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向说到通幽诗第2页
场采访之三:段友工先生谈“意象”(2)。段友工解释“妙”字。
主持人:您能形象地讲一讲什么是“意象”,好吗?
段友工:我省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左德承先生有一幅作品,一个罗汉半躺在一只老虎身上。
(12)
[图片资料:左德承先生美术作品:《制心》。
段友工以《制心》为例讲述“意象”。
段友工:所以说,“意象”是指艺术作品中那些艺术素材经艺术家重新组合到特定的艺术环境里,使艺术作品获得多重意义后所显现出来的新形象。
(13)
[图片资料:王夫之。
[图片资料:顾炎武。
[图片资料:黄宗羲。
画外音:意象说是关于艺术的本体的理论。这个理论的集大成者是王夫之,王夫之又名王船山,与顾炎武、黄宗羲被人们尊为清初三大家。他建立了一个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
(14)
[图片资料:王前民先生排局作品:《恒河一沙》。
画外音:段友工先生认为,意象的意蕴具有某种宽泛性,某种不确定性,某种无限性。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多义性。从读者和观众来说,这就是美感的差异性或是丰富性。王前民先生排局作品《恒河一沙》就带有这种艺术的宽泛性、不确定性和无限性。
(15)
[杨克勤先生手书《春江曲》。
段友工画外音:这是晋代诗人司马昱的一首小诗《春江曲》:“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谁知堤上人,试泪空摇手。”这是描写渡口的一幅小景,但对于那些在名利场中迷恋忘返的人,这首小诗好像清夜钟声,可以使他惊觉,人生中有许多比名利更根本、更有价值东西,正在被人们淡忘和忽略。
(16)
[一本诗集由远而近。
[引人注目的书名:《心雨》。
画外音:这是大家熟悉的诗人赵俊鹏先生的诗集。
(17)
[图片资料:1997年3月14日《孝感日报》第4版赵金禾文章:《“通幽诗”通向海峡两岸》局部特写:台湾诗评家评赵俊鹏的诗为“通幽诗”,一是意象的思考,二是曲径的暗示,三是词语的新生。
[《创世纪》第105期第93页右侧,显著的标题:《试论通幽诗的诗学特征》与文章。
[台湾著名作家洛夫、辛鬰等人的信件。
(18)
[现场采访之四:段友工先生谈“通幽诗”(1)。
段友工:我不可能是也不必要是台湾的诗评家。之所以把赵俊鹏先生的作品介绍到台湾,是当时觉得俊鹏先生的诗,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艺术的本体即意象。同时接到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的信件,他希望我介绍一下中国的“通幽诗”。
主持人请段友工先生介绍“通幽诗”。
(19)
[现场采访之五:段友工先生谈“通幽诗”(2)。
[洛夫肖像。
[洛夫诗集。
段友工谈洛夫诗的“通幽”和“意象”。
[插画:台湾著名作家洛夫、辛鬰等人的信件。
(20)
[现场采访之六:段友工先生谈“通幽诗”(3)。
[赵俊鹏诗集《心雨》。
[翻动着的书页。
段友工谈赵俊鹏诗的“通幽”和“意象”。
(21)
[现场采访之七:段友工先生谈中西文化。
主持人请段友工先生介绍“通幽诗”与中西文化的关系。
[图片资料:古希腊雕塑。
[图片资料:米开朗琪罗。
段友工:西方艺术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比如古希腊雕塑家,他们搞人体雕塑,他们要把一个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所以他们要研究人体解剖。一直到文艺复兴都是如此,米开朗琪罗晚上就偷偷去医院解剖尸体。所以古希腊哲学家特别重视“具象”这个概念。
[图片资料:释迦牟尼佛。
[图片资料:慧能大师。
[图片资料:《六祖坛经》。
段友工:从中国来说,佛教传入中国,把“心”所游履攀缘者称为“境”。“境”有五种,即色、声、臭、味、触五境,佛教认为五境都是虚幻的。但六祖慧能改变了从印度传来的这种思想,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吃饭,走路,还是担水,砍柴,通过刹那间的内心觉悟,都可以体验到那宇宙本体。所以在禅宗那里,“境”这个概念意味着在普通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可以直接呈现宇宙本体,形而下的东西可以直接呈现形而上的东西。
(22)
[书桌上的《滴水大千》系列哲理小品。
[台湾文学杂志《创世纪》。
[大陆权威学术杂志《红楼梦学刊》。
画外音:正是中西方文化的陶冶,使得段友工先生在比较文化的氛围中成就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我们热望观众朋友多读书,读好书,与书籍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