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
大压力。二是学校举步维艰。实施“普九”、“危改”工程,学校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同时学校也成为最大的债务人。面对沉重的债务和有限的教育经费,学校始终跳不出“年年还债,年年欠债”的圈子,缺乏资金能力搞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严重滞后。因为欠债,学校被告上法庭的事件时有发生;因为欠债,校门、房门被锁的事件时有出现。学校的正常发展乃至正常教学活动深受影响。
三是教师苦不堪言。农村学校教师大多家在农村,一家的希望就依靠工资,但受教育欠账影响,一方面多年的拖欠工资得不到兑现,另一方面因以个人名义为学校建设贷款而成为经常被人追债的债务人,自尊心受到伤害,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苦不堪言。
四是工程队陷入尴尬。工程款的拖欠,形成了学校欠施工队的,施工队欠农民建筑工的,农民建筑工又需工资给孩子交学费的债务圈。每到开学初这些矛盾就越发突出地表现出来,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影响。随着有关法规的完善,“锁门事件”是有法可治了,但工程队欠农民工的钱怎么办?工程队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四、解决教育欠账的思考与对策
近几年,通过国家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教育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教育债务问题为何迟迟未得到有效解决?我们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税费改后,禁止了教育集资,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税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中用于公用经费的40部分落实不到位,切断了还债资金来源;其次是教育改革,贫困县农村中小学实行一费制后,使学校可支配收入总量减少,降低了学校的还债能力;三是地方财力有限,自身还债能力低;四是随着高山移民、退耕还林以及中小学布局调整等项目实施,形成新一轮新建、改建、扩建学校高潮,无力挤出资金还债;五是20xx年开始的大范围排危延缓了还债进程。
要有效解决教育债务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两腿”走路、多策并举的办法,即坚持内部与外部相结合、近期与长远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1、认真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还债与发展的关系。债务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制约很大,但不能因为债务而影响教育的整体发展。要一边消化减轻债务负担,一边积极谋求发展;二是处理好还债与经费安排的关系。各级要切实增加义务教育资金投入,落实教育经费增长比例,确保学校公用经费。学校要精打细算,压缩开支,逐年安排资金还债;三是处理好还债与收账的关第。撤并学校的校产或变卖资金,要足额划归学校,或采取异地置换的途径,用产权抵消债权。同时可以学校餐饮、食品、零售等项目经营权转让的方式抵消债权。
2、充分发挥三大优势。首先是发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支持教育的优势,充分利用当前大力发展教育的有利时机,积极筹措资金,缓解教育债务危机;其次是合理发挥好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树立“艰苦奋斗,精打细算”的思想,挖掘学校内部资源潜力,积极筹资还债;三是发挥好群众渴求教育的潜在优势,充分利用”一事一议“筹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3、明确各级还债责任。应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消化教育债务的责任:教育债务的消化以县为主,教职工工资欠账由县级消化,“普九”、“危改”欠账省、市给予补助,如果能形成省、市、县5:1:4比例分担为最好;市级应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增加转移支付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县级应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为义务教育提供基本经费保障,保证各类教育经费的安全、有效运行。同时县级要负责搞上去好还债的总体规划、还款步骤、责任落实以及债务清理,市级要负责全市的债务核查。
4、确定消化债务的具体方案。一是各县、乡镇对现有债务进行清理核定,实行分类处理,登记造册,根据债务性质,逐步偿还;二是区分债务类型降低债务成本,属银行贷款的,可协商实行挂账停息;属个人集资的,按国家规定利率计息或停息还本;属拖欠工程队的,先进行工程决算审计,挤掉债务“水份”;属学校已垫支的应从债务中剔除;三是按欠债责任落实主体,属于村组学校组织实施的项目债务,由村集体或通过“一事一议”分年偿还;属于乡镇挪用农村教育费附加及专款形成的债务,由乡镇政府偿还;属学校自行建设形成的债务、由学校自行负担;四是因农村税费改革因素形成的债务应通过省、市财政补助,县级财政消化,其他资金补充的方式,建立偿债专项基金,市、县都应设立偿债财政专户,并与“两基“巩固提高、“危房改造”等系统工程相结合。
5、从市情出发,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杜绝产生新的债务。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不管如何强调都不过分。但发展义务教育不能不从市情出以,不能不考虑全市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既有投入不足问题,也有局部过分超前问题或者说盲目追求高标准问题。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既受经费投入水平的影响,但也不完全受制于此,因此,发展基础教育,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应本着坚固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市情、县情的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切忌搞不切实际的中小学建设,盲目投入,盲目攀比,严禁不切实际的评比和验收。省、市应明确要求:从20xx年起,农村中小学坚决不得再搞举债建设,在安排项目规划时,必须量力而行,保证重点,坚持“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新增债务一律由县级自行负担。
为有效消化减轻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负担,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教育问题应“特事特议”,我建议:一是请省上研究适当提高贫困县”一费制”收费标准,增进学校可支配经费;二是针对目前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公用经费资金落实到位难的的状况,建议自20xx年起,将40的农村税费改革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从省级财政设立专户,与其他转移支付资金单列开来,省、市、县纳入财政教育专户进行管理,“直通车“拨付,以保证资金足额到位和专款专用。
(作者系##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