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第2页
总投资29.3亿元,新增注册资本11.3亿元。研究制定了全方位对接大虹桥商务区的对策建议,积极做好太嘉两地接壤区域综合治理。(四)城市品质日益提升。规划编制日益完善。启动了《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城市特色空间规划》等市域专项规划编制,开展了双凤镇总体规划编制,推进了陆渡片区、沙溪新城、璜泾新城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沙溪生物医药产业园、璜泾工业区等园区规划编制,进一步推动了城乡规划体系向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深入覆盖。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港城加快建设港城二小、综合政法大楼、老闸小学等,运作、建设和引入邻里中心、中兴商业街、核心区商务广场等3个5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新区加快3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建设,太仓国际金融中心、开发区商务广场等10幢商务大楼抓紧施工中。城市东进加快推进,郑和路跨线桥工程、上海路东延、陆渡花园西街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连接陆渡片区的道路框架已全面铺开。三大中心镇按规划建设进展顺利。建设档案馆、规划展示馆等一批城市功能性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疏港高速路面工程全面展开,杨林塘航道整治及吴塘河配套工程已开工航道13.4公里,占总里程的47%。339省道东延新建工程进展顺利,沪通铁路初步设计基本完成。双浮公路、沙溪片区西环路、岳鹿公路、国省干道、高速出入口改造等工程均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浏河水源地基本完成围堤及堤顶道路施工,第三水厂投运,确保了夏季供水安全。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五大整治五大提升”扎实开展,户外广告管理、机动车停车场专项管理不断加强。主城区户外广告整治行动圆满收官,拆除各类不规范广告牌面积近2万平方米,高炮广告整治工作顺利启动。东古路、凤林路顺利通过苏州市级市容管理示范路考核验收。环卫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投入运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完成了南洋丽都等亮化改造工程和东港路等路灯改造工程,对“三遥”控制系统软件进行了升级。完成了“智慧太仓—数字城市全覆盖”系统开发和测试工作。双凤、沙溪、新区等区镇数字城管二级平台投入运行。生态文明日益优化。城北河区域综合整治有序开展,盐铁塘慢行系统启动改造,城区绿化提档改造基本完成。启动创建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市,新实施绿色建筑项目48项,总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深化“绿色太仓”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4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93%。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三期)进展顺利,城区、城东、江城三座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行,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点加快建设。积极开展生活污水截污纳管专项工作,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完成了中心机房、遥测站第三方检测,全市水环境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制定了2013年污染物减排计划,排摸确定各类减排项目66个,认真做好督促落实工作。继续推进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取消3台机组的脱硫烟气旁路。开展新一轮“蓝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集中供热、天然气管网建设进度,扩大禁燃区、控燃区范围。
(五)“三农”工作全面加强。农民集中居住有序推进。加快农民安置房建设,目前在建面积291万平方米,其中上半年新开建面积30.4万平方米。加大自拆自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投入,引导农户有序集中。上半年新增农民集中居住2450户,集中居住率达59.1%。村级经济加快转型。积极引导村级集体经济向集聚、抱团发展方式转变,新区中德工业园、科教新城邻里中心等6个强村富民载体启动建设,物业项目开工总面积22.15万平方米,总投资额6.02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落实了7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22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为5.12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169只,开工率75.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研究起草了《关于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合作农场新增2家,上半年已争取省、市资金420万元。现代农业提速增效。启动了“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工作,草图绘制已经完成,6月底前完成试点乡镇落地上图工作。1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其中3.6万亩田间工程已完成。新建城厢万丰、双凤庆丰等5个工厂化育秧点,全市育秧面积达167亩。新增补贴农机具345台(套),补贴资金100余万元。启动农机库房建设10个,建成3个。做好机插秧推广工作,落实机插秧面积18万亩。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推广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村庄环境整治扩面提升工程进展顺利。落实新开通公路沿线村庄环境整治,重点牵头组织开展疏港高速路沿线村庄环境连片整治,目前,高速两侧绿化、水利等工程已基本完成,涉及的4个行政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正加快实施。对规模较大的13个自拆自建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全面启动整治提升工作,目前,整治前期工作已完成,各项工程正有序推进中。
(六)民生事业持续发展。就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95%,城镇登记失业率2.31%,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99%。上半年,共有6722人次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492.6万元,87位创业人员享受一次性创业就业补贴17.4万元。建立高校应届毕业生全员就业登记制度,本市户籍约2600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统筹城乡社保稳健前行。全民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太仓模式”大病再保险平稳运行,各项指标实现预期目标,普通群众受益率达90%以上。在全国首创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对本市户籍正常缴纳各类社会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实现政策全覆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启动全市学校建设布点规划,校舍升级工程加快推进,市教师发展中心、市一中艺术楼等项目投入使用,科教新城实验小学、金仓湖小学等新建工程基本完工,省沙高教学楼、省太中专外包服务楼等单体项目即将竣工投用。市校舍安全工程在省级评估验收活动中获得好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创建取得圆满成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顺利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全面推行,有效破除了以药补医机制。慢病防控实事工程有序推进,市中医医院病房楼投入使用,浏河、沙溪、璜泾人民医院和双凤卫生院新建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港区港城医院启动建设。深入开展“天安行动”,1—5月共完成食品检测1119批,合格率为98.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突破。首次发布了公共文化服务菜单,让群众自主选择服务内容,成功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供求双方互动机制。开展了“文化百企行”活动,江南丝竹赴欧洲八国访问演出。上半年,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35场次,观众8.65万人次;图书馆接待读者33.9万人,借阅册次32.3册;博物馆接待社会各界人士5万余人。组织承办了2013年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暨全国竞走冠军赛,20xx—2013年度全国垂钓俱乐部挑战赛总决赛。积极组织了太仓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节启动仪式暨万人健步行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生育关怀、服务到家”品牌活动得到加强,免费孕前优生、青少年健康人格、“连心家园”等一批服务项目深入推进。
(七)社会管理创新加强。“三社联动”加快推进,启动了20个社区硬件提档及8个农村新型社区工作站建设项目,社会组织倍增计划和社工人才培训千人计划进展顺利。我市“政社互动”实践受到国家、省、市各级领导肯定,我市“政社互动”经验在全国推广。法治太仓深入建设。建成了太仓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浮桥镇、浏河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启动了“百家阳光屋”建设。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全国示范,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专题报道。平安太仓绩效提升,健全了“大预警”、“大调解”、“大平安”、“大管控”机制,我市再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称号,以“三连冠”的佳绩,被授予“长安杯”大奖,成为全省首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县级市。
二、下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打算
今年是我市加快转型发展,开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局面的重要之年。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年初市“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稳定经济增长。扩大有效投入。推进“五个十大”工程和85个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加快润邦卡哥特科、扬子江海工、博格华纳、佳格食品等10大产业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完善项目储备库,充实一批重大项目,增强投资后劲,带动和支撑经济发展。繁荣商贸消费。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健身、信息、家居服务等消费热点,加快海运堤二期、江海河三鲜美食一条街、人民南路商圈等建设,抓好万达广场、华东水产品交易中心、森茂汽车城等市场运营和招商工作。加快渤海商品交易所太仓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发展。稳定外贸出口。扩大一般贸易规模,巩固提升加工贸易,加强外贸百强企业的跟踪服务,确保全年外贸保持10%的增幅。加快外贸结构调整,扩大对先进生产设备及关键技术的进口规模,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营销中心、物流中心。服务实体经济。制定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支持、用地支持、财税支持和信贷支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进一步做好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服务,对96个计划产出3000万以上的新增长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加快推进闲置土地盘活、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确保完成盘活土地20xx亩。优化融资结构,鼓励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做好中润纤维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及苏创等企业境外上市工作,努力做好28亿元企业债券的发行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引进和现有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中化霍尼韦尔、赫森制药、天顺海上风电塔架、德特威勒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提升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水平,打造从研发、孵化到生产、营销的完整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新建苏州市级以上检测平台6个、企业技术中心16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新一轮服务业提升发展计划,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旅游产业,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物流业企业收入增长25%以上,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离岸执行额均增长25%以上,新增总部企业10家以上。加快长江口旅游度假区、双凤生态园等项目建设,创建一批A级景区、高星级酒店和旅行社,全力提升太仓旅游业发展水平。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工业经济总量、技术、企业、产业、园区“五大升级”。推进技术改造“双快工程”,深入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着力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和地标型企业,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65亿元、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净增75亿元的目标任务,力争实现工业产值2800亿元。切实增强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创新型县市试点工作,确保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高新产业占比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现代化指标要求。出台加快创新型企业群体建设办法,构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发展的格局。推进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抓好大学科技园申报国家级、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国家级认定等工作。
三是不断深化开发开放。加快繁荣太仓港。加快与上海港洽谈合作,吸引上海港资本、技术和人才参与太仓港开发建设。做好工业园区和高新区“无水港”建设和经营工作,吸引周边企业通过“无水港”走货。重点做好集装箱四期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鑫海煤码头等13个泊位,建成华能煤炭储运中心等14个泊位,新增设计吞吐能力2800万吨。加快太仓港信息中心二期等功能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服务功能。建成投运疏港高速,有序推进杨林塘整治工程,做好沪通铁路太仓港支线前期工作,积极申报“苏昆太自由贸易园区”。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开展德国、芬兰、美国、香港等境外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集聚型、节能环保型、高效税源型的优质项目。健全和完善现有世界500强企业、重点央企、知名民企、投资咨询机构、商会、协会、涉外机构、已落户企业等各类招商资源,加大主动出击联络力度,及时有效获取最新的投资动态信息。确保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外资实现10%以上增长,确保引进外资龙头型项目10个以上、世界500强企业项目5个以上、外资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4个。推进载体功能创新。充分发挥太仓港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加快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打造区域性物流基地和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临江产业集群。加快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筹建工作,推进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工业园建设,力争德资企业总数达200家。坚持园区化发展理念,加快8大特色产业园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核心配套区、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学科技园加快二期10万平方米载体建设,确保成为省级首批文化科技产业园。
四是继续强化“三农”工作。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扎实稳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确保全年完成新增农民集中居住6000户,集中居住率达到63%。深化“五大合作”改革,壮大村合作农场,提升各类合作社发展水平,力争合作农场经营面积达到24万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导,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动水稻规模化、水产标准化、蔬菜设施化和林地生态化,完成“四个十万亩”落地上图,注重保护16万亩水稻田优质资源。巩固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确保水稻机插秧率达90%以上。新增高标准农田4.5万亩。壮大发展龙头企业,力争新增苏州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继续推进“粮食银行”和“放心粮油”工程,建好中心储备库。加快强村富民步伐。出台落实发展村级经济政策措施,加快各区镇富民载体建设,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增长点,确保村级集体资产、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5%以上。完善城乡居民增收机制,拓宽增收渠道。推进社区股份合作社晰股量化改革,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00元。
五是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按照“一市双城三片区”的总体布局,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着力构建层次分明、功能互补、联系便捷的现代化城市群。推进特色空间、田园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启动地下空间、城市绿线、校园布点等规划,建成投用规划展示馆。继续加快城北河区域综合整治,推进城区小规模住宅区整治和城北青年公寓建设。加快中央商务区、科教新城、新港城等建设。实施一批城、镇对外交通出入口提升项目,加快七浦塘拓浚整治、杨林塘、盐铁塘治理等水利设施项目建设,推进供电、供水、供气及通讯项目,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精细管理。继续开展乱停乱放、非法营运、小区环境、违法建设、农村环境五大整治,尽快实现交通秩序、运管服务、人居环境、市容市貌、村容村貌五大提升。抓好数字城管向镇(区)延伸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十大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城市环境提升行动”,推进“蓝天工程”、“清水畅流”工程,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按照国家生态市复核验收要求,抓好5大工程和27项环保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顺利通过。坚决淘汰污染、落后产能,完成33家涉重企业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工业企业结构减排,完成所有30万千瓦以上机组低氮燃烧改造和脱销设施建设,确保综合脱销效率达到70%以上。控制农业养殖污染排放,做好秸秆综合高效利用。加快“绿色太仓”建设,确保新增林地、绿地1.5万亩。加强10个太仓挂牌督办问题、4个苏州突出环境问题的监督监察力度,对逐一摸排出的40个区域性重点、难点环境问题实施集中整治,实现环境信访总量下降20%的目标。
六是竭力发展民生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积极推动就业惠民、创业富民、社保安民、投资兴民。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特别是抓好新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继续放大统筹城乡社保“太仓模式”、公共就业服务“太仓品牌”、和谐劳动关系“太仓现象”等效应,持续提升社会保障综合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校舍升级、教育质量提升等工程,抓好市一中三期改造、陆渡教育园、明德初中、城三小、沙二小等在建项目建设,加快启动浮桥中学、沙溪一小、爱心学校等异地新建项目,推动城乡教育均衡、高位发展。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好“百团大展演”、“欢乐百村行”、“数字电影村存放”等文化活动,举办好撤县建市2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继续做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积极实施慢病防控工程,推进浏河、沙溪、璜泾人民医院和双凤卫生院等建设。实施全民健身建设工程,建成海运堤体育公园、滨河路篮球公园等,推进“10分钟健身圈”。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公平正义的新期待,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方法,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关口前置前移,特别是加强建筑领域、小微企业、环境污染等突出矛盾的调解和处置工作。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平安太仓、法治太仓建设,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坚持不懈做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安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