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南省元谋县的调查
基于云南省元谋县的调查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元谋模式动因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猛,成绩显著,特别是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方面作用尤为突出,引起了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总结成“元谋模式”。20xx年9月29日和20xx年10月22日,云南省楚雄州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元谋现场推进会议和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推进会议先后在元谋县召开,会议上省委领导号召全省学习“元谋模式”。为进一步完善“元谋模式”,将其推向新的发展高度,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组织了此次调研活动1。
一、元谋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元谋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始于农村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生产之初,完善壮大于元谋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与农民增收的伟大实践中。1988年6月29日,以能禹镇法那禾水稻蔬菜研究会成立为标志,元谋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开始起步。截止到20xx年11月17日,元谋县统计在册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总共有98个,会员总数8801户,占农户总数的18.65,带动农户近两万户,规模种植面积5万多亩。
(一)“元谋模式”的运行机制
“元谋模式”就是指“公司、经纪人、协会2”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和“好品种 订单”经营模式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经纪人依托公司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吸纳会员入会;二是经纪人先办协会后办公司。这种模式的核心与灵魂是经纪人,他们既是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又是公司的法人代表。经纪人负责提供良种、种苗、农资、技术、信息等服务,会员负责种植,会员实质扮演了生产车间的角色,经纪人利用公司销售农产品。经纪人是协会的经营决策者,有绝对的权威性。与其说农民与协会形成利益联盟(注意是联盟不是共同体),不如说农民与经纪人形成利益联盟,而且从“公司、协会、经纪人”三位一体中也可看出,协会以经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运作,农民的利益是有限最大化,受经纪人与会员双方博弈的影响,这种模式中的经纪人对协会有强烈的需求动机,而农户的需求动机较差。
(二)“元谋模式”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元谋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研究,结合元谋县科协统计资料,元谋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五大特点:
1、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元谋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比较大,平均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拥有会员89.81户是楚雄州(39.48户1)的2.27倍,是云南省(24.23户2)的2.7倍。特别是实体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平均拥有会员142.32户,例如元谋县果业协会有会员1300户,老城乡清和果蔬生产协会有会员672户等。自20xx年成立第一个实体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近四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猛,平均发展速度为每年18.5个,远远高于云南省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2、参与率高、发展水平高
元谋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参与率比较高,参加8801户,占农村总户数的18.65,高出云南省(1.69)1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3.5)15个百分点。其发展水平也较高,元谋县实体型有47个(见表1-1),占总数的48.0,高出楚雄州(14.6)33个百分点,高出云南省(3.5)44个百分点,也远远高出全国的水平,而且自20xx年成立第一个实体型开始,近年来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实体型,占发展数量(20xx年来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63.51。
3、跨区域及联合趋势明显
近年来,实体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员分布逐渐延伸。元谋县果业协会的会员分布在5个乡镇,而植保联防协会的会员则覆盖了元谋县所有的乡镇。目前元谋县已有六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成立了元谋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有效的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经营范围逐步扩展,实力日渐强盛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截止20xx年10月底,有21个经济实体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获得农资经营许可证。随着协会经营范围的扩展,协会的经济实力在逐渐壮大,带动能力越来越强,逐步具有搜集、筛选市场信息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销售农产品的能力与实力,以及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其中经济实体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平均固定资产为161万元,平均销售额为689.92万元,平均年利润为23.02万元。同时协会取得的农产品认证逐步增多。截止20xx年8月底,元谋县农产品认证总数为303个,其中属于协会的农产品认证26个,占认证总数的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