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考研政治要点精编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5.2(2)
/2008-11-19
(1)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
(3)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
3.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1)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抓大放小的原则,着力解决国有经济目前存在的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
(2)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项主要任务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个体经济。
(1)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它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私有经济。
(2)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它在以劳务为主和适宜分散经营的经济活动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扩大就业、挖掘民间技艺,以及节省国家投资、增加财政收入等。个体经济作为私有经济仍然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国家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
(3)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私营经济。
(1)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私营业主凭借生产资料占有雇佣工人的劳动成果,获取收入,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但是,它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客观上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私营经济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开发闲散的资金、技术和资源;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竞争、增加供给、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要;有利于增加税收和劳动者的收入等。私营经济存在着较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国家在保护其合法利益的同时,应加强对它们引导、管理和监督。
(3)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区别)
3.外资经济。
(1)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是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动合作经营的企业。在合同期内外商可以用提取折旧费的办法收回投资,并分享企业利润,合同期满后所有财产归我方所有。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42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外资经济的经济性质属于国家资本主义。
(2)外资企业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接受我国政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
(3)外资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