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示:这一章是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纲中的第二、三、四章的合并,是重点章,基本概念多,原理多。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内容及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重点掌握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近年来本章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劳动价值论部分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紧缩,价值、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以及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论部分的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有机构成,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分配等问题。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其途径有两条: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二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累积大量的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但资本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和成熟,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提出了彻底变革的要求。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的政权,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社会经济形态、,二者在本质上都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不同手段和方式。
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自给自足、封闭、保守型”为特征的社会经济运行形态;商品经济则主要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经济运行的形态。从自然经济过渡发展到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自身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其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即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其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在本质上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社会劳动的经济关系。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价值,而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购买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如果交换不成功,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实现,商品的这一内在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4)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不同具体劳动的劳动目的、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等各不相同。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衡量劳动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同一部门内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形成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用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则越大。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而它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是当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而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该企业单位时间内就能比同行业其他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些产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所以会获得更多的报酬。
(2)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计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换算成多倍的简单劳动。在相同的时间里,复杂劳动可以比简单劳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这一过程是通过交换、通过商品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自发形成的。
(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
价值规律也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并不是指每一次具体的商品交换都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的发展趋势。价格根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最一般、必然的表现形式。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第一,价值;第二,市场供求状况;第三,货币自身的价值(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纸币发行量);第四,政府的经济政策;第五,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竞争。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所变化。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自由竞争阶段,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根据供求变化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在存在着垄断的那些部门和领域,价值规律采取了垄断价格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