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工作计划
一、2017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 **镇 紧紧围绕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锐意改革创新,深化先锋引领,持续拓展“三园四基一廊”路径,着力打造洪平路全产业链经济带和生态休闲旅游专线,努力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强化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生态建设“三大工程”,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
一是精心调整优化特色作物布局,着力打造绿色有机 农产品基地。 加大“四大”产业基地建设,流转土地4.5万亩,建成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3个,千亩中药材示范村6个,千亩饲草种植 基地4个,特色作物面积占到总播面积的85%;稳步发展食用菌冷凉产业,扶持**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今年 新建食用菌大棚80座,冷鲜保温库1座,培育香菇、木耳菌棒100万棒;创新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建成东寨、太和特色林果产业基地2个。东寨村确定为全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种植绿色优质中筋粉小麦10个品系2200亩;加快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全面推行“饲草基地+养殖大户+屠宰场+实体店+电商”一体化发展模式,改扩建养殖小区2个,新上肉牛加工 、 退毛羊生产线2条。
二是 紧盯 建成 全面小康目标,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狠抓项目建设, 实施渠道建设工程,修建东寨、顾寨、下翟寨等村渠道 18 .2公里;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整理东寨土地2600亩,复整上翟寨土地600亩;实施道路建设工程, 修建 屯粮、太和等村道路6.5公里;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太和 、东寨 2个美丽乡村、万村整洁示范村绿化巷道9.2公里,改建门面318户,镶嵌路沿石、铺设人行道 9.7 公里,建成了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实施了太和魁星楼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新建 上宅下店式农民公寓楼 1幢 4000平方米。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 7 年 4户 贫困户 已搬迁入住, 20 18年搬迁任务已落实。
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义务小学改薄工程,改造屯粮、东寨等13所小学取暖设施;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创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6所,建成医养融合服务中心1所;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文化广场7个,改扩建党员活动中心7个;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通过盘活资源、项目扶持、入股分红、管理服务等方式,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太和等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5万元;加强生态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1.19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4个,重点区域绿化点3处,栽植绿化苗木5.1万株,落实“四包”管护措施,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扎实开展环境整治 全域无垃圾 专项行动,投入资金113万元,清理整治铁路沿线、村庄四周等重点区域历史垃圾2.6万多方,健全完善“三包一集中一处理”等长效机制12项,采取社会购买服务方式,常态长效整治农村环境, 太和村投资 10万元,注册 成立环境保洁公司 1个 , 落实6名保洁员,常态开展太和及周边村环境整治,农村面貌显著改善 。
四 是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专项检查行动,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61处。全力做好迎接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巡察工作,健全安监站、交管站工作机制15项,对建筑行业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进行常排查常整治,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调处化解土地流转租赁费拖欠、劳资纠纷、土地确权等重大矛盾纠纷31起 ,扎实开展“高利贷”非法集资 违法活动集中整治,摸排风险隐患 6起,涉嫌资金733万元,稳妥有序化解涉嫌案件3起,涉嫌资金433万元,排查化解 隐性案件 3起,涉嫌资金290万元 。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重点信访人员稳控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今年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深入分析, 全 镇 经济社会发展中 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 一是 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 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还不快,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技术、人才、资金相对匮乏; 二是 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比较落后, 市场分析研判能力还比较欠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 已建的农牧示范基地受市场和资金的制约,运行不正常,效益低,示范作用还不明显。 四是 建设资金匮乏,争引项目难度大 ,村集休经济薄弱,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难度大 ; 五是 因 社会分配、收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 ; 六是 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行政效能需进一步提升 , 个别干部 作风还需 进一步 改进。
三、 2018年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2018年工作 总体思路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三县五区”建设为总基调,坚持以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推进产业兴旺富裕镇、美丽乡村特色镇、整体脱贫小康镇、生态良好宜居镇、文明和谐平安镇建设,转方式调结构,改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促提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 代 农业产业链体系,推进产业兴旺富裕镇建设。按照“大农业”发展理念和“一乡一品”顶层设计,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循环农业,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打造,持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严格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稳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工作, 盘活资源要素,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强化“三农”保险,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推进土地加快流转,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 发展 有机衔接,力争全镇流转土地达到5万亩,占总面积50%以上。壮大中药材、马铃薯、饲草、制种四大产业,扶持万物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饲草种植、草药加工、畜牧养殖为一体的现代农牧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新建饲草 种植 基地2个,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5个、制种基地3个,改扩建养殖小区2个,推广新品种3个,培育家庭农场2个。扶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善设施、规范运营,确保建成的150座食用菌大棚满负荷生产,见到效益。鼓励金阳光现代农业示范园投资研发食用菌、中药材、小杂粮、畜产品等新型农产品, 在园区种植中筋粉小麦、花卉等特色作物3500亩,推广林草间作、林药间作模式,太和现代林果示范园果树套种高原夏菜、中药材1000亩。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和农户共同参与,着力构建食用菌、中药材、果蔬日光温室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二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切实提升乡村治理和建设水平,推进美丽乡村特色镇建设。 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谋划,争取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的发展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按照“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要求,突出区域特色,在西寨、屯粮、东寨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改造工程,改建门面500户,绿化巷道8公里,建成彰显特色、提升品位的文化广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加快通村道路建设步伐,改扩建洪平路20公里,镇政府驻地道路铺油罩面2.6公里,硬化通村道路12公里。积极争取童子坝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配套修建支斗渠40公里。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整理贾西、东升、太和老农田 6 500亩,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抢抓撤乡改镇机遇,太和中心村新建上宅下店式农民公寓楼2幢4000平方米,在镇政府驻地新建**派出所办公楼1幢 880 平方米,乡镇职工周转房1幢4000平方米, 同步 实施集中供暖、污水处理工程,优化服务环境,提升集镇建设水平。
三是聚焦全面小康目标,坚决打赢天字一号工程攻坚战,推进整体脱贫小康镇建设。 以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目标, 深入推进精细精确精微的 “ 绣花式 ” 扶贫,持续抓好 “ 七个一批 ” 举措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不断扩大和巩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果。深入实施富民产业培育工程 , 按照“一村一品”富民产业发展思路,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中药材、养殖业等支柱产业,确保贫困户有稳定收入来源。坚持扶志与扶智 相 结合,加大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贫困户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增强造血功能。加快推进园区扶贫、易地扶贫,引导37户贫困户搬迁至工业园区务工就业和发展设施农业实现脱贫。聚焦未脱贫户,因户制定帮扶措施,大力开展帮扶行动,确保掌握一项致富技能,严格落实政策兜底脱贫政策,确保贫困户在政策保障下稳步脱贫。积极探索壮大贫困村 村 集体经济收入途径,加大贫困村 基础 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激发贫困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切 实 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进生态良好宜居镇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改造项目,在童子坝泄洪河道修筑防洪堤坝2公里,栽植黑枸杞等生态林木 600 亩。继续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龙山、郭湾等村栽植退耕还林苗木1.5万亩。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在 土地整理区域田间道栽植苗木2万株, 绿化 童子坝河滩 、 美丽乡村 示范点 、文化广场 等重点区域, 力争新建造林绿化示范 点 4个。推动生态旅游与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一园一寺一楼一路”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完善东寨生态休闲农业园设施,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在童子寺修建停车场,旅游公厕,并在上翟寨村新建生态旅游公园,修建 游客栈 道、垂钓池、观景长廊。在洪平路沿线村引导群众种植制种油菜、花卉等特色观赏作物,逐步开辟火车站-童子寺-四家魁星楼-东寨生态休闲园旅游专线,提升**知名度。实施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行动,争取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落实环卫设施,新建环保市政公司,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推进全域无垃圾向制度化、长效化迈进,巩固环境治理成果,优化农村居住环境。
五是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能力,推进文明和谐平安镇建设。 坚持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加快推进新一轮合办并校,促进教育公平。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全民建康档案和家庭健康签约服务机制,提高全民健康指数。 实施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普惠项目,新建农民体育健身中心 2 个,修建文化广场2个,改扩建村级活动阵地7个。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新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之家3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所。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有效防范安全事故。推进食品药品监 督 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强化监管,建立最严格、全覆盖的监管机制。 深入推进 “平安**” 建设,认真实施“七五” 普法规划, 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和重点案件包案制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确保全 镇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