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经济制度的重要标志。经过反复的探索,我国确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表明党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克服超越阶段,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继续改革和调整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使我国进入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非禁即入)。
(二)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1.公有制经济的涵义。为了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有必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就突破了把公有制经济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把公有制为主体理解为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误区,标志着在公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
2.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所有制或所有制形式是不同的,考试大,它们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一般地讲,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或资本归谁所有…而l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指一定所有制经济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一定的所有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
调整和完善公有制经济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性。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
随着改革的深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种多样,更有效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存在三种基本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是公有独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曾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过巨大贡献。但这种企业制度存在着政企不分、责权不明、约束软化、效率低下等自身所固有的、难以克服的弊端,并非是公有制的最佳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之二是股份制。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党的十六届三中会全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三是股份合作制。考试、大,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利益同享,使劳动者与企业利益结为一体,从而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要支持和鼓励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展。
(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中占有主体地位。这是我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