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优化。但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会促使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可能导致垄断的产生,阻碍技术进步。
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但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由此引出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因此,尊重和运用价值规律,在实践中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货币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货币的产生是价值形式自身发展的结果,是价值发展的完成形式。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或者说价值形式)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背后的本质内容。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过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等式右边处于等价形态的商品是用自身的使用价值和使用价值量来表现等式左边处于相对价值形态的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
随着价值形式的发展,处于特殊等价形态的商品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最终发展为一般等价物。当一般等价物固定由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来充当时,就产生出真正的货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之所以最终被社会公认为一般等价物即货币,是因为其自然属性使之比其他商品更适于完成货币的职能。因此,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它本身就代表价值,能够用它来衡量和表现各种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职能是它的本质的具体表现。货币共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货币之所以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用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即可。为了用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先给货币确定一个计量单位。这种在技术上由国家规定的包含一定贵金属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叫价格标准。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打破了原来直接物物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买卖在时空上可以分离的卖和买两个独立的过程。这种买卖的分离,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会使买卖脱节,产生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最早是采取金属条块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铸币,并进而发行仅是货币符号的纸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也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是由流通手段的特点决定的,即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在一瞬间得以完成的。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纸币没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即商品生产者之间赊账买卖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与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区别在于,商品的给与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离开了。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要求金、银等贵金属,但某些发达国家的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承担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3)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如何决定的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投入流通中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各种商品的单价);三是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一定时期内流通=商品价格总额
中所需货币量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由于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流通规律必然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和流通中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相适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两种经济现象都来自于纸币的发行量和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不相适应。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时,就会出现纸币本身的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当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时,就会出现纸币本身的升值,物价下跌,这就是通货紧缩。
信用货币是指在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的能够执行货币职能的一种信用凭证和符号。如银行券、信用卡、电子货币、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等等,是随着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信用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结果。信用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能够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也增加了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5、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决定了生产者的劳动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了生产者的劳动又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是私人劳动,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被社会所承认。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成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
首先,它是商品经济中各种内在矛盾的基础。
其次,它贯穿于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批判地吸取了古典经济学派价值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创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从而为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所包含的关于价值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具有时代性。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具体表现在:
(1)不仅物质生产领域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工人的体力劳动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并且他们的劳动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日益突出。
(2)不仅物质生产领域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非物质部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甚至精神财富生产领域中从业者的劳动也创造价值。
(3)不仅要坚持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而且认识到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深化了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