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
xx地处祖国南疆,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xx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个民族成分,xx个民族自治县和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59个民族乡。截至2016年底,xx总人口559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8.8%,壮族人口1818万,占总人口33%。xx始终把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来坚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边疆巩固安宁的壮丽篇章。2018年4月19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时指出:“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xx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希望你们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使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代代相传。”这为xx继续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和遵循。
一、建机制,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效
自治区、市、县三级建立完善了民族工作委员会或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民主政治权利。自治区党委大力培养、大胆选拔、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着力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中威信高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自治区73个党政工作部门中,配备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部门61个,配备率83.6%。自治区xx0个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中,共有203个班子配备了少数民族干部,配备率92.3%。设区市党政工作部门和县级党政工作部门的领导中,少数民族干部配备率分别为76.3%和69.1%。二是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初步建成少数民族语文管理、推广网络,全区有xx个市、61个县(市、区)设立少数民族语文工作机构;通过各类媒体打造少数民族语文宣传、学习、使用平台;开办壮、苗、侗等少数民族语电视、广播节目,翻译播放少数民族语电影。三是建立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工作机制。全区高度重视对影响民族团结各种问题的监测研判,将其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连续十多年,“民族关系”状况一直是xx社会公众评价最好的指标。
二、惠民生,共建共享民族地区发展成果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全区历来尊重民族差异,让各民族在大家庭中守望相助、共同发展、共享成果。一是着力推进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二五”期间,累计减贫5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9%下降到10.5%。2016年xx脱贫xx1万,脱贫人数排全国第一位,减贫速度25%,排全国第二位。二是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长期实行倾斜政策,近十几年,先后投入数十亿元,极大地改善了民族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2014—2016年“双千计划”新建(迁建)学校xx07所。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xx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76%、93.4%、88%、33.3%,分别比20xx年增长了10%、4.2%、xx%、10.3%。三是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十二五”期间,国家和自治区预算内投资卫生基本建设项目共1.15万个,总投资xx7.30亿元,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四是着力打造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打造融体育活动、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卫生保健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截止今年4月,全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总数增加到8279个,覆盖全区58%的行政村。这一建设模式创造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李克强、刘奇葆、刘延东、郭声琨、马飚等领导同志先后到xx考察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三、铸精品,着力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全区实施了以农村为主的文化惠民工程、少数民族文化抢救保护工程、扶持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工程等惠民工程,打造民族文化精品。一是保护文化遗产,留住民族记忆。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目前,xx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名镇7个、名村9个,合浦汉墓群等4处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家大遗址名单。二是弘扬民族传统节日,创建民族文化品牌。“壮族三月三”上升为法定民族传统节日,已连续4年在全区广泛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带动了xx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防城港市京族哈节、百色市布洛陀文化艺术节等也成为民族节庆文化品牌。三是打造艺术精品,体现民族文化特色。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等4部作品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壮剧《天上恋曲》等5部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打造了《刘三姐》《花山》《冯子材》等民族文化优秀剧目。四是开展对外交流,展示民族文化魅力。打造“美丽中国•美丽xx”文化交流品牌,成功举办10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促进我国与东盟国家在民族文化保护、民族节庆活动等多个领域进行交流与对话。
四、广宣传,汇聚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
各级各部门加强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让民族团结进步观念深入人心。一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每年9月定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宣传车、举行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做到“报纸有文、电视有影、广播有声”,使民族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开展专题学习培训。每年举办多期民族干部专题学习培训班,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广大干部群众心中。三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军营活动,使之成为开展创建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
五、创载体,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一是抓节庆时机。以民族民俗节庆、宣传月、民族乡乡庆、民族县县庆等机遇和平台,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唱响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二是抓基地建设。重点抓好百色起义纪念馆等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xx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等45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做好有关民族史料整理工作。三是抓典型引领。通过全国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活动,掀起知典型、颂典型、学典型的热潮,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