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以十九大精神和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继续以“八化”为抓手,积极推动普及十五年基本教育,义务教育发展在实现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向优质均衡迈进,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一体化提升、城区学校进一步优化布局、职业教育资源和职业培训资源整合等重点工作上下功夫。
一、以基本均衡县创建通过国家认定为基础,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一是要总结提高。认真总结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表彰一批先进典型,树立一批样板学校。二要落实整改。要根据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督导检查提出的问题,三个月内完成整改任务。三要提升内涵。进一步提高“三个缩小”内涵,不断优化10项考核指标达成度,推动全县义务教育发展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二、以加快推进教育重点工程进度为要务,推动城区学校布局科学化进程。一是加快推进教育“十项重点工程”。即: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基础教育提升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舒城师范迁建工程;舒城二中迁建工程;舒城县实验小学(二中东校区)新建工程;舒城中学争创“省优”工程;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工程;舒城二中老校区整合改造工程。二是突出推进城区教育重点工程。舒城师范、舒城二中迁建和实验小学(二中东校区)新建项目,力争2018年秋学期投入使用。舒城中学提升工程和县特教学校迁建工程力争开工建设。三是完善城区学校布局框架。力争2018年秋学期城区义务教育“一校三区”和小学“五花齐放”的格局基本形成,突出做好舒城二中师资资源配置整合、新校区的启用和老校区改造等工作。推进形成城区教育“一轴两翼”框架布局,并推进孔集中心学校作为二中分校建设的规划实施,不断完善城区学校布局和提高城区优质教育提供能力。
三、以加强高中目标管理和提升学前教育保教水平为关键,推动十五年基本教育。一要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以优质均衡为目标,不断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各项指标达成度;要开齐规定课程,开足规定课时,保障学生全面发展;要控制流生,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巩固率;要加强特殊教育。二要持续推进“两争创两提升”的普通高中优质化发展进程,引导薄弱普通高中逐步整合、转型、递次推进,高中阶段入学率要在2018年达到普及十五年基本教育的标准。三要在学前三年教育方面求突破。要以培养学前教育保教队伍为重点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公办园开园率工作力度;要以规范保教为重点切实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管理,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规定标准。
四、以“建设、整合、升格”为重点,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特色化发展。一是加快舒城职业学校迁建工程建设,确保2018年秋学期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借鉴金寨等地做法,优化整合县内职业教育和各行业培训资源,实行统一专业设置、统一落实招生计划、统一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统一整合各行业培训资源,形成“一集团”(舒城职业学校)、“一基地”(舒茶职业培训基地)的格局,充分发挥新校区建成后的资源效益。三是努力推进舒城职业学校创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程。努力在纳入省规划、打好创建基础性、实现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双元发展的格局等方面下功夫。
五、以“操守、能力、本土化培养”为抓手,推动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一要抓有关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抓好《舒城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贯彻落实力度,要让有关制度和措施落地生根。二是抓职业操守。继续实施“园丁形象”建设工程,以“四有”为规范,在办学行为、从教行为和“五乱”方面,继续加大整治力度。三是抓能力提升。确保县财政每年按教师工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教师人均培训经费保持在700元左右。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除参加暑期组织的全员培训外,每年确保选送800名左右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市级培训。积极发挥“一室两会”(名师工作室、学科教学研究会、联片教研分会)的作用,继续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优质课评选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等活动。四是抓本土化培养。积极争取扩大高考本土化教师培养计划;拓宽教师本土化培养渠道;聚全县之力,加强本土化教师地方培养基地——舒城师范学校建设。
六、以“带动、评估、优配、支撑”为手段,推动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提升。一是以城区为带动。建设“一区六带”质量链。一区即县城区,辐射带动县城连接乡镇的六条主要道路沿线学校,把质量链内每一所学校都打造成符合“四个环境”要求的学校。二是加强监测评估。进一步完善高考目标管理、初中综合分析评估和小学质量监测体系。组织开展新高考方案研讨活动,对接好新高考工作。三是优化教师配置。每年安排骨干教师参加支教、走教和送教活动,放大名师效应,通过结对帮教,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对全县中小学校校长、副校长和中小学中层干部、教师进行调整交流比例的要求。同时,实行分层支教,县域内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集镇所在地学校教师到镇域内偏远学校和教学点支教。四是加强信息化支撑。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四个体系”。按照“融合创新、优化提升”的原则,深化信息化设施设备和手段的应用,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试点、教师优秀个人空间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选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信息化管维新机制。“在线课堂”覆盖到所有教学点,并逐步向小学和初中延伸。
七、以“提升、落实、推进、平安”为总体要求,推动教育民生工程实施和校园安全工作。一是抓服务水平提升。提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中职、普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及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服务水平。二是抓惠民政策落实。落实好中职学生和建档立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政策。三是抓营养餐推进。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四是抓平安校园创建。坚持“加强教育、突出预防、常态演练”的原则,抓实抓好平安校园创建和学校及学生安全工作。
八、以“明确、规范、健全”为初始目标,推动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以“明确管理主体,规范隶属关系、健全工作制度”为基础,推进中小学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明确管理主体。建立与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与管党建管业务要求相适应的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体制。二是规范隶属关系。按照新的管理体制理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隶属关系。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与教学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建立学校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加强直接联系和分类指导,推动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