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实践在认识中起到决定作用:
第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34. 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35.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36.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37.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8. 真理的特征: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3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40. 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41. 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42. 价值评价的特点:
第一,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第二,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联系;
第三, 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43.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4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45. 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46.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7.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8.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第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第三,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49.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50.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51. 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实践。
5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第一,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第二,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53.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5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第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二,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5.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56.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再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7.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58. 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