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共政策伦理。①维护某种公共秩序所需的伦理规范;
②为政府所倡导的伦理规范配置政策化的硬约束手段。
(3)公务员职业化理。①指导行为的行政良心; ②实现职业功能的能力。
7、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
(1)引导功能。使行政系统中的群体有明确的正义目标;为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提供了有效的具体形式。公共管理伦理有公共示范性。
(2)规范功能。公共管理伦理对行政行为的进行起检察官的作用。
(3)维系功能。使行政系统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有一种广泛的信任关系;在行政主体和行政对象之间形成沟通的桥梁。
(4)选择功能。伦理选择是指行政主体在一定伦理意识的支配下,根据某伦理标准,在不同的价值或善恶冲突之间做出的自觉、自愿的选择,是指存在几种行为方案时,确定采取何种行为方案以实现伦理目标的过程。
8、公共责任:广义是指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来为国民谋利益。狭义上是指国家的公务人员违反行政组织及其管理工作的规定,违反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9、现阶段我国政府的“公共责任”内涵:职业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道义责任、道德责任
10、官员问责制
我国现阶段推行的官员问责制,本质上是建立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为人民利益负责的政府。
(1)当代中国官员问责制的指标(内容):民主、公开、效率、公开。
(2)现阶段我国的官员问责制责任体系:
① 在其位、谋其职,并主动接受外部的监督。“民主政府”、“透明政府”。
② 政府官员在没有履行好它分内的职责义务时,要承担政治上的责任。
③ 承担来自政府系统内部的问责――行政责任
④ 来自法律法规的问责,即对失职、渎职的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的、民事上、经济上的赔偿等。
⑤ 来自自身的问责。直接表现为“引咎辞职”。
11、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
A、现阶段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的表现:
(1)权力交易:以权换权。政府腐败及司法腐败常表现为权力的滥用和非法交易。
(2)渎职失责:渎职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者不尽职责;失责是享有一定权力的人对自身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无视、糟蹋。
(3)权钱交易:经济腐败,寻租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B、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
(1)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加强行政文化建设:①加大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力度;
②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
③强化公务员的道德自律意识;
④体现时代精神。
(2)强调公共管理伦理立法。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
(3)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
12、合理有效的公共管理伦理体系的形成
(1)公共管理伦理的制度规范与公共管理伦理的理想信念的协调互补。
(2)确定公共管理伦理的最低要求和公共管理伦理的理想追求。低――行政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要求;理想――道德规范的境界。
(3)把公共管理伦理作为公务员任职、升降和奖惩的必要条件。
第十二章、政府工具
1、政府工具研究兴起的原因
(1)政府管理以及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导致人们对政府工具或手段的反思。
(2)福利国家的失败以及政府工作的低效率,导致人们对工具途径的政治及意识形态上的支持。
(3)当代社会科学实践性的增强,特别是应用性社会科学日益介入政府的政策和管理实践,导致学者对包括工具性知识的更多追求。
(4)公共管理学和政策科学研究领域自身的发展。
2、政府工具研究的新趋势
(1)转变。是指政府工具适用的环境及其背景受到更多的关注。从古典途径向建构主义途径转变,政府工作研究从微观层面走向中观层面,即网络研究。
(2)扩展。是指这个领域内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如网络理论、执行理论和学习理论等。
3、政府工具研究的框架和主题
A、萨拉蒙认为政府工具的分析有三个层面。
(1)工具理论。研究不同工具的运行特性以及工具的提供系统和提供方式。
(2)选择理论。研究如何针对公共行动的目标及政治环境,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工具。
(3)运行政府。研究如何最有效地运用新的工具来达到目标。
B、主题。
(1)政府工具的特性。
萨拉蒙认为:
①政府工具有一些共同属性,这些共同属性使这些工具得以识别。
②每一种工具规定行动的结构,它不是随意的或临时的,而是一种制度化的行动模式。
③这种结构化的行动是一种集体行动,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
(2)政府工具的分类。
①这些分类不是穷尽的,许多分类都没看到非正式工具的重要性。
②大多数分类没有相互区别,相互间不具排他性,研究中存在灰色地带。
③工具被看成静态的。
(3)政府工具的选择、应用和组合。
4、政府工具研究的途径
(1)工具主义:认为政府工具研究应弄清工具的属性与特点;工具的属性本身构造了政策过程,政策失败是由于所选择的政府工具存在着缺陷。是种工具至上主义的观点。
(2)过程主义:强调工具发展的重复性过程,而非工具的特性。
(3)权变主义:认为工具的使用过程及其效果不公由工具的特性决定,而且由工具应用的环境或背景所决定。工具至上主义受到挑战。
(4)建构主义:认为要了解特定工具被采用的脉络背景的特殊性,必须了解这些工具的主观意义;政府工具在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是众多因素之一。
5、政府工具的分类
(1)市场化工具:指政府利用市场这一资源有效配置手段,来达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目的的具体方式。
(2)工商管理技术:把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借鉴到公共部门中,吸取有效经验达成政府的政策目标。
(3)社会化手段:指政府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在一种互动的基础上实现政策目标。
A、市场化工具
(1)民营化:指由政府控制或拥有的职能交由企业私方承包或出售给私方,通过市场的作用,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提高生产力,搞活国企。
(2)用者付费――常特许经营相结合。
优点:①能够克服免费提供公共服务所导致的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