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考研政治要点精编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2(2)

/2008-11-13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根源:按照恩格斯对唯物主义概念的界定,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古已有之,根源于对人类生产活动和周围事物的直接反映,是同客观实际大致相符合的反映。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这些表述严格地说都是等同的。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3)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主要的有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初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并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缺乏科学的根据与论证,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法国唯物主义,它是建立在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科学根据(机械力学)和论证,在反对现存政治制度、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促进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上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缺陷:一是机械性,用机械的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如认为原子或电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电子的特性就是事物的特性,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原子或电子的运动,都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甚至认为“人是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而不是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历史地发展着的过程;三是不彻底性,不能把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领域,坚持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归根到底,这种唯物主义者看不到人类实践的伟大作用,没有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可见,不理解实践活动是其主要缺点。而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实践辩证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哲学的地方,考试大。
  ③考试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大,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真正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1)根源:最初产生于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及梦中景象的不正确解释,得出“神灵存在”,“灵魂不灭”的观念。但作为哲学派别的唯心主义则有其社会的、阶级的、认识的根源。
  ①社会根源:是指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局限了人们的认识,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社会、思维的事物和现象。
  ②阶级根源:是指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或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 
  ③认识论根源:是指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这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列宁指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性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同唯物主义相反,认为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而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二性的;或者说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的,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自然界、物质不过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或者说意识决定物质,意识不依赖于物质等。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考试大,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例如一些哲学家提出的著名命题:贝克莱提出事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康德提出“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孟子提出的“万物皆备于我”;慧能提出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象山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和表现。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考试●大,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朱熹的“理在事先”、宗教的神创万物和支配命运的观点。柏拉图说“美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就是无;朱熹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皆是此类。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在哲学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本质是什么,同时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即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考试大,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足孤立存在的静止不变的,否认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考试●大
  这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总是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并依附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足与唯物主义结合,就是与唯心主义结合,前者总是从属于后者,后者往往又受前者的影响和制约。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