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题解题心得体会
文学作品阅读板块是除作文外分值最大的题,因为其答案的不确定性,在平时的训练中受重视程度最低,因而答题情况一直不理想。仅以20xx年江苏卷为例,周国平的《波兹曼的诅咒》契合选文“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所命题目规范且难易适度,但是平均得分率仅有49.45。
这,就是文学作品阅读板块的现状!
那么,出路又在何方?
我们认为,既然考查的是文学作品阅读,那就要阅读文学作品,是咬文嚼字地读而非浮光掠影地读,要走进文本,既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态度,还精确分析重要文段文句乃至词组词语。既然解答的是文学作品阅读题,那就要研究答题技巧,诸如“据文答题”原则(因为“尽可能让考生从文中找到答题的基本材料”是试题拟制的原则之一),确定解答某题的“阅读区间”,问什么答什么,分点答题意识等等。
整合近3年的41套高考试卷的文学作品阅读材料,我们会发现,散文是绝对的“主角”。(只有20xx年北京、安徽春招卷选择了小说《雁阵》,夏招卷辽宁的《“认识自我”》是小说,福建的《书》是杂文,20xx年江苏夏招卷的《波兹曼的诅咒》是评论)因此,从实际的操作层面考察,我们的文学作文秘杂烩网品阅读差不多就是散文阅读。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即阅读理解文章重于解题答题;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即三遍快速扫描阅读解疑法,第一遍扫描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第二遍扫描解决“怎样写的”的问题,第三遍扫描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我们要弄清楚,作者写文章基本上是按照“立意——组织材料——谋篇布局——拟定标题——行文成稿”的顺序,而读者读文章则是按照“揣摩标题——浏览全文——分析谋篇布局——分析材料——领会文章主旨”的顺序。
在具体解答试题要“顺藤摸瓜”:审查命题意图——弄懂题目含意——找准相应的阅读区间——组织答案——满足题目要求(诸如直接用原文、分点陈述、字数限制等)。
下面根据全国“考纲”逐点进行解说。
关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这个考点在试卷中亮相的频率较低。20xx年的16套试卷,仅全国卷ⅰ(从“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京的春天”句中拈出“吞咽”一词,拷问其含义)、浙江卷(从“似乎远离人群的人”句中拈出“似乎”一词,拷问其含义)。
解答此类题目,当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体察语境法”、“明晰指代法”、“抽象概念具体化法”、“探究本质法”、“明晓差别法”、“结构分析法”、“相关经验法”诸多方法。但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像上述两题的答案,运用“体察语境法”就很容易得出:前者为“尽情地享受”。后者是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①是远离的表现;②是实际上并未远离的原因)
关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何谓“重要句子”?当然是对把握文章内容起关键性作用的那些句子。如在文中传达重要信息,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章、把握文章主旨的句子;在文中有总起、过渡、总结作用,或体现文章主旨,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内涵较丰富,或比较含蓄,需要仔细领会的句子。何谓“含意”?它与“含义”不同,非基本意,乃深层意思,言外之意。
这个考点在试卷中最为普遍,差不多每套试题都有。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找到对策。
我们可以运用“六步法”来对付:一是整体阅读,关注文章标题及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或观点的语句等,对全文主旨进行初步认知;二是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三是明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初步判断其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如总领、过渡、总结、照应、阐释等;四是对句子本身进行分析,体会句中的关键词语、修辞方法等;五是根据句子所处的位置,明确句子在文中所覆盖的语境;六是结合段、篇综合分析理解,并结合全文主旨体会验证。
请看20xx年全国卷ⅲ的第14题:
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本题考点正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b级。准确理解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答题的思路就有了,答案也就出来了:“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关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是由大到小,有目的有步骤地搜寻、挑选的过程,如同淘“金”:先测绘,大致了解信息点的分布;然后选矿,根据题目要求,寻找有效信息的阅读区域;然后探测,查找相关信息可能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