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考研政治要点精编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4

/2008-11-13

对立统一规律

  在中国哲学史上和欧洲哲学史上都有对立统一规律的研究和对立统一思想的表述,古代是朴素的猜测与阐述,如中国的“相反相成”,古希腊的“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而组成的”等。近代德国哲学家第一次以唯心的形式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列宁、毛泽东高度重视对立统一规律与学说。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著名哲学论文一开头就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当前,中国许多哲学原理教材,主要以毛泽东的观点和阐述为依据来编写与讲述。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列宁指出:考试大,“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这段话的意思极为清楚,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理由如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在语言学上有多种用法,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矛盾辞源在中国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椐与矛者,誉之日:‘吾楣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檐,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来,“矛盾”连用,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矛盾一词是泛指事物相互抵触与排斥,既可作名词解,也可当动词解。在形式逻辑中,矛盾是人们在使用概念、判断时,发生了两个概念、两个判断之间不合逻辑规则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这是不允许的,应当排除的。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客观矛盾、辩证矛盾,思维中的矛盾是对客观矛盾的反映和认识。不要把唯物辩证法所界定的矛盾同其他的说法相混同。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面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关系,简言之,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中讲概念或范畴(基本概念)主要有三种:实体、属性、关系,矛盾属于关系范畴。
  (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与矛盾的同一性相对应。唯物辩证法所讲的“斗争”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它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趋向,如无机界的排斥,生物界中的生存竞争,社会领域的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理论领域不同意见的争论,等等,都是矛盾斗争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把矛盾斗争仅仅归结为政治斗争、敌我斗争。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贯通。与矛盾的斗争性相对应。在辩证法中,“辩证同一性”(或统一性),亦称“矛盾同一性”、“具体同一性”,具体体现了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贯通、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的关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把矛盾同一性概括为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在唯物辩证法中,同一与统一是一样的,但有多种用法、多种含义。(①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②抽象的同一性,是指每一个事物都与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恒的,即a=a,这是形而上学同一性,无差别、无矛盾和凝固不变的绝对等同。③指符合、一致,如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④指共同性,与特殊性、多样性对称,如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⑤直接同一性,是辩证同一性的一种具体形式,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直接重合或融为一体。如马克思说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同一性,这是有差别、有条件的同一,再如一事物的质和该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⑥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如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
  列宁说:“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从事物的量变状态即相对静止状态和质变状态即显著地变动状态 为依据做出解释,认为量变状态体现对立的统一,而矛盾的斗争贯串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由此得出结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是绝对的。” 
  ①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为矛盾的对立双方是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如果相互依存的条件改变了或不存在了,那么双方的依存关系就会破裂,旧的同一性就会转化为新的同一性。如果同一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那么事物就不可能有变化发展,永远的处于静止状态。②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因为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的,而运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来自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性,这说明,矛盾斗争性虽然也受条件限制,但是它能打破这种限制,把发展的趋势贯彻到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列宁指出:“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来说,相对之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来说,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这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