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精选实用教程 - 李海洋 第1集(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9


这些错误观点的形成有其认识论根源:要形成时空概念,就必须在思维中把时空的物质内容暂时撇开。而时空概念形成之后,如果忘记了抽象掉的物质内容,就可能误以为现实的时空可以没有物质内容;相对论产生之前,人们的时空观长期没有变化,而这一时期人们对物质特性的认识却有明显进展,这就有可能使人们误认为时空是永恒不变的主观形式;相对论产生以后,长期没有变化的时空观突然发生了“崩溃”性的变革,这又使人们有可能误认为时空是人们主观经验的产物。把时空观与现实的时空混为一谈,是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走上否认时空客观性道路的缘由。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时空观是现实的时空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主观的东西;而现实的时空则是物质固有的存在形式,是客观的东西。时空观念无论长期不变或者急剧变化,都不能推翻现实时空的客观性。
(3)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单选、多选)。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客观矛盾,是物质运动在时空上表现出来的辩证联系。有限反映着具体事物、现象的暂时性、局部性和相对性。无限反映着客观实在的物质总体的永恒性、普遍性和绝对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无限性原理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无限由有限构成;有限体现着无限;有限可转化为无限,超出有限的界限即趋向无限;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真无限。时空无限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判唯心主义、破除迷信邪教的重要环节,也是确立积极的革命人生观的科学依据。
(4)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现实意义(一般了解)。
①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表明: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7.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选择题命制重点)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未能解决。唯心主义固然不能正确理解这一问题,而旧唯物主义虽然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成为“半截子”唯物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也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
(2)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③生产方式集中体现着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领域的物质关系。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基本原理。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般了解)。
①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单选、多选)。
①理论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为根据和前提的,它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及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
②实践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人类社会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物质存在。社会存在同自然界的其他各种物质存在形式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物质存在并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
(一)科学的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理解性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实践的一般本质(区别于意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的特殊本质(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按照人的目的改造客体,把人的意图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特点。
2.实践的基本特征(选择题命制重点)
(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过程、实践的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可以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产生现实的结果。即,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物质性的相互作用,这种物质性的活动同物质实体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由于实践中既包含人的主观目的,又将主观目的物化为客观实在。这样,就能够通过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检验人的主观目的是否正确,而理论却不能通过自身得到证明,因此,实践优于理论。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虽然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个体活动,但从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人总是凭借社会总体力量去同实践对象发生关系的,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实践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变化,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3.实践的基本形式(选择题命制重点)
(1)物质生产实践。
物质生产实践是指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劳动实践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主体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
(2)社会政治实践。
社会政治实践是指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改革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由不同的阶级利益引起的阶级矛盾通常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3)科学文化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是指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分化出来的。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与生产劳动实践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即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或社会调查方法为手段,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
广义的科学实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而且包括艺术和教育活动。科学实验与艺术和教育活动都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劳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这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观念(文化)结构。
4.实践与人的存在(理解性重点)
马克思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判断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动的形式。具体地说,动物是通过消极地适应自然来维持其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式是由其生理结构,特别是活动器官的结构决定的。本能活动构成了动物的存在方式。与此不同,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实践把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实践创造了人的特征,创造了人的社会结构。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所以,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活动创造了人本身。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并且在实践中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力量。
(2)实践活动建构了人类社会。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活动改造了客观世界。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种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便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从实践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理解世界,就能够认识到: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1.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理解性重点)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①自然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亦称为“天然自然”、“自在世界”。广义的自然还包括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被改变的自然,称为“人化自然”。
②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联系。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形态、结构乃至其规律的作用方式,但不能消除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相反,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之中。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2.以实践为基础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1)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选择题命制重点)。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
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而形成了社会存在。客观世界本来只有自然界,并不存在人类社会。人类的祖先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部分类人猿中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从偶然变为经常,本能的觅食活动愈来愈成为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劳动实践,这时,类人猿就成为人,在自然的背景上就出现了一种崭新的物质存在形态即人类社会。这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分化。
另一方面,实践又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实践把自然变成“人的无机身体”。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有着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但又离不开自然界。人类不仅需要自然提供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还需要把自然作为精神家园。这都需要通过实践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因此,实践不仅把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同时也不断地实现着人与自然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指出,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2)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实践的永恒主题(选择题命制重点)。
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①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 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恩格斯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界内部的生态失衡,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②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恩格斯提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思想。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分析题命制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在地包含着在实践基础上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原理。
①实践活动将主客观矛盾引入了物质运动领域。实践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物质活动。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物质性作用)。然而,实践又是包含主观意识的物质活动,这就将主客观矛盾引入了物质运动领域,有可能通过人的错误实践形成某种违背物质运动规律的物质活动,从而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
②实践活动规律与物质运动规律是一致的。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社会性的物质活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都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正确的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4)以正确的实践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分析题命制重点)。
①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限制人的活动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现实的。但传统的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实践方式和水平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必须根据新的情况改变人的实践方式。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实践方式不当而造成的。人的活动并不必然违背客观规律。关键是采取正确的活动方式,尽量地避免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③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社会性的物质活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都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化”引领可持续发展道路。要贯彻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 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理解性重点)。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①人与自然的关系。②人与人的关系。③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其中,物质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理解性重点)。
①社会物质生活、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精神生活是人们通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②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选择题命制重点)。
①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②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人的受制约性),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的能动性)。
③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的本质特征。总之,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客观规律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范畴。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
①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一般了解)。
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本质作为一种联系,它渗透并贯穿于所有的现象之中,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联系,也就揭示了事物运动的规律,这就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了事物的现象及其变化。
②规律是必然的联系(一般了解)。
规律性与必然性也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必然联系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③规律是稳定的联系(单选、多选)。
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
自然规律的重复性显而易见,而且自然规律的重复性还可以通过某种实验使其不断产生。社会规律重复性的表现尽管复杂,但同样存在,如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生产所共有的规律,只要是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就必然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尽管社会规律的重复性要比自然规律的重复性复杂得多,但重复性本身仍是客观的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具有不可重复性。规律重复的只是其中的必然性。
历史事件独一无二,具有不可重复性,但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历史规律的重复性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而是历史趋势的重复性。
(3)规律的客观性(一般了解)。
①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无论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②规律与人的关系。
a.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b.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c.人们不能改变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③规律与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对于认识和把握规律不可或缺。正确的理论思维能使人们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错误的思维会走向真理的反面。因此,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单选、多选)。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一般了解) 。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可以按照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规律虽然生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然而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同样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社会规律,但可以认识和自觉运用社会规律指导实践活动。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一般了解)。
①实现机制不同。
自然规律是通过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的作用实现的,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②制约关系不同。
在自然规律中,只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在社会规律中,还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③重复方式不同。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4)社会规律的复杂性(一般了解)。
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更为困难的原因在于,社会规律的作用方式较自然规律更具复杂性,社会矛盾发展到成熟程度需要较长的周期,社会历史中的人们必然受到认识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的影响,这就使得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呈现为一个不断深化的探索过程。
(二)主观能动性
1.意识能动性及其表现
所谓主观能动性亦称为意识能动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其基本含义是指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其对物质世界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相关话题/思想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