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波/2006-11-17

  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包含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

  链接与点拨

  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对象和任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二、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重点]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1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2 生产关系包括:(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3)产品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人们在直接生产中的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链接与点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但又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来考察生产关系。这是由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第一篇§6.1)中研究生产关系,是考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必须掌握的一个思想方法。否则,我们就无法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革。

  (二)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 生产关系包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次:

  (1)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强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2)经济体制是特定生产关系在一定阶段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它反映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强调人们之间的经济组织关系。

  2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1)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性质、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经济体制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经济体制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制度。

  (3)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既研究经济制度,又研究经济体制。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及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形式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链接与点拨

  要使生产关系充分发挥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都必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如果一种生产关系的性质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它的实现形式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那它也不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建立的条件下,重视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这可联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第一篇§6.1),并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实际来出题。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一、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难点]

  1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其主要表现:(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消灭和改造它,否则要遭到惩罚。

  3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必须尊重经济规律,但这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毫无作为。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二、 经济规律的类型

  1 经济规律主要有三种类型:

  (1)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2)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3)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2 在一定社会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其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其他经济规律要服从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而其他经济规律能否顺利发挥作用,又会影响基本经济规律的实现程度。

 


[NextPage恩波《考研政治核心考案》第三篇:毛概]

第三篇 毛泽东思想概论

    学科架构

  1 《毛泽东思想概论》共有七章,可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即§1,是总论,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历史地位。第二部分即§2、3,主要阐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部分即§4,主要阐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四部分即§5、6,主要阐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第五部分即§7,是结论,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2 第二、第三、第四这三大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成《毛泽东思想概论》的主体。

  备考策略

  1 从历年的命题情况来看,§2、3是考查重点;考生复习重点是§2~6。

  2 《毛泽东思想概论》不同于《中国革命史》,较为注重理论观点的阐述,但又是从《中国革命史》课程演变过来的,况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因此,对这门课程的复习,首先要注重理论,最好能读点毛泽东的原著。读点原著,提高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管考试题目如何变化,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同时,又要联系中国革命的史实来理解某些重要理论观点。这样,一方面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了,易懂好记;另一方面也搞清楚了毛泽东是在什么背景下、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某种理论观点的,这更易于把握理论观点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3 中国革命、建设中有三个“特色”道路,即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前两者由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加以探索并最终完成;第三者毛泽东开始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主要为§5、6的内容),但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则是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可见,围绕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对此,考生在复习方法上要前后参照,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成于邓”的理解和把握。

  4 注意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学科有关联的内容,这种学科之间交叉的知识点往往是命制大题的“题眼”。这是因为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某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毛泽东的时代也曾出现过。因此,我们可以从毛泽东解决这些问题的思想方法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根本利益的科学体现,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在2001年纪念建党80周年讲话中,江泽民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总结我党80年奋斗史得出的最基本经验。

  链接与点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主要的哲学依据: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第一篇§3.3);

  (2)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原理(第一篇§4.1);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原理(第一篇§4.3)。

  二、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出现在20世纪的中国,有其历史必然性。

  (1)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3)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这些因素与条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形成了一种“历史合力”,共同推动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常考点]

  1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毛泽东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调查研究中国国情、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20世纪20~30年代同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继续发展等多个阶段。

  2 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初创和大革命时期萌芽。

  (1)《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2)毛泽东思想萌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表现为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①比较准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基本分清了革命的敌友问题;②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应当担负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③对中国农民阶级做了深入的调查,认定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④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做了初步分析,开始提出了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

  (3)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周恩来等在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过程中,也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做出了贡献。

  3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形成。

  (1)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而1930年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已确立“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①经过大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使党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②自“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创造红军的新时期”,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新道路;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了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总结了这方面的历史经验。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指毛泽东思想已具基本形态。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部分基本形成,如论证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探索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等。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主要内容基本确立。

  4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1)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撰写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等文章,系统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