理性的自我批判,也就是理性的辩证法或辩证运动。正如黑格尔后来在《小逻辑》中所说的,“考察思维形式已经是一种认识历程了。所以,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和对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对于思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的发展加以考察。思维形式既是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是对象自身的活动。因此可以说,这乃是思维形式考察思维形式自身,故必须由其自身去规定其自身的限度,并揭示其自身的缺陷。这种思想活动便叫做思想的‘矛盾发展’(Dialektik)”。
由此可见,黑格尔扬弃康德的自在之物的关键在于他把认识看作是一个由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推动的发展过程。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结构分析,而黑格尔则认识到认识是一个由于其内在的矛盾而运动发展的过程。如果认识是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就得承认,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认识的发展变化不仅表明知识处于变化更新的过程之中,而且表明对象也一样处于变化更新的过程之中。
如果我们接受黑格尔关于理性的自我批判的思想,如果我们像他那样把视野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来看待认识的辩证运动,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发生在认识之中的知识与对象之间的不一致实际上不仅是主观性自身内部的问题,同样也是本体论的问题。这就是说,知识与对象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发生在实体之外的主体自身的问题,它意味着实体自身亦与其自身处于矛盾之中。换言之,在我们的认识中发生的知识与对象之间的矛盾,表明这个世界本身还处于不统一不和谐的状态,于是认识的辩证运动就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当认识扬弃了自在之物而达到了自身统一的时候,通过它的活动亦使世界本身达到了和谐和统一。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所展示的就是这个过程,它通过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表现了绝对自身通过人类精神而成为现实,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换句话说,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归根结底乃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因为人类精神就是绝对精神的实际存在(Dasein)或“代言人”,它所履行的乃是绝对精神赋予它的任务。
通常我们认为康德哲学是批判的,而黑格尔哲学则是独断的。其实黑格尔哲学也讲批判,他的《精神现象学》就类似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只不过《精神现象学》是把人类精神的一切认识活动都纳入了其中的某种理性的“自我批判”罢了。
(三)精神的“探险旅行”
《精神现象学》讨论的是认识问题,不过黑格尔意义上的认识论与通常的认识论不同,它不仅仅讨论感性、知性和理性的认识活动,而且将社会、历史、生活、实践、文化以及各种意识形态统统纳入其中,因而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认识论。从结构上看,《精神现象学》以上述认识的矛盾运动为基本形式,分为“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三大部分,其中“理性”又分为“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分别描述了个体精神的认识活动、社会精神的认识活动和关于绝对的认识活动,相当于后来《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大阶段。
《精神现象学》中的“意识”这一章讨论的是个体主体的认识活动,包括“感性确定性”、“知觉”和“知性”三个部分。经过知识与对象之间的矛盾运动,意识从最初的感性认识深入到了事物的内部,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于是它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为认识的对象其实就是普遍性的共相或概念,它们与我有区别,但是又与我同一因而是没有区别的,所以意识认识事物其实就是在认识它自己,而且对于事物的意识只有对于一个自我意识才是可能的。于是“意识”就由此而进展到了“自我意识”。

相关话题/西方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