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探讨第2页
应当是一个崇尚廉洁的社会。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有利于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不仅是重建社会信任,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之一,也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廉洁的思想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的治本之策,用廉政文化压倒腐败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和精神土壤,从而弘扬时代正气,培育社会和谐。其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提出廉政文化这个概念,为廉政建设提供了一个考察问题的新视角,有助于在文化建设层面上进一步深化对廉政建设实践活动的认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廉政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利于反腐倡廉观念的形成。大力倡导和建设廉政文化,可以遏制消极腐化观念及其行为的发生与泛滥,抵制消极腐朽文化对人的侵蚀,进而防止腐败行为发生。廉政文化的规范功能有利于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廉政文化具有约束、规范、引导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蒙德斯鸠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文化一旦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将起到法律制度不能替代的作用。只有发挥廉政文化潜在的熏陶、引导、渗透和影响力量来感化、优化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才能使他们从根本上树立不愿腐败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廉政文化的社会导向功能有利于遏制腐败风气的蔓延。在现代社会,廉政文化可以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进行传播。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它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道德观、道德准则就会按照自身的传播规律和渠道,影响社会成员,潜移默化地熏陶人们,从而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以廉政为核心的文化价值,并用这种文化价值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再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保证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进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审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在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是经济战线上的“卫士”,廉政建设就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署纪检组长王道成曾指出:“审计机关廉政工作是维护审计机关独立性,促进依法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保障。审计机关不廉政,就谈不上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就不可能有审计的力度和质量,就难以有效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因此,审计机关加强廉政工作,是维护审计机关独立性的需要,是保障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需要,是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是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正如俗话所说的,“公生明,廉生威”、“己不正何以正人”,审计机关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才能理直气壮地开展审计监督,更好地履行经济监督的职责。因此,审计机关更应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审计机关内营造一种崇尚廉洁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地推进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
三、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在审计机关廉政文化的建设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审计机关内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廉政教育,宜传推广“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观,创建积极的廉政氛围,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防治腐败,教育是基础。”反腐倡廉的实践证明,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反腐败治本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将审计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审计干部培训计划,加强审计人员的从政道德教育,用先进的廉政文化理念武装审计干部的头脑。日常工作中,着重抓好四项学习教育: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信念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把理论武装同政治教育统一起来,增强社会主义观念。二是民主法制和纪律学习教育。腐败的出现和滋长,是公众法律意识淡薄和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的结果,所以要加强法律和道德的学习。要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党规政纪的学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促进审计人员遵纪守法。三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学习教育。牢固树立祖国的观念、人民的观念和党的观念,树立尊廉崇廉的道德价值观。四是反腐倡廉学习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反腐倡廉的法规条纪等,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通过学习教育,发挥廉政文化的作用,凝聚审计人员的共识,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形成人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环境。
其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以制度力量,努力从根本上清除腐败文化,确保从政行为和审计监督权力的正确运行。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剔除腐败文化的过程。对腐败文化的清除,仅有教育是不够的,一套科学、配套、健全的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是破除腐败文化,打造廉政文化的最根本的途径与手段。廉政制度本身是廉政文化的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人们不可能树立起牢固的廉政认知与信仰,建立起相应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评价。因此,要想治理腐败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一套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审计行为。制度建设上,一是实行审前公示制度。在被审计单位群众注目的地方,张榜公告审计事项、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廉政纪律、审计组成员、举报电话等,以便于被审计单位干部职工知情和参与,使审计人员接受被审计单位和群众的监督。二是实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及错案追究制、审计质量复核责任考核和以审计质量为重点包括廉政情况在内的目标责任考核制等,形成业务处室、法制处、局审计业务会议、局领导,对审计业务和廉洁从审情况层层把关、相互制约监督的工作机制,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三是继续实行局领导不定期深入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的制度,局领导在回访中对审计干部的工作情况,特别是遵守廉政纪律的情况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规定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过程中,因履行职责不到位而出现廉政问题的,要视情节轻重逐级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五是试行送达审计制度,减少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的次数。此举既可减轻被审计单位的负担,又有利于促进审计机关廉政建设,促使客观、公正、独立的实施审计。六是实行定期征求党政领导和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单位、团体、部门的意见的制度,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置于社会监督之中。七是逐步探索推行审计报告公告制度。对审计报告运用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既扩大审计的警示效应,又加大对审计人员履行权利的监督制约。
再次,强化反腐倡廉中监督惩处的力度,为审计机关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持。教育的目的在建立廉政的思想价值,制度的目的在于提供廉政的规范准则,但二者都需要现实的反腐倡廉行为的支撑。缺乏政治实践中对腐败的有力监督与打击,则制度不能落实,教育难以见效,廉政文化就建立不起来。因此,监督、打击腐败的实际作为,是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在惩处上,除了继续强化党纪、政纪处分外,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措施来强化惩处力度:一是加大对腐败行为的经济惩处力度,大幅度提高腐败成本,以促成审计人员“不愿腐”的心态。二是对腐败案件、腐败分子进行公开曝光,使其丑态毕现、名誉扫地,进一步地促成审计人员“不愿腐”的心态。三是在加大腐败惩处力度的同时,重视对审计人员廉洁的奖励表彰。比如,坚持干部提拔升迁中同等条件下廉政优秀者优先的原则,对审计人员中廉政、反腐的先进典型,予以经济奖励,使其获得相当的利益回报等等。通过上述措施,引导建设廉洁风尚,形成“加强教育不想贪,制度严密不能贪,法纪严明不敢贪,待遇公平不必贪”的一种廉政氛围,树立审计机关良好形象,不断推进审计机关的廉政文化建设。
总之,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用廉政文化滋润和熏陶审计人员,把廉政作为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根植于审计人员的心中,有助于审计干部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侵蚀,发挥审计激浊扬清的功能,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按照《实施纲要》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不断加强审计廉政文化建设,着力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为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